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洪荒调查员 > 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平浪静又一天

洪荒调查员 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平浪静又一天

作者:翟南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1-04 01:21:56

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平浪静又一天

离了十里亭,周围的围观群众渐渐少了下来,毕竟大家都是有自己生活的人,看热闹也好,送行也罢,终究是建立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

对此冯雪看得很开,一路扛着根禅杖,身上穿着武僧常穿的那种便于行动的僧衣,看起来不像是要跨越半个世界的大德高僧,反而像是下山挑水的小沙弥。

嗯,脸嫩,脸嫩。

总之这么一位怎么看怎么像是偷偷下山出来玩的小和尚走在路上,得到的是路人的笑声与谈论声,没有人将他和传说中的武林神话·侠王许仙联系起来,也没有见到敢在这地界抢劫的盗匪恶霸。

开玩笑,大唐对于犯罪可是零容忍,这还没出陕西呢,天子脚下,要是也能盗匪无数,那李修缘这十几年皇帝当的也太废物了。

和唐僧那张口要饭的不同,冯雪一路上却是花钱吃喝,谁家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能因为你是和尚,就心安理得的去乞讨,还美其名曰化缘。

出门时,降龙可是送了不少盘缠,而且他能文能武,缺钱了打个山贼盗匪,又或者帮不识字的村民写写书信算算账,总归能换得一口饭吃。

如此一路向西,途径天水、武威、张掖,直至酒泉,眼看敦煌在望,这才注意到逐渐彪悍起来的民风。

这两万六千多里地倒不是没有强人劫道,但是那种毛贼,一向是不被冯雪纳入民风考察之中的。

说起来,这年头洪荒的面积是现代地球的百倍,大唐也差不多,眼看就要抵达玉门关,冯雪心情也好了许多。

为什么?

因为快能看到猴子了啊!

他是很好奇的,混世四猴中,三种都有着明确的品种,猕猴、马猴、猿猴,唯有孙悟空,是石猴,所以,这石猴究竟是什么猴?

毛色如何?姿态又是如何?

而且如果真的是孙悟空,那便意味着花果山的后手发挥了作用,那孙悟空学的,是否就是自己的火里种金莲?如果是,那他就应该化形了才对,那山下压着的,究竟是个人,还是个猴?

怀着忐忑的心情,冯雪沿着大道继续向前,十三年,并不足以让基础建设铺设到这大唐边陲,冯雪走的也越来越慢,开始的时候,道路平整,路况良好,加上人口众多,哪怕是徒步旅行,冯雪也能做到日行六百里,健步如飞。

但自打过了甘州,气候越来越干,人口密度直线下降,水泥地、柏油路也相继消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寻找水原、补充粮草,冯雪的前进速度也跌破了日行百里的下限,以每天几十里的速度龟速前进着。

不过也正常,若是以后的路也像前两个月那样顺畅,十万八千里,怕不是一年就走下来了。

不过说到这,冯雪倒是明白西游记里那位玄奘,那“三年就把经取回来”的狂言究竟是哪来的了。合着他完全是按自己在城市里步行的速度算全程速度的啊?

又走到一座无名小镇,镇子上江湖人士不少,皆是提刀带棒,此地已经接近玉门关,时常有塞外蛮族袭扰,江湖人也更喜欢使用大刀、棍棒之类耐久度更高的武器,反倒是用剑的江湖客成了稀罕货。

冯雪寻了一处铁匠铺,那正打铁的铁匠见了,立刻挥手道:

“小师傅若是想化缘,且去东边善堂,我这可没……”

“施主误会了。”冯雪双手合十,一副地道僧人的做派,随后摸出一些散碎银子道:

“贫僧只是想买些矿石。”

“好说。”看到冯雪拿钱出来,铁匠铺老板态度立刻好了许多,大致估算了一下冯雪拿出的资金数量,随后拿出几种矿石出来,又取了两枚铁锭放在桌上道:

“我不知道小师傅卖矿石做什么,这些就是这个价钱能买得起的矿石了,不过矿石冶炼起来损耗不小,我这里有精炼好的,童叟无欺,若是小师傅加些银钱,也可以定制器物。”

“不必。”冯雪摇摇头,将银钱放在桌上,然后挑了十来块价值一般的矿石,便转身离去。

“一个和尚,买矿石干嘛?”铁匠铺老板摸了摸脑袋,一脸莫名其妙,不过随即便收起银钱,“管那么多干嘛,有钱赚不就好了!”

……

却说另一边,冯雪抛着几块矿石来到郊外,却是升起三昧真火,开始铸剑。

是的,铸剑。

在三昧真火的火舌舔舐下,矿石快速的化作铁水,然后又在充满了剑意的神念作用下塑形、冷却,再随手折来树枝,又或干脆将沙土烧成琉璃、黑曜石作为剑柄,一柄剑器便完成了。

不过若是迎着阳光,却能看到这剑身中,有着一副非常抽象的,以剑上的奇妙花纹构成的写意山水画。而在这剑的另一面,则用蝇头小楷写着一行小字:

“我来到,我看见,我记录。”

铁是凡铁,也无法诀注灵,但这剑因冯雪那练神返虚级别的剑意所成,却是一等一的宝剑,切金断玉不在话下,寻常兵器亦是难伤分毫,饶是历经千年风霜,恐怕也不会锈蚀丝毫。

不过这剑铸造出来,却不是他自己用的,而是,用来埋的。

是的,冯雪把它埋起来了。

确切的说,是一个御剑术,便朝着地下刺去,深入三四丈,方才抚平土丘。

选料、锻剑、埋剑,手法之纯熟简直令人惊叹,却是无人知道,这人已经埋下多少剑了。

这种行为从冯雪离开咸阳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当时还有心情搜肠刮肚的找些诸如“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之类的应景诗词,到了后来,干脆就将附近的山水以云纹剑纹录于剑身,而他那高达66的绘画功底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如此铸剑行为,固然处于冯雪本人的恶趣味,但更主要的,却是在修行。

冯雪今生修行剑道,在青玉小剑的磨砺之下,意剑坚韧锋锐,万物不挡,但使用方法,却未免有些单一,因此,他想出了这种铸剑的玩法,通过一柄柄形制不同的剑,去体悟不同的剑所应该具备的样子。

短剑、重剑、刺剑……

形形色色,大大小小,长短粗细,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模板,但到了后来,冯雪干脆舍弃了已有的思路,完全随心所欲,什么波浪剑、软剑、分叉剑……

再到后来,他做出的,就又变成了传统的剑,是在懂剑的人眼中,却又已经带上了别的味道。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不知不觉间,冯雪以得剑中之味。

只是他本人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每到一处,便要铸剑数柄,或埋于地下,或随手典当,不知不觉,已至玉门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