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隐隐的联合之势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隐隐的联合之势

中原,许都城。

今年已经是建安三年,除旧迎新,告别建安二年,迎接建安三年的到来,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都是一件喜兴的事情。

然而,在这许都城之中,却有一股暗流潮涌的气息在笼罩,让很多人都无法过好这个年,甚至在煌煌不安之中渡过了除旧迎新岁的日子。

这种不安的感觉,来自于曹操的归来。

自从曹操从战场归来,虽然平静,然而却始终给很多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压力,仿佛腥风血雨就已经在眼前了。

曹操乃是当今魏王,摄政朝廷,如今更是执掌整个中原地区,手中兵力强盛,本该是强势不可犯,可延津一战,兵败而回,让很多人却蠢蠢欲动。

可小动作才刚刚开始。

正在战场上的曹操回来了,这自然也会让很多很多人感觉不安,特别是保皇一党的大臣,他们都在盯着曹操的动作。

他们不相信,曹操会对他们的动作一点察觉也没有,也不相信曹操会真的无动于衷。

只是要看,曹操能做到哪一步。

废天子而自立?

还是……

总而言之,现在整个朝廷,都在观望,观望曹操每一个举动,等待曹操张开獠牙……

可就在时候,突然整个天下被一股风暴笼罩起来了。

“听说了没有,渝都天降神迹!”

“漫天的火树银花,让渝都的星空都明亮起来,变成了一个不夜天!”

“很多人都说,这是上天对明王的认可!”

“我看着是明取汉而代之的征召!”

“神迹降临渝都,是不是代表我们汉室的气数已尽了!”

“当真是神迹吗?”

“无数人亲眼目睹,这可不会有假的,那一夜,整个渝都都明亮起来了!”

“老天爷为何如此厚爱一个贼寇之子!”

“非也,明王牧景的出身,不过是大家以讹传讹而已,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之父亲,乃是先帝所封赏相国,相国之位,何等重要,权衡朝廷,扶持天子,非贤者而得之!”

“明王牧景,年少而随父从军,曾平颍川之黄巾,定雒阳之乱,更在朝廷为难之时,挺身而出,率大军迎天下十余路诸侯,虽败犹荣!”

“……”

这一场风暴,来的迅猛,甚至无需要人推动,炎黄子孙优秀的品质已经彰显出来了,遇上热闹的事情,都会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或许这其中也有人在暗中推动着,可这一股风暴覆盖天下,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了。

许都因为这事情沸腾,是在年初三之后,一天比一天激烈,一天比一天迅猛,甚至茶馆酒肆,读书人的青梅煮酒,都在言论这件事情。

这年代,没有言论罪的,读书人更是一种自认为高人一等,可言天下大事的人,他们是什么都敢于聊,更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

正因为他们这些读书人无主观的推动之下,让这一则消息,变得不可控制起来了。

曹操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已经听到夜楼的汇报了。

只是他想不到,这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区区数日之间,已经把许都给笼罩起来了,甚至身边的人都无可躲藏的被笼罩进来了。

他已经意识到此事的严重了。

当今天下,读书人万中不过一二,百姓不读书,不开民智,皆愚昧无知,读书人尚且崇敬天意,况且不读书的百姓。

他虽不相信什么神迹,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无法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却解析这样景象,为什么会出现在渝都城。

“难道当真是所谓的神迹吗?”

魏王府的大堂之上,曹操面容铁青,眸光很冷,冷的有一种让人寒意丛生的感觉。

他多次求证。

可怜夜楼探子,无数人都眼前看到这一幕,亲自禀报上来,让他不得不承认,那一幕可能回事真的神迹,真的天意。

“是不是神迹,已经不重要了!”

荀彧跪坐旁侧,拱手说道:“如今的天下百姓,已经当之为神迹了,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明取汉而代之的一个征兆,只要这种说法发酵起来,那么投奔明国朝堂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一旦明国朝堂把天下人才揽于怀中,那么明国将会一飞冲天,再也无人制衡了!”

明国有天下第一强兵,也是天下商业发展最好,经济最强盛的一个诸侯,有钱有兵,已经是无懈可击,加上还有一个牧景这般年轻,却城府深厚,目光长远,英明不凡的君主领导,已经隐隐为天下第一强敌。

很多诸侯,都不会否认这一点。

而且他们更加担心的一点,牧景年轻,二十余年岁,蓦登高位,只要不犯险,不糊涂,他熬,都能把众诸侯给熬死。

在他们的第二代之中,暂时来说,根本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能有和牧景抗衡的能耐。

所以明国,已是天下诸侯的心腹大敌。

不过明国也有弱点了,明王牧景因为出身的问题,不受士林所喜爱,很多读书人都在抗拒明国,明国人才短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为此明国做了很多,包括大力投资教育,包括实行新政。

可霸业的根本,在于人,明国哪怕对教育投入的更大,教出来的人,想要成才,也需要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想要成才,是需要经历坎坷的。

所以在未来十年,甚至明国都有这样不可弥补的一个短板。

然而这一场神迹,却为明国带来了一个可以弥补这样短板的机会,神迹代表天意,天意是很多人都尊崇的。

逆天而行的一拨人,那都是很好很少的一拨人,大多都是天命不可违,天意不可逆,特别是儒家学子,在这方面的认可,甚超于道家。

所以一旦他们认为这神迹是真实的,那么他们将会撇除之前所有的成见,投身于明国。

明国一旦多了一批人才支持。

那么明国将会变得更加的强大,这等于如虎添翼,一飞冲天不可挡,甚至席卷天下不可阻。

“文若所言甚是,是不是真的,恐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曹操缓缓站起来了,魁梧的身躯展露出一丝霸道:“牧景,此人当有天命在身也好,为求天意装神弄鬼也好,他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我们不能不重视的地步了!”

本想要一统北方,然后才联合江东,收拾西南的。

这样把握更大。

可如今,看来是等不下去了。

计划不如变化。

“大王,请恕我直言,如今明国,大势所成,其之兵力之强盛,国力之鼎盛,非一般诸侯能媲美之,即使我中原,倾尽兵力,恐怕也未必能杀进去!”

一个文士站出来,拱手说道:“若天下不能尽力,唯恐兵败在即,天下亦明也!“

这个文士,很多人都不陌生。

钟繇。

一个被天子当成刀,让局势发展的差点崩溃的人,所有人都认为,他留在西南不敢回来了,因为曹操一定会收拾他。

但是他回来了。

就在很多人认为他回来找死的时候。

可偏偏曹操见了他一面之后,却态度大变,不仅仅不追究前事,而且还让他进入魏王府的核心谋士,留之许都,辅助荀彧。

他更是肩负了曹操密令,盯住天子。

“元常,你去过渝都,见过牧景,也和牧氏群臣交涉过,必对明国有一定的认知,你当真认为,明国之强大,已非中原可胜之?”

曹操严肃的问。

“是!”

钟繇坚定的点头:“臣认为,若要灭明国,护汉室,必须要集合天下之力,共讨明国!”

“如今我们和河北,打的不可开交,若是调转兵锋,进军西南,唯恐中原腹地不保!”有人幽幽的说道。

那么如今这时候,摆在了曹操面前的路,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他需要抉择。

继续和河北决战。

还是进军西南。

这样的抉择,对于他而言,将会是一次命运的抉择,不管对错,那么他的未来,都只能接受这个命运。

天下动乱,谁都想要脱颖而出,汉室已失其鹿,乃是不争的事实,或许他有忠于汉室之心,可他绝不做霍光。

不会让曹氏家族为汉室陪葬。

他能做的,只是不要让汉室在自己的手里面终结,那就足够了,那就已经对得起心中那一颗忠心了。

可如果最后是明取汉而代之。

那么毋庸置疑,明国就是他的敌人,不共戴天的敌人,要么他战死在沙场上,要么明国灭亡,没有第三条路。

“元常!”

曹操看着钟繇,他很少欣赏一个人,钟繇算一个,因为钟繇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改变了他不可忤逆的心意,当初他要杀钟繇的,就算不杀,也准备撇而不用,然而钟繇,却能说服他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

关键,钟繇只是很简单的阐述了一下当今局势,就已经把他说服了,那种胆魄,那种口才,那种能力,都是他比较赞许了,

“如今吾与河北,已是敌人,汝可敢代朝廷,而出使河北乎?”

曹操问。

这出使,要是其他时间段,问题不是很大,可如今,双方厮杀的一个血流成河,已经是你死我亡的节奏了。

这时候,可是会有危险了,袁绍一个不高兴,杀他祭旗,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事情。

“有何不敢!”

钟繇拱手,微微行礼,身上散发出浩然正气:“当今天下,乃是大汉,吾代表朝廷,天下比归,无不可去之地!”

“好!”

曹操非常欣赏这一股气魄:“本王就予你之密令,让你出使河北,把天下存亡,汉室生死,交予汝之手,万望汝不可辜负之!”

“诺!”

钟繇点头。

“诸位,此一时彼一时,天下莫测,变幻无数,朝廷也得做出应变,今日起,当全力备战,若不能灭明,吾等危也!”

曹操做出的决定,并没有出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到了这一步,已经容不下明国的存在了。

明国若不亡。

天下诸侯,将会无路可走。

……………………

河北。

邺城。

“神迹吗?”袁绍也在阴沉这着一张脸,他得到的消息,有些晚,起码比许都晚了好些天,但是这消息却在邺城发酵的并不慢。

“此事到底真假?”

他咬着牙,问。

“主公,此事十有**,并不虚妄!”审配俯跪在下,拱手说道:“探子已经查明,甚至有探子亲眼目睹,那是无可阐述的一幕,天降金雨,漫天而下,更是火树银花,一整夜的不夜之天,若非神迹,无人可解析缘由之!”

“可恶!”

袁绍信了十之**了,但是决不可显出半分摇动之心,必须怀疑:“某乃是袁氏之子,我袁氏何等之世族,尚且不得天意,他一个贼寇之子,居有如此天命,某不相,定是黄巾诡术!”

牧景出身黄巾,这一点,是天下诸侯皆之的,当初牧山作为黄巾渠帅的身份,早已经被天下人所知,虽然无法实锤,但是也很难辩驳。

黄巾军的大贤良师,张角,就是一个很擅长遇装神弄鬼的人,这也是天下皆之。

所以这时候,他把事情推到了黄巾身上,倒是有几分能让人信可之心。

“主公,恐怕即使我们说了,天下皆不可认,神迹天降,即使睿智如吾等,尚且辩驳不得,天下愚民,必顺之,我们不得不谨慎,明王牧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清楚,此人年轻力壮,正值壮年之境,非得西南而立,乃得整个西部,隐隐已得天下半壁江山,虽多为荒芜之地,可不容置疑的是,他大势已成!”

沮授站在袁绍之下,拱手说道。

“事已至此,吾当如何?”

袁绍深呼吸一口气,问。

他和曹操的决战,已经打响了,这时候,虎头蛇尾,不行吧,而且他有信心能击败曹操,成为中原之主。

“此事最为着急的,自然是中原,我们倒是不慌,待中原有了反应,我们在对应便可!”

沮授道:“不过在此之前,主公不可妄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更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万不可让西南得势!”

在没有神迹之前,他们对西南的忌惮,只是三分。

如今却有七分。

为什么?

那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风格,解析不了的事情,那就是天意,天意的杀伤力,堪比千军万马。

………………

在蓟城,刘备破口大骂:“狗屁神迹,不过只是一些黄巾诡秘之术,愚弄天下百姓而已,牧贼狼子野心,比我为大汉之心腹!”

他堂堂大汉皇叔,都没有天意相助,那牧景,怎么会有这么幸运。

…………

江东,建邺。

孙坚也拿着来自这西南的密奏,久久的不能开怀,一双眼睛之中,杀意氤氲:“明国大势已成,不可留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