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 第三百四十四章 抛出橄榄枝

第三百四十四章 抛出橄榄枝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第三百四十四章抛出橄榄枝“那你来给我当翻译。”

“好的,尊敬的主人。”

面对沈川的邀请木尼玛是兴奋万分,于是沈川站在点将台之上,清了清嗓子,而后开口。

“各位能够不受刘备的诱惑,深明大义来帮助大汉朝廷,这种勇气在下十分佩服,在这里多谢各位出手相助,但凡今天来的,我全部记住了,到时候各位的大恩大德在下必有所报。”

木尼玛听到沈川这么说,急忙用洪亮的羌族语言翻译,木尼玛还担心台下的这些人听不懂,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要说木尼玛敢不敢胡乱翻译,当然是不敢,除非是他的好日子不想过了。

沈川听木尼玛翻译完,当即双手抱拳对着在场的几个大部落首领拱了拱手,几个大部落首领看到沈川的手势也急忙对着沈川轻轻弯腰鞠躬。

沈川知道这是他们表示敬佩的礼仪,而后点了点头用来回礼。

“我早就听说过沈先生的威名了,再加上沈先生帮我们解决了过冬的问题,我们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又怎么能愿意回到以前的穷日子呢?”

沈川听着木尼玛的翻译,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这些羌族人还算识趣。

“对呀,我们都知道拴柱是您的手下,而拴柱的威名已经在我们羌族之间流传开了,像您这么年轻的人却有拴柱这么厉害的手下,想必您的未来也是不可估量的。”

“没错,沈先生,那拴柱就是一代天才,将我们管理得井井有条,而我们听说这样的天才是您教出来的,在此我们好想向您请教一下教学之法。”

这些部落的首领自然不是那种庸才,有的人甚至和汉人打了多年的交道,非常明白沈川想要听什么,果然这些话说出来后沈川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至于教学那是我们的秘密,不能轻易传授给各位,不过要是想学习东西的话可以去拉巴那里,让拉巴教你们的孩子学习一些知识。”

拉巴那边现在

已经成了沈川最大的羌族学院,里面的书籍是沈川精挑细选的,不仅如此,那里不单单教那些羌族孩子汉语,还让他们学习羌语。

沈川这么做既保证了羌语的完整性,又能让这些羌族人合理地被同化,只不过这其中的猫腻,如果不细心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这些人听到之后也是兴奋无比,要知道这羌族学院创立有一段时间了,在羌族各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不少羌族人都想进入羌族学院学习,因为羌族学院教授的不单单是识文断字,在那里也可以学到很多汉人的手艺。

当然这些手艺也是沈川经过专门挑选的适合羌族人干的活计,这点让不少羌族人兴奋不已,尤其是这学院还招收女子,这些女子去了大部分学习的都是如何纺织棉花。

只不过沈川招收这些女子也是要经过精挑细选的,首先就要进行背景调查,一旦发现父母有过反抗汉朝的历史,那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

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沈川手下的学院的女学员非常的稀少,而如今沈川站在这里给他们承诺可以将子女送进去学习,这件事就是一件大好事。

再加上拴柱和这些羌族人做生意都是非常讲道理的,在这些羌族人眼中,拴柱讲道理守信用,那么久就意味着他背后之人也是一个讲道理守信用的人。

看如今的木尼玛就知道了,想当年木尼玛的部落可是穷得衣服都穿不起,每次到了冬天的时候就被其他部落劫掠。

木尼玛为了躲避劫掠每次都不得不躲入深山当中,而如今木尼玛跟着沈川,不仅穿上了上好的丝绸制的衣服,还有数不清的粮食可以用来过冬,要知道就木尼玛身上的这一套衣服放到羌族部落之中,能换二十个女人以及十头牛羊。

况且要知道,木尼玛在沈川这里仅仅是一个努力的头领,连仆人都算不上,而一个努力的头领都能穿得如此奢华,由此可见沈川的财富有多少。

而木尼玛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额的财富,其根本原因便是因为他在沈川麾下

做事,而想在沈川麾下做事,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便是全族投靠沈川,成为沈川的奴隶。

第二条便是族中有人在沈川的羌族书院中学习,而沈川规定每一个人在书院中学习便可以占得一份的名额,对于大一点的部族来说,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小一点的部族来说,这些名额足以养活他们十分之一的人口。

而书院的条件过于严苛,他们又不想举族投靠而丧失自己的地位,如今沈川这么一说众人纷纷动起了心思。

“沈先生的书院太严苛了,是不是将条件放宽松一点?”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在台下高声喊道。

“出院的选拔条件是不会变的。”

沈川这么一说,众人纷纷低下了头开始叹气,书院的选拔规则不变,就意味着他们在场的众人很少会有人被能选中,而这一幕也被沈川看在眼里。

“不过念在你们此次帮助大汉的份上,等一会儿每人可以购买一份茶叶。”

“什么?”

“沈先生,你说的是真的吗?”

众人听到有茶叶,当即震惊了,要知道夏侯渊,虽然将沈川的茶叶带到了凉州等地,但是这些茶叶只对当地的汉人世家出售,对于这些异族根本就买不到茶叶。

而这些异族是第一批吃茶的人,自然明白这茶叶的好处,但是他们不善于种植,所以没有办法大规模种植茶叶,而沈川为了完成夏侯渊源源不断朝凉州等地带货的目的。

在南郡大规模地开辟茶园,现在南郡已经是整个中原大地的重要产业基地,承担了大汉一半的茶叶贸易,不少南郡的人因为贩卖茶叶而发家。

只不过目前的茶叶也只是在世家之间互有流通,平民百姓依旧买不起茶叶毕竟茶园是有限的,至于更容易种植茶叶的南岭地区,此时还在孙权的手中。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造成了目前茶叶市场依旧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