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虞奇侠传 > 第七十四章佳人浅笑知府难

大虞奇侠传 第七十四章佳人浅笑知府难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26

第七十四章佳人浅笑知府难

说遗憾两字的曹锡熊脸上全是笑容,写满了幸灾乐祸的四个字。

陈士弘也顺着曹锡熊的话走,告诉曹锡熊,说自己还是认为才学无双,上一次不中,只是因为时运不济,等到后年,自己还要拿一个解元。

“是吗?那愚弟就在这里助李兄科场得意,位列图首了。”

陈士弘也说了来意,自己听闻曹锡熊的妹妹是一个才女,不过他不信闺中之人,有什么才女。就算有才女,不过是一群人吹捧,最多是粗通文墨,算不上什么才女。

“既然李兄有这心,那么不如和舍妹文试一番,看看舍妹这个才女是否有才了。”

陈士弘见曹锡熊中了自己激将法,自然继续作高傲姿态,点头应允了。

曹锡熊告诉丫鬟:“去转告大姑娘,这京城来了一位才子,要和大姑娘文试,不知道这题是阁下出,还是舍妹出。”

“自然是客随主便了。”

曹锡熊点点头,丫鬟回到了秀楼,将这件事告诉了曹池凤,曹池凤听了之后,告诉丫鬟,就以新柳为题,不限韵。

“大姑娘,这新柳早就被人写过了,你为何出这么简单的诗。”

“这人来比试,不管有没有才,我都不想刁难他,若是真的才子,旧题也可以出新意,若是没有才气,他随便写一首,我也和一首,他见了诗,自然会识趣离开了。”

丫鬟将题目说了,陈士弘听了之后,让人拿来笔墨纸砚,挥毫而成。

曹锡熊上前一看,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写着:

“风最轻柔雨最时,根芽长就四朝枝。

画桥烟浅诗魂瘦,吴苑春怜舞影垂。

拖地黄金应自惜,漫天白雪为谁思?

流莺若问情长短,请验青青一树丝。”

曹锡熊虽然不懂诗的好坏,但是见陈士弘这么短的时间,就挥毫而成,对仗工整,不由心想:“这姓李的小子倒是有些学问,就不知道妹妹是否有办法难到他了。”

丫鬟将诗送了过去,曹池凤看了之后,对着丫鬟说:“这位公子是丰城人?”

“嗯?小姐你怎么知道?”

曹池凤告诉他,这写的就是丰城柳,丰城乃是四朝古都,这画桥,吴苑都是丰城有名的景物,她心想自己这无心所命的一道题,正好遇到行家了。

看着诗尾联,这人似乎也和林多闻一样,抱着求偶之心而来。

不过曹池凤倒是没有那般恼怒,也写了一首诗,然后告诉丫鬟,让那位李公子等下在写一首诗,题不限,韵不限。

丫鬟点点头,将曹池凤所做的诗递了过去。

陈士弘接过之后,嘴里念着:

“绿浅黄深二月时,傍簷临水一枝枝。

舞风无力纤纤挂,待月多情细细垂。

袅娜未堪持赠别,参差已是好相思。

东皇若识侬青眼,不负春添几尺丝。”

陈士弘念完之后,心中激动万分,想着这曹池凤真乃是才女,若是自己能够娶到这位女子,日后吟咏,岂不美哉。

丫鬟将曹池凤的要求说了之后,陈士弘转念一笑,就明白了曹池凤的心意,曹池凤是担心上一首不是自己所做,让自己现做一首,这样可以验证诗风。

陈士弘想了想,于是也写了一首诗。

“潋滟湖光数顷浮,谁知曲涌万峰头。

豁开古殿当前月,散作空山不尽流。

金壁影摇冰镜里,鱼龙深在广寒秋。

一轮直接曹溪路,白浪家风遍大洲。”

这首诗是陈士弘昔日所作,乃是他最为得意之作,递呈之后,就静静等待了。

曹池凤看了之后,对着丫鬟说:“此诗气象万千,豪情凌云,此生非是一般人物,告诉哥哥,切莫怠慢了。”

“小姐你不写一首相和吗?”

“我未曾外出过,何曾见过这般气象,若是以春草花鸟做和,反而让行家取笑了。”

丫鬟到了大厅,禀告之后,曹锡熊见自己妹妹都难不住他,于是心中闷闷不乐,勉强拱手说:“李兄高才,高才。”

“令妹真有停机咏絮之才,反而是小生唐突,还请曹兄见谅。”

曹锡熊见难不住陈士弘,也不愿意和陈士弘多谈。

陈士弘察言观色,今日既然已经求得了这诗,自然也不愿意多待,于是离开这里。

陈士弘到了客栈之后,吟咏不绝,自然不用细表,而曹池凤这边,看着两首诗,脸上也是笑容满面。

丫鬟见曹池凤这样,对着曹池凤说:“大姑娘,你不知道,这位李公子样貌也是一流,那日那信武伯,比起他来,尚且要逊色几分哩。只可惜,他这么一般才貌,却没有中举。”

“这位公子,想必是不屑以时文调取功名而已,要不便是时运不济,这文章写得再好,若是没有朱衣暗自点头,也不能博一个功名。”

曹池凤说完,对着丫鬟说:“好了,以后不要在谈这件事了。”

“哈哈,大姑娘,你心中莫非是……”

“你再胡说,我可是要生气了。”

“大姑娘,不是我胡说,如今这李公子若是白身的话,只怕是难以偿你心愿,希望他早日独占鳌头,当一个进士,入了翰林院,那就和小姐门当户对了。”

曹池凤没有应答,心中却有了这个想法。

这时间荏苒,很快就到了知府召见的日子。

陈士弘换上朝服,到了衙门,衙役恭敬地迎着他进入到府衙后堂,接下来,等到这知县都到齐了,知府才走出来,众人行礼之后,知府让他们坐下,开口说了正事。

这件正事就是沧海府流民的事情,原本那些因为战败而贬入贱籍的,已经过了三代,按照朝廷惯例,就要脱去贱籍了。

不过这脱籍之后,这些人也没有田地更够耕作,而按照仁皇帝的规矩,也要缴纳丁银。

这本来是想要让这些人不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是这能做的事情,已经有人做了,如今一部分想要出苦力都没有地方出,于是这些人就以乞讨为生。

根据知府的调查,这沧海府就有十万乞丐,这些人的丁银,知府告知朝廷赦免了,朝廷也允许了,不过这么多流民,不安置的话,终究是一个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