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371章 骂名?算个球!

大宋最狠暴君 第371章 骂名?算个球!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04:42

第371章 骂名?算个球!

官封太尉跟官封太师差不多,太师这个官职一听上去就透着那么一股卖女求荣的味儿,太尉这个官职,自然也就难免会有那么点高俅味儿——高太尉那形象,啧啧。

反正别管太师还是太尉,这两个官职几乎就没一个好听的!

再说了,无论自己是接受了太尉、少保的官职,还是接受了陈国公的封爵,那不就等于大鸣大放的告诉天下人,自己清理禁军和厢军的事情是在官家的指使下才干的?

如此一来,痛下辣手的骂名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还是得到落到官家身上,自己岂不是白白做了一回恶人?

所以种师道就想拒绝太尉和少保这两个官职,同样也没打算接受陈国公这个爵位。

然而出乎于种师道意料的是,赵桓根本就没给他拒绝的机会,反而直接问道:“朕欲拆分枢密院,种卿以为如何?”

对于赵桓来说,骂名不骂名的又能算个球——

五次远征漠北、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六下西洋(第七次为朱瞻基派遣)、万国来朝而又天子守国门的明成祖朱棣,忽然就成了一个嗜血成性的暴君,杀大臣、杀妃嫔、杀宫女,而且连朱老四“年老不举”都被扒了出来。

朱重八那就更不用说了,什么“火烧庆功楼”,“蒸鹅杀徐达”之类的破事儿被说的绘声绘色,就好像那些人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

比较操蛋的地方在于,这些事情并不见载于《明史》——

建奴对于抹黑大明向来是不遗余力,《明史》里面狗屁倒灶的事情本来就已经很多了,可是遍翻《明史》,却找不到朱重八炮打庆功楼、蒸鹅杀徐达、朱老四夷方孝孺十族、活剐三千宫女等等事情的记载。

如果这些事情真实存在,估计在明朝时期就早就已经传得满天飞了——

朱老四杀了方孝孺全家,朱高炽后脚就给方孝孺平反;海瑞指着嘉靖的鼻子骂“嘉靖嘉靖家家皆靖”,就算在诏狱里也照样有酒喝……而且嘉靖前脚挂掉,海瑞后脚就被放了出来。

再加上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有骂皇帝的传统,老百姓还有儒家士林编排起皇室的秘闻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一个身临其境,基本上只有他们没想到的,就没有他们不敢编的。

第一个绘声绘色的说朱老四夷方孝孺十族的,是祝枝山。

这货写了本《野记》,然后在里面歪歪出了方孝孺在面对一代雄主的时候是如何的不屈——操蛋的是东林党的孝子贤孙们在修订《明实录·僖宗实录》的时候,堂而皇之的引用了《野记》的这篇破文章,后人遍地的方孝孺从此就被诛了十族。

而第一个说朱老四活剐三千宫女的,是棒子,而且是一个被放归朝鲜的奶妈——这娘们儿的本意是要突出他们朝鲜进贡的美女有多受朱老四的宠爱,但是这破事儿后来传着传着就传变味儿了,成了朱老四活剐三千宫女。

其他诸如“火烧庆功楼”、“蒸鹅杀徐达”之类的段子,则是出现在螨清——

建奴当家的时候,能跑到茶馆里坐着听书的,大多是无所事事提笼架鸟养大黄狗的八旗子弟,骂大明的皇帝们越狠,这些铁杵庄稼们就越高兴,赏钱也就越多,于是说书艺人也就投其所好,大骂明朝皇帝。

只是有一个地方很奇怪——螨清当家时的说书人喷明朝的皇帝是那些八旗子弟给他们赏钱,可是后世的那些“专家学者们”大骂明朝皇帝甚至逮谁骂谁,连开国太祖爷都骂,又是谁给他们赏钱?

看遍网上“方孝孺被诛十族”、“蒸鹅杀徐达”那些声音,没有一个是由方孝孺或者徐达后人发出的。反之,真正绝后的秦桧却冒出很多“后代”,为他们的“老祖宗”叫屈喊冤。

忠臣良将后人淡泊明志,汉奸叛徒后代上窜下跳,在上窜下跳写日记的小丑背后,是一条以抹黑忠臣良将、抹黑拓土开疆英主为生,赚美元、博眼球、蹭热度产业链。

赵桓琢磨着就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干的这些事儿,就算不被骂成堪比桀、纣的暴君,也得跟秦始皇、隋炀帝那老哥几个上一块儿蹲着去。

所以,区区骂名?算个球!

没必要让种师道替自己背上一身的骂名。

而种师道现在想要告老还乡,同时还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

枢密院该怎么办?

枢密院在大宋的军方之中,大概相当于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又或者相当于后世种花家总政、总参、总后的集合体。

然而地位归地位,能力归能力——别说跟种花家的总政、总参、总后相比了,就算跟大明的五军都督府比起来,枢密院也同样是问题多多。

远了不说,就说许振飞那货,区区一个营指挥使就能调兵冲击行在甚至刺杀天子。

哪怕那些被许振飞调动的士卒事先不知情,也足以说明大宋目前的军制所存在的问题了。

随着种师道告老还乡,谁来接手枢密院,如何改变枢密院经常掉链子、对汴京外的军队掌控力度不足等问题,自然也就成了现在的头等大事。

像杨再兴这样儿的小白脸,能打确实是能打,但是让他当枢密院的扛把子,简直就是拿大宋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别说杨再兴的年龄和威望还不够,就算年龄和威望都足够了,这货也不是执掌枢密院的料。

至于像种师中、宗泽这些人,年龄和威望倒是都够,可是问题的关键之处也在于他们的年龄太够了——就宗泽和种师中的年龄,虽然比宗师道要年轻一些,可是让他们执掌枢密院,又能执掌几年?

更重要的是,无论种师宗还是宗泽,甚至包括种师道在内,这些人的特点都是沉稳有余,进取不足。

说白了,让他们执掌枢密院,出乱子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可是真要改变枢密院现在这一大烂摊子破事儿,指望他们主动挑起战争,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赵桓才打算拆分枢密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