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辩论 八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辩论 八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辩论 八

夏日炎炎。

一轮烈日从东边越过海平线,冉冉的升起,无尽的阳光倾洒在大地,热浪如火,不时之间会有一缕清风拂过,空气之中的热浪仿佛消退了一些些。

鸿都门学,起于灵帝年间,几度起落,后立足益州。

在益州汉中,开创了第一座学府。

这些年,汉中的鸿都门学,为明侯府输送了不少的人才,名声溅起,在士林之中,也渐渐的开始立足,有益州第一书院之名。

后来蔡邕南下,在渝都建立了南山校区。

明侯府治城定于渝都,渝都的鸿都门学,成为了学府总部,而汉中校区只能是分部了。

后来有蔡邕之好友,在成都建立的第三座鸿都门学学府。

再后来,蔡邕出仕,归为南中总督,大兴南中教育,教化蛮人,建立的南中的鸿都门学。

至此,益州的鸿都门学,足足够四座学府,单单只是的渝都的南山小区,就不下两三千的学子,四座学府加起来了,将近上万学子。

这在天下独一份。

教育史上的大突破。

毕竟如今的教育,还是很落后了,讲究手把手的模式,哪怕是当世大儒,建立一个私塾,也不是是几十个学生。

当年除了官方太学之外,其他的学府,颍川书院,鹿门山书院,撑死几百人,已经是的破天荒的,还是需要不少世家门阀的鼎力支持,才有了局面。

如今的鸿都门学,甚至已经比当年的太学,更加有名气。

不过位于渝都南山的总校区,虽发展不错,但是还是底蕴太差,甚至比不上的汉中区,汉中的鸿都门学,都开始输送不少人才了,略显名声,可总校区,还只是的学府,还有出仕的人,一切仿佛都无足轻重了。

而近日,是总校区自从立足南山之后,迎来的最热闹的一日,一大早就有成群结队的读书人赶来了。

牧景乃是明侯,代表西南之王,他亲自发动起来的论政盛会,对于整个西南而言,就是官方的盛宴。

如此的盛会,乃是十年难得一遇,自然让无数读书人不愿意错过。

别看读书人在人数比例略显得少。

但是就算是夸张一点,五百比一,五百个人出一个读书人,那么益州荆州,也有数万读书人,这可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其实读书人也没有想象之中少,虽然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普通人,但是知识这东西,传承下来了,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读书的。

知识这些读书人,都被儒学经典给洗脑了,他们心中的原则概念,道德问题,都十分严重,所以大多都不愿意出仕明侯府,毕竟明侯府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太臭了,读书人向来自重,宁可清贫,不愿意丢了名声。

不过这样的盛会,和明侯府关系不大,甚至能踩一脚明侯府,读书人们自然愿意观战,甚至愿意去参与,博得一战成名,名扬四海。

鸿都门学也早有准备,已经以学府中央校场,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观台,这还有牧景的设计,按照后世体育馆那种风格建立起来了。

中央是一个擂台,圆形,左右对立,地方不大,但是摆有案桌,蒲团等等。

周围就是一个个作为,一圈轮着一圈,阶梯一样的升上去,最少能容纳五千人同时在场。

要是放在后世,几万人的体院馆都有。

但是放在如今而言,这算得上是规模最大的,牧景为此还不惜调动了军中将士来搭建,才能在论政之前,搭建起来了。

阳光已经倾洒在了擂台上。

无数读书人也摩拳擦掌。

而学院的学子们,今日也被允许的观战了,毕竟这样的盛会,很多年都难得一遇,难得有机会,自然该让他们见识一下。

牧景还没有抵达。

但是以鸿山先生为主的旧政代表选手,数十人,一个个儒袍玉簪,一派仙风缥缈,儒学渊博的派头,在他们的门生学子的拥簇之下,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场了,这一次,他们的阵型也不算是小。

“那是绵竹的安吾先生吗?”

“我认得他,他可是的汉阳城的方肃老先生,一生教书育人,德高望重,没想到他也被请出来了!”

“如果我没看错,那是不是当年犍为武阳的崇阳先生,他可是昔日上过朝廷告状,把一方太守都告到的狠人啊,后来听说他归于田园,开了几个私塾,没想到他都都已经被请出来了!”

“他们可都是德高忘重的读书人啊!”

“看来今日这结果,已经不容多说了!”

“……”

窃窃私语,四面起伏。

乡绅豪族,虽比不上世家门阀,但是也不容小觑,他们经营地方,交好士林,即使没有世家门阀在其中支持,以他们的声誉,以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也能号令不少的士林之中的读书人。

地方藏龙卧虎。

即使名声没有这么响亮,但是读了一辈子书的人,一个都不能小瞧,毕竟知识是能充实人的思想,也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战斗力。

这时候,很多人把目光标准的正方选手。

“听闻明侯遇刺,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吧!”

“应该不至于,如果要是明侯出事情了,鸿都门学那还有这样的心思来招待我们啊!”

“也对,不过我奇怪,谁敢在这渝都城刺杀明侯啊!”

“这些人的确胆大包天,不过也说明的一件事情,咱这明侯,过于年轻和霸道,不得人心啊!”

“谁说不是,此人在士林已经名声狼藉,却凭借杀戮而崛起,如今独裁我益州,此乃益州是的不幸也!”

“新政苛刻,如同苛政,苛政猛于虎,希望有人能让明侯收回成命!”

“哎,说到底,苦的还是老百姓!”

读书人向来是谈天论地,无所畏惧,不管他们做什么,他们的出发点永远都是那么大义凛然的,一句话,都是为了百姓好啊。

“恭迎明侯!”一声郎朗的声音,让周围所有人都的惊醒起来,不在窃窃私语,把目光都投降了那个姗姗来迟的青年。

”他就是明侯!”

“太年轻了!”

“如此年轻,怎可执掌一方!”

“武夫当道之世,奈何兮!”

很多目光落在了牧景身上。

“拜见明侯!”

作为一方霸主,他的出场也算是有点响应力的,不说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书院的学子,自需要行礼。

“诸位不必客气,今日景非以明侯之尊而赴宴,乃是一个读书人旁观之!”

牧景算是姗姗来迟,他笑着招收。

但是他想要和善,总有人想要拆台的。

“明侯一介武夫,何以立足圣贤门下?”有人突兀般的叫起来了。

读书人这三个字,可不能随便说的。

圣贤之书。

读了圣贤书,才算是读书人。

圣贤书教育之下,为圣贤门徒。

读书人又自居与圣贤门下。

儒学当道,圣贤如神。

一般人,自然不敢自称与圣贤门下也。

“这位老先生,此言差异!”牧景眉头一挑,这么快就有人找不自在了,他也不客气了,他指着这个站出来,一袭儒袍,六旬左右的老人,淡然的的说道:“某昔日虽贼身而出,然去过京城,面过先帝,曾被先帝赐嗯,蒙学与太学门下,拜与蔡祭酒膝下读书,何故不能称之读书人!”

他虽在士林声名狼藉,然有人能在士林立足万里。

比如灵帝。

灵帝虽当皇帝不算是很出色,但是方面造诣不浅,加上他的身份,天之子,承受天命,可不是少帝和现在的建安帝,那是得天下人承认的皇帝。

另外就是蔡邕了。

虽蔡邕从来不曾承认过,牧景是蔡氏门徒,但是不可否认,牧景曾在太学求学,把自己挂在蔡邕门下,除非蔡邕站出来辟谣,不然谁敢反对。

“还是老先生认为,蔡祭酒不配蒙学我牧景乎?”牧景冷冷的说道。

“一派胡言!”

这个来自成都的老儒生叫叶居,沽名钓誉一辈子,但是也被捧了一辈子,自诩有几分名声,但是要让他质疑蔡邕这等身份的读书人,给他一个单子,他都说不出口。

“叶兄不过只是一时戏言,明侯何必当真!”

鸿山先生淡淡一笑,站了出来了,给牧景行了一礼,然后道:“明侯今归为一方霸主,心胸开阔,想必也不会与我们这些山野之人为难!”

“哈哈!”

牧景大笑:“我牧景虽贼身,然也是有家教的,尊老爱幼,我懂,不过要是有些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那就另当别论的!”

牧景这讽刺,也恰到好处。

你让我别跟老人计较。

我给你一个老而为贼。

“传闻明侯昔日与太学辩政,善于诡辩之道,如今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中年的肤色和精神,看起来不过五旬出头,但是头发花白,下颌美髯也白了,那气息略显得锐利。

“不知这位何人?”

牧景眯眼。

他感觉到了敌意。

这人,对自己的敌意很深啊,刻意的收敛之下,还能让自己的感受得到,那就是不由自主的一种本能。

“在下绵竹修庆!”中年人拱手:“修安吾!”

“哦!”

牧景又不是孤陋寡闻的人,在士林之中的一些人,他多少是有点耳闻的,这个修安吾也不简单的,读书读成精的人,一辈子没有出仕途,可影响了绵竹二十年不止。

不过此人对自己敌意这么大,这是说明,有交际吗?

没印象啊。

修庆看着牧景的淡然,瞳孔微微一变,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一开始他是感觉牧景有些不把他放在眼中,不过后来一想,以牧景的身份地位,又何故把他一个山野之辈,终身不如仕途的人放在眼中呢,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诸位入座吧!”牧景淡淡的拱手:“请!”

“明侯要论政,吾等自当不竭余力!”修庆退后半步,拱手行礼,然后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情,还需要明侯给一个答案!”

“说!”

牧景嘴角有一抹玩味的笑容。

“论政乃是言之,言多必又失,若是冒犯明侯,唯恐兵祸加身,牵连亲朋好友,如何能让人尽言之!”修庆道:“还请明侯下诏,言之无罪!”

这是求一份的保证书。

牧景抬头,挑了一下眉头,这厮可比那个的鸿山先生要的老道很多了,高手在民间,还真不能小看那些不入仕途的读书人。

“允!”

牧景低喝一声:“来人,文房四宝!”

“在!”

霍余错身而出,把一套文房四宝供与牧景面前。

牧景提笔,下了一份诏书,今日之言,畅所欲言,与新政,与旧政,皆可言之,言之而五无罪,事后任何人不得追究。

最后盖上了他牧景的私人印鉴,还有明侯府尊印,这一份诏书,在西南算是一份王诏了,数十万的牧军依靠,还真没有人敢质疑它。

这一份诏书出来了,不少读书人都松了一口气了。

对于这些守旧派来说,更算是一场胜战。

开门红。

一开始就能逼得牧景下诏,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先下一城,挫败了牧景的气焰,更是让新政的气息给压下去了。

“诸位安静,今日辩政,乃是为了政令通明,亦为了地方久安,某身为当事人,又乃朝廷之侯,明侯之尊,不宜开口,当公正严明!”

牧景踏步而来,走上高位,跪坐蒲团上,一袭赞白色的长袍,倒是略显他少年的风姿。

他的位置是上位。

居中。

很多人以为他会亲自下场,但是他岂会这么丢身份,而且即使亲自下场了,他对这些老一辈的人,也不敢太过于压迫。

以他一张毒舌,把几个说的背气过去,当场气死,那就得不偿失了。

他这话一出,倒是让旧政的一群人有些面面相窥。

“诸位请入座吧!”

牧景声音淡淡。

圆形的台面上,高一丈有余,四方阶梯,阶梯十余,约莫有百余平方,左右列案桌蒲团,各有十座。

这代表入座为十之数。

旧政这边,以鸿山先生为代表,修庆等人为辅,一个个礼仪万千,悄然而入座,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露在无数的读书人面前。

而新政这一方面。

徐庶一马当先,当他走出来,也有不少人已经认出了他。

另外的一个个,也开始入座。

但是礼仪方面,就做的没有那么好了,还有些的粗坯简陋,倒是引起了不少读书人的反感。

另外有一点,年纪普遍的低。

年纪最大的是卫觊。

卫觊也不到而立之年而已。

年龄小一点的,不过只是十三四岁而已,在很多老派读书人的感觉之中,这不过只是一个蒙学之年,如何能当得与天下读书人共论政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