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655章 穿越者的局限-西学与东学的对立

第655章 穿越者的局限-西学与东学的对立

凉亭中,林则徐在其他四人惊讶的眼神中,严肃的整理整理了衣袍,随后十分恭敬的对着叶开拱了拱手。

“陛下这是在向学生问策吗?但学生现在尚未有一官半职,恐不合体制法度吧?”

“嘶!”小团子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别看他父皇看起来出手很大方,特别擅长用金钱和官职去拉拢人。

但实际上,叶开是个很讨厌别人明着向他要官,也很讨厌别人走后门的人。

君不见李家舅姥爷一族,还有嘉应州的叶家长房,虽然很多人发了财,当官的也不少,但那都是确实有能力的,真就跑来求官求赏的,可一个都没求到,还得挨上一顿骂!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父皇常挂在嘴边的,‘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要,更不能抢!’

不过出乎小团子的预料,叶开竟然一点也没生气,反倒笑得更加和蔼了,搞得他有种错觉,这林元抚,不会是父皇欠下的.......?

“你这是在向朕要官吗?怎么的,不准备考试,要进朕的锦衣卫来当差了?”

叶开一点也不以为忤,林文忠公嘛,要是个老老实实的汉子那就有鬼了,没两把刷子,你拿什么镇得住牛鬼蛇神?

而现在的叶明帝国中,知府以下的官职,那都是要经过考试才能拿到的,知府以上要看政绩与才能,最后还得通过学习考察来提拔,都不是他一个皇帝能直接安排的。

呃,其实也能直接安排,作为叶明的开国大帝,你把这个国家看成叶开的私产都是可以的,但叶开不会去开这个口子,制度就是制度,自己制定的自己都不遵守,你以为别人能把这当回事?

所以现在叶开唯一能直接任命的官职,那就是捏在手中的锦衣卫系统和少年近卫军,以及没有实际品级,但人人都想进的内廷侍卫处,这才是皇帝的核心权力来源。

不过林则徐就是林则徐,进入锦衣卫这种多少人,甚至就是勋贵家子弟都要打破脑袋的好事,他毫无犹豫的就摇头否认了。

不知道怎么的,林则徐就是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会当大官,一定会做到督抚阁部的大官。

摇头否认后,我们的林文忠公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小证件,上好的猪婆龙皮为壳,最坚硬质地最好的绝品宣纸为里,封面刷了一层金色和银色的两个小本本。

这就是叶明帝国的见习官员证和举人证,前着是金色的,后者是银色的,被人们称为金饭碗和银饭碗。

银饭碗是所有的举人都能得到的,有了这个证,你就能参加省考,按名次授官,授完为止。

金饭碗是每周两天的义务政务见习得来的,除了没有薪水,不能决策以外,跟正常的官员没什么两样,稍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议员或者人大代表。

能拿到被称为金饭碗的这个金本本,那就表示你所见习地方的官员,认为你达到了标准以上官员的水准,等到考入官场后,升官会比没有这个本的人快得多。

林则徐拿出这两个本,那就表示他已经有了当官的资格,以他的学霸程度,根本不需要叶开为他开后门。

“听说伪清翰林,河北献县人纪春帆先生在内廷侍从处打理陛下的藏书,学生很像去跟着他学习一二,并且学生希望,能自由出入陛下的藏书库!”林则徐一板一眼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纪晓岚?你跟着他能学什么?他在伪清被打断了脊梁,虽然保护古籍孤本有功,但也垂垂老矣,暮气深沉,你一个大好少年还是不要太过暮气的好!”

叶开确实有点疑惑,这纪晓岚一不会经世致用,二没有开眼看世界,跟着他能学什么?

“陛下小看学生了,学生要是会被石云先生的暮气所染,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明官员,您应该庆幸我没有进入你的官员队伍中。

而且您说问的这个问题,也反应出了您的一种不知道哪来的奇怪心态,或者说叫做您给我的一种分裂感。

学生林则徐遍览群书,从未见过像您这样的帝王,大度又多疑,有时候精明有时候糊涂,有时候眼光极为长远,有时候又对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

而且不是您装作没看到,我发现您是真的没看见,所以陛下您要问策与学生的话,那学生………!”

说着林则徐猛地长吸了一口气,噗通的一声跪下。

“那学生就要斗胆犯颜直谏了!”

“嘶!”这下轮到叶开长吸一口气了,不愧是林文忠公,这是要给自己一个超大的下马威吗?封建时代,一个连官员都称不上的学子,这么品评帝王,脑袋不想要了!

不但是叶开嘶了一口冷气,旁边的四人都给吓坏了,小团子三兄弟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林从义跟着跪下不说,还吓得冷汗直流,他心里无比痛恨自己,为什么要把堂兄带来,这要是把陛下惹毛了,可改怎么办?

空气沉默的有些尴尬,叶开连续呼了几口气后,心情才平复下来,已经好久没人这么对他说过话了,就差说他精神分裂了。

好!小子!你要不把这个什么分裂感说清楚,你要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哼哼!我就让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好啊!大胆的说,朕也很想听听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叶开咬着牙齿摆出了一副邻家大伯的和蔼样子。

林则徐看见叶开不高兴没?他当然看见了,可他不会管,他来这的目的,就是为了痛痛快快的表达自己意见的。

十五岁的他真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况且叶开一直营造的人设还是很好的,这让林则徐并不怎么觉得害怕。

“学生以为,陛下并不是认为我会被石云先生暮气所染,而是认为我这样从南洋大学毕业的新式学生,没什么好跟石云先生这样旧官员好学的,对吧?”

叶开点了点头,确实,他心里的确是像林则徐说的这样想的,当官又不是做学问,粘点暮气也没什么不好的,他就是觉得,林则徐根本不用向纪晓岚学,两人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会从陛下身上感受到分裂感的最大原因,陛下似乎在自己的心里,就将新学与旧学给对立起来,仿佛这两种思想与学问是格格不入的一样,但实际上,它们并不矛盾呀!

我中华传承几千年的儒学及其吸纳衍生的各种伦理道德与学问,并非固步自封之学问,相反一直是极有探索精神的。

只不过这探索始终不得其法,加上数千年来天朝既天下的思想,在毫无外部威胁与内部驱动的情况下,探索世界并不显得那么迫切,而陷入停滞不前而已,所以并非旧学守旧,而是失去了动力。

而陛下视为新学的泰西之学问,其崛起不过一百年,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是探索出了我华夏儒学说未曾走入的道路,称得上是改变天下的大学问。

但观其内核,并不是为致天下大同,也不是为福泽世间苍生而成,反而是充斥着屠杀、灭绝、一切都是为利而行,学生愿称其为术,而非道。

其思想大家、学识大儒推崇我朝学问者极多,我等怎可妄自菲薄,视新学为我传统之学同样的道呢?

我们应该承己之道,用彼之术,海纳百川,吸收融合,道术之间,切切不可颠倒啊!

现在我大明,新学发展不顺,儒学思想混乱,如此下去绝非正途,陛下期望的科学技术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陛下将新学与旧学对立起来了,陛下将两者都视为道,让学问失去了主次。

学新学者找不到自己的根,学儒学者视新学为怪物,并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精力,加上我中华内部并未有泰西各国那种要去占据全世界的**,所以当我们足以自保之后,所有一切,就又停滞不前了!”

什么叫醍醐灌顶!这就叫醍醐灌顶!叶开一下就站了起来,他也总觉得自己这个王朝怪怪的,新旧糅杂,朝气中又带着暮气,原来结症在这里!

还是后世的观念害人啊!比如现在的欧美白皮,他们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还没开始呢,他们的后世那一套能代表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都还没有彻底形成,而且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欧洲学说也并没有压倒中国的传统学说。

叶开现在强行引入了欧洲全套的学问体系,这在中国的传统文人看来,这其中的漏洞和弱点太多了。

但因为叶开是开国大帝,他们又被满清阉割过了,所以大多数多叶开的这一套搞法,采取的是一种看他起高楼,看他宾客的冷眼旁观态势。

除了叶开自己不要命的拉着中国往科学技术路上奔以外,其他人根本就不出力!

后世挨打了几百年,中华文化面对西方那一套都还会时不时反抗两下,而在这个时代,00年,东方的学者对于叶开一股脑引入西学的举动是个什么态度,那就更不用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