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虞奇侠传 > 第两百九十七章兴学

大虞奇侠传 第两百九十七章兴学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26

第两百九十七章兴学

林泉劝说了一下,说这件事不可强求,自己尊重乐琼。

乐琼看着林泉,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林泉让乐琼早点休息,不要想太多。

第二天,林泉起来之后,云思义前来请安,然后云思义询问林泉,自己能否去县学看看。

林泉听到这话,点点头,陪着云思义到了县学。

这县学比起其他地方的私塾还不如,就是一户人家所改成。

书院椅子都放在天井之中,这生员大概就在其中学习。

在大门出贴着一对对联。

“动地惊天,除衣打门斗五板。

穷奢极奢,连篮买豆腐三斤。”

乐琼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对联,忍俊不禁,询问林泉这是什么意思。

林泉说这是教谕自嘲,教谕自古以来被称为冷官,所管辖的,也不过一个门斗,所以能惊天动地也不过是打门斗五大板子。

至于下面,就是说穷,穷的连豆腐都买不起。

林泉他们在大门前议论,门斗听到了,不由看了一下,林泉习惯的问了一句:“教谕如今何在?”

“教谕老爷请客去了。”

“原来今天是丁日。”

如今教谕没有在,生员自然也没有在,于是林泉带着云思义离开了。

“林公子,这和丁日有什么关系?”

“因为丁日要祭祀宣父,教谕能够分到肉,这才有请客去了。”

乐琼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不由感叹,这教谕好歹也是一个官,既然这么凄惨。

林泉说如今自己上奏之后,教谕还有训导三人了,不过就南通城这个情况,只怕是没有训导了。

至于衣食补给这些,林泉也只是希望那些富饶的县学能够照办,至于这些穷乡僻壤,教谕不挨饿就算不错了。

第二天,云思义他们继续来这里,这恰巧教谕昨天请客了心情好,如今正在试士。

不过这一次不是出的时文,而是试贴诗。

魏朝以时文取士,四书上的句子差不多出完了,虞朝对于截搭题管理又言,于是在靖正年间,就有了试帖诗,这试帖诗是附在时文后面,不少考官也懒得看那千篇一律,东抄西改的时文,直接看试帖诗,若是试帖诗没有问题,那么再看时文有没有犯忌讳。这样对于阅卷官来说,省去了不少力气。

阅卷官这么做,那么学校里面自然也是以试帖诗为主,毕竟试帖诗可以随时考学子。

林泉他们在外面看,教谕当时陪同知县,见过林泉,连忙邀请林泉他们进来。

林泉他们进来之后,云思义不由一笑,原来这些学子额头上头贴着白纸条,这白纸条上黏在在学子额头上,而下端黏在桌子上,这样学子上下倒是无碍,若是左右晃动,纸条就会断裂。

“教谕倒是想了一个好法子。”林泉不知道是嘲讽还是赞叹,教谕听了之后,连说公子客气了。

等他们坐下之后,林泉询问这一次题目是什么,教谕得意地说:“万马无声听号令。”

林泉看了看教谕,这个题目倒是出的不错,这个教谕胸中还是有点点墨的。

不过这些生员却一个个皱着眉头,这试帖诗需要了解全诗才好写,这也算是考验学子学识的一种手段。

这一句出自欧阳永叔,原联为“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算是比较偏僻的一句诗了,这些生员想必是不知道了,自然不好动笔写。

这时候一个生员大声说:“诸位想知道下句吗?”

在场的生员都说想,这位生员徐徐说着:“一牛独坐看文章。”

这一句一出,在场轰然大笑,教谕脸都气青了,拿着戒尺打着桌子,发泄心中的愤怒。

本来教谕有权责罚,奈何这个教谕性子柔,不敢动手,外加林泉诸人坐在这里,他自然不敢动手了。

“去去,都回去,明天不将这试帖诗交上来,你们是知道的。”

教谕迫于无奈,只能让这些生员离开,这些生员得到这个命令,自然一哄而散,连问候都没有。

教谕见到这个样子,嘴唇蠕动,对着林泉说:“蛮夷之人,久疏教化,让林公子你见笑了。”

“无妨,其实那生员虽然有些不对,但也算文思敏捷,若是加以教化,日后必成大器。”

教谕说着是是,林泉询问这教谕,这生员似乎人员不足。

教谕说是,夷人不愿意来上学,而乡绅弟子,不学无术,如今县里只有这十个生员,都是三等秀才,若是严格一点,基本可以化为四等。

林泉听了之后,对着教谕说:“这么说来,此地还应该大兴教化才是。”

“奈何此地没有书堂,县学又是非秀才不收。”

林泉想了想,询问如今城中有老秀才没有,若是有老秀才,他可以筹备学堂,让老秀才教授蒙学。

“林公子,这倒是有一个,文章火候倒是到了,就是运气不到,他叫周进,是一个笃学的读书人。”

林泉听了之后,询问了周进的住处,得知周进住在城外,不由点点头。

林泉没有找周进,而是先找了知县,将自己办学堂的事情说了出来,知县对于这种事情,只有连声说好。

知县说文庙那里还算清净,到时候教书先生可以去那教书,林泉让知县准备一下,然后派人去请周进来。

周进是傍晚进了城中,进入知县衙门的时候,不由战战兢兢,见到林泉,连忙行礼说:“林公子,不知道你找小生所谓何事?”

“周先生无须多礼,在下准备办一个学堂,如今还差一位先生,如今听闻先生之名,特相邀先生,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不知道是住馆还是携眷。”

这住馆就是给束脩,然后包先生一个人的饮食住处。携眷就是帮忙照顾先生一家人,给他们住处衣食。

“皆可。”

林泉对于蒙学没有什么兴趣,这才要找人,接下来,他询问了周进的一些问题,见周进学问如同教谕说的那样,是有的。只是运气不到而已。

接下来,就是修地方了,然后林泉让知县寻找城里的孩子,凡是男子七岁以上,女子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都可以入学。

这到了冬月,就有百多人报名,这不让他们出银子请先生,他们自然乐意了。

林泉也让人准备书本描红这些东西,这个学堂,基本成为义塾。

靖正十一年正月初十,这是一个好日子,学堂正式开学。

林泉也亲自去看了,周进带着这些人读三字经,不少没有报名的,也到了学堂旁边来看。

这些多是夷人的孩子,他们父母对于虞人不信任,不让自己的孩子来。

不过这孩子天**热闹,趁着父母不注意,就来了此地。

在当天放学的时候,林泉教导这些人,如今这机会难得,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读圣贤书,做有用人。

回到家中,乐琼对着林泉说:“林公子,我记得宣父有个弟子,就是治一个小地方,受到了宣父的夸奖,如今林公子,也是如此。”

“不过这不算治理,不过兴学而已,希望这南通城能够多出一些圣人君子。”

林泉闲的无聊的时候,也指点一下周进,周进这一心功名利禄的,对于林泉的学问虽然敬佩,但是却不怎么放在心上,林泉后来明白过来,也只是说时文,不谈学问了。

这时光飞逝,林泉得到了第二封家书,信上的内容让林泉苦笑不得,他这个父亲还在这穷乡僻壤受罪,而林多闻就已经封了信武伯了。

林泉看完,将信递给乐琼说:“这么说来我算是福气了,我一个罪人,竟然是两个伯爷的父亲了。”

乐琼一笑,对着林泉说:“这是圣人对林公子你的器重,这一文一武,看来圣人有心栽培了。”

“希望绍闻、多闻不要辜负了圣人一番美意了,你替我回信一封,等到绍闻年纪少长,就让丽华传授学问,无须延请老师。”

乐琼对着林泉说,这样似乎不太好,这丽华是绍闻的二娘,这管绍闻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不如另外请一个名师,这样才好管。

林泉听是这个道理,他认为自己弟子倒是有资格,但是这些人都是绍闻的世兄,只怕也不敢管。

林泉想了想去,都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这教导的人,第一要有学问,二是要人品好。若是学问好,人品不好,绍闻只怕要带上歪路,若是人品好,学问不好,林绍闻只怕会被教导成为一个木讷之人。

林泉一时间没有想到好的人选,只好在信中说,让陈稚珪这个岳丈留意四周是否有贤士,等到绍闻到了入学的时候,再延请到家中来。

林泉不指望绍闻和自己一样,能够无师自通。这些年的对于学生的接触,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一个老师十分重要。

可惜他如今被困在这南通城,不能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他心想,等到自己两个孩子长大了,自己能否回去还是一个问题。

林泉想到这个问题,不由意兴阑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