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天下定 二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天下定 二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天下定 二

随着上党之战落下帷幕,时间开始慢慢的流逝,半个月不到,这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结果已经是开始向着天下的每一个角落都蔓延出去了。

其实大战开启的时候,天下各郡各县,无数世家门阀,乡绅豪族,都默默的派出一些人来关注此战的结果。

毕竟这一战的结果,关乎天下未来的归属。

所以当这一场决战的结果出来了,顿时这个消息如同龙卷风一样,席卷而过,同时也引起了天下一阵的动荡。

“结果出来了,出来了!”

“魏军战败!”

“明军大获全胜!”

“明军居然赢了?”

“怎么可能,不会的,不可能是这个结果的,我不相信!”

“魏军数十万主力,倾尽底蕴一战,居然是这个结果!”

“听说魏军不仅仅败了,而且是全军覆没!”

“连魏王也被明军生擒!”

“明军本身已与燕军苦战一场,而在历苦战之后,再战魏军主力,居然能全歼魏军,这怎么看也不真实啊!”

“是不是一个假的消息?”

“我不相信汉室会败,我不相信魏王会输给一介贼寇!”

“天亡我大汉也!”

“曹孟德怎如此无能啊!”

“亡我大汉者,非外人,乃曹贼是也!”

“……”

首先这一场战争的结果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士林。

士林的主体基本上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向来讲究一个青梅煮酒论天下,作为一个读书人,在如今落后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有高雅的情操,三五成群聊聊天下,对他们来说才是生活。

所以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他们能迅速的知道消息。

同时他们这个群体来说,也是消息传播的最速度的地方。

然后就是各个的世家门阀,地方豪族。

这些世家门阀,乡绅豪族,相对而言,他们其实更关注这个结果的本身,而不是关注战争的内容。

“魏军终究败了!”

“看来天下要变天了!”

“本以为牧明乃新莽而已,不过昙花一现,如今看来了,并非人人乃汉光武帝,能逆转大事,如今之大势在明,怎可逆势而行!”

“天下换了一个主人,就要换了一个秩序!”

“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天子一统天下,已是在所那么,吾等该早一些寻觅出路才行,不然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抄家灭门了!”

“明朝廷虽然得了天下,不过如今的朝廷不过只是人才寡淡,难以治理天下,吾等尚有出路也!”

“听说大明改革制度,把举荐制度变成了科举出仕,往日举荐之艰难,出仕只能看出身,如今有科举,可让读书人同台竞技,有学识之辈,皆能仕途,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锡瓦我给你,看来家族也要让子弟们去考一考这明朝廷的科举了!”

“明朝廷得天下,已经是大事,立刻派人去明境之内,加强我们的店铺,告诉郡内商贾,我们家族要和他们合作,和明境之内的商贾做生意,打好关系!”

“……”

天下豪门世家纷纷动起来了,他们可没有读书人这么轻飘飘的谈天论地,更多的是一个实际的情况。

如今上党之战魏军之败,已经奠定了明朝廷一统天下之根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明朝廷取代汉室,已是大势所趋。

这时候你不投靠明朝廷,难道等着被清算结果啊。

世家门阀可没有讲究太多的骨气,所谓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世家门阀千年而存,更多的是讲究一种适者生存。

别管牧景什么出身,如今得了天下的是牧景,他们可没有胆量用自己家族的延续来质疑牧景得天下的过程和正统。

臣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时候,就是体现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时候,谁也不敢在这时候,逆天而行,最后落的一个家破人亡。

……………………

天下纷动之际,各路诸侯也得到了消息。

已经带着魏王府残余群臣兵马逃到兖州东郡的荀彧,得到了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是直接的呕血昏倒。

这对于荀彧而言,如同信仰的破灭。

也仿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一样。

在这是钱,即使是丢了邺城,死了天子,甚至整个朝堂都乱了,那都不重要。

只要魏军主力还在,魏王还在,那么他们就还有机会,大不了在扶持一个的天子而已,谁来当傀儡,没有差别。

可此战之败,他们就真的是彻底的败了,不管他如何挣扎,不管他在如何奇谋送出,都已经改变不了这样的结果了。

“我汉室四百年的基业,没有了!”

荀彧在昏迷过去的时候,只有这么一个的感觉了。

即使天子死了,他都没有这种特别强烈的感觉,可如今,他知道,已经自立一朝的明朝廷打赢了这一战,代表汉室已经无法存亡了。

“大王啊!”

荀彧幽幽的醒过来的时候,有些仰天长叹:“某,当如何是好也!”

前线兵败,他无路可走。

天下之大,还有他的容身之处吗。

他一死无畏。

然……

颍川世家已经被他绑在了这一艘船上,那么等待颍川世家的,是不是抄家灭族啊。

历朝历代,改朝换代是需要流血的。

只有鲜血的震慑之下,才能让新朝堂更加的有威严性。

………………

位于邺城,正在想要逐步掌控河北的杨彪,也被这消息给震惊了。

“明军之强,超越吾之预估,本以为高估,却还是低估了他们!”

杨彪盘坐高堂之上,目光看着前方,有些不甘心,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他以为明军即使胜了,那也是惨胜一场。

可如今的结果,是明军大获全胜,不仅仅把魏军主力全歼了,而且还把曹操给拿下了,生擒和斩杀,那是不一样的概念。

“难道大明一统天下,当真是大势所趋吗?”

杨彪仿佛一瞬间苍老十几岁一样,他有些怀疑这些年自己的目光。

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错误。

他们杨家的积累,也给他消耗的差不多了。

世家门阀之中,弘农杨氏是顶尖的,而且杨氏一族不是四世三公的袁氏,袁氏不仅仅有天下无双的影响力,还有四世三公传承下来的人才积累。

但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论底蕴,杨氏也不差。

不管是只是传承,还是门生天下,杨氏一族都有足够的底气。

而最重要的是,袁氏出了两个厉害的人物,袁绍和袁术即使只能兵败在历史的长河,但是相对于这个乱世而言,他们都是不凡之辈。

乱世豪杰辈出,能走到最后的,又能有几个,能脱颖而出就已经是天下俊杰也。

而杨氏,没有这样的人物。

所以杨氏只能依靠当世诸侯而生存,每一次的站队,都是一次选择,都是对未来的一次投资。

而这一次的投资失败,杨氏的底气,也被耗的差不多了。

“父亲!”

杨修站在下面,目光看着父亲杨彪,杨彪那种苍凉又有些死寂的气息,让他有些不解:“吾等如今已和景武司达成合作,大明一统天下不好吗?”

反了曹操。

只能依靠的明朝廷了。

如今他们依靠的明朝廷已经取得胜利,一统天下在即,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未来杨家起码还有希望。

可不知道的是,很多东西并非是能抹去的。

他即使聪慧,可依旧有些事情没办法看透。

他也不是司马懿。

司马懿年轻,可司马防死的早,他得独立起来,才能撑得住河内司马家,相对而言,司马懿比杨修更通一些人情世故。

杨修在父亲杨彪的保护之下,其实成长的比较顺利,虽有几分聪慧,奈何少了几分的经历。

“好!”杨彪苍凉了笑了笑,道:“的确是好事!”

他目光凝视着这个自己的爱子,把心一沉,然后决定交代了一番事情,或许他得先走一步了,不然这仇怨不解,杨氏难以残存。

他语气深长的说道:“德祖,接下来的话,你要牢记在心!”

“是!”

杨修并没有意识到太多,但是他对父亲很尊重,知道父亲这神情之下,必然是重要的事情。

“明朝廷一统天下,已是是势在必行,而我们杨氏,拿下河北,才有资格能让明朝廷认为我们有价值!”

“我已经在做了,很快就会有结果了,相信以我们杨氏一族这些年的实力,加上很多世家门阀的支持,拿下河北问题不大!”

杨修对这件事情很上心,他还亲自跑去巨鹿说降拥兵自重的安遇,以杨氏之威名,加上如今把控朝堂,还是能让这些草莽有些信任的。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记住的事情更多,杨氏根基在关中,这一点,你要紧记,大乱之后就是大治,明朝廷要治关中,少不了我们杨家,但是我们杨氏一族一直以来都站在他们对立面,免不了给他们忌惮,所以接下来,为了家族延绵,你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去参加明朝廷的科举,以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入仕途,第二,不管明朝廷如何治理关中,你要绝对的配合,不谈条件,不论结果,全力配合!”

他杨彪在这动乱的时代之中,历数朝而立,追随皇帝好几个人,在宦海之中行走,别也没有太多的能耐,但是对于天下局势之判断,却有非同一般的目光。

他很清楚接下来天下的走向。

如今明军挟大胜之势而出,大明朝廷一统天下乃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天下一统之后,马放南山未必,但是牧景这么聪明的人,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人。

接下来大治天下是必然的。

打天下未必需要他们,但是治理天下,却需要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的,这一点,杨彪非常的肯定。

“另外!”

杨彪的目光怀有深意,看着杨修,道:“德祖,你要记住一点,未来你若为杨氏家主,必然是无数次的站队,大明朝廷比昔日汉室还会更加难以让人琢磨,特别是新政,未来大明朝廷必是新政和旧制之间的争夺,杨氏是世家,站在旧制度上,是正常,但是有时候,大风险才能大回报,特别是现如今的局势,我们杨氏已是世家之没落,如若不冒险,是不可能有崛起之日……”

“父亲!”

杨修突然打断了杨彪的话,拱手说道:“你才是我们杨氏一族的定心骨,你万万不可如此沮丧啊!”

“呵呵!”

杨彪笑了笑,倒是有几分洒脱,道:“为父身份本身敏感,但是你不一样,你不曾出仕,即使曾经为汉室效命,也不显踪迹,你入了明朝廷,才能立身够正,而且为父已老,很多事情顾不上了,日后之杨氏,还看你了!”

杨修皱眉。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父亲有几分托付未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有些难受。

“好了!”

杨彪摆摆手,道:“说一千道一万,如今说多无益,我们唯有拿下河北,尚能让明朝廷对我们的重视,所以接下来,为父要亲自出击,游说各郡,拿下河北,你坐镇邺城,保证安稳,不可有动乱之势,另外也要消息你魏军残余之力!”

“是!”

杨修点头。

…………………………

上党大战的消息,飘啊飘,从北到南,如同一阵风,直接吹到了长江上。

白帝城外。

长江水道上,无数的战船正在的驻扎之中,一座一座的水寨,连营数十里,看起来如同的一条绵延不休长龙。

而这些战船上,飘扬这大吴孙氏的战旗。

这表明了,此战主帅,乃是吴国大王孙策。

王帐楼船。

船舱之中,一片死寂,无数将领坐立,为首的大将是吴王孙策,而此时此刻孙策的面容铁青,一双眼瞳闪烁这死灰色的光芒。

“曹孟德怎会败的如此之快啊!”

看着手中吴军谍者八百里传回来的消息,孙策的思绪难以平稳下来。

他很难接受这个结果。

即使魏军败了。

他也不相信,魏军能全军覆没。

“可他们就是败了!”

鲁肃苦涩的笑容之下,有一抹的无力的感觉,他幽幽的开口说道:“我已经让人再三验证这个消息了,如今这个消息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恐怕不是假的,而且……”

他看着孙策,咬着牙,道:“还有一个消息,邺城的汉天子已经亡了,亡于自缢,邺城动乱,魏王府难以镇压局势,司徒杨彪起兵,丞相荀彧唯有率残部脱离,南下兖州!”

“那香香呢?”

孙策脸色突变。

“小姐应无事,毕竟荀文若即使镇不住邺城,起码能护得住魏王之妻儿亲人,不会让他们遭受战乱!”

鲁肃说道。

“怎么会如此?”

孙策还是有些难以相信,这些接踵而来的消息,仿佛一个个雷霆般的打击,让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斗志和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