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八百九十一章 帝国的指标:钢铁产量

第八百九十一章 帝国的指标:钢铁产量

日心学说,还有一百多年才会出现。

这种事黄昏岂能再便宜哥白尼,不仅黄昏要提出日心学说,他还要让郑和抢先麦哲伦验证地球是圆的这个真理。

所以现在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已经改变了。

不。

不再是下西洋。

这一次是去找澳洲,然后还会继续寻找其他大陆,绘出航海图,以及堪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尤其是航海路特别重要。

一个称霸世界的帝国,必须掌握海航路。

所以,验证地球是圆的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郑和。

而且黄昏隐约记得,大明王朝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其实是绘制出来一副万国堪舆图,如今的大明,有自己的加盟,征服海外是必然趋势。

所以需要地圆学说,日心学说来配合。

让朱棣明白,这个地球,他这个马背天子或者他的后人,是可以征服得更远,比元朝还要远……大明,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最强帝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算这个帝国最后崩塌了,它也依然会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吃红利数百年,就如二十一世纪的英国一样。

如此,避开那段百年岁月,应该可以。

想到这黄昏继续道:“所以陛下,我们的目的不是学元朝那样,打下一个地方,就随便它了,我们还需要治理。”

朱棣颔首,“朕知晓。”

不过立即补充道:“不过这个治理一事,你还需要多伤心,政事方面你不用管,朕会继续扩大人才储备,我大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找个几万官员出来,不是难事,难的是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咳嗽道:“以前,太祖和朕都觉得永不征讨十五国的存在,是因为有些地方确实没有必要去治理,距离咱们京畿太远,地理条件不好,物产不丰富,投入不如回报,但是现在,随着你发明的水泥让官道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提升,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许多,只是运输工具上,朕觉得你投入到鞑靼区域的有轨马车,虽然也极其高效,但似乎还可以再高效一点?”

黄昏点头,“陛下圣明!”

不愧是朱棣。

一眼就看了出来,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霸主需要的是什么。

没错。

交通!

要想真正的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陆的帝国,交通是最重要的,运兵和运物资,都需要交通,所以官道运输还要提升。

继续道:“微臣一直在致力于马车的改进,等微臣的工坊研发出来蒸汽机,到时候就会一种马车,可以昼夜驰骋在神州大陆,而且速度是一日千里,更为重要的是,它一次性就可以运送数千士卒,陛下您可以展望一下,假若交趾有叛乱,我大明派五万神机营去平叛,只需要五辆这个马车,从广西出发,只需要半日就可以抵达叛乱之地,这个掌控力将是何等的恐怖。”

朱棣眼睛光彩熠熠,惊为天人,“那如果从京畿到漠北呢?”

黄昏想了想,“如果是从顺天,大概也就一日不到,如果是从应天,也就两日左右,陛下你可以现象一下,这个支援速度,是不是可以随意的支掌整个天下了。”

朱棣猛然站了起来,双目圆睁,“真的?”

黄昏颔首,“真的,不过这个事情还有一些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而且,这个马车需要很多的钢铁,需要冶金技术的提升,所以陛下,您得给微臣一些铁方面的特权,当然,陛下您可以派一位专臣,全程监督微臣的冶金厂。”

造火车需要的钢铁是海量的。

火车自身加上铁轨,可以不客气的说,大明目前的钢铁产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增开更多的冶金厂,黄昏趁着这一次机会,索性提了出来。

那么,在武昌和汉阳那边建立武钢势在必行。

甚至攀钢什么的,也可以考虑。

只要官道好了,鞍钢也必须早日动工,一个世界级的工业强国,钢铁产量是指标。

朱棣微微颔首,“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就来详谈,你说说看,你要建立几个冶金工坊,要做到什么规模,如果可以的话,朕觉得这个事你还是和朕一起联手来比较稳妥。”

这种事情还是要掌握在官府手中。

黄昏当然不敢奢望将钢铁铸造掌控在他私人手中,钢铁的需求主要还是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和军事需求,民间需求的话,现目前还不多。

因为社会进度还不够,民间对钢铁的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农具和厨具方面。

立即道:“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工部那边,要专门成立一个钢铁司,并且由国库和微臣的时代商行共同出资,在全国各地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炼钢工坊……嗯,工坊太小气了,叫炼钢厂吧,这个操作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当下急缺,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培养,微臣这一生做不完,还有黄豆芽和黄豆苗,黄豆芽和黄豆苗做不完,还有他们都子孙,迟早有一天,咱们大明到处都是钢铁城市。”

朱棣心中一惊,“不能在一二十年内达成目的?”

老子可活不过你这小子。

黄昏摇头,“陛下,咱们要做的事情是千古未有的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容微臣冒死说一句,您做不完,太子殿下也做不完,大概要皇孙末年,才能真正具备规模,不过我们当下要达到一个小目的:就是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让钢铁产量足够咱们大明征服世界所用!”

朱棣没有生气。

人终有一死,他又不是始皇帝,认为自己真的能万岁。

微微颔首,“如果瞻基能完成朕的壮志,那也不错。”

一个真正的盛世,用两三代君王岁月来打造,一点也稀奇,就入文景之治一样,都是几代君王完成的,永乐盛世如果能在几代之间完成,自然也可以接受。

黄昏继续道:“所以工部在成立钢铁司之外,还要成立矿产资源司,陛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全国……嗯,先不用咱们国内的矿产资源,我们不妨多花费一点时间和财力人力,先把中南半岛的铜铁矿资源开采了,这也是要打中南半岛的原因。”

好东西,还是要多留一点给后人。

继续道:“打下中南半岛后,我们要最大投入的在这片疆域开采铜铁矿,运回国内,或者就地冶炼之后再运回来。”

只要钢铁产量上去了,配合上自己研发的跨时代神器,大明的未来如何?

你朱棣想象不到。

这个世界,只有我黄昏一个人可以预见到那个局面。

钢铁城市林立。

火车翻山越岭。

战舰横行五洲四海。

飞机……

呃,这个有点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