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坑王 > 第二百三十章 替罪羊

大唐坑王 第二百三十章 替罪羊

作者:吉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4:30

第二百三十章 替罪羊

大唐坑王第二百三十章替罪羊让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没有想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被收留的这些吐谷浑人劫持了慕容诺和弘化公主,向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提出要求:撤出辎重营地,否则就杀了慕容诺和弘化公主。

这下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傻眼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哪敢擅自做主。无奈之下,一方面他们将对方包围,与之对峙,另一方面派出快马,向远在乌海前线的薛仁贵报告了情况。

就这样,这几百个吐谷浑人被数万唐军的包围在辎重营地内无法动弹,但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投鼠忌器,也不敢有任何动作。

薛仁贵接报后也是吃了一惊,此次出兵的由头就是为慕容诺和弘化公主复国,若他们俩都死了,那还复个屁的国呀!不仅这场战争师出无名,就是向皇帝也不好交待!

思来想去,薛仁贵向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下达了命令:务必保证慕容诺和弘化公主的安全,若实在不行,先退出辎重营地,等他回援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命令送出去后,薛仁贵不敢再停留,率两万大军星夜赶往大非川回援。

有了薛仁贵的命令,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这才松了口气。他们派人与那些吐谷浑人谈判,谁知对方很强硬,只要他们在两个时辰内迅速离开辎重营地,就会放了慕容诺和弘化公主,否则将奉上他们二人的人头。

为了保住慕容诺和弘化公主的命,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只得退出营地。

那些吐谷浑人也算讲信用,在他们退出营地后,将慕容诺和弘化公主也送出了营地。

慕容诺和弘化公主安然无恙,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这才松了口气。

可他们气还没喘匀,便惊愕的发现,辎重营地内火光四起,对方竟然开始焚烧辎重给养了。

简直太恶毒了,大唐的十万大军若没有了辎重给养,就是用脚后跟想,也能想到是什么后果。

就在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近二十万吐蕃大军从天而降,向六神无主的大唐军队掩杀过来。

不是说大非川一带只有三四万吐蕃军队嘛,并且还都被薛仁贵赶到了乌海一带,这二十万大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二十万大军正是为吐蕃效命的吐谷浑军队,基本上能上阵的吐谷浑人都出动了,在钦陵的弟弟赞颇的率领下,他们像洪水一样向辎重营地外的大唐军队席卷而来。

可笑的是,大唐此次发兵就是为解救这些吐谷浑人于水火当中,帮助他们复国呢!

眼睁睁看着辎重粮草被烧,本就让大唐军队惶恐不安,又被突如其来的吐谷浑军队袭击,大唐军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唐朝大军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

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欲哭无泪,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看薛仁贵回来后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薛仁贵也是自身难保了。

钦陵之所以没有出现在进攻郭待封和阿史那的战场上,就是因为他要亲自指挥对薛仁贵的战斗。主帅对主帅,这样身份才算对等。

有心算无心,急忙回援的薛仁贵不出所料的在平坦辽阔的大非川,被钦陵亲率的军队团团包围。

二十万对两万,而且钦陵率领的是清一色的吐蕃骑兵。

吐蕃铁骑怒涛般冲击着唐军越来越残破的防线,黑压压的箭雨遮蔽了天日。防线的另一边,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饥饿的唐军在绝望中一个接一个倒在自己的血泊中……

听郭勤讲完事情的经过,卢小闲这才知道,当年薛仁贵的那位副手郭待封正是郭勤的父亲,他听罢默然无语。

后世对大非川之战都是从史书上了解的,卢小闲一直对此战心存疑问。大唐军纪极严,郭待封又是是名将之后,在战场上拼杀了几十年,按理说违背军令的情况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现在看来,郭待封应该是做了替罪羊。

最后将战败的责任归结为郭待封违命,只是为了保全大唐的颜面,说穿了是为了保全高宗的颜面,他不能让世人知道吐谷浑人心向吐蕃对大唐军队反戈一击的真相。为了平息物议,高宗不能不对战败者有所惩戒。

由于薛仁贵和高宗有着特殊的关系,高宗自然不会让薛仁贵来承担这个责任。

阿史那道真是处罗可汗之孙,身份尊贵,在突厥人中威望极高,又是以藩属的身份率本部前往助战,地位相对超然,自然也不能承担这个责任。

既然他们俩都不行,但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这就需要一个替罪羊。显然,郭待封是承担罪责的不二人选。所以,就有了后来郭待封不听节制,携辎重粮草缓行被吐蕃军袭击大败的定论。

郭待封蒙冤做了替罪羊,为高宗挽回了颜面,高宗自然不能再下狠手。否则,郭待封纵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高宗砍的。

三名唐将回归后,薛仁贵仅仅免官除名,不久之后因高丽复叛,他再次被起用,此后他还曾去西北边疆与突厥人作战,因为当年“三箭定天山”的余威尚存,据说突厥人见到他仍“相视失色,下马罗拜”。

阿史那道真依然身份尊贵,享受着朝廷的优待。

唯独郭待封减死除名后,背着一世骂名,最终郁郁而死。

卢小闲突然明白了,为何那日提到大非川之战时,郭勤会泪流满面,他是在为自己的父亲而鸣不平。

卢小闲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他向郭勤询问道:“令尊大人和薛仁贵、阿史那道真是如何从大非川全身而退的?”

唐朝远征军在大非川全军覆没,吐蕃赢得了大非川战役的全面胜利。可最后发生的一幕却相当诡异,史书中说:“仁贵、待封及阿史那道真并脱身走免。”也就是说,他们三个唐军主将是突围逃回来的。不仅他们三人保住了性命,就连慕容诺和弘化公主也安然无恙再次返回了凉州。

除非吐蕃主将钦陵是位博爱主义者或者精神病人,或者他对这些手下败将惺惺相惜,才把他们都放了回去,这根本就无法解释的通。

郭勤摇摇头:“这个我倒不知道,从没听父亲提起过!”

卢小闲叹了口气,可能这件事情的真相永远成谜了。

他目光炯炯瞅向郭勤:“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极其憎恨吐谷浑人,才会杀他们泄愤?”

“当年参与大非川之战的吐谷浑人有二十万,我就算恨他们也不可能把他们全杀光。至于我所杀的这些,是他们该死!”郭勤咬牙切齿道,“父亲虽然背了骂名,但对高宗皇帝、薛仁贵和阿史那道真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却始终对劫持慕容诺和弘化公主的那些吐谷浑人耿耿于怀。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辎重粮草就不会被焚,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败!父亲临终前,曾仰天长叹,就是做鬼到阴间,也不会放过这些人!”

卢小闲恍然大悟:“你是说,你杀的这些吐谷浑人,当年都参与过劫人和焚烧粮草?”

“没错,就是他们!”回答的不是郭勤,而是一直没有说话的慕容堪,“这些人都是我派人杀的,当年他们总共有三百多人,除去后来战死和病死的以外,还剩下一百一十一人,其中凉州和灵州有二十三人,吐谷浑故地有二十九人,洮州城内有五十九人。在这这前,已经杀了一百一十人,加上前两日死的曾察,刚好一百一十一个,无一人漏网!”

卢小闲奇怪的问:“郭刺史杀他们还有情可原,你是吐谷浑王室,为何也要除之而后快!”

“无他!”慕容堪叹了口气,“因为我承诺过亡兄……”

原来,慕容堪虽然是慕容诺的弟弟,但他不喜欢在王室养尊处优,一心向往行侠仗义的江湖生活,年纪很小的时候便离家闯荡江湖。

慕容堪运气很好,他因资质好被天煞门主看重收为徒弟,习得一身好武功。

后来,上任门主去世后,慕容堪继任成为了“天煞”门的新门主。

按里说,慕容堪与慕容诺已经是两条道上的人了。可是,大非川之战后,慕容诺羞愤交加派人找过慕容堪,让他帮自己复仇,杀死那些背叛吐谷浑的叛徒。慕容堪不想参与这件事情,便一口回绝了兄长。

三年前,慕容诺一病不起,眼见就要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叮嘱弘化公主一定要把慕容堪找回来。

慕容堪见到兄长之时,兄长已经奄奄一息,他逼着慕容诺发下毒誓,一定要除去那些叛徒和罪魁祸首钦陵,否则他死不瞑目。为了让兄长安心离去,慕容堪不得已发下重誓。

于是乎,郭勤和慕容堪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郭勤在明处利用刺史的身份负责提供消息和便利条件,慕容堪则在暗处,动用“天煞”门的力量把这些吐谷浑人的名字从生死薄上一一勾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