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323章 南北明乡人(两章合一,今天一更)

第323章 南北明乡人(两章合一,今天一更)

耻作北朝臣,纲常郑重。

宁为南国客,竹帛昭垂。

明王永治南天,天光化日。

乡里安居越地,地利人和。

叶开看着这两副对联默然无语,这是身居南圻嘉定的明乡人,共推吴仁静千里到北圻升龙来递给叶开的。

越南目前的明乡人可以分成南北两派,两派的处境也因为当年北郑南阮对明乡人的不同态度,而有所区别。

南圻的明乡人由于阮家优待明乡人而大多出仕,阮家的基层官员,很多都是明乡人或者跟明乡人都牵扯的人担任的。

比如眼前的吴仁静,历史上他就做到了工部尚书、嘉定协镇,死后还进入了中兴功臣庙。

他之后的着名明乡人潘清简,更是做到了机密院大臣、户、兵、刑三部尚书,被称为越南的李鸿章。

但在北圻,由于临近清朝,郑家害怕满清干涉,而对明乡人多有限制,北圻的明乡人所以多是耕读传家,在乡间活动,他们间接影响的汉人儒士或者学生,才大多活跃于官场之上。

吴仁静带给他的这两幅对联,历史上是挂于越南胡志明市明乡嘉盛会馆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常校长和陈诚等人还亲手书写匾额相赠。

而现在,本应该在今年修建的嘉盛会馆,恐怕是建不成了,因为由于叶开的强势崛起,导致了阮福映的猜忌,兴建嘉盛会馆起主导作用的吴仁静都把官给丢了。

“汝山,你的官职丢了?”轻轻的把手中的对联放下,叶开笑着问吴仁静。

还没娶阮氏玉琬的时候,叶开就认识这个字汝山的吴仁静了,或者说阮福映麾下的明乡人,叶开都注意过。

“郡公做的好大事业,那阮福映外宽内忌,怎么还容得下我等明乡人,不只是我,就连鄚公都已经归家闲住,只能读一读书打发时间了。”吴仁静嘴边露出一丝苦笑。

“那汝山就留在我这,侍郎以下你随便选吧!”

既是明乡人,吴仁静又是个擅长搞内政和外交的人才,叶开当然要重用他了。

吴仁静摇了摇头,“郡公以为我是为何要来这里?我可不是来求官的,郡公应该放在下南归,以待天时,更要显示你没有勾连明乡人的意图,勿使阮王生疑也!”

叶开摸了摸开始长了一点胡子的下巴,“汝山说的是,我本来就没有勾连明乡人的意图,这北圻之地就够头疼的了,哪还顾得了这许多!”

“真没有?”叶开说没有,吴仁静好像竟然还有点不满意似的。

“真没有!”叶开坚定的摇了摇头,他有点搞不清这个吴仁静的路数了。

叶开可没自大到,认为凡是明乡人都会向他聚拢的地步,人心难测,这些明乡人在越南已经安家上百年了,心里的感情更倾向谁,难说的很!

“那郡公就把这两副对联,还给在下吧,就当吴某没有来过。”吴仁静拱了拱手说道。

叶开一点没有迟疑,直接把这两副对联递给了吴仁静,吴仁静顿时就楞了一下,随后接过对联开始慢慢的往外走。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又回头看着叶开。

“郡公真有没此心?”

“哈哈!”叶开乐了,跟我搞什么欲擒故纵的心理战术嘛,他对着吴仁静招了招手。

“汝山,你要说什么就直说吧,何必拐弯抹角的。”

吴仁静没法,只能有点尴尬的走了回来。

“郡公可知我等明乡人之心?”

说罢他又怕叶开说什么不知道,直接继续说了起来。

“我等之心,皆在这两副对联之中,耻为北朝臣,宁为南国客,可这南国客却不好当,一百多年了,仍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但天不弃我等远乡之人,幸得郡公天纵英才,我等如今正翘首以盼!”

一席话说完,吴仁静眼看叶开仍然还是没开口,只能淡淡的说道:“我北上之事,鄚公是知道的!”

看来这吴仁静确实是知道些什么,叶开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我是广南阮家的女婿,本来是来帮人复国的,现在反要夺人家业,有些不好办呐!”

吴仁静郑重的施了一礼,“郡公有心就行,其他事,吴某等自会谋划,必然要让郡公之兵,兴的堂堂正正!”

叶开看了几眼吴仁静,只见他脸色肃然,显得胸有成竹,想了一会,也猜不透这个吴仁静要用什么办法。

阮福映现在对于叶开来说,确实有点不好操作,在外人看来,阮福映出兵相助叶开打赢了甘马昔之战,北上时,又供给粮米金银和民夫,叶开手下的一半泰西军人,本来也该是阮福映的,阮福映也大方的让给了叶开。

综上,在大多数人看来,阮福映不但是叶开的大哥,还对叶开是有恩的,人家都如此大度了,还要无端去夺人基业,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但要是不夺,阮福映始终是个威胁,谁知道这打不死的阮小强,会不会在什么给他来一下?

而且嘉定和九龙江平原如此富饶,该能容纳多少移民,该可以出产多少大米,实在让人垂涎啊!

所以听到吴仁静说有办法,叶开也很高兴。

“若是如此,我当设立嘉定巡抚一职,统管南圻之事,汝山当为此巡抚!”

吴仁静听着叶开给出的条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拱了拱手,嘴上却说着:“我非为高官厚禄而来,乃是为天南之地的汉儿计!”

“我知汝山乃高洁之士,嘉定巡抚虽然高官厚禄,但更是责任,非汝山何人能当?我送一送你!”

叶开走下座位,亲自把吴仁静送到门口,不管这家伙用什么办法,只要能然他名正言顺的拿下南越,一个嘉定巡抚该给!

敬天殿,这是升龙皇宫的正殿,升龙皇宫除了是黎朝的皇宫,同时也是越南历史上李、陈、等朝的皇宫。

这座皇宫历史上在法国殖民时期,受到了抢掠和摧毁,只有皇城北门的被保存了一点。

而现在,升龙皇宫正是他最辉煌美丽的时候,占地虽然比紫禁城要小,可又比李氏朝鲜的景福宫要大的多了。

从正门端门到敬天殿就有差不多接近五百米,要知道紫禁城也就是南北长一千米左右,所有的建筑算上的话,升龙皇宫大约有五分之二个紫禁城大小。

而今天,就是叶开大会北越土豪们的日子,这些天,叶开还没确立政权,他的军队只占据了升龙左近,其他地方的基层行政,都还在这些北越土豪们的统治下。

今天能来到敬天殿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差不多二十来人,但都是北越之地非常有影响力的土豪,也是愿意跟叶开混的土豪。

不肯跟叶开混的,比如太原、宣光、富平等地的土豪士绅,现在都在深沟高垒,做着土大王的美梦呢。

敬天殿中,虽然还不是安南国王,但叶开还是坐在一个小号的龙椅上,享受了一把群臣朝拜的皇帝瘾。

这升龙皇城从太监、宫女、到小官吏一应俱全,叶开只需要把皇城守卫换成自己的人就行了。

不过升龙的中枢机构经过机场兵灾已经不全了,现在是要重新任命的时候了。

敬天殿中,一票的北越土豪士绅,除了吴氏父子以外,最重要是士绅代表就是潘辉益、邓陈常、阮理等人了。

而其中潘辉益还是吴时壬父亲吴时仕的学生,跟吴时壬是同窗,还娶了吴时壬的亲妹妹,算是他们一家子的。

潘辉益左侧的邓陈常就是隶属于升龙的彰德县人,西山朝几次征辟他,他都坚辞不出,历史上最后投靠了阮福映。

这个人能文能武,在阮朝灭亡西山朝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是个典型的书生为将之儒将。

不过后来在顺化担任兵部尚书其间,被大臣黎质告发其在北城兵曹任内,隐匿税收等不法之事,阮福映将其下狱论罪。

结果这老兄也是头铁的厉害,或者叫犟的厉害,属于那种发起脾气来什么也不顾的犟驴。

他在狱中作《韩王孙赋》一首,自比为汉朝的韩信,暗讽阮福映如汉高祖一样杀害功臣。

阮福映大怒,赐其自尽,他还不从,于是更加愤怒的阮福映,派人将其缢死。

叶开摸着下巴想了想,这阮福映有什么好怒的?

你一个天南之地的小角色,能被人比成汉高祖了,你还发怒?

发怒的该是汉高祖吧?

而邓陈常这个人,属于那种才能非凡,但人品不太行,既贪财又好色,而且还自视甚高,犟得不行的一类。

这种人,如果在能容人的明主手中,如唐太宗、宋仁宗,或者明孝宗这种老好人君主手里,那绝对是可以大放异彩的能臣。

偏偏阮福映是个外边看着像是明主,内里其实小肚鸡肠、报复心强的伪明主,结果就只能扑街了。

阮理则是为着名学者范贵适的门生,乙卯年,即1783年的黎朝进士榜首,现任越南山西、海阳的督学。

但由于越南科举舞弊严重,进士前三名也不用状元、榜眼和探花称呼,阮理的这个进士榜首并不吃香,混了五六年还是个督学。

但他在北越之地的名声却非常响,他和他老师范贵适名满北越,徒弟门生遍布各地,手里虽然没有兵权,把却握有舆论权。

阮惠也曾几次征辟他,但因为阮惠想把喃字推到跟汉字一样的地位,而被阮理等人抵触。

他宁愿做个督学官糊口,也不去升龙任职,属于一个极端的汉文化或者应该说是儒家文化的维护者。

而且在原本历史上,阮理的女儿清关夫人,还是越南历史上最着名的女诗人。

只是有点搞笑的是,阮理一辈子在维护汉字和汉学的地位,他的女儿却是以擅用喃字作唐律诗,而名留后世的。

而阮理的座师范贵适那就更不得了了,这家伙虽然是阮理的座师,但实际上比阮理还小五岁。

他十八岁就考中进士,历任黎朝的东阁校书、翰林院校讨、京北道监察御史、添差知工番等职。

后来阮福映时期最着名的学者、大臣阮文理、阮文超、何宗权、武宗璠、朱允致、范会等人,都出自范贵适门下。

当然,做为这样的北越儒家大牛,现在是肯定不会来朝拜叶开的,他是北越的清流文官之望,叶开如果能拉拢到他,北越就稳了。

但现在他肯派得意门生阮理前来,其实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了,要知道阮惠三次入主升龙,三次征辟范贵适他们,人家可都是不理睬的。

他们要是理睬的话,阮惠第二次击破阮有整的时候,就可以定都升龙,绝对不会几次占据升龙又退走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阮惠得不到北越土豪士绅的支持。

除了这些文人,剩下的大多是北越大家族的首领和握有兵权的原黎朝故将。

叶开思量了半晌,本来在他预料中,是没有这么多越南人来投靠他的!

他还以为这些人会用对付阮惠的态度来对他,还准备下狠手清理一批,为日后招募两广的客家人腾出地方呢。

可这特么的,现在竟然是投靠的多,摆谱的有,但不投靠不合作的少!

咋办呢?总不能人家都投靠你了,还要大开杀戒吧?

说不过去啊!

可要是不杀掉一批,继续让这些家伙把持北越,他的工业化怎么搞得下去?

那他和黎朝那个傀儡国王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孙士毅和黎维祁死在了谅江,这锅总得有人去背吧?

逃回去的清兵不少,肯定有人看见过武文勇和阮文训的族人,知道有越南土着参与其中,光把锅甩给西山朝招募的华南海盗,肯定是不行的,起码也要用几个北越土豪的人头,来给我十全老头当台阶下。

而且不弄死几个不开眼的,谁又知道他叶束武杀伐之果断,兵戈之锋利呢?

现在的叶开,两脚还是悬空的,虽有万余精锐,但只能控制升龙左近。

不杀人以立威,不弄几只下场凄惨的猴子做榜样,恐怕还震慑不了他们!

更可虑的是,除了这些地方,他现在治下实际一个民都没有。

叶开的根基在南洋四州和已经跟他绑在一起的平顺诸土豪,但他总不能把这些人给带到北越来吧,人家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来遭这个罪?

看来还是只有从两广吸引足够的客家人到北越来,如果麾下能有三十万客家人,再拉拢明乡人和祖籍中国的汉人,他的王座也才能坐得安稳。

他娘的!叶开脸颊一抽,一个破北越,十几万平方公里,三四百万人口而已,怎么就要这么劳心费神的?

他总算知道明末的崇祯怎么二十几岁就白头了,本身能力一般,还管着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烂摊子,手下尽是刁滑的老油子文臣,不白头才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