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诸侯,各有心思! 上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诸侯,各有心思! 上

时间进入了二月。

二月二,龙抬头。

凛冬的天气已经开始渐渐的逝去,天地之间的气候都在开始回暖,冰雪融化,吕布干枯的杂草也开始生长起来了。

这时候,本来还算是进入一个休战期的天下,突如其来又震动起来了。

“你们听说没有,我们大军开始调动了,昨天有人在官道上看到行军的儿郎了!”

“这都不是秘密了,朝廷下令,大军已经开始调兵前线,这事情在渝都城,早就传开了!”

“我大明军队的主力之前屯兵在白帝城,如今都在往前线调动之中,你是没看到,那一路一路的将士,气昂昂,肯定会打胜仗!”

“我们大明的儿郎,自然是厉害!”

“陛下早已有一统天下之念想,如今动起来,那也正常!”

“这打仗总归是不好的事情!”

“可不打仗,能得天下太平吗,这叫以战止战!”

“我相信陛下!”

“大明才太平没有多长时间,这又出动了,听说这一会,还是倾巢而出,不知多少儿郎,会永眠战场之上!”

“不管战死多少,为一统大业,那都是值得的,而且男子汉大丈夫,七尺儿郎,为天下太平而马革裹尸,乃是光荣的!”

“建功立业,本来就有风险的,而我大明对将士们可好了,以前打仗,别说抚恤金,死了连名字都留不下来!“

“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儿郎,不少人都想要去当兵卒,效仿黄忠上将军,凭借掌中刀,胯下马,封侯拜相!”

“封侯拜相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多少儿郎沙场征战而死,早日平定战乱,才是好事情,日后要是不打仗,能过上好日子就好了!”

“你们说,陛下会不会兵败!”

“放屁!”

“咱们陛下,自征战天下,从无兵败!”

“可是我听说,以前也败过,当初陛下在关中的时候,被关东诸侯合击,兵败雒阳,逃喘南下,可有不少人都知道!”

“你知道个屁,咱们陛下年少从军,还没有进入弱冠之龄,就敢率兵征战天下,当初若非先主战死,陛下怎么会被稍小偷袭,兵败雒阳,可即使十八路诸侯合围,依旧不能围困住陛下,可想陛下之兵法谋略,已不亚于当年的淮阴侯了!”

“善哉,陛下乃是不败之战神!”

“吾倒是希望陛下不败,陛下不败,大明不败,大明越是好,我们的生活才越好,这几年,都减掉了多少税赋啊!”

“去年,东县郊外开辟的一千八百亩两天,那都分给了我们百姓,历朝历代可都很少有的事情!”

“之前寒冬的雪灾,若是往年,早不知道冻死饿死多少人了,可朝廷的支持之下,咱们县,虽然坍塌了一些房子,可死伤不过三四人而已,一个都没有饿死冻死的,都是被砸死的,要是往年,哪怕昔日的汉廷声势,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我们也希望大明能一统天下,这样我们能有好日子过!”

“希望吧!”

“这一次陛下出征,若能平定天下的,吾等日后便能有更好的希望!”

“……”

因为明军的调动之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在民间迅速的发酵起来了,百姓的声音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贴近事实的。

……………………………………

九层楼上。

牧景看着手上的这一份报告,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的目光看着胡昭,问:“这份东西,几分真?”

“八成吧,下面的人,不敢在这方面太过于糊弄,民意是真的,但是肯定也有一些人反对战争,比如那些儒家经典读啥的书生,会联袂上奏,希望能通过儒家仁义,感化对手,从而通过非战争的手段,一统天下!”

胡昭轻声的说道。

这是一份对于战争的民意调查,战争一旦打起来了,这不仅仅只是前线的问题,更是整个大明天下的事情。

战争的阴影会覆盖每一个人,当朝廷一切在为了战争让步的时候,对民生的政策也会缓慢起来了。

这等于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

所以在大战之前,会有一份民意调查,这能让牧景,也让朝廷,对即将下来如何安抚民众人心有一些筹划。

“是好事!”

牧景笑了出来,道:“百姓对我们一统天下,还是比较支持的,这百姓如水,吾等如舟,大水不翻浪,咱们就安稳如山,哪怕前路坎坷,也能顺风顺水!”

“言之有理!”

胡昭对牧景这样形容,比较认同,孟子的一些经义里面,就如同民贵君轻,牧景明显是契合这方面的经义。

他继续说道:“最近政事堂也接到了不少奏本,虽然其中有些一些,对我们即将要掀起战争,的确反对,但是更多的是世家门阀,地方乡绅豪族,主动支持我们开战,甚至愿意捐献一些粮草,军用物资,保证我们的后勤问题!”

“他们有这么好心?”牧景好奇的说道:“朕在新政的问题上,和他们翻脸都差点打起来了,他们还能对朕一统天下,有这么大的支持吗?”

他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情。

“不是他们特别愿意,但是地方那些官吏,却不愿意放过表忠心的机会,自然会给他们一些压力!”

胡昭对这种事情不意外,官吏晋升,那是需要功绩的,地方乡绅的表现,对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人,是真心的,陛下的新政,虽然已经触及他们的利益,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对大明的政权反感!”

胡昭分析起来了,道:“陛下建立大明之后,大明以制度治天下,在制度之内,哪怕陛下做错的事情,也会追究,虽不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这也让他们感觉出来了一些,哪怕是天子,也不敢在制度之外对他们动手,这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感,前朝是做不到这一点了,他们更愿意在制度里面和陛下较量!”

“另外,还有一点,大明这些年一直支持商贾行商,之前很多人对商贾比较看低,但是商贾多了,却给天下带来了更多的货物流通,货物流通,给地方的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利益!”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他们感觉大明能有更好的生活,甚至不需要靠着自己的出身,也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也就不太过于看重所谓乡绅豪族!”

说着,胡昭还比较敬佩牧景,他低沉的继续说道:“陛下当日抬举商贾,吾亦有一些的不解,如今看来,陛下的目光,果是超凡,一眼就看出来了,商贾最大的力量能让货物流通,货物流通之下,会诞生更多的商贾,商贾越来越多,对世家门阀,乡绅豪族就越是有影响力,特别是乡绅豪族,所谓乡绅豪族,他们只是希望在地方通过家族为纽带更具备影响力,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就能立足,何必还要依靠家族!”

有些事情,发展起来,是有化学反应了,牧景抬举商贾,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从商出身,对商人比较有好感一些,同样他也认为这个时代,需要商人的力量来推动资本的发展,改变时代的落后。

并没有因此而制衡一些人,不过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神奇的。

“好!”

牧景笑了起来了:“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对大明,有一定的归属感了,只要这个归属感足够的强烈,那么日后他们不管和朕怎么斗,起码都不敢翻盘子,这是一件好事情!”

新政必须要继续了,但是新政也会给旧秩序的利益者带来损失,所以他们肯定会反对,日后还需要斗下去。

但是怎么斗下去都行,不能翻盘子,你斗不赢了,不是造反就是叛逃,那对于大明而言,损失是惨重了,不管牧景最后输赢,那损失的都是大明的力量。

他对这件事情,倒是乐于见成。

“陛下也不要太高兴了,他们未必不会趁机发作,利用这一次对战争的支持,寻求朝廷对他们更多的支持!”

胡昭平静的说道:“他们知道自己斗不过陛下了,倒是如果捆绑了朝廷更多的官吏,陛下就要束缚手脚了!”

“朕,早就已经有这个准备了!”

牧景冷然一笑,道:“战争没有结束之前,朕不会的激化矛盾,任由他们拉拢准备,战争结束之后,那就各凭本,能合适时代发展的,才能留下来了,政策也是一样,他们如果是对的,能让更多人赞同了,那么朕也可以认输,相反,朕的新政如果能更能让百姓认同的,那么他们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得认输!”

胡昭不在说话了,这个话题上,他们是难以取得共鸣了,早晚还得过一场,不过在这之前,战争是主题。

“既然民间对于战争有支持力,那么我们也不必太过与小心翼翼,你下令,让宣传司先动起来了!”

牧景双手背负,看着窗外的阳光,道:“朕要先引起大明境内的百姓共鸣,人心所向,将士们的战意才能飙升起来了!”

后方的支持,往往是能决定前线将士的士气的,因为大部分将士都有家人,都有亲人朋友,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家人,亲人朋友,都在无条件的支持自己作战,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勇敢起来了。

战场,就是一个生死的修罗场,在面对生死之前,再有勇气的将士,也需要更多的人的支持。

“臣,遵命!”

胡昭点头,这件事情他亲自来做,必须要引起整个的大明境内一股沸腾的大势,只有如此,才能让前线战无不胜,直接覆灭汉室,统一天下。

…………………………………………………………

明军的调动并不算是隐秘,甚至算得上是大张旗鼓,特别是境内的舆论引发起来了,而且前线的动作连连,自然是瞒不住各方诸侯的斥候的。

这些消息,迅速的让汉室三大诸侯给知道了。

夜楼的消息最灵通,所以许都是最快得到的消息的,当明军调动的消息出现在曹操的案桌之上,他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曹操是在年后才从邺城班师回朝的,返回许都不足三天的时间,就接到了明军调动的消息。

这个消息,他应该不算意外,毕竟有了心里准备了,他预算好了牧景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准备的。

但是他还是感觉有些意外。

太急了。

他以为他会是先发制人的人,但是明显,明军首先就已经不耐烦起来了。

“牧龙图,还真是着急啊!”

站在魏王府的厅堂之中,曹操眸光有一抹冷意。

“大王,明贼这是已经是迫不及待了,我们恐怕也得做好准备了!”荀彧跪坐旁边,拱手说道:“不过如今朝廷,粮草方面,有些不足,毕竟去年先战宛城,然后又征战官渡,损耗了我们太多的粮草积累了!”

“你们在这方面,可有对策?”

曹操也有些脑仁疼,他倒是不怕战一场,如今三大诸侯,已经联盟起来了,这一战,他可未必会怕。

如果单独只是魏军面对明军,他的确有些底气不足,可三大诸侯的兵力,如果还打不赢明军,那么就是命了。

粮草的问题,始终还是最重要的问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不能保证这方面,那么只有严防死守。

“大王,如果刚过寒冬,地方也没有余粮啊!”

杨彪摇摇头,轻声的说道。

曹操苦笑,他知道的杨彪的心思,也不会太过于逼迫这人,必须还是需要他帮忙稳住朝廷。

“尽可能的去筹备!”

曹操最后说道:“子修!”

“在!”

“你负责粮草筹措,孤给你权力,你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孤只要看到粮草!”

“儿臣……”曹昂有些为难,这可是一块硬骨头啊。

“不敢担当,还是不愿意为孤分忧解难!”

“儿臣领命!”

曹昂深呼吸一口气,拱手领命。

“都下去吧,孤头有些疼,今日不与议事!”

“是!”

众人鱼贯而出。

走出来的时候,曹昂只能靠近荀彧,苦笑的说道:“丞相,如此筹措粮草,可有办法啊?”

“世子,此乃大王给予汝之考验,吾哪怕有法,亦不敢传之!”荀彧摇摇头,他轻声的说道:“不过你可以去找一些幕僚,大王已给了你开府之权了,好好把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