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87章 这都要卷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187章 这都要卷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187章 这都要卷

第187章 这都要卷

面对俄罗斯帝国,高丽算是卑微到泥土里了,宁愿割地,做梦都想得到俄罗斯帝国的保护。

俄罗斯帝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在远东真的打不过英国。

但凡俄罗斯帝国在远东能有一丝胜算,以乔治对沙皇的了解,沙皇大概率是不会这么忍气吞声的。

虽然高丽没能从俄罗斯帝国得到想要的保护,闵妃和高宗却不死心。

今年海参崴为了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筑路工人。

闵妃和高宗大开方便之门,向海参崴输送的劳动力,高峰期超过5万人。

正是因为有高丽劳工的加入,海参崴至伯力之间的铁路,才有望年内完工。

既然高丽人这么懂事,乔治也没理由拒人千里之外,于是高丽,就成为第一个在海参崴拥有联络机构的其他国家。

看清楚,是其他,不是仅限于东亚。

维特在海参崴已经停留了一个星期,不仅考察了海参崴的地铁,而且详细考察了海参崴钢铁厂和海参崴机械厂。

在了解到海参崴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都来自海参崴附近的矿场之后,维特向米哈伊尔提出,希望考察海参崴矿场。

“你不是来考察铁路的吗?”米哈伊尔不想让维特去矿场。

海参崴的矿场秘密太多,不适合公之于众。

维特如果去矿场的话,乔治就得考虑永远把维特留在海参崴了。

“是的,我必须确定,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矿场,能否满足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需要。”维特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这个要求有多过分。

米哈伊尔不敢自作主张,主动向乔治汇报。

乔治把维特交到尤里耶夫宫,询问维特的目的。

“如果只是确定规模和产量的话,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原料供应,完全可以满足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需要。”乔治肯定不让维特去矿场,否则麻烦就大了。

去年因为发配西伯利亚的囚犯死亡率过高,圣彼得堡就有人告乔治的黑状,沙皇还亲自询问过这事。

这要是维特去了矿场,知道矿场的具体情况,那么乔治受到的指摘会更严重。

“公爵,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需要具体的数据,才能向陛下汇报。”维特坚持。

“好啊,你可以去,不过我要提醒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矿场,能进不能出,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那就在矿场呆一辈子吧。”乔治冷漠,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这事儿其实真不麻烦。

19世纪的当下,别看海参崴蒸蒸日上,离开市区,到处都是荒山野岭。

西伯利亚的野生动物出了名的多,野外环境极其恶劣,这么糟糕的环境里,如果出点意外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

“为什么能进不能出?”维特追问。

乔治给维特一个眼神,让维特自己体会。

离开尤里耶夫宫,维特没有回住处,而是去了海参崴钢铁厂。

这几天维特在海参崴钢铁厂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其中一位是来自比利牛斯的拉基茨基,他是维特的老乡。

维特来找拉基茨基喝酒,酒至半酣,才提出自己的疑问。

“谢尔盖啊谢尔盖,你也就是遇到我,否则你现在应该已经被逮捕了。”拉基茨基压低嗓门,谨防隔墙有耳。

“为什么?”维特还真不知道犯了什么忌讳。

“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前有清国人,高丽人,日本人,以及来自圣彼得堡的囚犯——”拉基茨基娓娓道来,这在海参崴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

“你猜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在挖矿吗?”

“不,在废弃的矿洞里埋着呢。”

拉基茨基的话让维特不寒而栗。

难怪乔治和米哈伊尔都不让维特去矿场。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绝对是个大丑闻。

“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不希望外界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太过了解,你知道,我们周边都是我们的敌人,如果敌人摸透我们的实力,那么我们就会很危险。”

维特默默端起杯一饮而尽,这同样是事实。

“公爵是沙皇的弟弟,难道会背叛帝国吗?”

维特摇头,乔治或许有点离经叛道,但是肯定不会背叛帝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乔治的一切荣耀,都是帝国带来的。

“这不就得了么,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几年,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工作,只做你该做的。”

维特受教,拉基茨基地位并不显赫,只是普通工程师。

今天拉基茨基却给维特好好上了一课。

乔治不关心维特的工作内容,维特是沙皇的人,乔治在海参崴做的事,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只要维特不自己找死,那乔治就随便维特折腾。

凛冬将至,海参崴至伯力之间的铁路,还剩下最后五十公里没有建成。

“这五十公里要建三座桥,还要炸开一座山,今年肯定是无法完成了。”45岁的总工程师达尼拉是圣彼得堡大学建筑系讲师。

这年代俄罗斯人的人均寿命,其实还不到35岁。

很神奇吧。

前面把俄罗斯各种花样吹捧,什么农民都已经开始吃肉穿皮鞋了,工人一年干一半歇一半,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常备军队,等等等等。

怎么到了人均寿命这里,突然就不到35岁了呢?

难道好日子过不惯,想不通?

其实真不是。

俄罗斯不是同时代最好的国家,但也绝不是最坏的。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农民可以吃肉,但也有家徒四壁的哥萨克,也有居无定所的流浪汉,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

不仅19世纪的俄罗斯,19世纪的我大英,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均衡,导致四分之一爱尔兰人被饿死的爱尔兰大饥荒,这才二、三十年前的事儿,难道英国就不是日不落帝国了。

俄罗斯的资源很丰富。

但同时,俄罗斯的环境很恶劣,医疗水平同样严重落后,圣彼得堡每年冬天因为酗酒醉倒在野外,被冻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人均寿命怎么高的起来?

所以在俄罗斯,45岁的大学讲师是极为罕见的。

达尼拉虽然只是讲师,但是所有了解达尼拉的人都知道,他在10年前就有资格参与教授评选了,但是却因为某些原因,一直在讲师的位置上蹉跎至今。

海参崴唯才是举,达尼拉于是就被任命为建筑总工程师,负责整个阿穆尔地区的建筑工作。

“那就早点放假,让工人回家休息,等明年开春之后再说。”乔治不赶工期,冬季施工危险性太大,困难也太多,地面冻得跟钢铁一样,铁镐砸上去只有一个白点,不如干脆放假。

“有些工作还是可以做的,比如工人培训。”达尼拉不想白白浪费半年时间,铁路虽然没法修了,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铁路修好了,还需要工作人员运行维护,别的不说,火车司机总是要培养的吧。

说到火车司机——

这可是乔治上辈子的梦想职业。

想想看,坐在火车头里,看遍大好河山,一分钱不花不说,还能赚钱。

关键还干三天歇三天,还能提前退休,好处简直多到说不完。

修铁路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好工作,可也是个技术活,熟练工的效率,总比生手好很多。

“这部分还得等等,只有加入俄罗斯人,才有资格得到我们的培训。”乔治才不想培训高丽人呢。

海参崴雇佣的这些高丽人,是通过高丽政府进行的,所以这些高丽人都不能加入俄罗斯国籍,就算累死了病死了,也得把尸体送回高丽安葬。

所以达尼拉想培训工人的话,只能是哥萨克,或者新移民。

“接下来如果我们要开始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那么我们还需要更多工人,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提前培训。”达尼拉也不想培训这些高丽人,毕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连俄语都听不懂。

可是哥萨克和新移民,要么已经进厂,要么在农庄务农,他们才不愿意当筑路工人呢。

修铁路这个活太危险了,今年六月份,因为爆破失误,造成近百人伤亡,米哈伊尔因此赔偿给高丽政府一大笔钱。

铁路工人在修铁路的时候,需要符团派士兵保护,否则随时可能在野外,遭到野生动物的袭击。

有士兵保护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几乎每个月,都有单独行动的筑路工人被野生动物咬死。

所以现在筑路工人们都已经学聪明了,哪怕上厕所,也要结伴同行。

“达尼拉,这不是你应该关心的问题。”乔治失笑,西伯利亚大铁路只要开工,那就不着急了。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工期,预计将会在10年以上。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这些筑路工人,能有多少人活到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连乔治都不敢确定。

美国人修建太平洋铁路,号称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体。

西伯利亚的环境,比美国山区更恶劣,工期更长,规模更大。

等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工的时候,只要一根枕木下没有埋两具,乔治就可以接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