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失败也没什么不好的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失败也没什么不好的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但是曹操也有对付的方法,那就是拒绝进口蜀锦,这就导致了诸葛亮最后不得不通过国家手段,控制百姓的收入来维持战争,可是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诸葛亮也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次北伐本来是蜀汉翻盘的大好机会,可是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北伐失败,蜀汉从此失去了翻盘的可能,再加上之前刘备在夷陵之战浪输了,蜀汉人口大减,到了后期刘禅的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补丁。

可是就是如此诸葛亮还是在不断地给蜀汉续命,可以说一代贤相名不虚传,但是个人能力使用有限,最终诸葛亮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徒弟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那时的姜维其威望更不如诸葛亮与刘备,所以便只能就此北伐来分散这些世家的注意力,稳住益州。

整个蜀汉基本上都是在北伐之中度过的,不是说诸葛亮与姜维不想安安稳稳地发展,他们十分清楚,内部矛盾过分尖锐,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时间去发展,只有不断的北伐打出足够大的地盘,让这些世家安稳闭嘴才有进一步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在姜维继承了诸葛亮遗志之后,邓艾偷渡阴平渡能靠着区区几百人就拿下成都的原因,那时不仅仅是刘禅没有了作战的**,整个蜀中上下各种大小世家都没有任何作战的**。

在他们看来,那个时候也许蜀汉灭亡了才是最好的结果,他们便可以继续盘剥益州,扩大自己的地盘。

这种情况不仅仅在益州上演,南边的江东日后也会上演。

自从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变得疑心颇重,加上太子孙登的死让孙权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来按照正常的历史流程,在嫡长子去世后,应当是有嫡则立嫡无嫡则立长,毕竟众人都十分明白国赖长君这个道理。

可是孙权不这么想,在他看来,他的每个儿子应当都有机会,于是他便在孙和与孙霸之

间产生了纠结,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纠结,导致各大世家并不好站队。

毕竟在主上没有决定谁为继承人的时候,导致这些世家一时间没有办法主动站队,只能跟着自己的感觉来,再者孙权又明里暗里透露给各大世家,两个儿子皆有机会继承他的帝位,就导致了站队的世家分成了两派,不但如此两派之中还互相斗争,彼此倾轧。

而其中以陆逊为首的孙和派,更是因为一句禁中语泄露,导致一代名将陆逊被孙权猜忌,最后其忧惧而死。

后来因为种种事件,孙权听了孙鲁班的话幽禁孙和,赐死孙霸力,立只有八岁的孙亮为太子,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江东的那些世家们逐渐地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让整个江东的政权元气大伤,原本整个江东的势力是处于孙氏集团,江东世家以及那些没有依靠的江东北人,三家之中的势力不断地均衡而产生出来的政权。

而其中的江东北人便是如鲁肃周瑜这类的人才,而江东世家则代表的是江东四大世家为首的豪门望族。

在孙登去世之后,江东世家按照正常的经验逻辑,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孙和一侧,在他们看来,孙和为长子继承孙权基业的可能性最大。

而孙权的一系列操作,闹的整个江东二宫斗争,让那些原本有开疆扩土之心的世家豪族,离开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变得开始裂土安邦起来。

虽然,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孙权这么做,完完全全是因为想清理这些江东士族盘踞的事宜,可是他的这些做法太过于愚蠢,以至于原本稳定的三角形变成了二虎相争,导致整个江东在孙权去世之后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经过长时间的斗争之后,孙皓登上了帝位,孙皓上台之后更是残暴无道江东世家,对整个孙家已经失去了信心以及耐心,于是在司马家率领大军南下,致使整个江东,可以说是举族投降,没有进行任何像样的斗争。

沈川每每想起这一段历

史,就觉得十分可笑,刘备孙权二人奋斗其一生,让天下三分,却终不及自己的子孙后代一时愚钝。

而让沈川更加可惜的便是曹操一家,曹丕、曹叡皆是雄主,都能将司马懿死死地震慑住,可是奈何二人的寿命太短了,活不过司马懿,给了司马家一点点崛起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沈川十分清楚,只要汉中之战结束,益州的那些世家竟然会再次内斗起来。

“沈川你这话虽然说得不错,可是我担心主公此战失败之后意难平啊,到时候这事说不定会成为魏王的一个心病。”

“不至于魏王乃成大事者,总不能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况且这种失败不一定说是坏事,人生哪有不留遗憾的。”

沈川看着程昱笑着说道,程昱看着沈川的表情,当即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经过这一番谈话,他明白沈川看着天下,这是比他程昱看得清楚,甚至说比曹操看得都明白。

“可是如果这汉中之战结束之后,那些益州的世家不内乱怎么办?”

“那我就想办法让他们乱起来。”

程昱说的这种情况,沈川早有打算,如今的南郡交易所可以说是整个中原大地最大的贸易往来场地,南郡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孙权、刘备以及曹操三家往来的交通要道之上。

可以说三家的商人只要是做生意,基本上都会前往南郡,虽然说此时刘备和曹操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导致了曹操与刘备的交易减少了不少,但是依旧有不少益州的世家前往南郡进行交易。

只不过这些交易是背着刘备的,但是这种事情能瞒得了刘备却瞒不过他沈川,而沈川对于这种交易也大部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沈川之所以这么做,便是要培养益州世家一种在南郡交易的习惯。

让他们潜意识地认为在南郡做生意是理所当然,这样时间久了就算刘备想管也要掂量掂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