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虞奇侠传 > 第两百五十九章水患难除求贤良

大虞奇侠传 第两百五十九章水患难除求贤良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26

第两百五十九章水患难除求贤良

知县说着唯唯,邀请林绍闻到了衙门休息,当天晚宴之后,陈秋石对着林绍闻说;“小冢宰,我觉得这知县也有问题。”

林绍闻让陈秋石说下去,陈秋石说这个富商就算经商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想必是知县有所协助,这才有这么点钱,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县虽然没有那么都来路,但是要搜刮起来,十万两还是很容易的。

陈秋石从这一次赈灾上面来说,这一次一天成本大概就一两银子不到,这等到朝廷银子拨下来,他们要贪了十分之九甚至更多,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林绍闻说自己也怀疑这知县也参与到其中,但是林绍闻想起了大司空的话,这个知县就算有问题,自己也不好多为难,免得到时候知县难逃一死的时候,想办法暗中加害自己。

陈秋石说这倒也是,狗急跳墙,这些知县也不是什么好人,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第二天,林绍闻亲自监督赈灾,看着四周灾民感动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暖,他告诉陈秋石,若是朝廷没有这些贪官污吏,压榨民力,这四民能够各安本分,那么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民变了。

陈秋石点点头,说历代盛世,都是需要吏治清明,这当地方官的,不需要多门有才干,只要不搜刮民脂民膏,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救济灾民就可以了。

林绍闻在这里待了两天,叮嘱了知县,自己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若是回来的时候,这赈灾的银子又出了问题,那么就别管他了,

知县说自己一定会亲力亲为,亲自监督,绝不会在赈灾上面弄虚作假。

林绍闻离开这里,前去下一个县,这林绍闻到城门的时候,就有厢军士官来请安,林绍闻到了赈灾的地点,发现这里不是煮好了粥,而是有财米油盐酱醋这些东西,每个人拿着谱牒上前去领取,然后这里有人记账,一式两份。

林绍闻看了之后,询问主事的,这是谁的法子,主事自然是说是他们县老爷的,林绍闻询问了灾民,得知这里借的都要还,自然也有利息了,不过利息很低,一石米,三年之内还的话,也就是加收一斗而已。

其他也是如此,对于灾民来说,这能借总比没有借好,而且三年之内还,只要接下来三年之中风调雨顺,他们就可以完全还清。

林绍闻听了之后,点点头,这时候知县也来拜访林绍闻了,知县见到林绍闻的时候,还有一些惶恐,林绍闻行礼之后,知县告罪,说朝廷赈灾,本来是为了利民,但是自己却有息,真是有愧朝廷仁厚之恩。

林绍闻说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不知道知县怎么想到的,知县有一些惭愧,他没有说话。

陈秋石知道知县为什么不说话,这是青苗法的一个变种,只要读过书的都知道,但是林绍闻很明显不知道,知县要是说出来,岂不是让林绍闻丢脸了,于是陈秋石在林绍闻耳边说了一番。

林绍闻点点头,陈秋石询问知县,这河左四府,不是应该实行林泉的义仓法吗?怎么会一次受灾就没有粮米了。

知县尴尬,告诉陈秋石,这朝廷有这好心,但是河左四府凭借土地肥沃,最开始还行了,后来争端一起,就慢慢废除了。毕竟这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别说一族之人了。

陈秋石叹息一声,询问为什么这一次受灾,灾民就要乞讨了,难道没有存粮吗?

知县说这水灾一来,那是什么都不留,很多人房屋都不存了,更别说米粮了,真可谓是多年积蓄,一朝尽丧。

这存粮遇到旱灾还没事,遇到水灾,那真是没有办法。

知县说道这里,说这一次主要是冬官府典壅上士要负全责,没有在去年冬天清理河道,导致了这一次玄河泛滥。

陈秋石询问这件事为什么没有人禀告,知县说这河道已经很多年没有清理,毕竟如今大家都忙着修路,没有那么多人力,大家都以为不会有事,没有想到今年大雨,导致了水灾。

林绍闻听闻之后,询问知县,是否有什么良策,知县的意见基本就是堵不如疏,加高岸堤这种法子。

林绍闻也没有多问了,林绍闻在这里待了一天,就前去其他县,这些县都接到消息了,也认真赈灾起来,林绍闻也没有好职责了,勉励他们。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林绍闻到了丰城,丰城已经很少见到灾民了,毕竟这里是东南首府,天下第三繁华的都市。

林绍闻没有多感概,到知府衙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冬官府的典壅上士。

这位是南都唯一有实权的官员,京城那里的那位,主要管理帝江,而玄河就归他所管。

就算他的上司司水中大夫,也没有他有权。

不过如今这位典壅上士脸色十分难看,可以说是面色苍白,没有半点血色,如今玄河泛滥,是他失职,朝廷追究起来,他是绝对跑不了。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挽救,给这件事有一个好结局,然后可以保住自己一条命。

如今他来这里,就是希望丰城知府能够调动一些人手,协助他处理这一场水宰。

见到林绍闻到来,典壅上士认为是朝廷派林绍闻捉拿自己的,于是连忙行礼,希望林绍闻能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一件事,在将自己免职。

林绍闻说自己这一次主要看赈灾的,关于捉拿典壅上士的事情,自己还没有得到消息,而且真的要处置,也是秋官府的人前来,而不是自己前来。

林绍闻说完,典壅上士这才松了一口气,林绍闻见他们有正事要讨论,于是就主动告辞。

而知府却留着林绍闻,希望林绍闻能够一起出谋划策,解决这一次水灾。

林绍闻只好坐下,接下来典壅上士冲破堤坝的地方,他已经找人修补好了,如今剩下就是将那些洪水给倒入河道之中。

河左四府都是平地居多,有些地方比较低洼,这洪水退去之后,也成了一个小湖泊,要解决的话,只能挖一条水渠,将这些水给导出来,林绍闻见典壅上士有对策,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典壅上士告诉林绍闻,他现在为难的是,这已经快到夏季了,错过了农活季节了,这一年受灾的地方,就没有收成,这应该怎么办,虽然这一件事应该是地官府的事情,但是祸是他惹出来,他也要想办法解决。

林绍闻也为难了,这要赈灾,那么就要救上一年了,这样朝廷可担负不起。林绍闻说自己也不知道,他想说借粮给民,但是这借粮借多了,这些人未必能还的上来,而且这也没有粮食可以借。

林绍闻不知道办法,只能闭嘴,这知府知道典壅上士的想法,但是他可不愿意,这件事可不是小事。

这件事磨蹭到晚上,都没有一个结果,知府让他们先用晚饭,这用膳的时候,典壅上士看着满桌子的菜肴,无从下筷,知府询问典壅上士,是不是饭菜不可口。

“非也,只是本官想到这灾民没有粮食可以为生,不由心中悲伤,难以下咽,还请见谅。”

知府听他这么一说,也只能放下碗筷,告诉下人,今后要节衣缩食,这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赈济灾民。

林绍闻见他们表态了,也只能放下碗筷,不在用膳了。

第二天,林绍闻就亲去神目山,见梁法尧了。

到了书院,梁法尧正在上课,林绍闻就在一旁等着,这书院倒是优雅,是用竹子建的,显得十分幽静。

等到中午,梁法尧见到林绍闻,对着林绍闻行礼。

这是梁法尧好林绍闻第一次见面,梁法尧见到林绍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他教书这么多年,知道读书人身上有一股儒雅之气,而林绍闻身上只有一种华贵之气,虽然样貌有几分林泉的容貌,但气质上真是云泥之别。

不过毕竟是自己恩师的大儿子,梁法尧心中不喜,也还是客客气气和林绍闻见面行礼。

这寒暄了一阵子,梁法尧就知道林绍闻的根底了,婉言告诉林绍闻,希望林绍闻能够多读书,免得丢了林泉的脸。

林绍闻自然答应了,顺便也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听到周水田这个名字,梁法尧倒是一笑,让李昌吉和周水田出来,双方见面之后,周水田以下午要上课为理由,先离开了。

林绍闻说了久仰之后,李周二人说着不敢,接下来林绍闻也说了自己邀请之意,周水田谢绝了。

而李昌吉倒是有了兴趣,不过他不愿意走察觉,他想要走科举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对此李昌吉也对着林绍闻开始谈论起来,关于这一次治水的事情,李昌吉言语之中对于现在治理玄河的方法十分不满,他说这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已。

林绍闻询问李昌吉有什么好的意见,自己也好告诉典壅上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