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七十三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七十三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又决断了一些外地官员启奏的事情。

时候不早。

到了退朝的时候,朱棣却没有让狗儿宣退,看向众多臣工,问道:“应天府尹向宝可在?”

向宝出列,手执朝笏,躬身道:“臣在。”

朱棣道:“朕听闻昨日京畿城中,出现一奔马失控事件,伤亡者甚众,府衙那边可有查明实情,是何人所为?”

朱棣很有些敏感。

如果是权贵子弟当街纵马,万一涉及到他想打压的那些个建文旧臣,不妨借机惩戒一下——肃清朝堂,可不是三两日的事情。

向宝大声道:“应天府衙接案之后,迅速奔赴现场查明案情,共有五人当场而亡,九人重伤,皆已安置妥当,其中重伤者,有同进士出身、南镇抚司总旗黄昏。”

向宝的求生欲很强。

涉及到黄昏,根本不敢打任何马虎眼。

朱棣微微点头。

向宝继续道:“肇事者共三人,其中一人逃避追拿时坠河而亡,另两人逃之夭夭,府衙已在全城布防,务必将其捉拿归案,倒是有个疑点,经仵作查证,坠河而亡的肇事者从事着见不得光的营生,生前曾大量饮酒,已是醉酒状态,因此推测,这是一起地下势力聚众酗酒之后无意闹出的一场惨剧。”

朱棣愣了下。

大清早的就醉酒,之后还敢驾马在长街上狂奔,且这么巧合,那么多人不撞,偏偏撞上了黄昏和吴与弼,这里面没鬼谁信。

究竟是谁想杀黄昏。

纪纲?

他不敢。

梅殷?

还不至于。

朱棣沉吟良久,对向宝道:“彻查。”

向宝退下。

朱棣挥挥手,狗儿太监上前一步,尖锐着声音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无人出列奏事。

狗儿又喊道:“退~朝~”

所有臣子行却礼。

奉天殿内臣子退三数步后,转身离去——人多,却礼也就意思着一下,若是寻常时候,是要直接退出殿门的。

毕竟这么多人,万一谁一不小心跌倒,那就太伤风雅了。

朱棣也欲起身离去,却讶然发现奉天殿还有一位臣工,手捧朝笏,动也不动。

有些好奇,“景卿家还有事?”

为何不在朝会提及。

景清捧着朝笏微微弯腰,“臣还有事启奏,因涉及驸马,需要和陛下面谈。”

涉及驸马?

哪个驸马?

朱棣的长女朱玉英刚被封为永安公主,其丈夫本在宗人府任职仪宾,随着妻子高升,升驸马都尉,他算一个驸马。

还有个驸马李让,是朱棣二女儿的老公,靖难功臣。

这两个人都是朱棣信任之人。

所以这个驸马……只能是朱棣那些姐妹们的老公,结合近期大事,朱棣立即想到了景清要启奏事宜中涉及到的驸马。

梅殷。

心中一阵暗喜,难道景清知道梅殷的阴谋。

笑道:“你随朕去乾清宫。”

起身,宫女和太监在前引路,朱棣刻意慢了几步,绕过大殿高台后,等着景清一起同行——这是天子恩赐。

朱棣是信任景清的。

景清面容淡定,快走两步,即将走侧面来到朱棣身畔。

“且慢!”

一声惊雷。

有一道身影狂奔而来。

此刻奉天殿前群臣已经散去,各回衙门或者公事房,刚放完大假没多久,大家事情都还多着,尤其是应天府衙,就没消停过。

至于其他部门,比如六部的户部也忙得鸡飞狗跳。

北平改顺天府,立为行在。

一大堆的事情需要户部去做,用钱、迁民等繁冗事情,足以让户部尚书睡不着觉,工部尚书也一样,因为北平那边也要修缮宫殿。

行在得有行宫啊,燕王府肯定无法满足这个条件。

是以当黄昏匆匆而来时,没人在意。

倒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对视一眼,知道有事发生,默契的停下脚步,朱高煦一个人独自跟了上去,朱高炽在随从扶持下,也缓慢跟了上来。

黄昏很急啊。

进洪武门倒是简单,可直奔奉天殿时,他被京营士卒拦住,里外上下搜了个遍。

安全第一。

万一黄昏藏着匕首去刺杀朝中臣工,或者直接刺杀朱棣,那这些京营士卒们的脑袋也得搬家,谨慎起见,哪怕是备受陛下青睐的黄昏,也得按规矩搜查。

这浪费了不少时间。

眼看着众臣退下,奉天殿里只剩下一道身影,而且这身影还在向前快步走去,想都不用想,这个人必然是景清。

千钧一发之际,顾不得身后尚有两个人追来,大喊了一声。

“且慢!”

有些时候,历史重大转折,往往就在几个字之间。

比如靖难之战。

是朱允炆太弱还是朱棣太强?

这不好评断。

但后世对靖难之战这个大明转折点,最多的节点评价还是朱允炆那一句话:“莫要让我背上弑杀叔叔的恶名。”

简直搞笑。

你都把你的一位叔叔逼得**身亡了,还介意这个恶名?对其他没有反心的藩王铁血手段,对朱棣这个最强势的藩王反而要怀柔?

正因为这一句,朱棣在战场上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躯。

从而改写历史。

黄昏的这一句且慢,能改写当下这件事吗?

不能!

景清听到有人喊后,不着痕迹的快走了两步,很快来到朱棣身畔,朱棣听到声音,回身侧首看去,发现黄昏慌里慌张的跑来,此刻已跨入奉天殿大门。

身后不远处是满脸茫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

朱棣一时间有点讶然。

黄昏不是在昨日被奔马撞伤了么,不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个时候闯入奉天殿干嘛。

思绪未落,骤见寒光!

景清不知何时丢掉了朝笏,一只手伸入袖笼里,旋即便听见哧溜一声,一道寒光撕裂袖衣,闪耀着嗜血光芒,凶狠的扎向朱棣心口。

这一幕太过突兀。

狗儿太监以及其他人都愣在当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谁能想到。

谁会想到。

自朱棣登基之后,比解缙、胡广表现得还要恭顺的景清,竟然会藏刃在身入奉天殿,更是无所畏惧的拔刀刺杀朱棣。

景清离朱棣很近。

也就两三个身位,在他丢掉朝笏,伸手拔刀的瞬间,仅仅是一个小跃步,就和朱棣面面对,这突兀的一刀,基本上没有扎不中的道理。

眼看朱棣就要透心凉心飞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