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261章 五年规划之好大一摊子!

第261章 五年规划之好大一摊子!

绝对没有人比赵桓更懂皇家学院!

都说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可是这合抱之木首先得扎个根,万丈高楼的地下也得先打好地基才行!

现在连人都没几个的皇家学院其实就是在打地基,甚至连打地基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刚刚破土动工。

尤其是皇家学院一开始就被赵桓定了个大目标。

全世界规模最大、分类最全、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科学院!

所以皇家学院就成了庄成益眼里的无底洞。

但是让庄成益视如蛇蝎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的无底洞,却是赵桓眼中的香饽饽。

麻花都说了,不氪金怎么变强?

等什么时候皇家学院烧钱烧够了,自然也就到了科研成果疯狂喷涌的时候!

或者再换个更直观一些的说法——把汴京炸没了,赵桓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打没了几万十几万的军队,赵桓也不会有丝毫的心疼。可皇家学院要是完犊子了,赵桓能哭死!

所以赵桓才会趁着现在朝堂上面屁事儿多,庄貔貅正心疼钱的时候提出来把皇家学院划给中书省——现在庄貔貅肯定心疼钱而拒绝,等以后皇家学院有成果了,他庄老匹夫后悔也晚了!

然后赵桓决定趁热打铁,接着再坑庄貔貅一波。

“庄卿啊,朕想过了,这赋税乃是民脂民膏,自然该精打细算才是,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赵桓笑眯眯的道:“所以,朕觉得这花钱也得有个规划才是。”

庄成益心中忽然打了个突,躬身道:“请官家明示。”

赵桓嗯了一声,说道:“就像当初朕说要在甘肃布政使司那里先试行布政使司到州、县、乡这个法子一样,朕当初也曾说过,要对大宋未来五年的事情做个安排。只是后面又是金国又是西夏的,这事儿也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好了,金国不用担心了,西夏成了甘肃布政使司,交趾也彻底收了回来,这五年规划的事儿,也该是提上日程的时候了。”

一听赵桓这么说,庄成益心中顿时咯噔一声,开始暗自担心自己的头发。

可是转念一想,庄成益又觉得自己不过是个户部尚书,像大宋的五年规划这种事情明显就得拉着李纲和其他五部尚书一起考虑才对嘛。

更重要的是,官家不是喜欢折腾?正好把他折腾的这些破事儿全纳入到五年规划里,到时候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想通了这一点,庄成益当即便痛快的躬身拜道:“启奏官家,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非户部一言可决,该当把李相公和其他五部堂官一起喊来商讨才是。”

然后被召进宫的李纲等人瞧着庄成益的目光就不怎么友善——自己倒霉还要拖人下水?这老貔貅真是不当人子!

心中暗骂了庄成益之后,李纲和李若冰也把五年规划这事儿给想起来了。

上一次赵桓提这个事儿的时候还是靖康元年? 可是这事儿还没等朝堂上开始落实呢? 就赶上西夏在震威城那边屠城,接着又是官家亲征,后来又忙着坑金国坑棒子,再后来又是交趾这一摊子破事儿,结果就给耽搁下来了。

然后李纲等人就打起了跟庄成益一样的主意——既然是五年规划,那完全可以把官家现在折腾的这些东西都容纳进去? 也好方便后面的操作。

心里打定主意,李纲当即便干脆得落的向赵桓躬身请罪:“启奏官家? 上一次五年归划之事未能成行? 其错在臣? 请官家责罚。”

赵桓当即大度的哈哈一笑? 表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要不是为了再坑庄貔貅一把? 赵桓自己都快把这事儿给忘了……

掀过了这一篇? 李纲便躬身拜道:“启奏官家? 臣以为五年之计,最重者莫过黄河,其次在朝堂与枢密院? 再次乃是社学。”

一听赵桓提到黄河? 赵桓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因为大宋有着三易回河这么牛逼的神操作? 黄河母亲的脾气变得有些糟糕? 时不时的就会折腾出点儿动静。

事实上,从靖康元年到现在,黄河已经出现过两次决堤了,朝廷也因为这两次决堤没少花钱。如果不是禁军加厢军加民壮玩了命的封堵堤口,只怕山东和河北又得倒霉,损失也会更重。

而且可是预见的是,黄河母亲的这股火气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下去的,很可能再延续个上百年也消不下去——

老铁家的元朝从来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儿,唯独干了一件治河的好事儿还把江山给折腾没了。

如果按照老铁家的元朝唱凉凉的那段时间推算,黄河母亲大概还要再接着发上一百五六十年的脾气,而赵桓在位的这断时间,就算不是最严重的时候,估计也不会轻到哪儿去。

“治。”

赵桓沉声道:“黄河必须得好生治理一番,不惜人物,不惜物力。”

工部尚书高子安躬身应了下来,李纲又接着说道:“除去黄河,便是朝堂与枢密院改制之事。”

“改制之事,事关天下之重,既不能缓,却也不能操之过急,最好能用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来完成。”

“再次便是社学。依微臣之见,在五年之内能将各州学建好也就差不多了,若是想要直接铺到乡村之间,只怕不易。”

李纲说完之后,其他各部尚书也来了精神。

工部尚书高子安是第一个跳出来叫屈的:“启奏官家,工部早就撑不住了!”

“上皇的寝陵要建,官家的寝陵也要建。”

“河道还要疏浚,直道还要修。”

“官家前番还说要重绘地图。”

“……”

兵部尚书李文德同样跳了出来,拜道:“官家说要裁汰军伍,现在枢密院直接把裁汰后的安置事宜扔给了兵部……”

“按照官家的要求,每年会有一批将士退出军伍,也就意味着兵部还得替枢密院那边募兵员。”

“偏偏还有驿站之事,还要在地方替禁军、厢军选择驻地。”

“如今兵部也是撑不住了……”

“……”

等到六个尚书都出来诉了一番苦之后,赵桓才惊愕的发现,自己到底折腾了多大一摊子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