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玺登基!奉旨平叛!

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玺登基!奉旨平叛!

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倾洒在大地之上的时候,整个成都城仿佛都变得沸腾起来了。

“听说今日刘使君要登基为帝!”

“这刘使君乃是仁义之主,登基为帝,也是理所应当的!”

“刘使君本来就是宗室子弟,如今天子,弑母杀兄,德不配位,本就不该继承大统,他这是众望所归啊!”

“放屁,他就是狼子野心!”

“说的对,天子尚在,他却割据西南,自立为帝,不是叛逆,是什么!”

“莫要胡言乱语,刘使君恪守我们益州,庇护我们益州百姓,如今江山不稳,汉廷没落,他以宗室子弟效仿光武帝挺身而出,我认为得支持!”

“自古以来,君君臣臣,如今天子尚在皇位之上,他自立为帝,乃是叛逆也!”

“……”

百姓的心思很多,每一个读书人的思想都能影响身边人,所以他们的看法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他们也只敢在暗中窃窃私语而已。

毕竟自从刘焉要登基的消息传遍之后,这大街小巷都已经开始戒严,一队列一队列的兵卒凶神恶煞的,他们要是说错了什么话,惹来了杀身之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虽然戒严了,但是百姓们还是走出家门,在大街小巷等待着。

刘焉登基,要继承大汉皇位的消息,已经在城中闹了一个多月,几乎是家喻户晓,如今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都走出家门来观礼。

毕竟他们的心中不管赞同还是反对,登基典礼,他们是毕生都难见一次,总要见识一下的。

看热闹,是华夏人传承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特性。

所以现在的大街小巷的旁边,都站满了无数百姓,特别是从州牧府到西城门的主街上,两边更是人生人海,想要一窥未来皇帝的真容。

一个皇帝要登基的仪式是很繁琐的。

如果是继承皇位,首先就要有遗诏,然后才是祭天,再接着大赦天下,奉旨继位,祭拜宗祠……总而言之,一套流程下来,一个月都无法完成。

虽然说刘焉已经是把程序简化了很多很多,这就是一个简易版的登基仪式,但是毕竟是一个登基典礼,代表的是天下至尊的位置,还是很多工序免不掉的。

首先是奉诏。

刘焉并非继承皇位,所以没有奉诏之说,但是有矫旨,意思就是能弄出一份圣旨出来了,这份圣旨的作用力并非是让刘焉继承皇位,而是数落当今天子的罪行。

出师有名,方能名正言顺。

刘焉想要继承帝位,首先就要证明当今天子不配如今的位置,所以一份矫旨就出来了。

一大早就从州牧府传出来了。

奉天承运,伪帝刘协,弑母杀兄,豪夺帝位,失之京都,丧失帝陵,不忠不孝,德行不佳,不配其位,又有之,任用奸佞,不顾关中百姓之生死存亡,强征兵卒,冒其兵锋,征战关东,罔顾百姓……………………今,有刘氏子弟刘焉,不甘从逆,拨乱反正,承汉室先祖之念,登基于益州!

一大篇的旨意本身就是董扶亲自操笔的,文笔刚正,写的是义愤填膺,正了第一分的名,最少让天下人知道不是刘焉要做造反,是当今天下的错。

这一份矫旨很快已经传遍的整个成都城,成为了人人都观赏的告示。

这一环之后,那就是接下来的祭天。

封禅祭天,是继承皇位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

虽然不至于要去泰山封禅这么大动作,但是也要从成都城弄一个天坛,好用来做封禅所用,这个天坛就是城西郊外的山岭上,是牧景带人修筑的,所以今日刘焉登基,必行城西。

卯时三刻,大吉之时。

州牧府门外,刘焉已经着装了龙袍,头戴平天冠,上了龙撵,带着州牧府的文武大臣,大摇大摆的上了街道,在万众瞩目的目光之中,向着城外天坛而去。

牧景也在文武百官之列,而且还是比较向前的一个,做的是四匹骏马拉的马车。

马车也有三六九等,是所谓的龙撵,就是天子出行规格的马车,以六匹骏马拉车,马车的规格来说,两匹骏马拉车,公卿大臣所用,四匹骏马拉车的马车,非王侯贵爵不可用,至于能用六匹骏马拉车的马车,乃是天子出行之规格,任何人不得用。

这一架龙撵可是刘焉早有预备而营造好了,不仅仅如此,文武百官出行车马,他都已经准备好了,威风凛然的行使在了成都城之上。

“那就是刘使君!”

“不能叫刘使君了,要叫陛下了!”

“刘使君居然敢称帝,他这要置朝廷何在!”

“混账,你想死吗,这时候不能乱说话!”

“……“

队列大摇大摆的走过,两边的百姓们都在盯着,不过不敢多言,只能在心里面感叹。

以为这队列的前面是披着战甲的骑兵开路,后面一营兵卒也有虎狼之师,这种阵型,就算他们的心中有什么意见,这时候也得憋屈在这些兵卒凶神恶煞的眼神之下。

“百姓们皆纯良之辈,他们如此支持朕,朕日后当不负他们也!”

龙撵上,刘焉看着周围的百姓,装模作样的感叹。

他在享受这种目光。

这辈子追求了一辈子的位置,仿佛这一刻,有心想事成了,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多少人就在追求这一刻!”

牧景环视四周,在心中也感叹起来了。

男人热血,建功立业,说到底无非就是权力荣誉还有美女的追求,刘焉不管日后如何,这一刻,他要的权力,荣誉都已经有了,美女更是想要谁家的就谁家的,这一刻,他能感受到人生的完满了吧。

……

建立天坛的地方,是西郊的一座无名山峰,海拔不是很高,但是位置绝对是千挑万选的,从这里能服饰整个成都城的轮廓,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一座石坛拔地而起,足足有九十九级的台阶,这可是古代,不是未来,没有钢筋水泥,没有什么的大型器械帮助,都是用人力营造出来的。

未来营造这一座天坛,足足耗费了益州州牧府最少一个季度的税赋收入。

这要是算起来,绝对是好大喜功。

“吉时已到,刘氏子,焉,上前行礼!”一个尖锐的声音在高喝。

这是一个礼赞,所谓礼赞,又命为赞,主要是负责祭奠大礼的主持。

刘焉下了龙撵,迈步上前,他身披龙袍,头戴平天冠,双手举这一个盒子,盒子举过了头顶,仿佛是迎着苍天:“刘氏子孙刘焉,得传国玉玺之认可,愿承天之期望,继列祖列宗之志向,今继承汉室大统,万望苍天允可!”

他说完,亲自打开了金匮盒子。

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那是一方玉玺,静静的躺在哪里,却有无穷的吸引力,让所有人都盯着,目不转睛的看着,凝视着。

“那是传国玉玺?”

“难道刘使君当真是天命所归吗!”

“怎么可能!”

“刘使君哪里有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不是应该在朝廷手上的吗?”

“不会是假的吧!”

“你们还没有感觉吗,这些年朝廷出来的圣旨,谁见过传国玉玺的印鉴!”

“好像是真的没有!”

“难道这一方传国玉玺是真的?”

“刘使君敢用出来,必名传天下,届时肯定有人来检验,到时候要是戳穿了,更是难堪,恐怕这一方玉玺,应该是真的!”

“……”

在天坛周围,从下面到上面,里里外外,无数的人在拥簇,无数的眼睛都在盯着,当他们看到出现在刘焉手上的传国玉玺之后,顿时一个个傻眼了。

正所谓想要继承朝廷的大统,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

名分,是其中之一。

那就是父传子,兄死弟及。

刘协还活着,在血统上来说,刘焉只是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这方面他不算优,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他终究是刘氏宗室,汉室的江山,他还是有资格继承的。

而另外一个名义,乃是传国玉玺

这玉玺,乃是汉室代代相传,帝皇的标志之一,得玉玺者得天下,或许说的有些过分的,但是名义上却没有说错,因为所有的圣旨,都是需要传国玉玺的盖印的。

长安朝廷出来的圣旨,不被天下人认可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上面根本没有传国玉玺的印,即使有些人心是向往朝廷统一的,也会怀疑圣旨的真假。

“刘使君或许当真是天命之子!”

“也许是苍天看着当今天下之乱,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才降下玉玺,为他正名,让他继承大统!”

之前很多反对的人,这时候都有些摇摆不定的,甚至有些人看到的玉玺,更多的是想要直接的承认了刘焉登基的事实了。

“一祭苍天!”

这时候礼赞已经开始高喝。

“拜!”

刘焉在俯跪法坛的中央,真诚的膜拜苍天。

“二祭大地!”

“拜!”

刘焉再一次三跪九叩的行大礼。

“三祭先帝!”

“拜!”

刘焉第三次跪拜,一次一次的重复,却丝毫没有不耐烦,乐在其中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刘焉的跪拜大礼完成之后,就算是已经初步的完成了登基仪式,这时候文武百官,在董扶的带领之下,纷纷的跪拜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也顺势跪拜下去,大声的叫喝起来了。

当传国玉玺出来之后,百姓们已经是信任了一大半,再有如此声势,一下子就迅速的被感染了起来了,一个个跟着跪拜下去,高喝了起来。

“诸位爱卿平礼!”

刘焉站立,一袭龙袍,头戴天冠,手握玉玺,高居天坛之上,一双墨玉般的眸子细细的看着黑压压的一群脑袋,心中有一股兴奋,这一刻的人生,仿佛已经完满了。

“逆贼!!!!!”

一身高喝,如雷霆破军,震散了所有的声音,让场面一瞬间变得的冷寂了下来了。

众人目光一瞩。

叫出了这一声的人是黄权。

州牧府主簿黄权,黄氏宗族的家主,益州世家豪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居然公然的站出来,反对刘焉。

“刘君郎,你深受两朝皇恩,封职加爵,为朝廷镇守西南,当兢兢业业,捍卫朝廷,保护百姓,然你却罔顾君恩,在朝廷蒙难之际,不曾想要勤王救帝,意欲割据而立,此为一罪,其二,你为了一己私欲,擅动刀兵,征战荆州,造就两州百姓死伤惨烈,让我益州儿郎,无数丧命于此,其三,天子尚在,你却擅自称帝,乃是大不逆之举,当诛九族之!”

黄权平日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义愤填膺热血膨胀的一个先行者。

他无惧威武,战列了出来,对着所有人,摊开了手中了一份圣旨:“奉天承运,刘焉私窃玉玺,意图叛逆,祸乱百姓,人人得而诛之!“

“混账!”

刘焉拂袖,眸光如虹,凝视这黄权手中明黄帛书,心中猛然意图,怒喝起来了:“黄公衡,你敢矫旨!!!“

“是否矫旨,天下该知!”

黄权公示了手中的圣旨,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冷冷的道:“刘君郎,某昔日追随你,乃是因为你承朝廷之官爵,今你要谋逆,请恕某不甘从之!”

他怒然一喝:“诸位,若有愿意随我奉旨平叛之人,请站出来,郎朗青天,岂能让叛逆之贼而揽之!”

“吾等愿意!”

“奉旨平叛,乃是理所应当!”

“吾辈读书人,君臣之义不敢忘,当为朝廷平叛之乱!”

黄权振臂一呼,颇有民心所向之意,一下子在文武百官之中,就有十余人站出来,支持了他。

“黄公衡!!!!”

刘焉拳头握紧,他就算先前有了准备,此时此刻也压不住心中的愤怒,莫要说今日结局如何,这个盛宴,算是被弄砸了,日后就算有人提起来,也一番讽刺的历史。

他小看了黄权,也小看了益州世家门阀的影响力。

“你既然找死,朕,成全你!”

刘焉怒喝。

既然他们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众目睽睽之下,已无法挽回声誉,撕破了脸皮,他也就不需要藏着掖着。

我就要登位。

不是要平乱吗?

那好!

打一场得了。

如果不能堂堂正正的坐上皇位,他就杀上去,不惜杀的整个益州血流成河,他也要成为九五之尊,这条路,走出来了,他刘君郎就没想过后退半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