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廉颇老矣,李广难封。

第八百九十四章 廉颇老矣,李广难封。

中南半岛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

这是十五世纪,消息很慢,所以中南半岛这边的消息传递到漠北时,瓦剌和兀良哈已经错失全力出击大明的机会。

其实不是瓦剌和兀良哈不想。

实在是没这个能力。

因为掌控了鞑靼区域的草原,现在大明的战马补充有了极大的进步,是以张辅率领的数万人中,两三万的神机营几乎全是骑军,就算是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军,面对张辅、郑亨和靳荣的三叉戟,也始终无法摆脱。

漠北战事一直僵持。

反正大家都耗着,就看谁有钱——朱棣的本意,也是先耗着瓦剌和兀良哈,到时候征讨这两国的时候,他们也会更穷一点。

打仗就是打经济。

但中南半岛的战事不能拖——要一击击溃,否则容易陷入这团沼泽中去,毕竟中南半岛多丘陵山脉和丛林,长久拉锯战不利于大明。

吴哥、占城、大城的兵力进入澜沧!

共计……约莫八十万人。

这是实打实的八十万人,当然,中南半岛这些人也学了我中原王朝的一些精髓,比如曹操当年打赤壁,号称八十万,其实根本没有。

这三国的兵力也都翻倍号称。

是以在狗儿这边得到的消息,是四国联盟之后,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五十万人。

对此狗儿不屑一顾。

就你中南半岛这四国的经济和国立,能支撑得了一百五十万人的后勤和粮草?

那就见了鬼了。

吴哥、占城、大城三国兵力进入澜沧之后,和澜沧的兵力形成阵型,开始在各重地驻防,形成一条绵长的战线。

战争嘛,绝对不是人数对比集团冲锋这么简单的事情。

八十万人,不可能放在一个战场。

这会是一场无比巨大,而且时间会绵延一两年的战役——至少在四国联盟那边看来是这样的,如此强大的阵营,双方在战线上将会有上百场的战事。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一两场的胜败都很正常。

而狗儿也率领大军,开始突击澜沧国兵力驻防的澜沧江,这是一个战机,如果突破不了澜沧江,就没法改变对方的地利优势。

中南半岛开始出现零星的渡河战事。

不知道是狗儿有意为之,还是能力确实不行,渡河战事组织了五六场,竟然输了四场,只有一场赢了,过河了一万多人,旋即钉在一处渡口,形成防线。

而澜沧的兵力在吴哥、占城和大城的支援下,开始向这处名叫清凉渡的地方汇聚,不敢让大明雄师从这处渡口全部越过澜沧江。

于是大明这一万多人陷入死战。

这处渡口也成了绞肉机。

而在交趾那边,李景隆还在疲于奔命的平叛,八百大甸的徐辉祖和沐晟两人,也陷入农民起义的僵局之中。

看起来,大明在中南半岛没有什么优势……

但这是看起来!

大明京畿应天城,兵部尚书金忠及左右两位侍郎乃至于兵部上下官吏,几乎都是彻夜不眠的留在兵部,随时等待陛下旨意。

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是一样。

有一说一,虽然说当下的困顿局面是大明一手打造出来的,看起来有点像作死,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丝毫不慌。

甚至户部那边也一样,因为户部最清楚咱们朱老板的账上有多少钱了。

只要有钱,打仗就不难。

但是其他部门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的读书人对军事都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一听四国联盟对外号称的一百五十万大军,一想到狗儿只有三十万,就觉得咱们大明输定了。

是以朝野之间,气氛紧张得很。

这些日子一直在忙于大明工业化进程的黄昏,最近几日也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每天都主动跑到乾清殿去听朱棣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

涨知识的时候嘛。

还是要想办法提升一下自己的军事水准。

这一日乾清殿中的小朝会来的人极多,六部尚书及其左右侍郎,内阁首辅胡俨,五军都督府各大要员,齐聚一堂,加上汉王赵王和太子。

还加上一个一看就是打酱油的东厂提督、内阁辅臣黄昏。

不过让大家意外的是,朱棣竟然一直没说话,任由大家这么等着,许久之后,内侍康宁搀扶来一个老和尚后,大家才恍然大悟。

竟然忘记了这么一个人。

老和尚当然不是姚广孝。

姚广孝此刻在凉固,提携刘宁然和于谦两位太学双璧,也负责给狗儿进行军事参谋,而整个大明有资格站在乾清殿中的老和尚只有一个人。

鄱阳湖水战曾经孤船凿阵。

如果没有常遇春那一箭,这个人就能让大明胎死腹中,没有常遇春,只怕这人就将大明开过太祖斩于刀下了。

老和尚张定边。

元末明初第一猛将!

他一直在建初寺,今日朱棣一大早就让内侍康宁亲自去接他——张定边的精神极好,丝毫不比老和尚姚广孝差。

进殿之时,就见朱棣从御书桌后面走出来,快步上前,一把拦住欲要行礼的张定边,“老将军无须多礼。”又转头对一位内侍道:“给老将军赐座赐茶。”

众皆愕然。

谁都没想到,陛下竟然有在这个时候启用张定边的意思。

张定边是猛将没错。

可他没归顺大明。

而且猛将,不见得就是名将,他当年孤军凿阵,在众多军事大家眼中看来,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注定是要失败的。

但只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知道,张定边不仅是猛将。

也是名将。

当年他孤军凿阵太祖的水师旗舰,其实战略极其高明。

但他们也还是不解:廉颇老矣,李广难封。

张定边都九十多岁了,还能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军事见解?

只怕已经老糊涂了。

张定边也很是不解,他实在没想到,朱棣会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一个九十多岁的朽木,尽管张定边知道自己还是能清晰的看透中南半岛的局势,但朱棣愿意相信自己么?

自己可是九十五岁了!

比廉颇更老。

还能吃饭,但绝对不能打仗了。

朱棣待张定边坐下后,这才回到御书桌后坐下,对众人道:“局势,我已经给诸位说过,康宁也在来时路上给老将军说过了,现在朕听听你们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