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整挺好 > 第九百二十五章 两个醋坛子

我在大宋整挺好 第九百二十五章 两个醋坛子

作者:小生铁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51

第九百二十五章 两个醋坛子

梅儿从来不是胡搅蛮缠的女子,自然知道十一郎这样做是为了大宋好。只不过对于赵桓,梅儿同样不喜欢,可那毕竟是赵家的事,如今的梅儿姓杨,所以便决定先抛到一边好了。反正十一郎是不会看着大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这一点梅儿比任何人都有信心。

田十一在海上漂了如许多天,大家自不能缠着相公攀谈一夜。有道是久别胜新婚,十一哥与百花姐,自然要发生一些会被和谐的事情。

和谐之后,夫妻二人终是累了。十一郎满足地抱着爱妻,附在她耳边说道:“明日带你去见几个人。”

方百花聪明至极,轻哼了一声,说那些个当过皇帝的有什么看头。百花这话可不是乱说的,毕竟他的哥哥也当过皇帝,还将方百花册封为公主。

田十一见娘子一下子便猜出自己心中所想,便也嘿嘿笑了两声,说是娘子不听相公的话必须挨罚,所以继续和谐。

家里面女人多了肯定是要吃醋的,不吃醋那种事,只会出现在理想主义的骗人故事里,反正田十一他们家是正常的多口之家。

这世上就没有不吃醋的女人,大女人同样如此。田十一脖子上带个颗草莓,与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早饭。

大宋的衣袍就是这点不好,没领子,脖子上有点啥变化都遮不住。此时又不是多冷的冬天,若是带着围脖只会是欲盖弥彰,好在田十一向来脸皮厚,对此毫不在意。

田十一不在意,牛小沫偷笑,董小婉和艾玛都是人精,唯有杨梅儿与梁红玉心里不住在泛酸。这两个在田家堪称是一大一小两个醋坛子了,任谁都没办法。

吃了饭,梁红玉回去客房,就想着应该收拾东西离开盟主府。这里毕竟是田家的内宅,她这样没名没份又没事实的,住在这里实在有些不合礼法。

还没等收拾完,师父王进却来了。一见梁红玉正在收拾行囊,王进的脸立即沉了下来,霸气的下令不许梁红玉搬出盟主府,否则就逐出师门。

梁红玉对师父向来尊敬,立即扯谎说,只是想要去拜见师娘扈三娘,并不是要搬走。

听了这话,王进的语气才缓和下来,随即便劝起了徒儿,说红玉年纪实在不小了,该成家了。

梁红玉坐了下来,捧着小脑袋痴痴地说道:“真的是很好很好的呀,可是……我就是不喜欢。”

王进心中暗骂,“不喜欢个屁”,只是因为徒儿是女孩子,所以这话没法直接说出来。梁红玉既然开始说故事里的台词了,那就代表今日没办法好好沟通,所以王进便去找了十一哥。

田十一听王教头劝他把梁红玉娶进门来,不仅又开始头疼。家里实在不适合再填人了,只是这梁小妞却是个例外。

平妻的位置方百花死活不肯给杨梅儿,那就是为了梁红玉留着的。

见王进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十一哥没好气地说道:“你劝我有什么用啊,你去劝你徒弟呀!”

说完十一哥堵气走了,王进挠着脑袋觉得,十一哥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人在风中走,聚散不由我。”

对,就是这么说的。

这事根本就不由十一哥说呀,只要自家徒儿愿意,再去百花姐那求一下,这事就算定了,自己来求十一哥干什么呀。要说十一哥这日子过得,还真是挺惨的!

田十一此时有点闹心,前世今生他都觉得爱是唯一的、排他的。对于方百花,田十一是真的爱,没有任何杂质,从心里往外爱。对于牛小沫,开始是为了安定牛皋,只是对那个小丫头慢慢便生出了怜惜和责任。其余那些,一个个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做下的事就得负责任,娶回来的人就得去爱护。但若说心里最爱的,还是只有那么一个人。

对于方百花,田十一为其去死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是心里面却仍是能浮起家里的娘子们。这种感觉很奇怪也很不好,田十一觉得,自己就是个渣男。

爬过一片山坡,入眼处是密密麻麻的坟茔。

之前战死的士卒早已将骨灰送了回来,舟山的英灵塔还是太小了,绝大多数战死士卒的骨灰,也只能葬在这片陵园之内。

这个时代的人都相信“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田十一却不喜欢。

若是有选择,田十一希望每一名天赐盟之民都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安定生活之中。

看着那些坟茔,田十一知道,自己的肩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

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要为许多活着的、死了的人们去负责。他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让这个该死的世道快些安定下来,不再有战争和杀戮。

港口方向传来礼炮的声音,人们的欢呼声竟是远远传到陵园之内。大家并不知道十一哥已经回来了,所以都去了港口,迎接他们最最热爱的盟主。

每一个天赐盟之人都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若是没有田十一,他们仍是在苦难与死亡之间徘徊,挣扎求存。

总是不该让大家失望的,所以田十一起身向港口方向走去,身后紧紧跟随的孙友爱鼻子有些发酸。只有他才知道,每次看到战士们的遗骸化做一小团骨头渣子的时候,十一哥的心情有多么的沉重。

这该死的世道……

田十一去了港口,偷偷寻了条小船,从另一面爬上了海军一号,又在万众瞩目中露面,像天赐盟之民挥手致意,随后便是一番慷慨陈词。他说到了那些战死的英雄们,说了河东河北的大宋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还讲到大家同宗同源,不能坐视不理。

天赐盟的识字班举办了一期又一期,如今就算一个卖鸡蛋的老婆婆,也能写出歪歪扭扭的“鸡子三文”几个字来。但识字与民智永远是两回事,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读书识字不代表一定有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