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453章 北镇抚司与定国公

风起南洋1784 第453章 北镇抚司与定国公

作者:纸老虎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32

第453章 北镇抚司与定国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叶开轻轻的敲了两下桌子,众人都停下了吃喝看着他们的大王。

叶开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这里的人都是他最亲近,也是最放心的人。

因为要是一般人的话,得到叶大王赐宴那是大气都不敢出的,而这些家伙虽然也如坐针毡,但至少还能吃喝得进去。

“诸位都是我最亲近的人,你们也知道,在大明,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而我们的锦衣卫又只能干些什么?

显然我们现在并不能称为锦衣卫,所以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孤王准备将锦衣卫的职权和权力,进行扩大!”

叶开一说到要扩大锦衣卫的职权和权力,所有人都是一副来了来了的表情。

在他们的心中,叶开要做的是比洪武大帝还险,还困难的事情,因为洪武大帝反元的时候,那可是天下群雄并起,而现在呢,几乎就是叶开一个人在跟满清对着干。

这样胆子比天还大的雄主,要么不设立锦衣卫,而一旦设立了,怎么可能不大兴锦衣卫呢?

不大兴锦衣卫,谁去为叶大王查抄满洲贵族的田产珍宝赏给有功之士?不大兴锦衣卫,叶大王怎么睡得着觉呢?

“我意将锦衣卫按照大明的旧制,分为南北镇抚司两个部分,不过跟大明旧制稍有不同的是,我们的锦衣卫由北镇抚司主内。

其包含孤王的禁卫营,负责驻跸仪仗的銮仪卫,监察各地官员不法事,以及民间团体的听风处,合计三个部分,设指挥同知一人总览,其下设指挥佥事三人,分掌三处。”

叶开慢悠悠的说完,看了看酒桌上的众人,见他们并没有什么诧异的神色才继续说道。

“北镇抚司指挥同知,由李大监担任,禁卫营还是由黄忠仝负责,銮仪卫由阮福诚负责,听风处则归吴文楚辖制!”

“老奴!叩谢大王天恩!”被任命给北镇抚司指挥同知的李大监喜出望外,他离位跪伏在地上,眼泪簌簌的往下落。

“老奴刑余之人,还是前朝余孽,不想得遇大王如此恩遇,让老奴能到外朝为臣,臣必当竭尽所能,报答大王!”

李大监确实喜出望外,像他这样的年龄大了的老太监要在黎朝,那基本就是往冷宫里一扔自己自生自灭去,还想担任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同知这样的亲近高官,做梦呢!

只是叶开却不太相信这个老太监的,这家伙快成精了,演技绝不在自己之下,谁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实际上叶开为什么要把李大监弄出来做北镇抚司的指挥同知,就是因为北镇抚司的管辖范围,是随时可以调整的,特别是听风处,完全就是权宜之计。

因为这玩意就是特务统治啊,来自后世的叶开,可是知道过度利用特务对内统治之坏处的。

强如永乐大帝那样的狠人,都有被纪纲架空的危险,就别说他了!

叶开觉得,自己在治国上,就算加上后世的见识,那也远远不如永乐大帝这种真正的狠人皇帝,所以特务统治对叶开来说,是一把真真正正的双刃剑。

但他又不得不设,因为他要进行的是一场革命,中国这么大,没有一个自己捏在手里的特务机构,你指望全天下的士绅都配合你搞工业化?都乖乖的缴纳商税农税?

甚至就是现在复兴军中的某些人,他们最后会不会变成既得利益的反对者?哪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前期一个相对强大的特务组织是必须存在的,不然他呆在皇宫中两眼一抹黑,怎么能把中国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道路上硬拉呢?

而李大监无依无靠,能活多少年都未知,是叶开最放心的人选,完全可以来个人死政息。

同时具体负责听风处的吴文楚,又是西山军余孽,既是孤臣,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还有李大监看着他,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黄忠仝是叶开的最后一道防线,还娶了是叶开的堂姐,一向对叶大王最为忠心。

至于阮福诚,听名字就知道是原先的广南王室了,而且他还不仅仅是王室这么简单,阮福诚的爷爷,当年是陪着叶开到法国去请援军的广南文官之一,阮福诚既是宗室,又有这种关系,管理銮仪卫正合适。

只是跪下地上的吴文楚,颇有些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叶开把他带在身边,是为了方便掌控和消化西山军余部。

但现在看来,这叶大王还真要用他当官,而且不是什么普通官!

锦衣卫听风处,只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什么衙门了,叶大王这胆色,或者叫气魄,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阮光中在广南人中称得上是雄才大略,但比起孤王来,他还稍逊了一筹,所以一统天南又进军中原的是我不是他。

不过虽然我与阮光中是争天下的对手,但并不是仇寇,这也是我留阮光赞一条命的原因。

现在广安、广南已靖,再也没有什么黎朝、西山朝、广南国了,尔等阮光中余部,只要有才能,愿意一展所长,孤王当一视同仁!”

叶开真诚的看着吴文楚说道,吴文楚也抬起头与叶开对视了片刻,片刻后,这个曾经阮惠最为心腹的大臣低下头去。

“大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更兼雄才大略,光中皇帝确实不如大王,吾闻仁君不绝人之嗣,诚哉斯言,归仁府吴文楚,愿为大王效死!”

吴文楚终于真正的低了头,抛开广南阮家的恩怨不谈,叶开与阮惠之间确实是没有什么仇恨的,只是争天下的对手而已。

哪怕他们受吴仁静的怂恿,去刺杀了阮福映,叶开仍然为阮惠保住了一条血脉,这份恩情不能不说是很大。

而且同时也证明了,叶开确实在气度方面要胜过阮惠,因为要是阮惠和叶开调换一下,吴文楚相信,阮惠绝对会把叶开的子嗣斩草除根的。

两相对比,叶开不仅仅比阮惠有气度,更仁德,还更加体现了叶开的自信。

因为叶开哪怕就算留着阮光赞一命,也从未担心他能翻起什么浪花,更敢于提拔任用原西山朝的大臣。

看着吴文楚心悦诚服的低头,叶开满意的点了点头,“吴卿,孤王还知道,在顺化一带还有更多的原阮光中收揽的文武才,藏匿于山野间,孤王欲招揽他们,吴卿以为如何?”

顺化以北为广安,顺化以南为广南,这曾经是叶开变越南为两广时候的安排。

但顺化的归属实际上一直是未定的,因为这里是阮惠的老巢,阮惠毕竟是纵横越南几十年的英雄人物,在顺化一带,心里念着阮惠的人还是不少的。

所以叶开把复兴大学设在了顺化皇城,不仅自己兼任复兴大学校长,还让自己的三伯,也就是何钰儿的公公叶福顺坐镇顺化城,既是顺化知府也是复兴大学的副校长,这些安排,就是为了镇住顺化城的原阮惠支持者。

乃至到了定身份的风波袭来,叶开这才安心了一点,但他仍然无法确定顺化极其周边一两个省中,到底有多少原西山军余孽隐匿了下来。

而现在,时机成熟了,他要北伐,需要精锐的老兵和熟悉政务的官员,正好把顺化周围几省的西山军余孽给找出来。

当然叶开不是要害他们,而是真正的要给他们官做,给他们上战场搏富贵的机会,虽然很多人会死,但那就是他们的命不是?

“微臣领命,不过大王要想将顺化一地的文武才都收入囊中的话,臣要向大王举荐一人!”

吴文楚在心里迟疑了一下,心里不由得佩服的叹了口气,明面上看是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实际上还是为了把他们这些西山余孽都搜出来。

不过既然已经投靠了,那就不能三心二意了,吴文楚其实在心里也觉得,那些呆在顺化的人,出来为叶大王效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叶大王堂堂正正,让他们无法回避的阳谋,他们这些原西山朝余孽搜出来了,顺化就会彻底安定下来,而他们死了的就死了,活着的做了高官,也不会再想着阮光中了。

“吴卿要举荐谁?不妨说来听听!”

“臣要举荐济州知州陈文纪,陈知州是黎朝戊戌年进士,在广安素有盛名,只要大王派陈知州前去,至少可得饱学之士数十,悍将百员,百战精兵数千!”

陈文纪!叶开点了点头,这位是阮惠手下最重要的文臣,不同于吴文楚这样的武转文,陈文纪是个真正的文臣。

此君年幼家贫,父祖都是贫苦农民,但他却极为好学,当时他家里缴不起束脩,陈文纪就跑到一家私塾窗外偷听。

私塾先生本想赶他走,不想考教之下,发现这位学的比他任何一个学生都好,为此私塾先生不但收他束脩,甚至看他经常吃不饱饭,还供他一顿午饭。

陈文纪也没辜负他老师的期望,哪怕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但饿着肚子的陈文纪学识水平却在突飞猛进!

终于他在1777年考中顺化省试头名解元,1788年又考中进士,在越南声名远播,后被阮惠招揽到了麾下。

历史上阮福映定鼎越南后,强招隐匿在民间的陈文纪出来做官,陈文纪不从,跳香江自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文纪的不凡,要知道阮福映攻灭阮惠后,可是把阮惠手下的文臣,比如现在都在叶开手下混饭吃的吴时壬,潘辉益等人拉倒河内的文庙当众抽鞭子的。

而陈文纪不但没挨鞭子,阮福映还屡次强迫他出来做官,可见这个人的不凡。

叶开在回忆陈文纪历史上的事迹,吴文楚却以为叶开还有疑虑,要是他又把手一拱,真切的说道。

“大王若真想将顺化等地之人收为己用,陈知州绝不可少,况且陈知州身体较弱,若乘大海船千里远行,恐命不久矣,请大王怜悯!”

叶开稍微思考了那么一会,他点了点头,“明日你先带陈文纪来面见孤王,如果确实胸有丘壑,孤王就准你所请!”

陈文纪才华肯定是有的,但叶开要亲自见一面,确定一下这个陈文纪,到底是真归降还是有其他的心思,要是真有归降之意,叶开就准备实行他心中的下一个计划了。

那就是将顺化的西山军余孽收拢之后,叶开准备将整个越南分得再细一点。

顺化以北为广安不变,将顺化以南到平顺府以北,包括归仁城在内,新设一个广顺省。

巡抚就让陈文纪去担任,同是将樊文才派往沱瀼担任复兴海军沱瀼军港镇将,授海中少将军衔。

樊文才在阿山的牵线搭桥做媒下,竟然还真娶到了一个叶家的远方小姐,也算是叶开的远房堂妹夫了。

爵位虽然郡公没得到,但一个子爵还是有了的,其实就算叶开给樊文才一个郡公他才不敢接呢。

现在叶开手下就三个郡公,平顺郡公叶明启,这是叶开的长子小团子,河中郡公阮福景,这是人家用广南国换来的,以后还会是河中郡王。

龙川郡公何喜文,这是叶开的结拜大哥,毫不吝啬的把手下的武力全交给叶开的高瞻远瞩之辈。

他的亲妹妹是叶开的堂嫂,小舅子梁文英是叶开的心腹大将,好兄弟黄忠仝是叶开最亲近的人,在明王之国中是毫无疑问的一方大佬。

比起上面这三位,他樊文才算个屁啊,敢去想郡公的位置?

实际上就是他这一个子爵,好多人都觉得给高了,还郡公,想死还是怎么的?

其实叶开对于樊文才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位就是个有点怂,有点贪财,有些喜欢投机的机会主义者。

但他对于海军上面也还有些心得,又娶了叶家的姑奶奶,有他看着广顺,看着陈文纪以防万一,叶开觉得是最合适的。

析出了广顺,广南的地盘就会相应缩小一些,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些年复兴军不断的进攻九龙江平原的真腊人,已经把他们其中不肯驯服的都赶进山里去了,如果不析出平顺府,广南省就太大了!

现在的广南省,相当于后世的五分之三越南,再加上几乎整个的柬埔寨。

这越南的国土是个长条形,从广南省最北边的顺化到最南边的定川,足足有一千七八百公里,一个省跨度这么大,实在太不利于管理了。

而且叶开还有另一个不得不分割广南的原因,那就是小团子这个平顺郡公也不好处理,小团子已经十一岁了,按照这时代的标准,很快就会是成人了。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不可能成为叶开事业的继承人,甚至就是叶开的二儿子叶明阳也不可能。

能继承叶开屁股底下位置的,必然是罗子凤生的,还不满周岁的叶明兴。

这样一来,小团子的位置实在就有些尴尬,平顺府是他的地盘,平顺郡公也存在了快十年,他下面也有一票跟着混的人。

但平顺府又在广南省中,这样一个有些半独立性质的国中之国存在,几方都觉得有些不合适。

为了避免以后兄弟之间,甚至是父子之间产生某些不必要的对立,叶开就想借着这次分拆广南省的机会,把小团子叶明启给分到定川去。

在那里成立一个半独立的定川国,再将他的平顺郡公晋封为定国公,定川国就是他的封国。

这样一可以给小团子一个退路,二是可以避免刺激本来就对叶开极为警惕的拉玛一世。

用一个半独立的定川国,将叶开和暹罗明面上隔开,再合适不过了。

而有了独立性更强的定川国,也会更方便继续掠夺真腊的人口和他们的土地,特别是适龄生育的女人。

因为这个时候传递消息的速度还是很慢的,真腊地区形势复杂,机会稍纵即逝,现在事事都要向叶开请示,导致了定川一带的复兴军各方面的反应都极度迟钝。

而成立一个有一定自主权,不用事事都请示的定川国,叶开相信,很快整个真腊甚至琅勃拉邦,就会属于复兴军了。

至于小团子,叶开可以让他的定川国,拥有后世的柬埔寨西部和北部,包括西哈努克市和金边市的在内的整个三分之二柬埔寨,现在是定国公,以后就是定国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