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启明1158 > 二百八十 一本万利的生意

启明1158 二百八十 一本万利的生意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0:09

二百八十 一本万利的生意

说是规模浩大,的确是规模浩大,但是这场仗打起来并不激烈。

因为河间城的元气已经损耗殆尽了。

长期的围困之后导致城内人已经没有多少还能抵抗的士气和军械,基本上是疲惫不堪加上极度厌战,若不是河间府尹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不准他们投降,估计投降的人不会很少。

这段时间内据说河间城里也爆发了好几次内乱,应该是想要投降的和不想投降的之间发生冲突,双方要拼个你死我活,结果不尽如人意。

反正河间城硬是没有投降。

支撑到了苏咏霖率领兵团主力来攻击。

面对浩浩荡荡的兵团主力,河间城守军的心情应该是绝望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抵抗了两天,让苏咏霖兵团遭受了微小的损失之后,被攻破了城楼。

先登上城攻占城楼的是魏克先所部玄甲军。

小伙子们红着眼睛悍不畏死的冲上城楼,拼命厮杀,身披数创犹然拼杀不止,终于击溃了城楼上的金军,一举突破了河间城的西城门。

玄甲军随即打开了城门,大军涌入城中,和城中最后的金兵展开并不激烈的巷战,并且在半天之后取得了胜利,全歼了城内敢于抵抗的金兵,获得了河间之战的最后胜利。

金廷在河北的第二根钉子在迟了那么些日子之后,终于被拔掉,连象征性的维持金廷统治的可能都没有了,金廷在河北的统治宣告结束。

按照魏克先的说法,苏咏霖把玄甲军那么威武的军号给了他的部队,那么他自然要做出相对应的成绩才行。

否则所部还有什么脸面叫玄甲军?

苏咏霖很高兴,嘉奖了魏克先所部玄甲军,给先登上城的一批士兵记了一份军功。

照顾到孙子义的心情,苏咏霖把被活捉的河间府尹交给了孙子义。

孙子义十分感激,然后亲手挥刀斩下了此人的头颅,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当初河间府尹率兵守城,给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并且愣是坚持到了完颜阿邻带兵前来,给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如今这个局面。

要说不恨,是不可能的。

此战之后,城中剩余的八万余女真正口被全面俘虏,没有一个逃出城。

苏咏霖否决了部分激进军官要求将他们全部杀死然后用头颅筑京观的要求,认为这太浪费了,他做了另外一番处置。

首先把所有年轻、适合生育且相貌说得过去的女子集合在一起做了登记,等做一番身体检查之后,将把这些女子分配给军队当中尚未成婚的单身兵卒。

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倒是得到了士兵们广泛的欢心,大家认为这样的处置方式很有意思,并不反感,甚至感到有些激动。

不过由于这一类女子数量比较少,总共也就八千多出头,而十万主力战兵当中单身兵卒的数量又过大,于是只能设定规矩,按照战功高低做分配。

战功高的士兵优先分配,战功不够的就往后排,以后再有类似缴获,就再给他们分配,当做单身且不方便娶妻的士兵的福利。

兵团帮你们讨婆娘,而且不要你们花钱,你们成婚之日不仅给假期给福利,也给钱!

全军一片欢欣鼓舞。

剩下来的七万多人则全部打为奴隶,面向整个河北地区的地主、商人等有钱人群,发卖。

对,卖。

所有战俘明码标价,只要花钱就可以购买回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

苏咏霖倒不是没有想过把他们用作苦力,不过一来现在河北还不是根据地,根据地的劳动力倒是不缺,二来那么多人管理起来也是很麻烦的。

要是说阉了的确能消停点,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多掌握技术的匠人,且阉人技术是一整套专业流程,要想保证生还率和之后的压榨,就要提高成本投入。

乱阉一气还不如直接杀了,没什么意义。

而苏咏霖暂时还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果断还是发卖,面向河北的有钱人们就地消化。

林景春还对苏咏霖提出可以找一些姿色上佳的女子专门面向大地主大商人发卖,满足他们平时积累了很久却不能发泄的**。

这样一来,或许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这个建议被苏咏霖采纳了,于是一百多名貌美女真女子被挑选出来,被冠以各种奇怪的身份,比如什么指挥使的妻子,什么县令的女儿,什么州刺史的外孙女之类的。

身份编造一下,这些俘虏顿时身价倍增,专门面向大地主大商人发卖,得到他们的高度欢迎。

甚至在售卖过程中还出现了争抢现象。

最后卖出来的价钱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这让兵团紧张的财政极大地缓解了。

后勤财政工作人员狠狠地松了口气,脸上也多了些笑容,正愁大量需要花钱的地方没钱用,现在好了,暂时是看不到财政危机了。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苏咏霖差不多可以了解为什么西方的文明人们那么痴迷三角贸易了,也能理解三角贸易到底为什么可以为工业革命提供原始积累的土壤了。

真是一本万利。

只要打一场胜仗,找到买主,接下来就可以舒服的躺着把钱给挣了。

这一波的利润赶得上卖好几个月的古董。

古董还要找买家,还要担心人家压价,和南宋的人精们谈一笔生意不容易。

但是战俘买卖这笔生意不谈价,说多少就是多少,你不要,有的是人需要,不管是出于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还是情感上的宣泄,反正战俘买卖的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以至于负责此事的粮饷司吏员们纷纷向苏咏霖请求把那些原本要分配给士兵们的女子也拿出来售卖,绝对能再狠狠赚一笔。

这一会苏咏霖不答应了,把他们骂了一顿,让他们不要被钱冲昏了脑袋,否则那些士兵们要来找他们的麻烦,他可不管!

粮饷司的吏员们这才偃旗息鼓。

不过收益如此巨大,苏咏霖的手上立刻就有了非常充足的资金可以继续建设军队,这让苏咏霖感觉这个生意是可以持续做下去的。

之前杀了那么多真是浪费。

河间府被攻破之后,河北就正式被苏咏霖全部掌控,金国官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全面清算,整个河北的民心士气都拧成了一股绳,牵着绳子的就是苏咏霖。

河北内部没有敌人了,驻军河间府的苏咏霖就开始认真思考接下来的战略目标。

眼下这个局势,如果只看河北的光复军和燕云地区的金军,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当初北宋和辽国对峙的局势了。

当然,当初北宋的情况远比现在的苏咏霖要好,而当初辽国的情况也远比现在的金国好。

双方可以看做劣化版本的北宋和辽国。

当年赵光义面对辽国发起了两次战略进攻,基本上采取的战略战术大同小异。

一路军队从太行山脉北出,绕道燕山山脉向东进攻,从侧翼威胁燕云十六州,一路军队从平原出击,直接向幽州方向进攻,走的还是当年柴荣北伐时预定的老路子。

这样打,其实从地势上来看是仰攻,冲击力不足,而对面掌握骑兵,向南进攻是俯冲,冲击力强大,所以自古以来从南往北征伐而大获成功的例子就非常稀少。

想到这里,苏咏霖就忍不住的感慨于柴荣的英年早逝。

如果柴荣没有在北伐的关键时刻病倒,或许燕云十六州就真的被他拿下,进而北伐辽东、进取河套,全面恢复了中原的屏障也说不定。

赵匡胤后来的路子等同于柴荣的路子,只是因为中原换了皇帝,不得不又走了一遍,把赵匡胤的生命力耗得干干净净。

赵匡胤要打服所有不愿臣服的周臣,消灭南唐,整理内政,收缴自己人过于壮大的权力,扭转“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政治态势。

这一折腾就是快二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