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坑王 > 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触即发

大唐坑王 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触即发

作者:吉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4:30

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触即发

大唐坑王第九百五十五章一触即发肖马夫亦步亦趋走上前道:“大人,如叫兽医诊治,恐怕也不是三五日就能治得好的。小人祖上曾在民间偶得一良方,专治马拉稀,立竿见影。”

“哦?”徐天监闻言精神一振道:“你有什么办法?若治好了此马本大人有重赏。”

肖马夫笑着说:“城外有一处温水潭,一年四季潭水不冷,潭边生长着一种灯笼草,草质绵软,马吃了能除百疾。”

“那我即刻命人多割点来。”徐天监正欲招呼跟随的亲兵传话。

“大人,听小人把话说完。灯笼草只在潭水附近生长,借用的是潭水的温度,一旦离了潭水马上就会枯死。枯草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必须将马牵到那里啃吃鲜草。”

肖马夫表面上虽然很平静,但心里面却紧张的不得了。

徐天监此时一心只想着这匹“照夜狮子马”,哪里顾虑到其他,于是他对肖马夫道:“你带着出城的手令立即去,越快越好。”

肖马夫等的就是这句话,不禁心里暗喜,刚要转过身去牵马。

“等等。”徐天监手一摆手道,“我派两个人保护你去。”

肖马夫当然明白,徐天监对自己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明为保护,实则监视。

他唯恐露出了马脚,连忙神色自若地点点头。

肖马夫牵着马来到城门口,崔文利正带着一群兵士严密地搜查过往的行人。

肖马夫把出城手令交到崔文利手中,崔文利蹙着眉头问道:“什么事?”

一名跟随在肖马夫身后的兵士附在崔文利的耳边说了几句,崔文利“哼”了一声:“现在是多事之秋,徐都尉怎么还有这种逸致,居然给马治病。”

他一双鹰目紧紧地盯视着肖马夫,朝那名兵士一挥手,对肖马夫问道:“灯笼草能治马疾,我好像从未听说过,你是不是别有居心?”

肖马夫神色不变,淡淡地说:“这是民间的土偏方,您是贵人,哪里会知道。要是大人觉得不妥,我去回复都尉大人,反正是都尉大人的爱马。”

崔文利疑心虽重,但徐天监毕竟是一方豪强,况且谯王这次举兵多有倚重的地方。

崔文利是聪明人,当然不好忤逆徐天监的意思。他冷笑一声:“给我仔细地搜。”

话声刚落,兵士们已开始搜查肖马夫的身上,连马都细细看过一遍。崔文利见什么东西也没有发现,方才说:“快去快回,申时就得关城门。”

肖马夫点了点头,接过缰绳朝城门外走去。

走出一段路程后,肖马夫暗窥跟随的两名兵士不留神,猛地跃上马背,用手重重地击在马臀上,马顿时如箭一般向前蹿去。等两名兵士发觉时,只剩下一缕尘烟。

肖马夫骑着马径奔广安寺,来到寺中他找到姓张的来客,说明了来意。

张姓之人讶然问道:“那封密信呢?”

肖马夫笑了笑,一指“照夜狮子马”道:“在它的身上。”

那人不明所以,走上前瞧了瞧说:“在哪里?”

肖马夫又指着马腹,对方恍然大悟,称赞道:“果然好计!”

……

“什么?郑广暴死,徐天监被擒……”

李重福听完一个个坏消息,重重坐在了椅子上。

过了好一会,李重福才喃喃自语道:“又是卢小闲,这难道是天意吗?”

当年,李重福与李显在房州时,第一次见到卢小闲,也没觉得此人有何过人之处。如果不是王先生在他面前不时提起卢小闲,李重福根本不会把他当回事。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小看卢小闲了。

自从李重福被韦皇后赶出长安,任均州刺史后,他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再重返长安。可是他心中很清楚,只要韦皇后在位一天,他就别想回去。

在李重福最失落的时候,有两个人始终在宽慰他。

一个人是王先生。

还有一个便是张灵均。

与王先生一样,张灵均也是较早辅佐他的谋士。他没有任何官爵,只是洛阳城中一个普通百姓。

本来王先生是劝李重福隐忍保存实力,待时机到来再起兵的,可是张灵均劝李重福的话,时常响彻在他的耳畔想起:“天下人皆已背离韦氏,若谯王举兵讨伐,一定会有许多人呼应的,现在可是最佳时机。”

这些年来,在王先生的辅佐之下,李重福暗中做了无数准备。无论是京城长安,还是各州县,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江湖异士,他网罗了许多人,财物兵器也积累了不少。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进行当中,可谁知,自从卢小闲出现后,这一切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卢小闲似乎天生就是李重福的克星,他抽茧剥丝顺藤摸瓜,使得谯王暗中隐藏的势力一一浮出水面,而后一网打尽,仅仅数月时光,竟将谯王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张灵均在一旁为李重福打气道,“谯王万万莫要气馁,最为逆贼韦氏所憎恨、连在国都居住都不被准许的是谯王殿下你,相信天下的人都期待殿下即位才对。如今形势虽对我们不利,但也不应该放弃,在下认为,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举兵进入洛阳,占领此城。”

张灵均的这一番话显然是触到了李重福的痛处。

作为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福对是否造自己父亲的反,最初还有些犹豫,但前不久有一件事情让李重福彻底下定了决心。

李显与韦皇后在长安城南郊祭举行天大典,各州的的刺史都来到长安来参加典礼,却独独没有让李重福来,这让他觉得很委曲。

祭天结束后,李显下旨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这一次又是唯独不准李重福回到长安。

事后,李重福上表自陈,向李显求情,说天下的苍生百姓都沾染了陛下的雨露之恩,可是我作为陛下的儿子,为何就不能够回到长安看您一眼呢?

李重福说得很是凄惨,很是可怜,但是韦皇后丝毫没有被打动,就是不允许他回来。甚至连他的表奏都被韦皇后压了下来,根本就没让李显看到。

其实,张灵均提议举兵洛阳,也是有深意的。

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大唐“东都”,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长安悠久的自负情结。

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期待的自然也是这样的感情。

李重福看向了崔文利:“你怎么看?”

很多时候,李重福更看重崔文利的意见,毕竟他曾经是大唐的官员。

崔文利对洛阳并不感兴趣,倒是赞成在均州起兵,毕竟他们在均州已经经营多年,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比洛阳要大的多,洛阳那里根基实在太浅。

崔文利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张灵均的下一句话便让他改变了主意。

“我们在洛阳也做了一些布置,若是能夺取镇守洛阳左右屯营的兵力,那洛阳就必然成为谯王的囊中之物。洛阳与均州同时举兵,可以成为犄角之势,从洛阳和均州同时进军长安,胜算可就大的多了!”

崔文利瞅了一眼张灵均,向李重福提醒道:“事关重大,是不是等王先生回来了再做定夺?”

张灵均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王先生没有回来,谯王就没有做主的权利了?”

如此诛心之语,让崔文利不由冒出了冷汗,他赶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若谯王一声令下,我愿意与张先生去一趟洛阳,为谯王拿下洛阳!”

李重福见状,叹了口气道:“那就有劳二位了!”

……

一队玄铁兜鍪明光铠甲的军士,在长安北郊的驿馆里凝眉伫立。这队军士虽处骄阳之下,眼神却依然如经霜带雪般冷冽。

驿馆中自驿丞以下都在外院的耳房聚着,虽然闷热,却没人敢出门半步。

守在门外、自边境返京的几十名军士浑身带着煞气,他们手中的刀似乎兀自有股子血腥味儿。

被这群悍卒驱到耳房后,驿丞便交代手下:都老实呆着,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薛讷老将军便在内院歇息,谁惊扰了他,便自个儿抹脖子去吧。

薛讷镇守边疆多年,累有功勋,长安城内对他鲜有不知的。可比起父亲来,薛讷的名声便大大不如了。

薛讷的父亲是大唐贞观名将薛仁贵,先后为大唐征战四十余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一辆神秘的马车驶进驿馆,直驱到薛将军卧房前,下来一个年轻男子,径自走了进去。薛讷手下的众军士屏息不语,也没回过头。

马车上那人是谁,众军士不敢看,也不敢去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