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345章 看上去简单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345章 看上去简单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345章 看上去简单

第345章 看上去简单

1903年,意大利造船工程师利托里奥·库尼贝蒂最先提出“全装重型火炮”这个概念,但意大利海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直到1906年,在约翰·费舍尔爵士的推动下,第一艘全装重型火炮战列舰“无畏”号才终于在英国下水,随后,各国都纷纷进入无畏舰时代。

乔治并不是现在就要造无畏舰。

日本的“六六舰队”计划还停留在纸面阶段,要等拿到赔款之后才能付诸实施,“富士”和“八岛”要到明年才能服役,最后一艘“敷岛”级战列舰要到1899年才开始动工。

无畏舰的出现意味着,各国已经服役的战列舰,以及还在船台上没有建成的战列舰全部过时。

乔治要等日本的六艘战列舰全部下水之后,才会推出无畏舰计划,到时候再看日本人跟不跟。

彼得罗夫还是很负责的,重型巡洋舰开工后,彼得罗夫每天都要前往造船厂视察工程进度。

彼得罗夫发现,海参崴造船厂的效率和圣彼得堡造船厂相比,高得不止一星半点。

圣彼得堡造船厂经常因为材料不足陷入停工状态。

或者说有答案,但是彼得罗夫不愿意承认。

彼得罗夫没有答案。

海参崴造船厂的后勤保障也让彼得罗夫叹为观止。

“都怪公爵给他们发的衣服质量太好了,几年都穿不烂,造船厂每年都给他们这些狗崽子发新衣服,这些狗崽子居然把衣服拿出去换酒喝,别可怜他们,他们根本不值得同情!”

弗维利亚破口大骂,表情却是骄傲的。

海参崴造船厂不仅提供让彼得罗夫都食指大动的包子,而且还有煎鱼、熏肉、禽蛋,以及很多连彼得罗夫都没有见过的水果。

主持建造工作的弗维利亚见惯不怪,没有这么好的保障,海参崴造船厂也不可能一年一个台阶,从最开始的维修所,干到现在的重型巡洋舰。

可是圣彼得堡造船厂的工人为什么吃不饱?

造船厂工人虽然吃得好,穿的衣服都不怎么干净,有些甚至破破烂烂。

圣彼得堡人冬天还要拿萝卜当水果呢。

海参崴工人却可以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吃到来自热带地区的水果,这在圣彼得堡完全是大公才有的待遇。

圣彼得堡缺乏食物吗?

不,整个俄罗斯帝国都不缺粮食,要不然帝国也不可能拿那么多粮食去酿酒。

海参崴造船厂备料充足,从来没有因为材料原因陷入停工。

但每年的新衣服该发还是发,而且质量越来越好。

乔治也知道造船厂的工人拿衣服换酒喝。

海参崴造船厂的餐厅也是三班倒,一天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工人不管什么时候来到餐厅都可以吃到热饭,而且吃得饱。

彼得罗夫默然。

“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他们才有劲干活,食物在我们阿穆尔不值钱。”

圣彼得堡造船厂工人吃的面包,里面甚至掺杂木屑,没有营养不说,而且分量有限,不足以裹腹。

海参崴的工人是三班倒,每班只工作八小时,虽然海参崴的工人比圣彼得堡更多,但效率提高不止一倍。

圣彼得堡造船厂的工人是两班倒,每班工作12小时,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工人的效率也不高。

所以在阿穆尔,相比遥远的沙皇,乔治才是阿穆尔人真正的“小爸爸”。

去年冬天,有几个来自圣彼得堡的工人,在私下里煽动工人组织罢工,争取更好的待遇和福利。

海参崴造船厂的工人几乎都来自高丽,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海参崴本地人。

高丽工人不懂俄语,那几個圣彼得堡的工人不会高丽语,两边根本无法沟通。

海参崴本地人对乔治的忠诚,外人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家伙因为诋毁乔治,居然被愤怒的技术员们赶在警察抵达之前群殴致死。

海参崴警察局给出的死因是,从脚手架上意外跌落,伤重不治。

海参崴造船厂还想赔偿抚恤金来着,却因为找不到家属不了了之。

彼得罗夫在圣彼得堡,隔三差五就能听到有关罢工和骚乱之类的消息。

在海参崴,工人如果遭到雇主的虐待,可以前往海参崴市政府投诉,如果调查属实,雇主不仅要赔偿,而且还会被处以惩罚性罚款。

正常罚款,可能只有100卢布。

加上“惩罚”这个前提,罚款的额度可能会翻100倍。

别问是否合理。

问就是野蛮人的正常操作。

所以在海参崴,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彼得罗夫就曾在帝国广场,亲眼目睹米柳京和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相谈甚欢。

这在等级森严的圣彼得堡是不可想象的。

造船厂的福利保障虽然好,对于犯错的工人,惩罚同样很严厉。

去年夏天,两名工人因为手脚不干净,从造船厂偷了一些边角料换酒喝,被造船厂发现后,直接送到海参崴警察局。

据说这两名工人现在在尤里耶夫挖矿呢。

在海参崴造船厂,想赚钱就努力工作,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最好的工人,月薪可以拿到120卢布,和弗维利亚相差无几。

海参崴造船厂每半年会进行技术考核,每年还会举行技能大赛,只要在技能大赛上获得名次,或者是通过技术委员会的审核,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薪酬,

做到这些很难吗?

不难,公平而已。

彼得罗夫只能感叹,有些明明看上去很简单的事,但是在圣彼得堡就无法推行。

比如技术考核。

帝国三大其实也有类似相关规定,但是到了执行层面上,却成了谁和技术委员的关系好,谁就能脱颖而出,真正有技术的人只能拿最低的薪水,干最累的活。

海参崴造船厂如果有工人对技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不满,可以向海参崴工程师协会投诉,一旦查实,技术委员会就有麻烦了。

工程师协会如果对投诉置之不理,或者是处理不及时,工人还可以投诉到海参崴市政府,或者阿穆尔总督府。

还是那个问题,规范流程并不难。

难的是让海参崴的每一个工人,都知道维护自身权利的方式。

这就是工人协会的作用了。

海参崴的工会不组织罢工,是一个纯粹的科普机构,独立于海参崴市政府之外,直接隶属于阿穆尔总督府管辖。

在了解到更多详细情况后,彼得罗夫彻底死心。

想在圣彼得堡推行海参崴的政策,根本不可能。

关注重型巡洋舰的同时,彼得罗夫还关注已经下水,正在进行海试的轻型巡洋舰。

在彼得罗夫的概念里,排水量超过5000吨的大型军舰,几乎不可能跑出20节以上的高速。

至少俄罗斯帝国的军舰做不到。

海参崴造船厂建造的这艘轻型巡洋舰,是为亚齐海军建造的,于是就被命名为“亚齐”号。

“亚齐”号的最快速度达到27节,虽然没能达到设计的29节,依然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巡洋舰。

巡洋舰,突出的就是“巡”,速度至关重要,“亚齐”号为了追求速度,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防护力。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轻巡遭遇战列舰,那就算把5000吨全部堆到装甲上,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

“亚齐”号的防护力虽然差了些,火力并不弱,一前一后两座双联装203火炮,全部采用电力驱动,侧舷安装的152副炮全部都是速射炮,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6发,在27节的最快速度上,“亚齐”号可以维持7个小时,这在战斗状态下非常重要。

排水量高达1.3万吨的“俄罗斯”号,其主炮也是四门203,攻击力跟“亚齐”号差不多——

不是差不多,由于“亚齐”号主炮采用电力驱动,而且同样是速射炮,所以“亚齐”号的火力,比“俄罗斯”号更凶猛。

看到“亚齐”号的表现,彼得罗夫心笙摇动,再看还在船台上的重巡,瞬间就不香了。

有了轻巡,还要重巡干吗呢?

指望重巡对付轻巡,抱歉,速度追不上,就算有火力优势也无从发挥。

轻巡对重巡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成本上,在后续使用中,轻巡因为舰员更少,更节约燃料,同等条件下,军舰服役的时间越长,优势越大。

重巡的成本,并不比战列舰低多少。

参考“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成本,建造一艘战列舰的费用,可以造四艘“亚齐”号。

彼得罗夫只是算账。

阿列克谢耶夫就是痛心。

“尤里耶夫”号上个月又被海浪冲走了两名水兵,目前在船坞维修保养。

“亚齐”号完美符合西伯利亚舰队的要求,阿列克谢耶夫恨不得用“尤里耶夫”号跟“亚齐”号换一换。

这么性能堪称完美的轻型巡洋舰,在西伯利亚舰队明明迫切需要的情况下,却是为亚齐苏丹国建造的!

亚齐苏丹国的海军,被西伯利亚舰队戏称为阿穆尔第二内河舰队。

你特么一内河舰队,要什么巡洋舰啊!

妒火中烧的阿列克谢耶夫,在“亚齐”号进行海试后,一个月内向圣彼得堡发出12封电报,希望能把后续的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都换成海参崴造船厂生产的轻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