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共讨

初平八年,正月十三。

曹操得虎牢关之消息,悲愤不宜,当即下令,号召精兵十万,自兖州豫州,进入虎牢关,支援皇甫嵩,讨伐国贼董卓。

他的出兵,并非虚言。

一开始他就已经出兵了,基本上已经打通了豫州的道路。

所以在虎牢关事件之后,他的反应才能如此迅速,连连进兵,不断的功课豫州兖州的所有城池,把豫州兖州的西凉军赶尽杀绝,杀一个血流成河。

而就在正月十五的时候,牧景在江州城,与城外建高坛,号召十万雄狮,誓师北伐。

这一次誓师,主要是一个仪式而已。

其实牧景早已经在北疆频频的调动兵马了,之所以还要举行这么一个盛大的仪式,那是为了壮大声威,告示天下,表达出益州出兵的激愤。

也表达出了益州对于此战的决心。

誓师之后,牧军的动作迅速如雷,并非是那种有口无心之人,紧紧不到两日的时间,牧军大将黄忠,率精兵数万,越过大散关,兵临陈仓,正式进攻关中之地。

本来皇甫嵩和曹操两人之力,还不足以撼动天下,但是牧景来这一下,就好像火上浇油,一下子把这一团火,烧的红红火火的。

这一次,西凉绝对是走了一步臭棋。

虎牢关下,他们以皇甫一族,还有关中将卒的家属,压迫皇甫嵩,想要逼皇甫嵩退关投降的招数不仅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特显了皇甫嵩对朝廷的忠心。

这种突破底线的做法,也从而激发了天下群雄之怒。

就在牧军兵临陈仓的时候,各地诸侯,开始纷纷响应。

正月十八日,孙坚与秣陵起兵,号召十万大军,响应皇甫嵩,清君侧,靖国难,讨伐国贼董卓,还亲率江东精锐,越江入境,自汝南北上。

正月二十日,刘表在江夏起兵,号兵马五万,响应皇甫嵩,清君侧,靖国难,讨伐国贼董卓,命麾下大将文聘,率军北上,借道南阳。

紧接着,正月二十三日,河北冀州牧袁绍,号召兵马二十万,响应皇甫嵩,清君侧,靖国难,讨伐国贼董卓,命麾下大将鞠义,颜良,文丑,各率大军,兵临河内。

同日,在北疆幽州的幽州大将军的刘备,号召十万大军,响应皇甫嵩,清君侧,靖国难,讨伐国贼董卓,命麾下大将关羽张飞,各率精兵,自代郡出关,攻入并州。

自此,天下诸侯,共讨董贼之势,已成!

天下之兵马,风风火火,正在扑向关中之地,整个朝廷,仿佛如同漂流之中的一艘小船,在狂风暴雨之中的,岌岌可危……

………………………………………………

“混账!”

“都是一群白眼狼!”

“若非某力保大汉江山,大汉早就亡了!”

“如今都来讨伐某家,是当某家的刀不利,还是的当某家的兵锋不够强大!”

“他们是找死乎!”

董卓很狂躁,狂躁的想要杀人,一时之间,成为天下公敌,他感觉自己地位甚至性命,已经有些岌岌可危的了。

而越是这样压迫,他越有一种嗜血的杀意。

“既然他们想要讨伐某,某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某西凉军之强大!”

“此一战,某要一战荡平天下不臣之臣!”

董卓这一次力排众议,不在听任何的劝说,直接下令:“来人,传我军令,西凉各部,立刻召集关中,某要迎战天下诸侯,保大汉江山之太平!”

太师府成立也有些年头,号召力很强,而且西凉军从前年开始,就已经在关中各地征召兵马。

董卓甚至有些穷兵黩武的动作。

如今整个关中,屯兵超过三十万。

这就是的董卓的底气。

他不怕天下任何人,他有信心可以打一场。

所以他已下令,整个关中就开始动起来了,西凉军向来团结,他们能从蛮荒之地,杀入中原,自有过人之处,兵马狂野彪悍,从不畏惧。

即使是面对天下群雄,只要董卓整个精神支柱还在,那他们就不曾害怕过,不就是一战而已。

于是乎,当军令下达,一股股兵马的集结。

一场倾世大战,一触即发……

……………………………………

长安城中,司徒府上。

这些年,王允显得越发的苍老起来了,他比蔡邕年轻很多,现在还不到六旬的年纪,但是头上的白发苍苍,脸色皱纹如同枯草,只剩下一双眼眸,还算是有些精气神。

为了保住汉室。

保住天子。

王允这些年呕心沥血,一次次的精心筹谋,可很多事情,却显得有心无力,身心疲惫之下,自然苍老无数。

“是老夫无能,对不住皇甫义真!”

静室之中,王允盘膝而坐,看着手中虎牢关传来的消息,不禁长吁一声,神色黯然。

皇甫嵩的反,是他沟通的。

即使他因此早有安排,安排了不少皇甫族族人的撤出关中,避难天下,但是皇甫一族,还是不少的青壮落入了董卓的手中,就连族地都已经被抄没,这可是抄家灭族啊。

“司徒大人,如今皇甫将军忠肝义胆,敢一一人之身,号召天下群雄,共讨国贼董卓,宁可灭族,不退半步,如此之心,日月可鉴,我们万万不可再负他也!”

坐在他对面的是伏完。

他是当今国丈,皇后伏寿的父亲,也是保皇党的中坚人物。

“当今大势,虽浩浩荡荡,可长安城之中,却暗流潮涌,吾等力量,还是太过于薄弱了!”尚书郑公业拱手的说道:“我们需要有兵,才能保得住陛下,不然董贼丧心病狂,必屠戮陛下!”

“司徒大人,可让并州军返回关中?”

杨彪不知道从弘农潜回了长安,他眯着眼眸,眸子闪烁杀意,沉声的道:“若是并州军倒戈一击,我们在和他们里应外合,应该能顺利夺回长安!”

“还不到时候!”

王允却轻轻的摇摇头,平静的说道:“诸位,董贼是国贼,可天下诸侯,未必就是忠臣,若想要让朝廷得势,还得让他们自相残杀一番,或许能让朝廷更容易的掌控天下!”

他此言,并无私心,更多的是为了朝廷。

但是这一句话,却是很残酷的。

“此言倒是说的对!”

“可如此以来,必造大杀孽,天下必血流成河!”

众人的面容有些苦涩。

他们都是那种可以为了天子,为了汉室江山,毫无畏惧献身的义士,今日聚集在此,商讨大事,那是有风险的,一旦被西凉察觉,恐怕就会举起屠刀。

他们也怜悯天下百姓。

但是在他们心中,信仰已经建立了,永远没有什么,必朝廷更重要,哪怕天下战火纷飞,血流成河,保住朝廷,保住陛下,那就是保住了大义,任何一切的付出在所不惜。

“诸位,我们没有选择!”

王允沉声的道:“如今臣强君弱,天子有大志而不得展,天下无正统而不能平,当今为朝廷,可镇动乱,若此举有杀孽随身,我王允一力承担,为了陛下,也为了朝廷,吾等决不能轻易动摇决心!”

“诺!”

众人点头。

众人又商讨一下,近日的行事,需要小心的地方,越是这种关头,越是要防备董卓狗急跳墙。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一个个大臣才借着入夜的遮掩,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司徒府上。

只有杨彪留下了。

杨彪返回长安,乃是以身犯险,但是此时此刻,他却不得不以身犯险,杨门之力,皆然弘农,想要支援长安,就他必须要入长安。

“益州,可有动向?”杨彪问王允。

“今日之蔡伯喈,已非昨日之蔡尚书了!”王允摇摇头:“我派去联系他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了!”

“难道蔡公,就眼睁睁的看着天子受辱,天下不安吗?”

杨彪咬咬牙,阴沉的道。

“或许是牧龙图盯得紧!”

王允道:“益州的力量,难以依靠,我们唯有依靠自己,只是……”

“你担心吕奉先!”

“此人桀骜,虽有心反正,但是未必可靠,若是关键时候,临阵反水,倒戈一击,我们一切图谋,都会变得的无用!”王允颇为担心。

“此人虽然桀骜,可尚可用之,不过,你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杨彪道:“野马,需要一缰绳,方能牵得住!”

“缰绳吗?”

王允想了想,抬头,一抹倩影从脑海之中的略过。

这时候,门外,一个少女,一袭白色宫裙,双手端着的托盘,托盘上是膳食,迈着轻易的步伐,轻轻的走进来,跪坐下来了,柔声的说道:“父亲,杨叔父,该进膳的时候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