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明师门

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明师门

随着后方祁山的丢失,让诸葛亮开始正视起沈川,于是他布置下了疑兵之计,让魏延到后方断了曹军陇山的粮道,这样一来就算曹操的援军来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疑兵放了好几天沈川都没有发现,诸葛亮当时都觉得计划马上成功了,于是他让马谡攻打街亭,街亭也被打了下来,这种种的好消息传来,让诸葛亮激动不已。

那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宏图大略即将实现,但是马谡丢失街亭,魏延中箭却将他直接打醒了。

“难道说这一切都在沈川的掌握之中?莫不是当年赤壁之上求雨的那人就是他?”

“如果是他不知道他师出何门,如今和师门联系不上了,若是可以联系上,说不定可以得知一些他的消息。”

秦汉时期著名隐士黄石公曾经写过一本书籍《素书》,书中包含了黄石公一生所学,年老之时黄石公将这本书传给了张良,张良得此书帮助刘邦夺得天下。

而张良也在高祖刘邦论功行赏的时候选择了激流勇退,放着刘邦给的齐国三万户的食邑不要,反而是归隐到了沛县。

也正是因为张良的归隐才躲过了刘邦最后的清算,而张良自然也没有闲着,古代对于师承是非常看重的,张良自然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化作一坯黄土,所以在退隐的时候就算开始物色徒弟。

黄石公一脉也算是被传了下来,而素书也在民间越传越邪,相传当年刘秀就是得到了素书持有者的帮助,才能在与王莽的对战之中召唤流星雨将王莽大军砸死。

刘秀才平定王莽之后,素书持有者就带着素书消失在了天下之间,刘秀也派人找寻过,只不过一直没找到,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正是因为如此,素书的作用也被越传越神,甚至民间传说天下乱不乱素书说了算。

然而这素书的前一任传人便是司马徽,诸葛亮在年幼的时候拜司马徽为师学习纵横之术,同时和司马懿一起的还有庞统与徐庶,而诸葛亮天资聪颖的司马徽真传,授之于素书。

诸葛亮获得素书之后便隐居在草庐之中等待明主出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终刘备出现,原本在诸葛亮看来他手持素书应该是一往无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可是他却发现现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军师,如今咱们这样把马谡杀了,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廖化看到马谡被拖下去之后,发现诸葛亮一言不发,纠结了许久当即上前说道。

“你是说马家其他几人?”

诸葛亮看着廖化问道,廖化听到诸葛亮这么说点了点头。

“我们是不是应该给马谡一个机会?”

“给他马幼常机会?那谁给我机会,谁给死去的将士机会?廖将军你也是老将了,想必也看得出来今日偷袭陇西的机会,可以说是百年难得一遇。”

“可是那马谡呢?我信任他给了他机会让他去守住街亭,只要守住就行,到时候陇西尽入囊中天下可定,可是却因为他的失误导致如此,他不死如何定军心!”

诸葛亮说着说着脖子上的青筋爆了起来,这是廖化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如此的愤怒,廖化被吓得半天不敢说话。

“廖将军,不好意思,是我冲动了。”

诸葛亮看到廖化的样子,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当即给廖化道歉,其实这不能怪诸葛亮,但凡换个人这个时候恐怕已经螺旋爆炸。

“那军师,我们现在怎么办,陇西要不要了?”

廖化看到诸葛亮给他道歉,当即知道诸葛亮已经不生气了,但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如今不想要也不行,我们想要退回去只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条是祁山道,一条是散关道,可是如今祁山后路被断,散关道又在曹贼手中……”

诸葛亮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而廖化做了多年的将军,自然也明白诸葛亮话中的意思。

“可是军师如今的情况已经不许允许我们再耗下去了,这眼看就要入冬,我们此次前来冬装根本没有准备……”

其实此时距离入冬还有三个月,廖化之所担心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因为诸葛亮为了拿下陇西,将许多士兵都分散在了陇西各地,这样一是为了接手那些投降的城池,二是便是因为陇西太大他们手中的人太少,但是陇西要地有太多,所以只能采用分散攻城的方式。

“廖将军说得不错,如今的情况只能等着主公那边的消息了,但愿主公可以拿下汉中,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顺着散关道撤下去了。”

诸葛亮看着房间内的地图长舒一口气说道。

“那军师,为什么我们不会到天水一带等待主公消息呢?”

“不可,如今天水已经落入曹贼的手中,我们要是撤回去恐怕会被曹贼袭击。”

诸葛亮看着廖化缓缓地开口说道。

“什么?天水什么时候丢了?”

“这件事情我本来打算等会儿告诉你的,但是你既然问了那么你自己看吧。”

诸葛亮说完将一封信丢给了廖化,廖化接过信件之后当即开始阅读起来。

“玛德,这些羌族!之前不是说得好好地帮助我们,居然在这种时候临阵倒戈了!”

“军师,不知道那沈川给了这些羌族人什么利益,居然能够让他们的倒戈。”

廖化读完吐槽了一句,然后看着诸葛亮问道。

“钱。”

“钱?”

廖化听到诸葛亮这么说,非常疑惑地问道。

“对,就是钱,想必那凉州流出来的棉衣你一定见过吧?”

诸葛亮这么一说,廖化想起了当时他第一次见到棉衣的场景,他自然知道那是好东西,于是想要大量购买,但是却给人告知这东西只卖给本地凉州人或者羌族人。

而且两人购买的时候还要拿着身份牌才能购买,一人只能购买一套,羌族人则必须要用牛羊或者羊毛,粮食来换。

沈川之所以这么做,便是为了棉衣流入对面的蜀地,虽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但是极大地控制了棉衣的大量外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