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534章 这是哪来的猛人

风起南洋1784 第534章 这是哪来的猛人

作者:纸老虎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32

第534章 这是哪来的猛人

南京应天府,南城皇家校场,正在进行的是戊午年恩科武进士的考核。

攫欝攫。至于戊午年的会试和殿试已经放榜了,状元是浙江秀水人王昙,榜眼是南京应天府人邓廷桢,探花是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赵文楷。

今天为了彰显自己的尚武之风,以及拔高武人的地位,叶开带着戊午年恩科的所有进士,以及大学士府大学士、各部官员、在京武勋和自己一大家子人,专程到南城皇家校场观看武进士的选拔。

清代武举科考与文官科举没什么两样,照样有状元、榜眼、探花几甲几等。

但在叶开这,武举实际上到武举人这一阶段就截止了,能考上武举人的就算完成了科考。

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会被安排进入复兴大学或者各地的军官速成班进修。

年纪大了的,最后会被塞进各地的驻守部队当个小军官,或者各大城市成为缉捕警察头目,也就相当于刑警队长这类的职位。

至于武进士,根本没有定额,因为清代的武举考试到嘉庆年左右的时候,已经沦为了笑柄。

特别是武进士的内场也就是文化考试,由于来考举的武举人文化太低,连默写中的某一段文字都不行。

当时有人挖苦说,‘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连字都会认错,这武进士的含金量可见一斑,几乎都是选了一些略识几个大字的武术高手或者体育强者,所以叶开干脆就不准备长期开设武举。

现在武举不过是为了安抚庞大的潜在考生,开几届恩科把其中年龄不大,文化勉强能入眼的给挑到军校去。

至于文化不行年龄大了的,也收拢起来给个三瓜两枣,免得他们在地方生事,当然,文化不行但愿意到军队去做低级军官甚至士官长的,叶开还是很欢迎的。

所以说是武举,不如说是军事学院的联考恰当些,天花板就是武举人,考上的读书,考不上的也总有个去处。

至于武进士,那要求就严格了,不但武举人考核的骑马、枪法、刀术以外,还要考排兵布阵和简单的加减乘除,以及地图的辨认和草绘。

为了避免出现一个武进士都没有的尴尬场景,叶开在秘密从复兴大学和南洋大学挑选了几个军事学院的应届生来考,总不能叶大皇爷第一次武举恩科,一个武进士都没吧?

而最多持续两三届后,武举科教就会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后世解放军的全军大比武,虽然还是称为武举,但已经跟以前的武举不一样了,算是给军中肯上进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陛下,伪清时曾有文武兼考之法,皇明时也有文人参与武举,臣自幼练武,骑射无不精习,请陛下恩准臣一试武举!”

巘戅久读小说戅。#21434#21437#32#20037#35835#23567#35828#32#57#100#117#120#115#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叶开正皱着眉头呢,这武举搞得极其马虎,因为参与布置武举和安排考试的都是文臣,此时文贵武轻的社会风气还在,下面官员根本对叶大皇帝开的这个武举恩科不以为然,组织的极其粗暴简陋。

结果正想发火的时候,他钦点的状元,浙江秀水人王昙竟然出列要求去考一考武举!

呃………!说实话叶大皇帝是有点以为自己的听错了的,文贵武轻在中华大地上搞了几百年了,难道还有文能中状元,武能夺魁的牛人?王昙?自己后世没听过有这么一位牛人啊?

不过怀疑归怀疑,叶开还是很高兴的,要是今科状元能在武举上大显身手,甚至考取武状元,那不就能极大的提升武举的含金量以及武人的形象嘛,状元郎都文武兼修了,你们还不跟进?

“好,王爱卿要是能在武举上一展英姿,朕定然给你备一份大大的贺礼!”

叶开笑容满面,跪在地上的王昙也是兴奋异常,这家伙是个人精,一年前,人人都按照以前的科举方式苦读的时候,这个游历过广州、福州等地的王瓶山敏锐的感觉到了变化,他果断的选择苦读他从广州买来的新式教材。

果然,科考改了,明经明法变成文史科,新学也成了必考科目,总共三百五十分,新学就有一百五十分。

省考的时候,他以超过第二名七十分,总分两百八十分的好成绩夺得浙江解元,挑官台州同知。

但他并不满足,不顾家人反对坚持来参见会试和殿试,结果一举夺魁,成了叶明王朝的第一个状元,身为状元的他,当即被挑官进入了大学士府任大学士并观政户部。

这就是相当于把他在当成日后的国家宰辅在培养了,但王昙决定,他还要搏一把大的!

他知道皇帝尚武,或许不叫皇帝尚武,是形势让皇帝要大兴武功,一个文状元何如比得上文武双料状元呢?

叶开感到惊讶,是因为他不了解王昙这个人,这位是有清一代极其罕见的,有个性的狂生!

他的后辈忘年交龚自珍把他与明朝嘉靖年间的徐文长相比,谣传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有对王昙遭遇的感慨。

与王昙同时代的学者钱泳也称他‘为学无所不窥!好游侠,兼通兵家言,善弓矢,上马如飞,慷慨悲歌,不可一世!’

同时他的妻子朱樨香、继室金礼瀛都是当时著名的才女,其中金礼瀛更是有乾嘉第一女画师之称,就连王昙的小妾钱畹,也是名士钱谦益的曾孙女。

万马齐喑的的满清,能出这么个文武全才的异类,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现在不是因为叶开煽动蝴蝶翅膀的话,王昙现在应该已经因为在京城会试上作怪为乾隆所不喜,后来更会因为吴省钦坑他,说他会掌心雷可制教匪,从而被嘉庆宣布永不录用。

攫欝攫。但现在,武文全才的王昙算是遇上好时候了,文武全才的狂生遇到了比他还锐意进取的帝王,当然会大放光芒!

校场山,王昙换上了一身劲装,在刚刚考教完的刺刀术中,王昙七刺皆中木人要害并入木三分,得了个八十分的优异成绩!

接着在马术比试中又名列前茅,刀盾术则把一个来自安徽泗州府的武举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巘戅戅。卧槽!!叶开惊了,他看着矮壮的王昙在校场上表演,简直怀疑自己来的不是清朝和而是汉唐,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猛人吗?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王昙,七、十、十、九、九、五发五中,共计四十五环!”

尼玛的,负责报靶数的官员都傻了,一支复兴1796线膛枪,击发五次的装填时间只有三分十五秒,比精锐士兵还短几秒。

七十米距离五发五中,五中四十五环,这成绩放到两百年后也要算及格线以上了,更别说这个时代。

靶数一出来,左相辜礼欢,右相吴仁静,以及一票大臣当即跪下山呼万岁,恭贺叶大皇帝得一文武全才!

冷兵器和热兵器两场王昙都是遥遥领先,剩下的一场是文考,能难得倒王昙这个今科状元吗?

#21434#21437#32#31508#19979#25991#23398#32#98#120#119#120#46#99#111#32#21434#21437#12290叶开也很满意,新朝第一次科举,就收获了这样百年难得一见的全才,不正证明了叶大王是天命明君,才有天降贤才辅佐吗?这样人才就是汉唐的出将入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