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269章 百闻不如一见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269章 百闻不如一见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269章 百闻不如一见

第269章 百闻不如一见

符团从海参崴兵工厂买炮也是要给钱的,否则海参崴兵工厂就没钱给工人发工资了。

符团一个团才十几门炮,花不了多少钱。

帝国仅近卫军就有三个炮兵旅,火炮换一遍是很大一笔钱了,军部真换不起。

虽然符团整个组建过程,尼古拉都没有参与。

但不知道为什么,尼古拉看符团就是很亲切,有种回到橡团的感觉。

乔治现在也很少来符团,符团的日常工作是由叶罗欣负责。

由于阿穆尔只有符团一支正式军团,所以安德烈和瓦西里都去了预备役,彼得去了海参崴炮台。

前段时间为了威慑日本人,预备役进行集结,将日本人吓出一身冷汗。

现在事态平息,预备役却没有解散,依然处于集结状态。

阿穆尔太大了,一个军团确实是不足以保护阿穆尔,乔治希望阿穆尔军区至少再增加一个正式军团,这样符团在演习的时候,最起码也有个竞争对手,不至于每一次都拿预备役练手。

针对这个问题,乔治已经多次向圣彼得堡提出申请,圣彼得堡却没有同意。

于是才有了曲线迂回的高丽兵团。

哥萨克军团其实就是俄罗斯帝国的雇佣兵,所以乔治真没必要多此一举,毕竟俄罗斯帝国国内还有上百万哥萨克找不到工作呢。

阿穆尔现在不仅有高丽兵团,还有数百名东印度人正在接受训练。

“你这是要干吗?”

尼古拉眉头紧皱,这些东印度人不用问,肯定是为大英帝国准备的。

如果是对付荷兰人,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尝试以更低的成本达到我们的目的。”

乔治也不单纯是为了给英国人找麻烦,法国和德国,以及未来的美国也可以啊。

俄罗斯帝国轻而易举从荷兰人身上咬了一口,撕下一大块肥肉,美国人都看在眼里。

美国对于欧洲那些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早就垂涎三尺了,惹不起如日中天的日不落,还能惹不起已经过气的西班牙么。

巧了,西班牙在东亚的殖民地菲律宾,就在东印度旁边。

俄罗斯帝国可往,难道我阿米利加就不行?

天命有常,唯有德者据之。

苏门答腊岛的争夺已经告一段落,兰芳人还在加里曼丹岛反抗荷兰人的入侵呢。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支持,兰芳人的反抗迟早也会以失败告终。

乔治能眼睁睁看着一心争取民主自由的兰芳人被荷兰人彻底绞杀吗?

乔治这么热心肠的人,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啊。

所以接下来,乔治要用人的地方很多,如果赶不上这一波,阿穆尔就彻底被锁死在日本海了。

尼古拉还是挺欣慰的,乔治总算没有贸然派哥萨克去做这些事。

乔治倒是想来着,可是做不到。

当初亚齐闹得沸沸扬扬,俄罗斯帝国和英国都差点兵戎相见,因为亚齐人仗打得太诡异,让英国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乔治才趁乱得手。

这种事可一不可再,哥萨克身上,俄罗斯帝国的印记太鲜明了,高丽和东印度身上,虽然已经贴上了俄罗斯帝国的标签,毕竟没有哥萨克那么引人注目。

乔治的这些布置,现在其实已经看到效果了。

前段时间金玉均遇刺,就是最好的证明。

金玉均人在日本,通过正常渠道,乔治很难达到目的。

既然能用一颗子弹,同样解决问题,那乔治就选择更便捷的方式。

金玉均死后,英国和荷兰方面,关于亚齐的讨论就少了很多。

这充分证明子弹在大多数时候,都比辩经更好使。

难怪俄罗斯国内的民意党,对炸弹那么痴迷。

同样的方式既然可以用在开化党人身上。

自然也就可以用在民意党人身上。

“乔治,你可以用这种方式对付高丽人,绝不能用于国内。”

尼古拉不赞成乔治用物理方式解决问题。

“民意党人向你爷爷的马车扔炸弹的时候,可从来没有犹豫过。”

乔治是为父报仇,国仇家恨叠加到一起,谁都拦不住。

乔治把亚二抛出来,尼古拉终于无话可说。

不为自己爷爷报仇,伱还是人吗!

阿穆尔预备役虽然打着预备役的旗号,但是和俄罗斯帝国其他地区的预备役截然不同。

俄罗斯帝国正规军都有大几十万,预备役就是民团,平时根本不进行训练,徒有其名而已。

阿穆尔的预备役,每年至少要接受3到4个月的军事训练,强度和符团一模一样。

尼古拉和乔治同时开始服役,并不是军事小白。

以尼古拉的眼光看来,阿穆尔预备役的实力,即便比不上符团,也和近卫军有一拼。

预备役的装备也很好,除了没有炮兵之外,和符团一样。

让尼古拉无奈的是,阿穆尔预备役使用的步枪,是符团淘汰的。

这些步枪都是从三大采购的。

符团现在使用的步枪,是海参崴兵工厂自己生产的。

这似乎说明,三大生产的步枪,不如海参崴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更好用。

“我们进行过一些测试,海参崴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寿命上,都比三大生产的步枪要好一些。”

乔治这是给三大留了面子。

实际情况不是好一些,而是好很多。

乔治其实也没有做什么,甚至没有自掏腰包补贴阿穆尔军区,只是把军部给阿穆尔军区的拨款,都实实在在用在部队建设上,这就让尼古拉更无奈。

对比阿穆尔军区。

军方每年上亿卢布的军费,又有多少是真正花在刀刃上?

这个问题别说现在的尼古拉,就算等尼古拉当上沙皇,尼古拉也无法解决。

于是苦闷之下,尼古拉就决定借酒消愁。

在海参崴,尼古拉多少还有点正事可做。

希腊乔治就彻底放飞自我,玩的不亦乐乎。

跟希腊相比,海参崴的娱乐业实在是太发达了,希腊乔治这段时间不仅采购了一大堆东西邮寄回希腊,还爱上了来自清帝国的杂技。

“杂技实在是太神奇了,你都无法想象,一个那么小的小女孩,居然在一根只有手指头那么粗的绳索上骑只有一个轮子的自行车,关键绳索离地很高,稍有不慎掉下来就会摔死——”

希腊乔治对杂技极为推崇,甚至想把杂技带回希腊,让希腊人也开开眼界。

去非洲弄几个肢体畸形的黑人拉到欧洲就能进行巡回展览的年代,杂技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可比黑人高多了。

不过这样也行。

如果希腊乔治也把重点放在海参崴的钢铁厂和兵工厂上,那乔治倒是要担心了。

尼古拉没心情看杂技,他即将离开阿穆尔,要赶在冬季之前返回圣彼得堡。

海参崴是尼古拉环球旅行的最后一站,接下来尼古拉不会乘坐邮轮,而是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路线一路返回圣彼得堡。

西伯利亚大铁路正在修建中,沿途还是很危险的,乔治陪同尼古拉一起返回圣彼得堡。

希腊乔治对西伯利亚大铁路没兴趣,还是乘坐俄罗斯王室的“北极星”号邮轮返回希腊。

这一路上不仅没有铁路,连公路都没有,乔治和尼古拉只能骑马。

在多尔戈鲁,尼古拉终于知道阿穆尔是怎么修铁路的了。

虽然时下的火车速度并不快,乔治为了将来的升级,要求铁路尽量平直,不能出现急转弯,也不能偷工减料,所以阿穆尔这边,修建铁路的难度,比车里雅宾斯克大很多。

车里雅宾斯克有些铁路桥还是木头的呢。

阿穆尔这边就全部都是铁桥。

让尼古拉惊讶的是,阿穆尔修铁桥的速度,比车里雅宾斯克修木桥的速度还要快很多。

“这得归功于预制件的生产,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工厂里完成的,现场部分主要的工作是组装,这样就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样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勘探人员和符团工兵,没有他们,我们的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阿穆尔这边技术上的负责人是圣彼得堡工程学院的教授亚历山大·路达科夫斯基。

尼古拉无话可说。

阿穆尔这边修建的铁路,标准比车里雅宾斯克更高,速度还比车里雅宾斯克更快,差不多每天一公里左右。

考虑到这里已经是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这个速度已经很惊人了。

随着日本劳工的加入,阿穆尔这边修建铁路的工人数量已经增加到五万人。

这五万人的协调、后勤、管理等等工作都是由阿穆尔方面负责,等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完成后,可以预见,阿穆尔的管理水平将会有大幅提升。

相较之下,圣彼得堡的收获就少得可怜。

工人素质上也有很大不同。

车里雅宾斯克那边用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

阿穆尔这边几乎都是高丽人和日本人,只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才是俄罗斯人。

这些高丽人和日本人虽然身材矮小瘦弱,但是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俄罗斯人望尘莫及,尼古拉于是就渐渐了解,乔治为什么说日本是俄罗斯最大的威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