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287章 初到我大清

风起南洋1784 第287章 初到我大清

作者:纸老虎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32

第287章 初到我大清

我大清,广东,惠潮嘉道,嘉应州城西北。

一栋占了整条街快三分之一的大宅院门口,身穿一裹圆长袍的李文新李老爷,正无精打采的站着。

虽然已经是八月了农历,身处天南的嘉应州仍然十分炎热,穿着长袍的李老爷,早已热的满头是汗,但他竟然像是没有知觉了一样,任凭汗水顺着脸颊肆意的淌下,连动都不动。

这天气再热,哪及得上李老爷的心凉!

他本是南海县的县丞,去年年底,传闻祸乱台湾的林爽文要渡海来粤,两广总督孙士毅亲至潮州府戒备,结果他所在的整个南海县衙,牛马饲料、兵甲器械筹办最不得力,当时就挨了总督大人的申斥。

提心吊胆的过了大半年,李老爷以为终于熬过去了,结果就在前些日,一封自巡抚衙门来的行文,直接就把李老爷给撸了个精光,赶回家吃自己去了。

他这还算好的,因为他有个秀才的功名,人家见他是读书人,虽然是买的官,但也是正儿八经选过的吏部选官,算是给了几分颜面,让他回家待参。

他下面的税课司大使、仓大使、班头等,可都是被打了个半死再赶出县衙的。

但即便如此,李文新李老爷还是感觉犹如末日来临了!

因为他这十几年宦海生涯,从一个买来的主薄干起,攒下了偌大的家业,同时也结下了不少的仇家,官面上的事,他出了大血买了个平安,算是把事了了。

可是道上呢?

前年他暗害了一个上岸的海盗,得了他的家产。

但谁知道,那个看着挺懦弱的海盗,竟然是大海盗大辫三的亲弟弟,那些家产也是大辫三为自己上岸准备的。

据相熟的洪门西江堂人透漏,大辫三可是在菩萨面前发了誓愿的,一定要他李老爷的项上人头!

以前他有官身罩着,人家动不了他,可现在,他一个待参的罪官,一个年迈的老秀才,他该怎么办?

虽然住在嘉应州这种城镇里面,大辫三还不至于敢入城来劫杀他这种地方士绅名流,可他总不能一辈子就呆在嘉应州不出去了吧?

就算他可以不出去,但他的儿子们呢,老大在广州城住,老二在隔壁潮州的大浦,人家弄不了他,肯定会去找他儿子们麻烦的。

而且,自从他李老爷回了乡,又有很多人知道他得罪了大辫三之后,他那两万多亩地的租子,就不怎么收的上来了。

可不要以为现在的佃户,是后世戏剧电影中的那种杨白劳,那确实是有,但大部分在北方。

相对于广东,北方清政府控制严密,普通的农人也没有两广福建这些可以下南洋的出路,一辈子都被栓在了土地上。

所以在面对地主士绅阶层时,总是处在被奴役的位置,因为一旦失了佃,基本就是全家饿死的局面,

但广东那可就不一样了,这的农人都还保留着尚武的风潮,后世广东遍地的拳馆、武馆就是明证。

而且他们出路也多,种地种不下去了,就举债去南洋,实在不行还可以上山当山贼,下海做艇匪。

他们可不会把自己一辈子拴在土地上,有了不怕失佃的底气,广东的农人,那就比别的地方蛮横的多。

北方的农人是没办法只能苦捱的多,敢豁出去的少。

广东则是敢豁出去的多,苦捱的少,在这个地方当地主,没点手腕和势力,你毛都收不上来一根!

因为惹毛了,那些佃户就会变成些喊着几大就几大的暴徒公然抗租。

极端的时候,他们甚至敢把属于地主的地里粮食以及农具一卖,随后跑到南洋去,让你人财两空。

李文新以前是靠着自己的官身,以及李家是嘉应州和潮州地盘上大族的优势收租的。

可现在他官丢了,还惹上了要命的大辫三,如今已是秋收,上万亩的良田,才有小猫三两只来给他缴了租子。

唉!李老爷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看自家宅子高大的门楣,如果他解决不了大辫三带来的威胁的话,李家很可能就要衰败了。

要是以前,自己那个狡诈如狐的老子,还可以帮他出谋划策一二,可最近,老头子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稀里糊涂的天天嚷着要见他的细妹小女儿。

想到自己的小妹,李文新心里也满不是滋味,当年为了筹钱给他买官,老头子含着眼泪,把自己最爱的小女儿嫁去了南洋。

结果只有六七年,没等女儿带着孩子回娘家省亲,就传来了死讯,自那以后,老头子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他这个官,他李家的现在的大屋良田,都靠是卖了妹妹的三万两银子挣来的。

他现今还记得妹妹出嫁时的眼泪,那个小他十几岁的妹妹,是那么的乖巧,识字懂礼、精通女红。

她本可以不用远嫁去蛮荒般的南洋,可以嫁一个好人家的,是自己害了她!

“阿爸!阿爸!”李文新神态恍惚了的时候,对面街上传来了凄厉的喊叫声,听着像是他的二儿媳。

恍恍惚惚间,一个穿着细布衣服,灰头土脸的年轻妇人,拉着两个同样灰头土脸的男童,噗通一声就跪倒在了李文新的面前。

李老爷定睛一看,竟然真是自己的二儿媳,两个孩童也正是自己的孙子,还来没得及问问情况,二儿媳就扯起嗓子开始哭嚎了。

“阿爸!你要救救正辉啊!他昨天出门收租后,就没回来,今天早上人家丢了个纸条进来,说是不拿出一万两银子,就要正辉的一双手,你要救救他啊!阿爸!”

李文新一阵天旋地转的摇晃,耳朵里嗡嗡作响的厉害,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一样,耳边只有二儿媳惊慌的喊叫和两个孙子的放声大哭,随后他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叶开有点不自在的摸了摸脑袋后面的辫子,这当然不是他这么快的时间又给自己留了一根辫子,而是这辫子和头上的瓜皮帽,都是买来的。

他身上穿的也是一身玫瑰紫的马褂和一裹圆长袍,看起来就像是哪里官家的衙内一样。

但叶开总觉得一阵没来由的憋气,自从踏上了我大清的土地,他看哪都不顺眼。

嘉应州就是现在的梅县,州城并不大,也不怎么繁华,梅县在后世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但伴随着这个名字的,必然就是穷困,不穷的话,哪来的的那么多的人背井离乡呢?

这一点从路边走过人头上的辫子就看得出来,要是在广州,大多数人的前额,都是刮的锃光瓦亮的,现在是乾隆后期,金钱鼠尾已经不多见了,阴阳头才是主流。

你以为满洲人不觉得自己的金钱鼠尾难看?

狗p!

不觉得难看的话,康麻子怎么会留鬓角,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高高在上的十全老头,到下面的屁民,头上的头发是越来越多。

经济条件好的广州城,人们还是舍得花点钱把自己的阴阳头打理一下。

而在嘉应州,大部分拖着一根大辫子的人头上,本该是光光的前半部分,基本都是一副杂草丛生的样子。

那是因为他们舍不得几个大钱去找待招剃,而选择自己乱刮后留下的。

而叶开买来的带辫子的瓜皮帽,其实有心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是假的。

但也没有去管这份闲事,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满清,卖假辫子的生意是很红火的,四万万人呢,总有那么几个不怎么长头发的。

叶开的阿公家还是很好找的,毕竟一个县丞在地方上还算是名流,搁到后世至少也是排名靠前的常务副县长。

只是那些人看向叶开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奇奇怪怪的感觉,还有人嘀咕着李家要倒大霉了。

倒大霉?

倒什么大霉?

不就是舅舅李文新,被巡抚衙门赶回家吃自己了么?

这算得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