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 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然科学

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然科学

曹丕没注意沈川嘀咕什么粉碎机,他已被眼前的水磨震惊了,仔细观看了一阵后,急忙来找沈川询问。

“先生,这水磨能不能大量制造?”

“当然可以,要是不能大量推广的话,还有什么用?”

“此物大利百姓,先生奇思妙想,曹丕佩服!”

沈川笑道:“是学堂师生辛苦的结果,我只不过是顺口提了一句,再说也称不上什么奇思妙想,一百多年前,杜南阳就曾经发明水排为冶铁鼓风,水力利用早就有了。”

“先生不必自谦……这是学堂的师生制造的?”曹丕反应过来了。

“是啊!世子不会以为是我制造的吧,我整天那么忙,哪有那时间?”

沈川在南郡办学堂的时候,曹丕去观察过,知道里面除了儒家的经典外,还教授大量其它的杂学,曹丕当时也没在意,反正学堂的学生都是黔首,就算读几本书也不可能出来做官,教授给他们一些杂学也好,让他么多一些谋生的本领,没想到这些师生已经有如此本事。

见曹丕诧异,沈川继续说道:“世子知道我办的学堂教授的东西比较杂,这些便是专门研究机械传动的师生们的杰作,另外还有专门研究金属冶炼的,专门们研究农学的都已经开始分开研究种植、养殖、畜牧了……”

沈川觉得是时候把学堂推向世面了,虽说世家们第沈川开办的学堂恨之入骨,那是因为沈川办的学堂里都是黔首家的弟子,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知识垄断权的挑衅,认为是有辱斯文。但是那些世家对学堂内部的情况并不了解,倒不是沈川瞒着他们,而是他们不屑于去了解,对于沈川开办的学堂,他们虽说痛恨,但还没有把它真正的当回事儿,你以为让那些个泥腿子认识几个字就可以出来做官了,就能威胁到世家了?笑话!

曹丕对学堂的看法和世家也出不多,虽然没什么痛恨之情,但也没把他当回事,他一样认为让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泥腿子认几个子、读几本书没什么大用,这样的的人能在县衙混个最低级的胥吏也就顶天了,估计曹操也是这么认为的,汉末社会风气如此,不能怪某一个人的认知有偏颇。

学堂发展到现在,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各学科的建设也基本齐全,至少按这个时代的水平差不读齐全了,已经可以渐渐抛头露面,慢慢走向社会了。

学堂想要继续发展壮大,不能仅仅依靠沈川的支持,获得曹操和曹丕的支持是必要的,今天正好是个机会,趁曹丕在惊叹水磨效率的时候向他介绍一下学堂店的发展状况。

曹丕听了一皱眉头,问道:“先生,你那学堂以后不教授正经学问了?专门研究杂学?”

“世子,什么才是正经学问?在学堂内一切可以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学问都是正经学问,可不仅仅是儒家经典。再说了,儒家被奉为官学只不过是武帝以后的事情,以前可没这说法。”

“先生不会是那些诸子百家的传人,来专门和儒家作对的吧,我听说诸子百家并未灭亡,一直隐藏在暗处等待机会……”

“我可不是被哪个学派派出来做学派之争的,我没那闲心!诸子百家被儒家取代自有他们的失败之处,不过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要不然也不会有先秦的百家争鸣状况出现,。只要是对天下百姓有利的学问,管它是哪家的,拿来用就是了!”

沈川对儒家和诸子百家的争斗历史毫无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争斗发展到后来已经和学术思想没有任何关系,纯粹的利益之争罢了。

曹丕想了想,就算沈川是某个学派的传人又怎样,关自己屁事,沈川自己都说了,只要是有利的,拿来用就是了。

“先生说学堂还有钻研其它科目的师生,可有什么成果?”

沈川心里一乐,曹丕不愧是曹操的儿子,不问别的直接问有没有其它成果,这典型的实用派观点,虽说有一定的缺陷,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目前来说还是很好的。

“世子,这个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物资投入和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不过好在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验,学堂现在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继续钻研,才在短时间有了少许成就。”

“自然科学?”

“是啊!道法自然,研究这些的就叫自然科学。这将是学堂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曹丕没深究名字的问题:“既然先生说了有了少许成就,是什么?”

“研究金属冶炼的周范先生好像找到了一些冶铁的新方法,冶炼的钢铁质量有所提高!”

周范已经在清水县试验灌钢法和坩埚钢了,虽说还不太理想,但是已经有产品了,正好曹丕今天问了,那就一并跟他说说。

“我记得你曾经给父王写过信说要在天水冶铁,就是那个?”看来曹把沈川在凉州的事情都告诉了曹丕。

“是的,就是那个,现在由周范先生负责,正在清水县进行。”

“清水县啊,今天来不及了,那咱们明天去一趟清水县。”

沈川心说你不用这么急吧,这边一听说,立马就要去看看。

“世子,这也不用那么急迫,周范来信说他那新式的炼钢办法还不是很稳定,成品率较低,还需要改进,不如等他有了进一步进展再去看也不迟。”

“说的也是,是我心急了,这段时间先生已经很忙碌了,眼看夏收也快到了,那就等夏收过后再去看看。怪不得先生让移民在天水种了那么多麦子,原来早有准备啊,现在麦子便宜但是面粉价格高昂,有了这水磨以后……”

看来曹丕确实不是纨绔子弟,他连麦子便宜面粉贵的事情都知道。

在回去的路上沈川向曹丕说道:“世子可以向魏王和朝廷建议以后大力推广冬小麦的种植,冬小麦种植可以错开农时,让百姓在春耕时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耕种其他作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