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两百九十章死里逃生难见人

虞书 第两百九十章死里逃生难见人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两百九十章死里逃生难见人

他点点头,进去和周霖铃一起走出这里,然后一起离开这里,他们出去找到运货物的车,然后让车到了这里,将这些拿走。在要去贫民所在的地方,他让周霖铃去馆子里面坐着,这穷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太干净。

他的车队进入这里的时候,这里的人都疑惑的看着他,他告诉这些人,这些都是宴会之后剩下的,他们若是不嫌弃的话,就拿着去吃就是了。这四周的人疑惑的看着他,心中虽然疑惑,但是看到这肉又舍不得。几番思索之后,这一群人终于决定还是吃这个东西。

他让一家人菜刀,然后将这些分了出去,一家差不多分了十多斤肉,还有半只鸭子,没有分到鱼的就用猪肉补偿,这些人都跪在地上,大声说着活菩萨,他见到这个场景,想了想说:“你们要谢就谢木萝娘娘吧,是木萝娘娘让我这么做的。”

周围有些知道木萝娘娘的,大声感谢起来,不知道的,也跟着这边说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种情况,他不由想到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公子哥随便一顿就是一家人吃上一辈子了,这么大差距,到后面怎么可能民不反,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些钱财都取之于民,却从没有用之于民,想到这个,他就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这里出来,他准备算钱给车夫的,车夫们都说:“这位相公,这是做好事,我们哪里还会要你的钱呢?这是积德的事,我们帮你也是积德了。”他见车夫们都执意不要这个,只能说了一声谢谢。

从馆子里面接周霖铃回来,在路上他感叹说:“真是一掷千金,今日算是见识到了,若是京城的人将这剩下食材送给贫困的人,多少人生活会变好。”周霖铃笑着说:“相公,你这个想法倒是好,但是你想过没有,只要贫穷就有人送食物来,那么多少人就会等着,不在想着努力生存。这与其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他点点头,和周霖铃说,的确是应该如此,不过这些官员实在太浪费了,现在本来就粮食不多,经不起这么浪费,若是生产力提上去了,那么就随便他们。

下午,他和周霖铃逛到了城西,这边明显要穷一些,不过也是青砖绿瓦,没有什么茅草屋。这丰城到的确比贤贺府那两座大城比起来,的确要富饶很多,怪不得当初有人在这里建都。

不过就自己对丰城的认识,这里的确不是一个很好防守的地方,东边有神目山,神目山的山高实在有些尴尬了,说高不高,不能形成屏障,说低也算低,要是被敌人占据,就是一个天然箭楼。北边玄河的确是天堑,但是虞朝没有水师,而且太靠近了,敌人水师可以直接攻打水门了。

走在小巷之中,他突然说:“可惜不是下雨天,要是下雨天就好了,霖玲打一把伞,走在这小巷里面,就如同仙女一样。”周霖铃听后,疑惑的看着他说:“相公,你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他将雨巷背诵出来,周霖铃好奇的询问说:“这是什么,曲子词吗?不对,没有这个调的曲子词。”他告诉这是新诗,一种类似诗又类似歌的题材。说完之后,他开始介绍起来,周霖铃听着,等到他说完,周霖铃说:“原来相公你喜欢这样呀。”他反而尴尬起来,他的确很喜欢这种相遇方式。

周霖铃握着他的手,没有说什么,他们继续逛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到了状元亭,周霖铃走进亭子里面说:“相公,这状元亭是很久以前,有一位才子曾经发誓,自己不中状元的话,就不来这亭子。”他笑着说:“好像不来这亭子也没有什么吧。”周霖铃顿时笑的花枝乱颤,对着他说:“相公,你真是有伤风雅,有伤风雅。”

他也一笑告诉周霖铃说的的确是事实,难道这亭子必须要进吗?这状元也是傻,要是自己的话,就直接立誓,不中状元,绝不成亲。周霖铃听到这个,望着远方说:“这个就不好了,要是真的不能中状元,岂不是断了祖宗血脉。”

两人不在多说什么,从这里离开,然后到了痴情桥旁边,这里是一条小河,河水倒是有点汹涌,周霖铃介绍说:“这是尾生当初抱柱的桥,古称蓝桥,这河也被叫蓝水,不过后人觉得不雅,于是改叫痴情桥。他看着桥柱上雕刻着一个雕像,好奇的询问这雕像怎么雕刻的,河水这么急。周霖铃告诉他,蓝水早被截断了,这源头有一个水门,将水门关上,然后丢下砂石包,就可以截断蓝水,每隔十年就要清理一下蓝水的淤泥,这水可以说是丰城上的命脉了,只要蓝水不断,丰城水源就不断。

他点点头,这水平常不会喝,但是到了战争时候,就很有了。到时候打起来,在家里放几天澄清就可以用了。

从蓝桥走会过去,就是丰城所谓的古城区。这里是当初吴国宫殿的所在,到现在还留存着内城墙,这城墙是用石头堆砌的,残存的部分都已经长满了青苔,他们从已经塌陷的差不多的城门进去,看着里面和外面,他有一种是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里面也有人住,样式还多保留着吴国的样式,都是高脚楼。他听周霖铃解释,不是这些人不愿意改,而是穷的没有办法改,只能修缮这些房子,当一个住处,这房子自要一直有人住的话,就不会破烂的这么快。

他点点头,和周霖铃走在这里面,他倒是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了,他到了曾经吴王宫的所在,这里什么都不剩了,就剩一片荒草。原来建造吴王宫的石材和木材,早就被人搬空自己用了,这里还能留下这么一块荒地,还是因为这里下的圈梁是用碎石弄出来的,这地也不能种菜,想要种菜,就要将碎石全部弄出来,这个太耗时间,也没有谁愿意干。

残阳西下,落霞照耀这一片土地,有一种说不出的荒凉感,他情不自禁吟诵了一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周霖铃对着他说:“此地还是太伤怀了,相公我们回去吧。”他点点头,和周霖铃一起离开这里,往吴王宫在向西,就是西城门平楚门,这里倒是有一个古籍,当初高皇帝修建了一个高台。

在这里,高皇帝誓师,清君侧的旗子就是从这里涌向河左四府,为这万古江山打下根基。

这里倒是游人众多,不少人都在这里遥想当年,这里虞朝军队是多么壮观,而站在高台上的高皇帝是多么雄姿英发,周霖铃诵着贤国公的清君建业书,这篇文章文辞激昂,有着一股豪气。文章说了为什么清君侧,为虞朝出兵的正当性做出解释,然后就是告诉将士,这不是作乱,而是匡君辅国,重振朝纲。这个都是骗人鬼话,只有那一句“此乃万世之功也”才是真话。

他听完之后,对着周霖铃说是:“贤国公不愧是凭借一支笔就了列土封侯的国公,这文章非是一般人能够写下来。”周霖铃笑着说:“相公有兴趣的话,妾身可以从书房里找来他文集来,贤国公被成为一代文宗,文章很值得我们学习。”

周霖铃和在这里看了一下,然后就沿着主路直接回家了,在路上,周霖铃告诉他这丰城才玩了三分之一,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去的,不过那些地方和高皇帝没有多少关系,有些和孝懿太后有关,有一处和孝文太后有关。

他询问周霖铃:“为什么南都没有和高皇帝有关的古迹呢?”周霖铃笑着说:“南都是天定元年才进去的,高皇帝只待了两年,而且还是病重,几乎没有出过宫,在南都外面倒是有一处行宫,可惜倒是我忘记告诉相公你了。”

他说行宫他们又进不去,看或者不看都没有关系,周霖铃笑着说:“相公,要看魏朝的古迹,需要去幽燕府的燕城,陈朝是河阳城,宋朝是西京城,宋朝以前的古迹就零零碎碎了。

他点点头,说得到以后有空闲了,一定要带着周霖铃到处去逛逛,见识这大好河山。

回到山上,周山拿着餐盘给他看了,他抬了一下说:“也不算重,倒是可以接受,明天给学生们试试吧,让他们给点意见。”周山点点头,然后询问他们今天玩的如何,他想到船的事情,给周山说了一下,说完之后,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周山。

周山看到这个目光,连忙说:“这件事我可不参与,太累人了,你要人我可以帮你找,要钱的话,就找你娘子要,当初父亲可是为她准备了一万两白银当嫁妆,这个你们不用得话,岂不是浪费了。”

他说周霖铃的是周霖铃的,周霖铃的钱自己不会动一钱。而且自己也不会经常来这里了,弄这么一份产业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