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二章画美题诗 延请名师

虞书 第二章画美题诗 延请名师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二章画美题诗 延请名师

“当爹的,这话就是你不对了,当初你爹死的时候,人家薛老三可是亲自把你家挖坟背尸下葬的。这薛老三经常做好事,集里哪个不记得他的好。”

薛长贵被这一说,嘴里嘟喃着:“哼,要出钱你们出,我家可没有闲钱。”

这时候,门外有人喊道:“长贵老爷在吗?县尊大人请你去一趟。”

薛长贵听到这话,满脸春风,站起身来,整理一下服饰,对着薛安国等人行礼说:“你们慢聊,我有事,先告辞了。”

在薛长贵离开之后,薛安国看着四周的族人说:“我找诸位除了清明会的事情,还是准备大家筹钱,找一个教书先生来坐馆。薛长贵这人虽然可恶,但是他的话倒是没错,若是我们家中出了几个读书种子,自然比在土地里讨生活要好。不知道几位意下如何?”

“钱我们挤挤还是有的,只是这先生居住何处?在何处受业呢?”

“这一点我已经考虑到了,先生就住我家吧,我还有一间空房,至于开馆所在,就在这寺庙之中,这件事我想师傅不会介怀吧。”

怀空连忙说不会不会,更说有先生在这里教书正是他的缘分。

地和住处都有了,薛安国说:“我明天上县城去问问,有没有书生来坐馆。”

大家点点头,查看了一下账房先生写的数字,大家就散了。

第二天一早,薛安国准备前往地里干活,薛长贵在路上的拦住他,好声好气的说:“安国,你对这集上的人熟悉,你可知道这集上有谁善作画呢?”

薛安国不知道他问这个是为了什么,但是薛长贵按照字辈是自己长辈,他不能不回答:“幺爸,听说在夏老头那居住的年轻人会作画,今年过年的门神都是他画的,只不过这个男子有一些疯癫,幺爸你可要注意了。”

“无碍无碍,只要会作画就行。”

薛长贵告别薛安国,到了东头的夏老头家,夏老头祖上是从外县讨食而来,幸国朝初立,行均田制,让夏老头一家有了田地。夏老头信佛好善,是村里有名的大好人。可惜是外姓人,没有家族帮衬,又没有钱,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

那个年轻人薛长贵也听说过,是冬天来到这里的,自称是京畿府人士,因为遇上歹人,将路引等抢去,只能流落此地。夏老头心善,于是就收留那汉子。

薛长贵才走到夏老头屋前,就听到乐声,这个声音他在县里听到过,叫做皮鼓,是京畿那边花子唱戏时候用的。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鸟飞催短景,

龙征虎斗耍长拳。

生下到从忙里死,

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

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曹陵宋寝埋荒草吗,

卫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

和风冷露一蒲团……”

那声音唱着这弹词,充满了嘲讽,让薛长贵十分不喜。

薛长贵心想这人弹词真是有病,这粗茶淡饭有什么好的,要过也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不在听,推门而入。见一青年身穿白衣,头上无巾,心中明白这人没有出身,是一个白丁。

让他吃惊的就是这个男子样貌,面如晓月,眼藏点星。这样俊俏,连知县的姨太都没有这个男子漂亮。

男子见薛长贵打扰到自己,不悦道:“你来此地所谓何事呢?”

“这位朋友怎么称呼?我听闻朋友你会作画,希望帮县令大人画四美图,让县令画钗列屏。”

“县尊倒是好福气,作画简单,不知道他出多少润笔呢?”

“县尊说是合尚书之章,若是满意,有关雎之数。”薛长贵连忙说着,青年点点头,进去向屋里的秦老道别,然后跟着薛长贵到了城中。

进入知县府,知县坐在那里,威严的说:“不知道足下如何称呼?”

“在下陆通,草字接舆。”

县令看着他只是微微行礼,心中不悦,但是因为不在堂中,追究不得。只能冷冷挥手:“画眉,带他去后院,好生照顾,别失了礼数。”

一个丫鬟带着陆通到了后院,让人准备好文房四宝,陆通开始画了起来,只用了一下午时间,陆通就已经画好了四副美人图,更分别提上四首诗。

丫鬟见天色以黑,禀告知县,得知县许诺后,带着陆通到了一旁的房间休息。知县在房间欣赏画像,这写画像人物裙带当风,有帝子神女之姿,知县不由赞不绝口,连声夸赞。

欣赏了一会儿,他看着上面的题诗。他本是爱诗之人,原想自己题诗,见陆通已经题诗上去,无奈叹息一声,开始读起来一首来。

“羞花幽恨终难遣,仙袂飘摇赠宝钗。

此恨难与人寰道,多情更向帝王排。

蓬莱竟日无佳梦,海岛终年存素怀。

只愿来生重连理,休言红袖化残骸。”

知县知道此诗题的不是自己的姨太,而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羞花,他连读了几遍,不由赞叹说:“此子托愿深闺,胸中灵气,足比花间诸家。如此人才,不可埋没在老夫手中。”

知县想到此处,连忙让人请陆通前来,陆通到了书房,见着自己四张美人图,不卑不亢的说:“县尊大人可曾满意?”

“不知贤契有如此才情,以白衣待之,是老夫之过也。贤契有话难言,托于美人花草,古之雅事。近些时日,士子攻读时文,诗赋荒废了多年矣。”

知县说着,让人端茶,将自己的事情满腹恼骚道了出来。这知县年少也爱吟风弄月,写诗做赋,自认才高,取功名如拾草芥,没有想到屡试不第,后攻读时文,弄了一个同进士出身。

虽然以时文得了出身,但是知县在谈话之间对时文深恶痛绝,一时气愤的说:“汪文忠公经天纬地,堪称不世奇才,定正朔,修礼乐,完大律,无不是利在千秋,功在社稷,唯有这设八股取士,天下读书种子由此断了。”

陆通听到这话,不置评论。当初以八股取士是高皇帝的意思,自己不过从旁协助。他倒是不畏惧千秋骂名,只要能够有助社稷,那就足够了。

两人谈论了诗词,陆通指点国初诸家,一针见血,让知县有知己之感。知县越聊越高兴,不知不觉时间流逝。

听到外面的鸡鸣,知县才如梦初醒,连忙说:“接舆,古有倾盖如故,今你我品诗为友,真是一件雅事。今后如有空闲,可到府中相谈。”

“县尊客气了,日后定当叨扰。”

陆通离开这里,去客房小睡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走在路上,陆通不由苦笑,那首诗只是随手而作,他也没有想那么多,但是经知县这么一提,这诗的确有这个含义在。来生也要辅佐君王吗?他没有答案。

清明刚过,就再次有人登门拜访,薛长贵薛安国两人来访。薛长贵谄笑:“陆相公,这是县令老爷托我送你的三百两银子。”

“有劳了。”陆通接过钱袋,看着两人。

“陆相公,我们集上准备找一位书生坐馆,不知道陆相公是否愿意?”

“束脩多少?”

薛安国听陆通这么说,连忙到:“年金十二两银子,日供五十钱。”说着也拿出一个钱袋,陆通接过钱袋,对他们说:“在何处设馆?”

“在木萝娘娘庙中,已经安排妥当,只等陆相公了。”

陆通点点头,对着他们说:“书本这些不用多准备,不过纸笔沙盘一定要用,你们且去通知,明日开始上学。”

两人连忙告辞,在回去的路上,薛安国看着薛长贵说:“幺爸,这书生真的没有问题吧?”薛长贵不悦地说:“安国,你是不知道,县太爷这几天都是夸耀这人学问。你不知道不要紧,那三百两银子不会假吧。难道安国你认为我这个长辈为了诳你,拿那三百银子开玩笑吗?”

薛安国也不在多话,去通知集上的孩童,在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仆人来禀报:“老爷,王员外来了。”

薛安国不敢怠慢,放下碗筷,用手擦了一下嘴巴,到大门亲自迎接。王员外见他出来抱拳行礼说:“世兄,多有叨扰,尚请见谅。”薛安国连忙说:“员外客气,客气,里面请,里面请。”

两人到了客厅,薛安国的老婆连忙去煮茶水。王员外和薛安国寒暄了几句,才开口说:“听闻世兄准备请了一个先生坐馆?”

“嗯,是的。”薛安国不知道王员外为什么这么问,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这先生年金多少,日供几何?”

“年金十二两,日供五十钱。”

“实不相瞒,小女如今到了入学的年龄,老夫原想延请名师,询问县尊老爷,得知贤人在侧。老夫就不舍近求远了。这日供费用,便从老夫账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