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376章 警告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376章 警告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376章 警告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76章 警告

乔治也不是讹诈,东印度公司买下砂拉越之后,就开始对古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这笔费用预计一共需要1000万英镑。

虽然改造计划才刚刚开始,而且长达10年之久,乔治总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吃亏。

格雷现在学聪明了,他就是个传话的,完全不跟乔治抬杠。

亚洲舰队的军舰在古晋外海待了不到12小时,掉头去了海峡殖民地。

西摩尔就是做做样子而已,真打的话,西摩尔真不敢。

英国现在不说遍地狼烟,也是到处漏风。

乔治可是有前科的。

万一把乔治逼急了,乔治派人去德兰士瓦掺和一手,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乔治也是真会挑时间。

1月22号,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怀特岛去世,享年82岁。

20年后,马尔科和穆萨耶夫他们这代人差不多都该退休了,相信后人的智慧。

相对于这么大的面积来说,1.2万俄罗斯人太少了,根本不足以覆盖整个东印度。

这几年其实每年都有退役官兵来到东印度工作,来东印度定居的阿穆尔人也不少,去年年底亚齐苏丹国统计,在亚齐生活的俄罗斯人已经超过1.2万。

李沙也没有意见,东印度和亚齐合并后,李沙依然是亚齐苏丹,地位和渤泥苏丹相同。

尼古拉的姨夫爱德华七世刚刚即位,加冕典礼要到明年才举行,女王在世的时候,他因为行为不检点长期被闲置,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所以他还没有真正掌控整个帝国。

马尔科野心大,正在谋划东印度和亚齐苏丹国和合并,彻底消除隐患。

4月中,阿穆尔军区一批新的退役官兵抵达东印度。

这批官兵一共565人,连带他们的家属,总人数高达3000人,服役期间职务最高的,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骑兵团副团长穆萨耶夫中校。

穆萨耶夫比较倒霉,去年夏天的演习中意外坠马,全身多处骨折,住了9个月的院,还是留下后遗症,不得不退役。

乔治抓住这個稍纵即逝的机会统一加里曼丹岛,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马尔科很高兴,这批退役官兵可以说是文武双修,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而且通晓俄语和汉语,部分人还会英语,他们将被分配往东印度各地,成为乔治最忠诚的谢尔盖。

在吞并渤泥之后,东印度的面积已经超过210万平方公里。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被誉为欧洲祖母,对整个欧洲都有着深远影响。

由于东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所以连个仪式都没有,东印度和亚齐就合二为一,逐步恢复职能。

谢尔盖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守护者、卫士。

想想尼古拉刚继位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有多小心翼翼,就知道英国现在面临的处境。

来到东印度之后,穆萨耶夫以少将衔,担任东印度军事顾问团团长。

正常情况下,阿穆尔军区每年要退役5000人左右,接下来抵达东印度的退役官兵会越来越多,理论上迟早有一天,东印度会因为安置这些退伍官兵而头疼。

马尔科不急。

不过这也没关系,东印度的面积太大了,各地民政管、税务官、治安官,以及驻军军官有无数缺口,椰城作为亚齐苏丹国的首都,很多部门只有部门领导是俄罗斯人,副部长都是临时工,至少20年内,这个问题不会出现。

对于这个构想,伊万诺夫和安东诺夫表示热烈欢迎。

生逢乱世,军队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亚齐苏丹国的陆军有10万人,海军是西伯利亚舰队的附庸,基本为0,。

随着西伯利亚舰队的实力逐渐增强,东印度的海军也迟早要步入正轨,椰城造船厂扩建工作已经开始实施,随之铺开的是各地基础工业。

亚齐苏丹国和东印度,之前都是单一殖民地经济。

现在东印度已经成为阿穆尔的后花园,乔治肯定要加大对东印度的建设力度。

有了阿穆尔的经验,东印度的建设按部就班,首先开工的是发电厂和水泥厂,有了这两样,才有资格说其他。

东印度的基础还是不错的,动力煤的储量比阿穆尔更丰富,汶岛的锡矿出口量世界第一,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产量也排名世界前列,加里曼丹还发现了油田,结合东印度的地理气候环境,东印度其实比阿穆尔更适合发展工业。

穆萨耶夫不擅长民政,他在椰城只待了不到半个月,就和马尔科回到阿穆尔,希望乔治批准东印度成立兵工厂。

东印度没有兵工厂。

亚齐苏丹国虽然有,原料都要从阿穆尔进口。

这怎么能行呢,如果不建立完善的产业链,那万一航道被人封锁,和现在的德兰士瓦一样对外联系完全断绝怎么办?

乔治安慰穆萨耶夫别着急,东印度现在连矿还没有挖明白呢,现在就发展军工实在是早了点。

“我们带来了很多样本,请海参崴大学帮忙检测,如果有值得开发的矿藏,就从印度雇人开挖——”

马尔科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工业。

不过有海参崴的珠玉在前,抄作业总会吧。

和当初的海参崴相比,东印度优势巨大,坐船从东印度到海参崴只需要10天。

现在无线电报已经出现,通讯比之前更方便。

马尔科也不要最先进的设备,海参崴一直在进行设备升级,有些海参崴淘汰不要的装备,转手到卖给东印度,变废为宝的同时,多少还能赚一笔呢。

乔治只能感叹,马尔科现在已经充分了解到勤俭持家的本质。

这其实不是马尔科的功劳,而是源于金永骏和姜国贤的报告。

除非必要,金永骏和姜国贤不会向尤里耶夫宫越级汇报,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金永骏和姜国贤比马尔科更理解工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更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硬道理。

阿穆尔和东印度虽然是一家,中间毕竟隔着4000公里呢,而且航道还面临严重的潜在威胁,所以东印度必须拥有基本的工业能力,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阿穆尔的工业也是从小作坊开始,一步步壮大到今天这个程度。

有和没有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乔治教给他们的道理。

“东印度没人了吗?”

乔治印象里,东印度的人口应该是挺多的。

“有,但不够——”

马尔科也不是贪,劳动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够用。

东印度的人口不少。

可是架不住摊子铺开太大,种植园和矿山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东印度那点人,全部扔进种植园和矿山都不够用。

阿穆尔当年挖空心思从清帝国移民。

到了东印度这里,印度就成为最佳选择。

阿穆尔的清帝国移民要么在种地,要么在工厂,挖矿的是高丽人和日本人。

高丽的人口虽然也不少,平均寿命并不高,青壮年的数量更少,被阿穆尔摁着连年吸血,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日本现在和俄罗斯的关系逐渐恶化,阿穆尔从日本雇工越来越难,东印度更无可能,只能从印度雇佣劳动力。

至于如何雇佣,这就不用乔治费心了,英国和荷兰都有产业链的。

乔治自己经历过发展阿穆尔的痛苦,自然能理解马尔科和穆萨耶夫的心情。

于是乔治就给米哈伊尔打电话,让米哈伊尔看着办。

马尔科很懂事,去找米哈伊尔的时候,主动带上一份东印度岛屿的资料。

这些岛屿的共同点是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而且人迹罕至,很适合私人度假。

东印度号称万岛之国,岛屿有的是。

圣彼得堡贵族每年冬天都要去法国,或者克里米亚度假。

海参崴贵族也有类似需求。

东印度已经成为乔治的私人领地,还有什么事比买个岛屿当岛主更具诱惑力呢?

想安安稳稳当岛主,安全就不得不考虑。

所以乔治都不知道,米哈伊尔给马尔科的,全部都是最新式的设备。

黑火药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的,海参崴已经彻底淘汰,根本没有相关设备。

东印度有铜矿,储量还很丰富,子弹炮弹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

铁矿的储量虽然不太丰富,可大冶和关东的铁砂卖给谁不是卖啊,东印度要求也不高,自己能造不求人就行。

有了钢铁,有了火药——

给东印度十年,马尔科敢在南洋横着走。

到时候小日本——

哼哼,就你叫联合王国啊!

乔治确实顾不上东印度,随着联军和清帝国签订停战协约,俄罗斯帝国再次受到各国关注。

其他国家侵入清帝国都忙着抢东西呢,唯独俄罗斯帝国不声不响拿下关东。

战争的具体赔偿额还没有确定呢,联军就决定分批撤离清帝国。

俄罗斯帝国同样要撤出关东。

这不仅是清帝国的要求,同时也是其他所有国家的要求。

尤以英国和日本的态度最为坚决。

西摩尔甚至喊出,如果俄罗斯帝国不退出关东,联军就将向俄罗斯帝国宣战。

小尼古拉这时候才想起乔治的警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