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东之变 三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东之变 三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东之变 三

“迎回二王子?”张昭闻言,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了,他的眼眸看着魏腾,就连目光都变得锐利无比起来了。

作为吴国朝政之顶梁柱,他虽无赫赫之功,却非常寻常人,他的政治智慧是非常高的,对于天下大局也看的很到位。

而对于吴国局势而言,也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清楚了,即使是周瑜他们,长年征战在外,也很难比他更了解如今的局势。

他非常清楚,二王子回来代表什么意思。

“魏周林,你还嫌我们吴国不够乱吗?”张昭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他冷冷的说道:“我可以因为大局而忌惮你们江东世家的权势,可以放纵你们对土地的兼并,对百姓的欺压,但是你不会以为,朝堂已经奈何不得你们了吧!”

“请丞相明鉴,魏腾此言,皆为了江东而已!”

魏腾跪地拱手,行大礼,而真挚的说道。

“为了江东?”

张昭冷笑:“你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吧,若是为了江东,你不该让江东内乱,你不该动这些小心思,大王的眼中,可是容不得沙子的,他性子烈,如若这些话被他所知道,你应该清楚,你是什么下场的!”

“即使大王在此,吾亦是此言,吾乃是为了江东大局而已!”

魏腾面不改色的说道。

“好,好,好!”

张昭气极了,他指着魏腾,道:“我今日就看,你魏周林能说出一个什么道理来了,你说,我听着,你若能说服我,我自为你担着这责任,不然今日你必须要付出代价,吾虽没有大王之刚烈,可吾之手段你也清楚,若想要为难你们这些江东世家,我能做的比大王还要狠,还要绝!”

魏腾闻言,不寒而栗。

读书人的手段,永远不是武夫能比得上了,孙策若是对江东世家不能容忍了,他们会打开杀戒,但是即使明面上把江东世家屠戮杀绝了,他们也没办法把江东世家连根拔起,在江东六郡经营良久,他们已经根深蒂固,也没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楚,江东世家到底有多少人了。

但是张昭下手,他绝对能让江东世家元气大伤的。

“丞相请听某细说,若是说的不对,任由丞相责罚!”

魏腾如今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他斟酌了一下语言,才开口说道:“丞相当知,当今天下之局势,三大诸侯联合与明军决战,可决生死之战,也是决天下之战,可如今大战虽然还没有落幕,北燕已败,连燕王也被俘虏了,天下有人看好魏王,然而某却认为,不管大王和魏王如何,都很难能打的赢明军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江东,不能由着大王一意孤行了!”

张昭面无表情,任由魏腾说下去。

“战争乃是惨烈的,殃及无辜经常有的事情,但是江东六郡,千万百姓,何其无辜,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罔顾这千万百姓的生死!”

魏腾觉得有希望,加把劲的开始游说:“大王因为先王之死,对明军恨之入骨,不死不休,然而他却不曾想过,我江东百姓面对明寇之侵,该如何应对之,沿海百姓,已遭殃无数,我听说不少的百姓被明军战船掠走的时候,还非常顺从,这已是说明,百姓对朝堂已有怨言也,继续这么下去,大王即使不败,我江东还能撑得住多久,到时候负隅顽抗,明军如风刮过,寸草不生,让我江东千万百姓陪葬吗?”

张昭面色还是无动于衷,但是不经意之间,他的拳头,已经攥起来了,这说明魏腾的话,已经说到了他的心底。

他忠于先王,亦然忠于孙策,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天下这盘大局,不看好的人之中,也有他一个。

他的分析和魏腾不一样,魏腾是站在利益来说了,他是以大局的分析的,明军之强,并非单单是斗志,军心,单兵力量,武器,战甲,战船这些东西,更多的是国力的支持,即使三大诸侯的国力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挡得住明朝廷的国力。

所以明军即使败了,只要牧景能杀回去,他们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也不小。

可若明军赢了,那么这天下,就没有汉室了。

而江东,到时候因为和明朝廷的仇恨,会遭遇明军的着重打击,到时候江东只剩下一片鲜血了,甚至会被屠戮十室九空。

别人可以不考虑这一点,他不得不考虑。

……

“丞相大人,大王是先王之子,难道二王子就不是先王之子了吗,大王性格桀骜,品性刚烈,乃是西楚霸王,他虽骁勇善战,却不懂百姓,不懂朝堂,而西楚霸王即有雄霸天下之力,最后却无治天下之能,而更重要的是,二王子天生聪慧,还懂得大是大非,不为私人之情感,而影响天下之选择,若有一天,我江东罹难,唯二王子能伸能屈,庇我江东百姓之周全,而不是大王之刚烈,拥簇吾等同赴死也……”

魏腾的口才也算是了不起,把这些事情分析的淋漓尽致起来了,多少也算是打动了张昭那一刻犹豫的心了。

半响之后,张昭才开口,他看着魏腾,幽幽的问:“魏周林,某很想知道,若有一天,明寇杀进来了,你们江东世家,是不是打算直接迎了一个新主啊?”

“丞相大人,只要吴国还统治江东一天,吾等势效忠朝廷,绝不有二心!”

魏腾连忙说道。

“不!”

张昭摇摇头,冷漠的说道:“你不是打算在明寇杀进来的时候,迎一个新主子,而是你现在就已经是他们的人了,你想要把他们引进来,立下从龙之功而已!”

他看事情,看人,都很透彻,魏腾虽有几分资历了,但是在他面前,还真藏不住太多的心思。

“丞相明鉴,某绝无此心!”

魏腾猛然跪膝下来了,有些沾沾发抖。

他还是太过于低估张昭的警惕心了,不,应该是张昭名声不菲,虽和明朝廷胡昭并称天下二昭之相,但是很多人只是记住胡孔明,却很少人能知道张子布。

可低估张子布的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某还有一个问题!”

张昭却没有在这方面威逼下去,即使他知道魏腾是谁的人,他也杀不起,如今的吴国朝堂,如同一个看似坚硬,实则一戳就能碎掉的鸡蛋而已。

魏腾抬头,有些疑惑地看着张昭。

“你不想着朝堂,我能理解,先王在的时候,你们还算是给几分面子,如今大王在位,性格刚烈,你们早已对其有很大成见了!”

张昭幽幽的问:“可你们也应该知道,明朝廷对于世家门阀更加的苛刻,迎明朝廷进来,你们可想过江东世家的未来吗?”

魏腾沉默了半分,才开口回应张昭,到了这个地步,否认没有任何的意义,他有些心意也得让张昭知道的。

张昭要杀他,他也走不出这王宫之外,当然,杀他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他低沉的说道:“有些事情,我们能接受,也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接受,世家门阀千年传承,却早已经在明天子当年尚未汉室官吏,执掌造印监的时候,就已经毁掉了,我们若不变,我们早晚也要消亡,明朝廷的新法的确苛刻,然而明天子确是一个能把人心揣摩的非常透彻的人,看似对我们的镇压,实则也是在为世家门阀的未来,找出了一条特别的路去走!”

他叹了一口气:“如果有的选择,我自然还是希望,能保持江东吴国之政权,这样我们还有更多的权柄,然而我们都认为,天下归明,已是大势所趋也!”

“原来是恐惧!”

张昭突然明白了:“牧景立了规矩,但是也给了路,然而他的威势太盛了,却让你们失了对吴国的信心,只要还有路,哪怕只是一条小路,你们还是愿意站在强者的这一方,去延续你们世家的知识和血脉!”

人心这一点,他始终没有牧景看的透彻,明朝廷的新政对于世家门阀的确非常苛刻,但是荆州世家至此,却尚且没有一家灭门灭族的,这就让很多人看到希望了,有时候规矩这东西,是坏事,也是一件好事情,看怎么用而已。

而明朝廷就用的很好。

“此事吾当听不到,至于你怎么折腾,那是你的事情,我的底线很清楚,江东不要乱,百姓不要乱,自此之后,二王子之事,与吾无关,你走吧!”张昭有些疲累了,他挥挥手,让魏腾离开。

“多谢丞相成全!”

魏腾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有些信心能让张昭袖手旁观,但是还是有些小紧张的,一旦张昭出手,他们想要迎回二王子,那就难了。

魏腾离开之后,旁边屏风才走出来一个人。

张纮。

江东有二张,一个是张昭,一个是张纮,张昭名声大一些,张纮更显得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但是张纮确是张昭能掌朝政最大的依仗力。

“丞相,你纵容他,不怕江东大乱吗,大王可是一个眼睛里面揉不得沙子的人啊!”张纮低声的说道。

“子纲,非吾之所想,乃吾之无奈也!”张昭低沉的说道,他站起来,双手背负,目光看着窗外外面的柳树,道:“大势所趋,在明,不在汉也,其实即使是我心里面,也没有底气,能说汉室国统尚能延续,如今大王之孤注一掷,可若是日后,明军大胜,我吴国,当何去何从,以明朝廷之狠厉,焚城烧杀,不在话下,难道我们江东,真的要给大王陪葬吗,还是要给汉室陪葬啊?”

“不止于此也!”

张纮皱眉。

“局势已是如此也!”张昭摇摇头:“大王悍勇,然而孙仲谋却沉稳,而且有一点魏周林说对了,若说能伸能屈者,绝无大王,必为孙仲谋也!”

“所以你纵容孙仲谋返回江东夺权?”

张纮叹气:“以至于日后明军杀入江东之日,能给江东百姓一个交代?”

他顿了顿,道:“如此,你岂不是辜负了大王,辜负了周都督的信任吗?”

“无妨!”

张昭平静的说道:“此罪,吾一身承受之,而且周公瑾恐怕比你我更能推演局势,他应该已经算到这一点了!”

“那他会……”

“杀鸡儆猴是必然的,只是……”张昭叹气:“他也无可奈何!”

“你的意思是,他也对局势有所悲观?”

张纮瞪眼。

“谁都不是傻子,况且还是我们江东第一的局势,论政务他不如我,若论天下大局的探讨,我不如他,学识聪慧,皆为天下一等!”

张昭说道:“江东美周郎之名,当可名留青史也!”

………………………………

石头城,水闸口。

来来往往的船只都要搜查过,无数的兵丁镇守在的水闸口的位置,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任何一艘船只。

这种气氛,已经维持了好些天了。

明军杀入长江的消息传来,就已经让建业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起来了,除了一些小船只,商船之外,但凡战船,都已经扣下了,生怕有人偷溜进来,重演昔日建业都的残酷之战。

这时候,一艘从九江而下的小船,顺流而下,从长江入内河,沿内河而入了建业都。

“总算是回来了!”

船只甲板上,站着一个少年。

少年白玉锦袍,头戴玉冠,风度翩翩,他的目光看着这熟悉的建业都,有一丝丝的久违的感觉。

这个少年,正是吴国先王的二王子,当今吴国大王的亲弟弟,孙权,孙仲谋。

“恭喜二王子,要重掌大权了,不过二王子不会过河拆桥吧!”

阴阴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这个说话的人,正是的赵信。

“能如此顺利,也多要的多得你们的支持啊!”孙权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道:“赵指挥使放心,我们之间的盟约,我不会忘记的!”

“那就希望二王子能记得住!”

赵信笑了笑。

“你们在长江口的兵马,是不是应该撤出去了!”

孙权问。

“可以啊!”

赵信笑了笑:“只要二公子能掌江东,我明军立刻撤出长江口!”

“那希望我们能合作愉快!”

孙权深呼吸一口气。

“那是自然的!”

赵信也很愉快。

撤出去?

长江口可是未来攻打的江东的桥头堡之一。

怎么可能让出去。

不过明面上,还是要给孙权留下一些颜面的,等到孙权能执权的时候,他们就做出一次大规模的撤退,然后又转一圈有回来布防就行了。

他们付出孙权掌权,一方面是加深江东内部的矛盾,另外一方面,也有一点点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

孙权若是以江东之主而投降了,他们进入江东,就名正言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