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整挺好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世的悲催

我在大宋整挺好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世的悲催

作者:小生铁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51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世的悲催

杨再兴那里不太好办,田十一是真心不想认云娘当姐姐。不是云娘不好,而是认了这个姐姐,那个熊孩子就成了十一哥的姐夫,那是有多丢人。

最后还是百花出面,把云娘和凯瑟琳认做干妹妹。这下好了,整个天赐盟高层就快全是亲戚了,急得李宝来找十一哥,问十一哥还有没有姐姐妹妹啥的,因为泼李三此时也单着呢。

牛小沫也算是有心计,偷偷求着修化真把她娘贾氏从太湖水寨接了过来。在贾氏和牛小沫的共同努力下,牛皋总算认下了这门亲事。不认也不行了,凯瑟琳是百花姐的妹妹,牛通把事情都做下了,牛皋还敢不认不成?坚持着不同意,也只是脸面放不下而已,要不咋说是犟种呢!

本以为杨再兴爹娘那里是个难题,没成想并不老的老杨头夫妇两人一听云娘是百花姐的干妹妹,妞道姑张剑星又是龙虎山当代天师的嫡出女儿,立即没口子地答应下来,连妞道姑的长相容易影响下一代都不在乎了。

这时十一哥才明白,不是灵儿太老,而是灵儿的出身太不好。

如今好了,牛通和杨再兴的问题都解决了,再剩下的便只有怀揣“公主梦”的小狗子了。哦,还有一只单身老狗李宝的终身大事没解决。对了,还有濮成。

把这些个不省心的家伙都安排停当了,田十一准备带人去昌国看看。身为昌国知县,竟然直到今天都没去自己的衙门里看上一眼,实在有些失职。

原本的昌国知县已经走了,官印等一应事项都是濮成代为接管的。至于县丞和县尉都是识时务之人,在原知县离职时便也一同辞去了官职。也不待朝廷批准,原县丞和原县尉随着原知县一同离开了昌国县。如今的昌国县,已经完全是天赐盟的天下了。或者说原本的昌国县除了衙门里的“三尊佛”之外,早就是天赐盟的天下了。

与双屿岛的井然有序比起来昌国略显杂乱。因为摩尼教叛乱的缘故,一些有门路的百姓和富商都跑到昌国来避难,再加上昌国本就是海外各国来大宋经商的中转港,此时的昌国可说是各色人等齐聚于此,什么色儿的都有。

“大洋马。”田十一吃惊地叫道。

虽然番丫头艾玛常伴左右,但牛家村的番人都是穿宋服的,行为举止也与宋人无异。而这里的番人,个个都是纯种的啊,而且还各种颜色俱全。

王进与濮成听了十一哥的话连忙四处观望,却没发现哪里有马。

田十一见了两人的样子哈哈笑着说道:“此马非彼马。”三九

“十一哥骑过?”仍是不知道大洋马为何物的王进奇怪问道,一句话把田十一噎了个半死。这都两辈子了,别说洋马了,连国产的都没骑过,这是有多悲催。

人多当然是好事,天赐盟此时人虽不少,但各门各类工坊不断平地而起,能做工的工人、工匠自然是越多越好。得了摩尼教的宝藏又与李朝保持着长期的粮食收购合同,不缺钱也不缺粮的情况下,自然要增加军力。

只是田十一却没有要求一下子招募太多的士卒,加入天赐军的门槛依旧很高,这导致天赐军的发展还是处于一个平稳中上升的趋势。

三乡会早已名存实亡了,只有一些懒到把粮食送到家里都不愿生火煮饭的家伙,还会大言不惭自称是三乡会的人。真正没有劳动能力的,都已经脱离了三乡会,被天赐盟定为扶助对象。

疍人这一特殊群体对天赐盟和十一哥的拥护度已经高到可怕的程度,这固然离不开濮成的教化,更离不开生活的极大改变。

以往的疍人过的是“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的日子,如今能够拥有天赐盟的正式户籍,三餐不愁还有余粮,孩子都能免费进学堂,学堂还免费提供午餐发放校服,放到以前,这简单是连梦里都不敢想的好事。

在濮成的努力感召下,另外两部疍人也在天赐盟的帮忙下逐步向昌国境内移民。有天赐盟的帮忙,再不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惨剧了。

对于疍人的投奔田十一是很喜欢的,他们能吃苦,懂感恩会知足,虽然稍有野性但愿学习还肯守规矩,很容易就能培训出认同感来,也很轻易就能融入天赐盟这个大家庭之中,而且疍人青年是海军士卒最理想的人选。

和疍人比起来,方氏族中的子弟就太让人失望了。方家人每月都能按时领到补助,足够吃香喝辣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但却依旧到处在说,天赐盟的钱财都是他方家的,田十一抢了方家的宝藏却只给他们一点点钱云云。当然了,说这话的大多是方家的旁支,至于方天定等方百花的真系亲眷还算能看清形式,每日里夹着尾巴活着。

田十一此时在等待与百花成亲,待成亲后方氏族群中那些个旁系远亲便都要自食其力了,就算百花的直系亲眷也要鼓励他们找些事情做。除无能力者不劳作不得食,这是天赐盟的规矩,也是立盟之本。就算将来的田氏后人,同样不养闲人,免得像历朝历代那样养出无数的寄生虫来。

为了救助陆地上逃过来的难民,天赐盟制定了许多的救助政策,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田十一没想到,他依然在昌国的市场上看到了头上插着草标的男童女童。

田十一沉着脸走到一名插着草标的少女面前,旁边一个胖婆子立即走了过来,笑眯眯地对田十一说道:“这位公子可看中了?这妮了虽然生得不好看,但上面有个窟窿能透口气,下面有个窟窿能生孩子,给点残汤剩饭就能活,价钱又不贵,干活顶老牛……”

田十一甩袖而走,濮成连忙跟过来小声解释,说最初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有天赐盟救助难民后已经少多了。如今被卖的都是被拐来的童男童女,或是家里长辈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难民子女。至于卖人者则是当地的人牙子,这些人牙子大多都是昌国大氏族家的旁支后人,仗着有家族撑腰,对天赐盟的规矩向来阴奉阳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