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虞奇侠传 > 第十五章随王(求订阅,求书评)

第十五章随王(求订阅,求书评)

“感谢少侠救命之恩,看少侠的样子,是准备前去襄城,小女子也准备前去襄城,不知道是否能和少侠一起前去。”

刘思永对于这种事情一向不会拒绝,这位小姐吹了一声口哨,很快一匹红枣马跑了过来,这个小姐骑上马,和刘思永一起并驾齐驱。

刘思永询问这个女子的姓氏,得知这个女子也是姓刘,是京城人士,前来河左四府游玩的。

“刘小姐,你胆量倒是不小,带着三个仆人就敢从京城到这里。”

“小女子在闺中听闻,天下太平,四方无事,闻河左那是天下繁盛之地,不由有了游览之心。这一路上倒是没有危险,没有想到了这贤贺府倒是出了一些问题。”

刘思永摇摇头,告诉刘小姐,这天下的确太平,但是流寇暴徒还是有的,像刘小姐这样的闺中女子,带这点人还是太危险了。

刘“其实,若不是少侠出手,我也准备出手的。少侠你别看小女子这样,一般情况下,十几个大汉进不了身的。”

刘思永也笑着说“是吗?真是失敬了,失敬了,没有想到刘小姐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女侠。”

刘小姐腼腆一笑,然后询问刘思永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事情,刘思永丝毫不放过吹嘘的机会,将自己的文采武功都跨得天下仅有,地上无双。

刘完,不由一笑,对着刘思永说“刘少侠,过秋闱之事,这些年来,似乎只有今年探花姓刘。”

“对呀,那就是我兄弟。”

“啊,是吗?失敬失敬,没有想到刘少侠竟然是小司马的儿子。”刘着,神情不知道是嘲笑,还是真的失敬。

刘思永见刘小姐是京城人士,也不敢太过吹,只能说“小司马就是我的大伯,我是他的侄儿。”

刘小姐哦了一声,然后看着刘思永说“原来如此,小女子还在疑惑,这小司马五个儿子都已经当了官。”

刘思永见刘,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和随良佐向聊了,要不这一次可是要牛皮吹破了。

刘思永继续吹嘘,自己因为不喜欢官场,于是就效仿游侠,四处闯荡,行侠仗义。

“少侠,真是能人所不能,多少读书人,想要谋取一官半职,只有少侠能顾舍弃功名,当一个游侠。”

“哈哈,这就是的好了,这经书读的好,取青紫如同拾草芥。等到我在江湖玩够了,再去找圣人,要一个官当当。”

那三个仆人听着刘思永如此大言炎炎,不由都露出了鄙视的目光,刘思永没有在乎,继续谈着。

到了襄城,他们运气不错,刚好到了关闭城门的时候,刘思永询问刘小姐是否有住的地方,若是没有,自己可以帮忙找一家客栈。

刘小姐告诉刘思永不用,自己在城中有一个亲戚可以去投靠,住处倒是没有问题。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她倒是不方便请刘思永吃饭,她询问了刘思永的住处,然后就告辞了。

刘思永没有回到客栈而是到了病梅先生的住处,这毕一东果然遵守诺言,等着他回来吃饭。

这一次吃的是火锅,这河左四府的,除了东南府的不吃辣,其他三府都吃辣。

刘思永自幼不习惯吃辣,这才吃了几口,就觉得心中如同火烧一样,见刘思永不能吃辣,毕一东拍着刘思永的肩膀说“男子汉大丈夫,酸甜苦辣都要能吃,你是我的弟子,以后走南闯北,要吃的东西可不少。”

刘思永说着是是,然后在自己碗里到了一杯水,先洗一下在吃。

东小姐看到这个样子,不由一笑“没有想到刘大学士,如此暴殄天物。你这样吃火锅,还有什么乐趣。”

“慢慢来,慢慢来。没有想到东小姐竟然也能吃辣,真是让小的意外。”

“毕竟要嫁到祥云府,怎么能够不能吃辣呢?”

刘思永说也是,慢慢吃了起来。

吃到后面,毕一东用帕子抹去自己的额头的汗水,对着刘思永说“徒儿,我让你办的那件事,你办好了吗?”

“办好了,师尊请放心吧,不过师尊,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接下来,你就好好招待那位姑娘,她人生地不熟的,在这里需要多帮助。”

刘思永点点头,看了看东小姐,东小姐告诉刘思永,她们行程又要耽搁了,要在这里忙完了之后在离开。

毕一东让刘思永留在这里休息,刘思永摇摇头,说明天有人要去客栈找自己,他先回到客栈里面比较好。

毕一东也没有阻止,让他回去。

刘思永回到客栈,发现随良佐竟然也没有在,他摇摇头,不管这些事情了,随良佐这么大一个人,也不会走丢了。

休息到早上,他起来洗脸的时候,随良佐就回来了。

随良佐对着刘思永笑着说“刘兄弟你昨天不是说,我去军营里面,未必会被重用,于是我昨天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看,这是一封推荐信。”

刘思永拆开一看,也学毕一东的样子,拍着随良佐的肩膀说“随大哥,你真是;厉害呀,这总督就亲自举荐你。”

“没有什么厉害,我就是到了总督衙门,敲了一下鼓,然后走了进去,对着总督大人说了一番,那个总督大人缠我不过,只好写了这一封推荐信。”

刘思永如同看着怪物一样看着随良佐,对着随良佐说“随大哥,你确定那总督大人没有动刑?”

“动刑?动什么刑,这多大点事情,值得用刑吗?”

随良佐说到这里,想了想,然后说“刘兄弟,你知道吗?随王已经到了襄城。”

“啥,随王,等等,我都忘记了,随王的封地好像就在附近。”

随良佐点点头,他昨天就和总督说了,这一封信,总督不写的话,他就自己前去找随王。

刘思永这才点点头,随王是当今圣人的兄弟,是安太后的长子,在仁皇帝的时候,就颇为喜爱这位王爷,民间传闻,若不是仁皇帝驾崩的太早,这皇位还未必会落在当今圣人手中。

不过当今圣人对于自己的兄弟倒是仁至义尽,都是分封的好地方,更是将朝廷的盐引给分给诸侯王。

关于这个举动,朝廷议论纷纷,毕竟盐铁向来是国库的重要来源,虽然现在丁银已经给朝廷带来了不少收入,但是这收入自然是越多越好。

圣人回禀朝廷的就只有一句,有了盐引,诸侯王就不用内府出钱奉养了,文皇帝的时候,只有几个异性诸侯王,自然不用担心这件事。

到了仁皇帝,就有八个同姓王,至于当今圣人,就有十四个同姓王了。

这样同姓王就要二十二个,朝廷要供养就是一种负担,用盐引既不亏待诸侯王,也不会让内府亏空多少。

圣人明白,虞朝的盐引收来的钱,经过层层克扣,十能有一就算不错了,他直接让亲王经营,是亏是损,诸侯自然有把握。

除此之外,在修文十二年,圣人还下令,同姓王三代而降,就是第四代同姓王,从一字王变成二字王。郡王三代而斩,这是面得虞朝亲王到后面越来越多,造成巨大财政负担。

当然这样最重要的是,这样圣人嫡系的实力就可以压着旁系,这嫡系要比旁系晚一代降爵。

这个诏令下来,自然有人反对了,理由是国公可以世袭罔替,异姓王也可以,这到了同姓,反而不行了。

圣人对于这些奏折都是留中,根本懒得反驳,国公就算万子千孙,但是天下一辈子只能有二十二个国公,异姓王也就是如此。

但若是这同姓王,到了六七代以后,怕是天下的亲王就有五六十,到时候这天下真的各地是亲王。

圣人改元承仁的意思也明显,若是他们兄弟不愿意这么做的话,那么圣人只好走仁皇帝道路了。

承仁元年,安王,随王,楚王,吴王,凉王,齐王,英王七个王爷同时献上奏折,支持仁皇帝这么做。

他们七个都答应了,诏王,幽王,洛王,周王等八王也献上了奏折,愿意接受这个降字除爵。

剩下的王爷见见这个情况,也乖乖献上来了奏折,这件事就算这么敲定了。

“随大哥,听说这个随王是一个有趣的亲王,到了封地之后,整日闭门不出。”

“嗯,是的,有人说他在闭门苦学,有的说让他闭门玩乐,不过王府森严,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随王到底在干什么。”

“这么一个人,竟然回来襄城,可真是难得。”

“或许是为了接待襄国公,毕竟他是东道主,若是他不亲自迎接,这似乎不太好。”

“我看不会,我想是随王在家里憋得慌了。我可没有听说,随王去见贤国公,听说贤国公有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思永摇着头说,对见襄国公的说法表示质疑。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