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74章 咋想的?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174章 咋想的?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174章 咋想的?

第174章 咋想的?

礼物只是敲门砖,想回到圣彼得堡,科尔夫要付出的代价还有很多。

随着春天的临近,乔治又要准备返回圣彼得堡了。

整整一年,关于巨文岛的争议没有任何进展,牵扯进来的国家越来越多。

英国一口咬定,只要俄罗斯撤出济州岛,并且保证不占领高丽任何岛屿,那么英国就将撤出巨文岛。

西伯利亚舰队坚称,和高丽关于济州岛的协议,只限于冬季越冬,和长崎租界的性质一模一样,并不牵涉修建军港等协议。

这个解释明显不能让英国满足。

西伯利亚舰队已经在长崎拥有租界,冬季可以前往长崎越冬,根本没必要再租借济州岛。

其实租借济州岛也无所谓,英国真正担心的是,俄罗斯继续向南扩张,这样英国在东亚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乔治不管西伯利亚舰队如何和英国人扯皮,春天还未到来,第一批1500名新移民已经抵达海参崴。

这批新移民全部都是华裔雇工和他们的家人。

经过两年的试探,绝大部分华裔雇工已经对海参崴建立起初步的信任。

去年加入海参崴的华人,给那些还没有下定决心的华裔雇工,做出了极好的示范。

加入俄罗斯国籍的雇工,马上就可以免费分配到一套房子,适龄子女可以免费入学,超龄子女可以进入工厂务工,即便是被分配到农庄,他们的薪水和外籍雇工相比,也足足提高了一倍。

外籍雇工和新入籍移民,都是做着同样的工作,收入却有明显差别。

海参崴学校不仅包吃包住,而且还发衣服发文具,甚至连学费都不要,这等于是海参崴帮新移民把孩子养了,而且还附送一个光明的前程。

仅此一点,就足够外籍雇工做出选择了。

乔治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

去年入学的孩子今年升入2年级,他们还要继续学语言,这个阶段最少需要两年才能完成。

神奇的是,来自俄欧地区的新移民的孩子,也需要首先度过语言关。

这些来自俄欧地区的孩子,只是会说俄语,而且并不规范,需要在学校进行进一步学习,才能继续深造。

和俄欧地区的孩子们相比,来自清帝国的学生在学习俄语的基础上,还需要学习汉语,他们的学习任务更繁重,功课更多。

大部分学生都是热爱学习的,只有少部分性格顽劣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

海参崴学校的要求很严格,如果只是比较笨,接受速度比较慢的话,学校并不会因为这一点歧视学生。

但如果在学校内自己不好好学习,还要影响其他人。

那么对不起了,这样的学生一律开除,他们的未来无疑是极为暗淡的。

也就现在,海参崴的工厂招工,对于文化水平还没有任何要求,即便目不识丁的文盲,在海参崴工厂里也有出头之日。

再过十年,等这一批孩子们长大之后,虽然文盲依然可以在海参崴工厂找到工作,但如果想找一份工作轻松,挣钱多,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那么就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

乔治现在还没资格挑挑拣拣,不管什么样的歪瓜裂枣,只要愿意移民海参崴,乔治都要。

但如果违反海参崴的法律,那么不管是来自欧洲的移民,还是来自清帝国的移民,海参崴官方都会严肃处理,不留任何情面。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法律是否有些过于严苛?”海参崴的法律严厉到,连科尔夫都认为已经到了严苛的程度。

“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法律过于严苛,而是帝国的法律过于宽松,在俄罗斯帝国,只要你和我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不劳而获。”乔治不留情面,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我们的工作比任何人都繁忙,责任比任何人都重大,怎么能是不劳而获呢?”科尔夫不同意乔治的说法。

“得了吧,这话你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出去说,否则容易挨打。”乔治确实是说错了,他和科尔夫也不是不劳而获,最多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单纯从工作量来说,乔治的工作量,还没有海参崴工厂里的工人繁重。

但这绝不是消极怠工的理由。

想挣更高的薪水,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海参崴机械厂根据熟练度不同,将工人薪水划分为12个等级,从最低的每天仅10戈比,到最高的每天1个卢布,想挣多少钱,凭本事说话。

目前海参崴还没有能挣到1卢布日薪的工人。

伊戈尔现在已经不是工人了,去年伊戈尔仅培训费,就领了1500卢布。

这还没算伊戈尔原本的薪水呢。

对于海参崴工厂的工人来说,想挣更多钱最好的办法是提升技术水平,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哪怕辞职创业,海参崴官方不仅不阻拦,反而会给与贷款和税收上的一些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如果学法国工人动不动就暴动。

那不好意思了,西伯利亚矿洞在等你。

“我最近接到圣彼得堡的电报,圣彼得堡希望我们能对某些特殊客人,进行适当照顾。”科尔夫向乔治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乔治不太明白,有话直说,不用拐弯抹角。

随着科尔夫的解释,乔治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去年冬天之前抵达海参崴的那一批囚犯,其中有一位,是圣彼得堡某位官员的亲戚。

这些囚犯在抵达海参崴之后音讯全无,圣彼得堡来电询问后才得知,仅去年一个冬天,海参崴病死的犯人就超过80%。

“这么高?”乔治的惊讶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这些事是米哈伊尔负责的。

“虽然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严寒,条件糟糕,医疗条件落后——”乔治都还没有找借口,科尔夫就找了一大堆。

“但是死亡率这么高也不太正常,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都这么低,为什么反而成年人的死亡率这么高呢?”科尔夫没有指责米哈伊尔草菅人命的意思,只希望米哈伊尔不要太过分。

俄罗斯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很少有真正的底层出身,最起码也得是个富农没落贵族什么的,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帝国传承300年,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皇帝还有三家穷亲戚呢,没准某个犯人,就和圣彼得堡的某位官员有关系。

“我说圣彼得堡的刺客为什么这么嚣张呢。”乔治冷笑,他终于知道俄罗斯的刺客为什么层出不穷了。

理顺了这一点,很多乔治一直想不通的事也就有了答案。

“谁给伱发的电报?”乔治责任到人。

“你别问了——”科尔夫为难,看样子来头不小。

“呵,行,我去问伊舍琴科。”乔治不强迫,伊舍琴科是海参崴电讯局长。

海参崴只有一个电报局,电话局正在筹建中,明年乔治再回到海参崴的时候,尤里耶夫宫就可以直接和西伯利亚舰队通电话了。

“行吧,这是你逼我的。”科尔夫见瞒不住,还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将军。”

这一串就是小尼古拉,乔治不仅认识,还很熟。

虽然尼古拉家几个人的名字都差不多,但如果是老尼古拉,科尔夫应该用“元帅”。

乔治努力回忆,真不知道是什么人跟小尼古拉有亲戚。

小尼古拉算是乔治堂哥。

这么算的话,岂不是跟乔治也有亲戚?

“是尼古拉耶维奇将军的一位女性朋友的亲戚。”科尔夫说的虽然隐晦,乔治还是恍然大悟。

德勒,这估计是小尼古拉某位情妇的亲戚。

如果是小尼古拉和乔治共同的亲戚,那小尼古拉估计就直接给乔治发电报了。

“那人犯了什么错?”乔治先要确定事情的严重性。

“咳——”科尔夫目光躲闪,不敢直接和乔治对视。

“咳什么咳啊,直接说。”乔治无所谓,他这几年,见过的荒唐事已经够多了。

无所谓再多一两个。

“谋刺沙皇——”

“咳咳咳咳——”乔治剧烈咳嗽,他真没想到小尼古拉的这位亲戚,居然这么有种。

就算小尼古拉睡了他姐,或者他妹,难道不应该找小尼古拉报仇吗?

这又跟沙皇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你这一上来就谋刺沙皇,这让乔治想照顾都找不到理由。

帝国上一个沙皇是乔治爸爸。

现在的沙皇是乔治大哥。

乔治不知道这位是谋刺亚二,还是谋刺亚三。

但不管是谁,都和乔治有深仇大恨。

“我都说了你不要问。”科尔夫就知道会这样。

乔治不说话,等他回到圣彼得堡,一定要问问小尼古拉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其他普通犯罪行为。

这都特么谋刺沙皇了,诛九族的大罪,小尼古拉居然还希望乔治这边对刺客进行适当照顾。

咋想的?

乔治不知道的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囚犯死亡率,已经引起圣彼得堡的注意,最近这段时间,找沙皇告乔治黑状的人可真不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