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271章 西伯利亚旅行社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271章 西伯利亚旅行社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271章 西伯利亚旅行社

第271章 西伯利亚旅行社

乔治和尼古拉是7月初从海参崴出发,一路紧赶慢赶,抵达圣彼得堡的时候已经是11月中,这时候圣彼得堡的雪已经下了一个多月了。

乔治最近几年,冬天都是在海参崴过的,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叶卡捷琳宫。

从1881年穿越到这个时代,一晃已经9年过去了。

亚二遇刺的时候乔治才9岁,现在乔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尼古拉本来想给乔治准备一个成年仪式的,被乔治拒绝。

圣彼得堡的宴会已经够多了,乔治每天都被各种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的宴会所包围,烦不胜烦。

和9年前相比,圣彼得堡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大公们还是在剧院争风吃醋,贵族醉生梦死,御前会议讨论是否重开议会,已经讨论了好几年,现在还是没有结论。

乔治现在也终于拥有参加御前会议的资格了。

不过乔治只去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御前会议。

有那个跟帝国重臣们磨嘴皮子的时间,乔治还不如去帝国科学院跟布特列洛夫聊天打屁呢。

布特列洛夫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对乔治怨念深重。

乔治在圣彼得堡的时候,和科学院的合作很频繁,科学院也多次大出风头,获利丰厚。

自从乔治将重心从圣彼得堡转移到海参崴,和科学院的合作就日渐稀少。

俄罗斯帝国这几年的风头,几乎都和海参崴有关。

世界博览会上,海参崴的汽车一鸣惊人,赢得大量国内外订单,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工业明珠”。

圣彼得堡市场上海参崴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墨镜在圣彼得堡几乎人手一副,帝国去年采购的望远镜,全部都是海参崴生产的。

海参崴甚至都已经开始生产显微镜了。

加特契那宫已经用上了海参崴生产的交流电照明系统。

海参崴兵工厂的火炮,虽然没有被军部采购,但是却导致科学院遭受非议。

保健品、化妆品什么的不说了,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沙皇肯定知道,这些玩意儿都是乔治用来圈钱的。

汽车和火炮、交流电,对于帝国来说绝对是惊喜。

于是问题就来了。

沙皇才把阿穆尔封给乔治没几年,乔治就给了沙皇这么多惊喜。

所以圣彼得堡科学院这些年都在干什么?

让科学院的院士去研究母猪产后护理,属于是开玩笑。

但是火炮的管退技术,为什么不是诞生在科学院,而是诞生在连一个正经科研人员都没有的海参崴兵工厂?

“海参崴兵工厂有了更先进的火炮,同样没有获得军部的订单,所以研发那些技术有什么用?”

布特列洛夫对乔治大发牢骚。

乔治只是微笑。

管退技术再没用,总比研究灵魂和上帝的关系更有用一些吧。

军部不是不想买,而是这几年把所有军费都花在换装新式步枪上了。

等步枪换完,都不用乔治提出,沙皇就会逼着军部换火炮。

“想让科学院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总得给资金支持吧,连材料都买不起,可不就只能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么——”

布特列洛夫也是没办法,科学院的情况太复杂。

科学院的项目立项是有一套严格流程的,布特列洛夫也无法绕过。

乔治跟科学院合作过很多次,知道问题在哪里,但是乔治也无法解决。

比如无烟火药,如果没有乔治出资,大概率根本无法立项。

立项就要投钱。

投钱就要看到成果。

而大部分科研是没有成果的,除非像乔治这种,笃定无烟火药可以成功,并且愿意个人出资,院士们才有动力进行研究。

否则同样都是研究,为什么不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连科学院院长都痴迷于研究灵魂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你很难要求院士们干点正事啊。

“我准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也组建一个研究院,有没有合适的人手推荐给我?”

乔治找布特列洛夫不是听他发牢骚的,而是来挖墙脚的。

“你又想干什么?不把科学院搬空不满意是吗?”

布特列洛夫警惕十足,乔治这几年已经从科学院挖走了很多人。

和所有学术机构一样,俄罗斯帝国的科学院,论资排辈现象也是极其严重的。

不是说院士们没能力。

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位置要么被院士,要么被官员把持,有些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就永无出头之日。

科学院的官员可能有混日子的。

能成为院士的学生,多少都有几把刷子,乔治就把挖墙脚的目标对准这些人,能挖一个是一个。

跟圣彼得堡相比,海参崴多好呀,要项目有项目,要资源有资源,要支持有支持,关键包吃包住衣食无忧,下到孩子的教育,上到老人的医疗都不用担心,以及自己的养老都不用担心。

对于绝大部分科研人员来说,尤里耶夫那种模式就是天堂。

这个情况肯定被科学院注意到了,连布特列洛夫都有两个极为重视的学生被海参崴挖走。

“所以你们所谓的重视,就是给他们一份比搬运工多不了多少的薪水,让他们住在冬冷夏热的鸽子楼里,在实验室忙活一天连一顿热饭都吃不到,这样的重视伱们想不想要?”

乔治的奚落让布特列洛夫满脸通红。

乔治上辈子就是打工人,太知道普通人的需求了。

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还有什么资格谈奉献呢。

把老板奉献了祭天行不行?

“我们年轻的时候,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布特列洛夫理直气壮。

“所以你就要让你们品尝过的痛苦,在那些年轻人身上一一重现,那我们建设帝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让乔治搞研究,乔治肯定不如布特列洛夫。

但如果是辩经,乔治能把布特列洛夫秒成渣。

“阿穆尔是不是帝国的一部分?”

“为阿穆尔工作是不是为帝国工作?”

“既然这样,去阿穆尔,或者留在圣彼得堡,又有什么区别呢?”

乔治是有备而来,打得布特列洛夫体无完肤。

乔治不是说说而已,套路一个接一个。

海参崴最开始就是打着旅游的名义,邀请欧洲国家的技术人员或者学者前往海参崴旅游,然后再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俄罗斯帝国这些年一直在宣传开发西伯利亚。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对于西伯利亚都是极其陌生的。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海参崴到底是不是和报纸上吹嘘的一样好,亲自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反正又特么不花钱。

冬天待在圣彼得堡还无事可做。

所以每年秋冬两季的西伯利亚观光团,在圣彼得堡就格外火爆。

西伯利亚观光团是西伯利亚旅行社推出的旅游项目。

西伯利亚旅行社在圣彼得堡的总部,就在圣彼得堡大学正对面。

旅行社的负责人波尔尼是个很聪明的年轻人,他本来就是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对于圣彼得堡大学很了解。

为了节约经费,西伯利亚旅行社大量雇佣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没事就去圣彼得堡大学,或者是科学院、工程学院、奥布霍夫钢铁厂之类的地方去发发传单,做做宣传什么的。

学生兼职嘛,薪水肯定不会太高,每天50戈比,已经让很多学生非常满足了。

除了薪水之外,西伯利亚旅行社还会给兼职的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海参崴生产的巧克力、咖啡、糖果等等之类的小东西。

于是几乎所有在西伯利亚旅行社兼职的学生,就会化身成为海参崴的义务宣传员,她们毕业之后,不管是否愿意去海参崴工作,至少愿意去海参崴旅行。

前面都已经说过了,去海参崴旅行是免费的。

而旅行这种事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就不需要再强调了吧。

从入冬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至少两艘邮轮,从圣彼得堡发往海参崴。

很多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前往海参崴,继而在海参崴工作,定居,安家落户。

尼古拉知道乔治在挖圣彼得堡的墙角。

不过尼古拉并没有阻止乔治,而且还提醒乔治要注意这些青年学生的思想。

俄罗斯帝国的所有刺客中,学生的比例是最高的。

尤其圣彼得堡大学,更是成为民意党泛滥的重灾区。

亚三登基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收回了俄罗斯帝国高等院校的自治权。

效果不佳。

“尼基,堵不如疏,关键是在引导,而不是控制。”

乔治也曾年轻过,知道年轻人的热情有多高。

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不是出于对沙皇的痛恨,才会向沙皇的马车丢炸弹。

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这个国家,所以才会受人蛊惑,片面的认为只要杀死沙皇,就能威慑整个贵族阶层,从而让俄罗斯帝国变好。

幼稚确实是幼稚了点。

但是他们对帝国的热情,总比那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趴在帝国身上吸血的贵族阶层好很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