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虞奇侠传 > 第十二章科仪威仪 轻胜一场

大虞奇侠传 第十二章科仪威仪 轻胜一场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26

第十二章科仪威仪 轻胜一场

看着这雷台,陆通微微一笑,这赤霄派真是千年不变,这雷台自己百年前的就已经看过了,如今还是这个样子,看来赤霄倒是挺会恪守祖宗之法了。

赤霄这五雷法台三四百年前还可以自傲,现在看来真的依旧落后了。他再次去清丈那里看,清丈也不擅长科仪,当初以科仪闻名的就是至诚宗,可惜至诚宗已经被剿灭了,陆通想到自己当初看到至诚宗做科仪时候那种震撼。

陆通到了清丈那边,清丈这一次准备实在太丰厚了。他们准备了四十九张没有见过女子的桌子,不曾经过女子手的黄绒线三百根,向阳的桃木桩八根,初出窑门的水缸二十四只,不曾被禽鸟踏过的火炉一十八双,没有妻室的高手丹青要六十四名,唇红齿白的童子五十六名,不曾开篓的符纸千百张,有道行的道官一百二十名,还有未出童限的乐舞生六十名。

光是看着一份单子,赤霄就被压了一头,这一次清丈可是下了血本了,这些东西花费可不少了。这法台还没有搭建,周围的道士就觉得一股神圣感觉。

第二天,清丈派就开始搭建起来,用桌子搭了一个数丈高的法台,以黄绒绳来维系这个法台不散架。然后将桃木桩按照八卦方位布下,然后就是丹青手画的五方五凶神旗号布置起来,只见法台外旗帜飘扬,诸位神仙的画像若隐若现。

二十四水缸按照二十四节气方位布置,二十四座火炉紧靠这水缸,这象征水火相济,也暗示龙虎。

双方这还没有登台做法,胜负已经很明显了。清丈道士得意的望着自己的对手,赤霄派却是一脸茫然,清丈一向不擅长科仪,以前无非就是弄法台,然后上去踏罡步斗,如今怎么多出了这些名堂了。

陆通也有一些诧异,这法台十分像至诚宗的科仪,只是残缺了不少了。他如果没有记错,至诚的不止要水火,还有十二雷鼓,和十二风螺。

而且看到木桌和黄绒线,陆通就想笑,当初至诚派那可全是乾道,自然会用不见女子的物品,这清丈有乾道坤道还禁这个,真是东施效颦了。

这第一场比赛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到了比试的那一天,虽然大多数人都去了清丈那边,而没见过科仪的王天仁倒是拉着陆通先到了赤霄这边。

赤霄这边还是老一套,底层站在四个金甲武士,手中拿着锏鞭斧钺。中层四个文官打扮,手中拿着玉剑镜笏。最上面站着五个童子,拿着雷锣。

等到贤妃到了之后,对着雷台上的忘荃行礼之后,忘荃拿起手中的雷牌敲了三下,顿时五位童子也按照某种节奏开始敲锣,而中层的文官口中念念有词,武士唱着奇特的调子。

这十四人发出的声音倒是说不出的玄妙,不过也就王天仁这种没有见过科仪的人才会觉得有趣,四周年长的道士不少可是听过十几次了。

贤妃等到科仪结束,还是保持以往平静的说:“以声召雷,以雷诛邪,这五雷台用来科仪,大材小用了。”

贤妃说完,就离开这里,到了清丈的法台前,只见妙一位于法台上,八个桃木桩旁边站着八个童子,这八个童子头上贴着甲马,拿着木槌站在一旁,在水缸和火炉旁边也有童子贴着甲马站在那里。

这旗帜下面,坐着一百二十个道官,在外面还有六十个乐舞生。

等到贤妃坐定,妙一在法台上踏着禹步,童子敲着木桩,搅着水缸里面的水,扇着火炉下面的火,火炉中渐渐出现烟雾,在烟雾之中,道官齐声吟诵《华阳经》,乐舞生也开始奏响乐器。

众人只觉得恍惚之间到了仙境,耳边捣药声若隐若现,溪水潺潺流动而不知所由来,除此之外,伴随着扇火声,还有缕缕丹香。

在科仪结束的时候,众人感觉到不舍,更加坚定了自己向道之心。现场唯一没有受到影响的便是贤妃和陆通,贤妃等科仪结束,平静的说:“贫道曾从典籍之中得知至诚科仪,举世无双,今日得见,果然不假。”

妙一脸一红,知道贤妃看出了这科仪是脱胎至诚派,虽然不好意思,但是关系到《牧牛图》,他还是只能出声说:“掌教真人,这一场算我们胜了吧?”

贤妃没有回答,而是望着忘荃,忘荃无奈的叹气说:“赤霄败了。”

“十天后,第二场斗剑。”

贤妃说完,再次补充说:“既然罗天大蘸已经不能举行,贫道已经致谢襄国公,襄国公明日将率领府军离开此地。”

四周的道士顿时将心上的一块石头放下,本来打算借机离开的,如今也准备留下来看两家斗法。这场比赛的过程远远比罗天大蘸更加吸引人。

陆通看着贤妃,有一些疑惑了,贤妃这么为什么要将第二场的比赛定在十天之后,科仪隔了两天还好说,毕竟要搭建法台,准备物品,这一个比剑有什么好准备,竟然定在十天之后。

陆通心中虽然纳闷,但是现在线索太少,实在难以断定,他只能先打听一下这次参赛的两个选手的情况。两派倒是没有藏私,也告诉了双方出战的角色。

清丈那边就是慧茗,赤霄则是一个中年道士三妙。慧茗没有什么名气,而三妙倒是的大有名气,他年少之时因为曾受某知县救助之恩,于是当了那知县的护卫,那知县迁为悦华府知府之后,遇到一件难事,悦华府迪山之中有一伙盗贼啸聚,知府屡次派人围剿,但是因为这伙匪徒太过狡猾,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见知府为难,三妙于是潜入山中,用了七天时间,将三位贼首给刺杀。这些山贼没有了头领,降的降,逃的逃。后知府病逝,三妙看破红尘,才到了这里出家。

三妙能在数百人之中取敌人性命,自然有过人胆识和武艺。大家都看好赤霄,虽然他们不歧视坤道,但是认为坤道在力气上已经输了,更别说对阵的经验。

而陆通不这么看,他知道慧茗的来历,她的祖上当初可是仗剑入军营,让太祖赞赏不已,那人作为太祖贴身侍卫的时候,魏朝和白藕余孽派来的杀手没有一次得逞。因为这个功劳,被封为安乐伯。

慧茗的剑术虽然自己没有见到,但是安乐伯绝技袖中箭倒是学的七成了。

次日早晨,众道士作完早课,就察觉到了襄国公的府军已经撤离了这里了,他们心中大石终于落下。

陆通带着王天仁开始游历这赤霄十二峰,这十二峰古迹繁多,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相忘台。

相忘台在凌云峰上,在找朝时候,毕公尚随赵明王游历到了这里,毕公独自到了这里观赏。

他望着云海翻腾,想到了人生苦短,权贵名利,不过朝露,如这云海变化,不过瞬间,心中顿时大悲。这时候一个道人突然唱着一首道情出现:

“咄,咄,咄,茫茫大地如墨黑。休,休,休,世人尽到魔障头。忍,忍,忍,弄尽聪明反作蠢。来,来,来,战场白骨生青苔。”

听到这道情,毕公想到自己戎马一生,每夜梦回,皆是尸山血海难以安睡,于是有了向道之心,在道人的点化之下,放下一切,留书明王,和道人从这相忘台跳下,消失无影无踪。

后赵朝国都给攻破的时候,有樵夫听到相忘台上哭声如雷,有好事者准备一探究竟,但是却在凌云山中转了很久,没有找到前往到相忘台的路。

接下来相忘台出现了各种奇特的传说,传说越多,这相忘台更加有名气,附近有一句俗语,不到仙宫坐,先往相忘行。

而这几天因为府军封山的关系,四周的道人都惶恐不已,没有多少人还有心游历赤霄,欣赏风景。

陆通站在相忘台上,看着山中云海翻腾,心中不为所动。而王天仁却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在来的路上,陆通已经和他说过了这里的传说了,这无意之中让王天仁相信了云海之中藏着秘密,需要自己发现。

陆通没有打扰,观赏了一下四周的风景,准备去看其他的地方了,他对神仙往事一点都不敢兴趣,这种传说不过牵强附会而已,他宁愿相信毕公是无意失足摔死在这里的,也不愿意相信是随仙而去。

陆通信步游走的时候,突然看着两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还是自己人的慧茗,另外一个人却是一个穿着华富的少年公子哥,陆通看着两人到来,也不管王天仁是否领悟了什么,将他拉在一旁。

这相忘台附近树木茂盛,倒是适合隐藏,陆通带着王天仁爬上一株树,然后对他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王天仁纳闷的点点头,看着相忘台那边。

很快慧茗两人就到了相忘台,那个公子哥看看四周,轻声说:“灵妹,经过我的查证,那《牧牛图》果然已经失窃了,赤霄掌门还在暗地搜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