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811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

风起南洋1784 第811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

作者:纸老虎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32

第811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

新襄阳外,环绕着新襄阳城的襄江水流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这都是被围困新襄阳的河中三汗**队人工分流出去了。

他们在大约环绕新襄阳五公里左右的锡尔河两岸挖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缺口,按照这个速度,最多还有一个半月,他们就能在某几个河段堵住河水、填平河道,发起最后决战。

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在几个俄**官的簇拥下,登上了希瓦人在城外筑起的高台,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在高台上利用高倍望远镜窥视新襄阳城中的动向。

珍娜估计的不错,俄国人对叶明帝国在河中的活动极为警惕,在收到浩罕汗国几乎被全部占领的情况后,奥伦堡的俄国远征军塔季谢夫中将,立即试探性的向河中三汗国派出了使者,并说动浩罕的爱里木大汗让俄国使者担任了三汗国的协调使者。

两个月后,塔季谢夫得到了彼得堡的指示,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这位历史上带领俄罗斯成了欧洲宪兵,疯狂的恋妹癖沙皇通过枢密院,对塔季谢夫的行动表示了赞赏。

还表示将为他送来一个师九千人的援军,让他多多依靠当地之土著,发挥俄罗斯帝国的决定性作用,阻止明国人对河中的渗透。

在沙皇的支持下,一支三百多人的军官团到达了新襄阳外,他们带来了俄制燧发枪和俄制六磅野战炮以及更加轻便的独角兽炮,不过数量并不太多,毕竟俄罗斯自己的燧发枪和野战炮的产量也相当不足。

作为一个还处于农奴制中的国家,俄国的工业在强国中是排不上号的,一年的生铁产量才凄惨的三万多吨,钢产量几乎为零。

虽然现在还没出现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但为零的钢产量,还是让太人大跌眼镜了。

要知道大明如今的生铁产量为四十一万吨,钢产量也达到了两万五千吨以上,假如亚历山大一世真实的知道这一组数据的话,他一定会更加谨慎的,因为大明和沙俄,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这不正常!非常的不正常,还有最多一个月我们就能用野战炮直接轰击苦盏的城门了,为什么城内还是如此的安静?”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皱着眉头,嘴里不停的念叨着。

“中校,会不会这就是明国异教徒的全部实力,他们会不会知道自己守不住苦盏,已经开始准备撤退了?

一个月以前他们还经常会出来夜袭以及跟我们进行炮战,但这二十几天已经完全没了声息,有没有可能他们敢于出城的机动部队已经打光了?”一个穿着俄制军服,未戴军帽的军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绝对不可能!”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斩钉截铁的否决了这个说法。

“我详细研究过浩罕人在喀什噶尔以北的惨败,幸存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他们五万人被明国异教徒不到两万人切成了三截,那支明**队主力甚至在戈壁中坚持了一天一夜,才对他们发动的突袭。

从作战意志和战术执行上来看,他们绝对达到了一支一流陆军的水平,不会比我们的士兵弱,而这样的军队,压根就没有在这里出现过,他们的骄傲不会允许他们不战而走的。

所以我搞不明白,他们在等什么?等明**队来支援吗?这里距离明国本土有上万里路,就算来援军,能来多少?”

“那么他们会不会翻越了恰特卡尔山脉或者库拉玛山脉绕到我们身后,甚至他会突然出现在塔什干城下,切断我们往东北的退路?”一个年轻的中尉打开手中的地图,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哈哈哈!”一群俄**人和几个布哈拉军官大笑了起来,翻越恰特卡尔山脉和库拉玛山脉?开什么玩笑!

要是这两座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西北的山脉这么好翻过,那费尔干纳盆地有什么资格称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

恰特卡尔山脉不但高峻,气候还非常多变,山地森林和高寒草甸交杂还有大量山间河谷,不但几乎没有路可走,还非常容易迷路。

道路如此艰险,超过五千人的军队就不要想着翻越了,因为补给是肯定跟不上的,高寒地区人的体力消耗的更快,没有足够的食物,那就是等死。

更何况翻过这座山脉后,除了塔什干周围少数绿洲以外,其余地方都是无人荒原,几千人又累又饿又渴,然后一头撞到塔什干这个人口十几万,驻兵上万的石头城,那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南阳府城,这可不是大明河南省的南阳府那个叶皇帝的祖宗之地,这是一个天府盆地的城堡。

在白莲教进入这里之前,这里只有一个仅仅几十户居民的小村落,而现在,它是白莲天国南阳府的府城,城堡中光是白莲教的教徒就有四万多人。

白莲教对于天府盆地的划分很简单,整个盆地被分成了北边的南阳府,谷口的襄阳府,和金莲城所在的金莲府。

至于白莲天国的京城,王聪儿瞄准了一个好地方,布哈拉汗国的布哈拉城,特别是那座布哈拉城的精华,城中之城阿尔卡禁城,它被王聪儿视为了立国的好地方,当然,这一切还要叶大皇帝点头才行。

南阳府北门,王聪儿没有穿他常穿那一套素白甲,而是换上了一套淡金色的蟒纹布面甲。

历史上和这个时代王聪儿一直素衣白甲的打扮,那是因为她要借重丈夫齐林儿的号召力,来凝聚白莲教的人心,素衣白甲所代表的意义,其实是她王聪儿一直以混元教大教首的未亡人自居。

而到了现在,王聪儿把儿子也就是白莲天国称呼的应天世子王明琛改回了叶姓,就在刚才,她也把白莲天国三万金莲接引军和八万云城镇军的全部指挥权,交给了罗思举,这就表明从这一刻起,大明和白莲天国的从属关系,正式确定了下来。

在此情况下,指望能到布哈拉城去建都的王聪儿,当然不会再穿让叶开有些不舒服的素衣白甲了,而是换上了叶皇帝差人从兰州带来赐下的明制蟒纹布面甲。

当王聪儿穿着淡金色蟒纹布面甲出现的时候,热烈的欢呼从台下的上万士兵口中响起了,王聪儿左右看了看,除了自己的侄子王廷诏以外,包括冷天禄和龚文玉在内,连周小正这样的真正心腹之将,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之所以众人会一脸轻松,那是因为王聪儿之前的操作可以称得上是万分危险,包括但不限于用应天世子威胁复兴皇帝陛下,与罗思举争夺安集延城,不太愿意遵从皇帝大战略,试图跟布哈拉和希瓦暂时停战等等。

这在周小正和冷天禄等人看来,随便哪一件都是在找死,白莲教看着能抽出十万精锐之兵,还有数百万民口,但实际上连一杆燧发枪都不能自己造,国库既无存粮,民众也无余钱,一切的一切都是大明朝廷,确切的说是大明复兴皇帝陛下提供的。

万里孤军深入,后勤保障完全可以说没有,只要复兴皇帝把供给一断,两百万白莲教徒立刻就只有死路一条。

真不知道这位大圣娘娘哪来的底气,敢在生死皆操纵与别人手中的时候,做这些左右摇晃之举动的,每一次随着她的小操作,整个白莲教高层都是心惊胆战的,生怕她惹怒了复兴陛下。

不过出人意料的时候,复兴陛下的脾气也是真好,竟然连派人训斥都没有,一时间,所有人都看不懂这对公母到底是在干什么了,以至于在大明勋臣中,流传起了王聪儿会狐媚妖法把皇帝给迷住了的瞎话。

“总督大人,你现在才是大军的最高统帅了,这壮行酒,合该你来敬了!”欢呼过后,王聪儿后退一步,把全身戎装的罗思举给让到了最前面去。

这是王聪儿第一次见到罗思举本人,只看了一眼,罗思举身上浓烈的江湖气息就让王聪儿觉得特别熟悉,当然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舒服。

没搞出这么大事业的时候,王聪儿这种装神弄鬼的白莲藕,最怕遇到的就是罗思举这样江湖豪侠,既麻烦又危险。

罗思举当然不会推辞,他反而快步向前再走了几步,将王聪儿甩到了更后面去了。

高台下方,是已经打点好行装的军队,从白莲教金莲接引军第一师和第二师抽出来的一千精锐,少年近卫军轻步兵两个团两千人,剩下的则是从上海府征召而来,已经在天府盆地集训长达十个月的四千和族武士军团士兵。

其实那个俄国年轻中尉猜的没错,罗思举的大杀招正是翻越恰特卡尔山脉,神兵天降出现在塔什干城外,然后堵住三汗**队往北撤退的主要通道,到时候前后夹击,大事可定。

而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白莲教的绣衣使者配合着大明锦衣卫在恰特卡尔山脉中进行了九个月的探查,光是因为在山中迷失道路、被野兽袭击、跌落山崖以及患病等原因牺牲的锦衣卫和绣衣使者,就多达三十几人,他们招募的本地色勒库尔和月即别探子更是损失上百人之多。

在他们基本摸清情况之后,被抽中要承担翻越任务的金莲接引军精锐、大明少年近卫军以及叶皇帝的和族武士军团,随之进行了差不多四个月的专项训练。

叶开特意抽调了少年近卫镇抚教导军官团中有丰富在外东北和北海等高寒山地丛林作战的军官,来这些军队中担任低级军官并负责训练士兵。

罗思举端着满满的一碗酒挨个挨个的敬了过去,他原本就是江湖豪侠,酒量自然没得说,这也是罗思举的带兵风格,这个人就是个李云龙式的人物,属于那种很完美的头狼。

指挥金莲接引军的就是周小正,这个王聪儿手下白莲教第一悍将决定亲自上阵,因为他知道这一战对于白莲教有多重要,打赢了不但可以拥有半个河中,还能让一直有些看不起他们的明军另眼相看。

“周将军,收复汉唐故地,能否成为冠军侯那样的千古勇将,就看你自己的了!”

对于周小正,罗思举是研究过的,说他信仰白莲教那一套,不如说他是把王聪儿看成了半个母亲在效忠,他最崇拜的就是弱冠无敌的霍去病。

“罗将军放心,在下不敢和冠军侯相比,但一定会为让所有人都看看我等汉儿的雄风!”周小正一口饮尽碗口的酒,大声喊了出来。

少年近卫军的两个轻步兵团指挥官竟然是少年近卫左统制黄小北,这是罗思举完全没想到的,不提黄小北更多的是擅长指挥骑兵队伍,就以他如今的少将军衔,也不应该来干这些啊!

不过黄小北有自己的考虑,这个机会是他在皇帝面前拼死争取来的,就跟叶明周因为父亲的声望倍感压力一样,胞兄黄东仔给予黄小北的压力更大。

分水梁一战可是在叶明帝国历史和军史上要大书特书的事件,黄东仔与敌皆亡后,每年他的忌日皇帝都要亲自或者让南阳郡公出郊遥祭的,应天府皇城中的大型壁画复兴五百义中,黄东仔可是排在前面的几个。

这样大的荣耀下面,是黄小北幸运又艰难的军旅生涯,人人介绍他的时候,就会先说这是勇毅郡公黄东仔的胞弟,别人就会开始大段大段的恭维。

但他黄小北呢?血战马江,北江当先,仙庾岭下被铁锤敲断了三根肋骨,跟着陈文淇在上缅甸乃至曼尼普尔地区和英国人、缅甸人周旋,几次差点葬身于丛林,这些从来没人提起过,仿佛他的名字就是黄东仔的弟弟一样,就连父母平日里都经常说,他是得了兄长的大功才有今日的。

虽然这也的确是事实,但黄小北还是希望自己不单单被视为黄东仔的胞弟,他的少将军衔可不是混日子混来的。

为此他辞了皇帝的两次封爵,就是盼望着能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样他才有脸接受爵位,这样他才可以配得上兄长的光环!

“本督等着你的好消息!”对于这个叶皇帝的心腹将领罗思举选择一个拥抱,要不是他因为夺取安集延受封中将,罗思举在职位和履历上还真不一定能压别人一头。

“为了大明!”黄东仔也一饮而尽。

“中将大人,我等和族武士等待这个为大皇帝效死的机会,已经等了数年了,能为这样伟大的神之君王效命,是我等武士的荣耀!”

还没等罗思举话说,和族武士征召团的团长,出身仙台藩的田光义就大喊了起来。

“大皇帝板载!大皇帝板载!”田光义的话音刚落,一群神情疯狂,恨不得马上就被叶开提升为华族,从而脱离和族人身份的武士也跟着大声嚎叫了起来。

这些和族人皈依之后的狂热,比大明的二代哥萨克的都厉害,完全不需要什么动员,他们就可以嗷嗷叫着为叶大皇帝拼命。

“诸君!襄阳城下见!”罗思举缓缓举起了酒碗,作为一个不知道历史上日本人恶心事迹的人,能看到一群化外之人如此自豪于成为一个汉人,还不惜用命来换,罗思举还是很开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