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四章十载悠悠 裁诗论文

虞书 第四章十载悠悠 裁诗论文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四章十载悠悠 裁诗论文

至于薛乐为人就是老实许多,做学问很刻苦,布置的作业,他完成的最好。

陆通最满意就是王水仙,冰雪聪明,举一反三,很多字自己没有解释,她就已经明白了。在三个月前,王水仙读诗经,还发现了叶韵的问题。

这样一直到了恭明七年春节过后,陆通让这三个人到了自己的书房。这书房是知县拜访几次之后,王员外送给陆通的,陆通倒是没有拒绝。

进入到书房,陆通对着三人对着他们说:“你们三人训诂音韵字义的根基已经有了,现在我要传你们经世济民之道,读书人有三个方法治理天下,最下便是德刑,曹有三策,宋有十答。太祖高皇帝查百代之法,制。人臣得之,可为循吏。吏治清明,百姓富足。”

“这第二便是礼运,以礼运行天下,人臣得之,可为贤相,小康大有,治世升平可得。”

“这最高的便是洪范,洪者,大也,范,规范。这是读书人所知最大的治世规则,人主得之,奠万世基业,定千载江山。人臣得之,致君尧舜,移风远古。”

三人看了看对方,薛乐最先开口说:“先生,我想学德刑。”薛声想了想好奇的说:“先生,我想学洪范。”

陆通摇摇头,解释说:“你的心性不适合学洪范,你学礼运吧。水仙,你聪慧异常,我管你骨骼,乃是大富大贵之人,我朝科举不分男女,你或许能中一个女状元也不一定。”

陆通说完,交代三人下午放学之后到书房来,而且自己传授的不允许告诉自己父母,三人点点头。

接下来的时日,三人上午和同学一起学习经书,下午就由陆通私自传授他们治世之道。三人也慢慢的变化着,薛乐不时的找薛安国要地契田书这些东西,有时候要听集里的人讲述县令判的案子。

至于薛声,反而沉闷下来,整天不是看书就是写东西,薛安国见薛声安静下来,心中高兴万分,也不多打扰。

至于王水仙,还是一如往常,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当然薛声兄弟知道,王水仙所学已经超过他们想象了,陆通所知道的,自己所感悟的,全都传授给了王水仙。

学生开始学论语的时候,陆通教他们学的是朱注论语,而这三个弟子除了学朱注,还有学何晏注。

在薛乐两人兄弟离开之后,陆通对着王水仙说:“你可知道学而三句何解?”王水仙恭敬的说:“弟子不知。”

“学而时习之,学到的事情要在是适当的时机去用,习我在第一天就已经给你们说了,今天我要传你时,孟子有言,素王,圣之时者。易经一书也是讲时,易经对于占卜没有用处,那是古人将多次占卜得出的结论而编纂而成,学易不知时,就算是没学了。”

“这个解释和古注不同,无论曹学还是魏学,都是假圣之学,自从曹武帝之后,独尊圣学,建立学校,功名利禄之路一开,圣人学问就坏了,历代注解家不过借圣人之书,行自己之道。而我将传你真圣之学,为万世制宪。”

王水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待陆通停下来,询问说:“老师,你曾经说过曹儒家法师法相传,一人独治义经,去古未远,源有依据。而且曹儒的讲究疏不破注,注不破经,何来假借?”

“源头的确有依据,然而你忘了,曹儒治五家,治四家,有大小戴,有齐鲁韩,有古今文。诸家嘈杂,何家得圣人真意呢?欲要解经,必须以经解经,注疏皆只能参考。圣人弟子编纂,其中真意只有在论语之中求。我且问你,何为好学?”

“学而不倦,这算好学吗?”

“不是,论语有言,不迁怒,不贰过。这才是好学,圣人讲究用,你读书能培养出你德行才算好学,若是读书只是记住上面的文字,不过两脚书架。”

“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每天会花半个时辰来教你论语。”

陆通交代完毕,接下来的日子就开始教授王水仙论语。

王水仙也不时的发问,师徒在相处的时候,陆通想到自己求学的时候,自己第一次听到老师教授的时候,汗流浃背,只觉自己以前的书白读了。

春去秋来,寒暑转换,陆通在薛家集又过了十一年了。

这十年可是发生了不少事情,在恭明七年冬,圣人因病驾崩,谥号惠皇帝,庙号英宗。太子登基,第二年改元延庆。

延庆过了十年,圣人又改年号为景福

景福元年端午,知县在家中设宴,邀请陆通参加。在客厅,知县叹息地说:“接舆,老夫已经调任南直隶府天仁县知县,不久便要去述职,不知道接舆是否有兴趣和我前往南直隶府呢?”

“固所愿。”

陆通没有推辞,薛家集已经待了五年了,自己也差不多厌倦了。自己三个弟子已经成器了,去年的秋闱,两人都中了秀才。

自己能够指点差不多已经都指点了,接下来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知县见陆通答应,不由大喜,对着他说:“待我到了南直隶府,想办法让接舆你补一个监生,让你有一个出身,这白衣实在不太适合接舆你。”

“多谢兄长厚爱,只是小弟实在无心科举,一进考场就六神无主,看来时候未到,朱衣尚未点头。”

知县见陆通执意如此,也不在多话。

离开知县府,陆通召集自己的学生,告诉他们离去的消息,诸位弟子虽然不舍,但也不敢多留。陆通勉励了一下他们的学问,然后将自己的房间的东西装好,让知县的人抬去。更写了一封信,知县一家离去,自己协同多有不便,自己独自一人先去离去。

在离开的晚上,薛家集中凑钱设宴,王员外更是杀了一头猪来招待。在宴会上,首先王员外感谢陆通这些年的对自己女儿的照顾,然后送了一封银子,当做盘缠。接下来就是薛安国,薛安国这个农家大户,能出两个秀才儿子,他高兴都要疯了。

他在宴会上真是千般感谢,陆通只是微笑的听着。在宴会结束之后,陆通写了一封信,让王员外交给王水仙,里面写着书单。王水仙现在已经得到了她的读书之法,剩下就是博览来丰富自己。

贤贺府河阳城听月楼,一如往常平静,掌柜看着四周的客人,脸上挂着自己习惯性的笑容。他不时看着楼上,今天楼上可是有两位贵公子陪着虚空大师在楼上谈论诗句,他吩咐小二一定要小心,若是错了什么差错,小二就不用在待在这里。

“科头跣足挖野菜,醉卧狂歌号酒仙。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算来名利不如闲。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教俺这江湖老子白眼看。”陆通敲着皮鼓,放声高歌而来,他衣裳褴褛,头发散乱,三分像乞丐,七分像疯子。

掌柜见到这种人,心中自然不悦,连忙走到大门,拿出一串钱对陆通说:“小店薄利,阁下还是去其他家卖唱吧。”

陆通接过钱,恭敬的弯腰说:“老丈高义,小的这里有四句话送掌故,一祝掌柜无病无灾长命在,二祝生意兴隆客常来,三祝子孙有福佩紫带,四祝家和万世永开泰。”

掌柜听到这话,心中不悦顿时去了几分,让小二拿了两个包子来说:“好说,好说,多谢吉言,多谢吉言。”

陆通拿着包子准备离开,楼上突然传来声音说:“卖唱的上来吧。”掌柜听到这话,连忙说:“张少爷,这人面容不洁……”

“无需多言,带他上来吧。”

掌柜无奈,只好走在陆通的身边对着陆通说:“上面三位可千万惹不得,一个是本府知府儿子,一个是行军督元帅之子,至于那个和尚,乃是京城所来,不少大官的堂上客。”

陆通不以为然的点点头,走上楼。两位公子哥和一个和尚见他上来,面上不由露出厌恶的神情,不过和尚还是先恢复神色,微笑的说:“听你刚才鼓词,似乎粗通文墨,我三人以诗会友,一时难分上下,还请你帮忙裁断一下。”

陆通点点头,随口问:“不知道诗在何处?”

虚空对着小二使了一个眼色,小二拿起一位公子面前的纸,递给陆通,陆通接过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杨柳遇了春了时,生出一枝又一枝。好似绿草树上挂,恰如金线条上垂。”

陆通看完,强忍笑意。虚空对着那位公子说:“张相公,你这诗真是巧妙,这最后两句可是深的杜诗精髓,这一枝字押韵真是巧妙,我想京中公子,没有几人能比的张公子你了。”

另外一个公子哥也开口说:“轨如兄,真是字字学老杜,章法严谨,让人回味无穷。兄之高才,小弟深服。”

陆通见张轨如满意的点点头,也放声大笑的说:“好诗,好诗,此诗有盛晋遗风,杜李神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