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11章 流血星期日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411章 流血星期日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411章 流血星期日

第411章 流血星期日

西伯利亚舰队的补给船,使用的也是蒸汽动力机组,速度比联合舰队的巡洋舰更快。

关键补给船上也装了一门125毫米速射炮,还特么是双联装的,并不是毫无反抗能力。

“浅见”刚出港就险象环生。

潜艇虽然可以躲在海面下,鱼雷在海面上的航迹还是很明显的。

“浅见”号刚出港,观察员就大声示警。

“右舷,右舷发现鱼雷!”

“浅见”舰长加藤友三郎大佐下令蛇形规避。

好不容易躲掉鱼雷,西伯利亚舰队的“狼”号巡洋舰主动向“浅见”号炮击。

“浅见”排水量9700吨,装甲为178毫米哈维钢装甲,最快航速21节,是日本第一款万吨级装甲巡洋舰。

“狼”号的防御力虽然不如“浅见”,203毫米主炮依然可以对“浅见”构成威胁。

所幸距离较远,“狼”号发射的炮弹,没有命中“浅见”。

“浅见”立即开炮还击,同样没能命中“狼”号。

炮战进行了20分钟,“浅见”号四门203主炮一共发射了80枚炮弹,双方均一无所获。

这会儿西伯利亚舰队的补给舰早特么跑得影都没了。

“浅见”号回港的时候,又躲过一波潜艇的鱼雷袭击。

“浅见”号刚进入锚地,还没有来得及补充炮弹呢,西伯利亚舰队补给舰去而复返。

上村彦之丞马上就崩溃了。

这特么可怎么办?

你们这还是无所畏惧的海军吗,这副死缠烂打的样子,闹玩呢!

彼得真不是闹着玩,派出补给舰恶心人的第二天,基洛夫就飞到釜山上空。

自从空袭长崎之后,海参崴基洛夫飞艇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动了。

和上一次相比,现在的基洛夫飞得更高,更远,载弹量更多。

虽然基洛夫炸弹扔的并不准,可是架不住数量众多,于是停靠在釜山港的“八云”号倒了霉,连中四枚炸弹,军舰的上层建筑几乎被一扫而空,前后主炮均受损严重,无法使用。

主炮被打坏固然可以修,但是成本高昂,因为联合舰队的所有备件都是从英国高价进口的。

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打到1895年4月,实际上大规模战斗在2月份就已经全部结束。

日本人打仗是一路打,一路抢,打下釜山抢一波,占领汉城再抢一波,到了旅顺是连抢带杀,赔款还没拿到,实际上已经抢了很多东西。

日俄战争中,这一套行不通了。

由于甲午已经把高丽抢了一遍,日军在高丽收获甚微。

亚瑟港到现在都还没有打下来,辽阳-奉天一线还在对峙,日本不仅没有通过战争获得收益,反而负担越来越重,军舰都快修不起了。

乔治不担心修不起军舰,不仅自己的军舰,连“春日”号也一起修。

“春日”号虽然只有7000多吨,可也是装甲巡洋舰,比海参崴的轻巡抗揍。

西伯利亚舰队如果将“春日”修复之后,改个名字入役,那“春日”就将成为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

修复“春日”的同时,西伯利亚舰队还在疯狂造舰。

9月初,西伯利亚舰队又有一艘装甲巡洋舰铺设龙骨,在建的装甲巡洋舰达到3艘。

椰城造船厂已经扩建完毕,正在拿驱逐舰和轻巡练手,重巡还得等一等,因为东印度不会造装甲钢。

轻巡和重巡的区别,关键就在防御力上,尺寸和火力都相差无几。

西伯利亚舰队钓鱼执法的时候,关东俄军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

日俄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帝国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越来越高,在某些所谓进步人士的鼓励下,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在国家面临战争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选择和帝国共赴国难,而是选择强迫帝国结束战争。

8月25号,内政部长普勒赫瓦继西皮亚金之后,同样被炸弹炸死。

几乎同一时间,巴库石油工人罢工,圣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厂也开始罢工,很短的时间内,罢工人数就超过8万人。

波兰10万农民暴动刚平息不久,圣彼得堡再遭重创,尼古拉焦头烂额。

为缓解国内矛盾,尼古拉下令库罗帕特金向日军进攻,希望能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提振军心。

此时库罗帕特金手下的俄军已经达到21万人,火炮758门。

日军只有12万人,488门炮。

从兵力对比上,俄军占据绝对优势。

库罗帕特金却没有把优势变成胜势,仗打得一塌糊涂。

日军处于崩溃边缘,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在在黑沟台的战斗中,立见尚文率领的第8师团,所有子弹全部打光,于是俄军和日军之间爆发了可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白刃战。

战至最关键时刻,库罗帕特金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成为关东俄军失败的主因。

就在日军即将全线崩溃的时候,库罗帕特金下令撤退,大山岩逃过一劫。

乔治对库罗帕特金从未抱有希望,入冬之后,阿穆尔军区再次扩编两个师,这两个师是以高丽人为主组建的。

赶在入冬之前,环贝加尔湖铁路终于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通车。

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后,西伯利亚铁路局多达十万筑路工人即将失业。

和日裔工人一样,高丽工人也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乔治按照惯例,将其中一部分人送往东印度,另一部分加入军队,为明年的反攻做准备。

对阿列克谢耶夫和库罗帕特金这两个蠢货,乔治实在是忍无可忍。

仗打了大半年,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阿列克谢耶夫和库罗帕特金这两个蠢货的成色。

尼古拉如果不想接受失败,那就只能请乔治出山。

进入冬季,西伯利亚舰队的出动受到严重影响。

日军也重启对亚瑟要塞的进攻。

辽阳会战后,日本再次进行动员,征招20万人进入军队。

9月19号和10月30号,乃木希典分别对亚瑟要塞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强攻。

这两次强攻均以失败告终,明治同样忍无可忍,任命儿玉源太郎取代乃木希典,担任第三军总司令。

从6月到11月,长达半年的围攻,使日军损失惨重。

重机枪在亚瑟要塞攻防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日军的人海战术根本无法突破俄军阵地。

乃木希典就算心坚如铁,也顶不住伤亡巨大的压力。

为减少损失,乃木希典不得不强化土木工程,依靠挖地道这种最笨的方式,逐渐接近俄军阵地。

儿玉源太郎运气爆棚,接任第三军总司令的时候,地道已经基本完成。

11月4号,日军引爆地道内的炸药,撕裂俄军在203高地的防线。

日军趁机进攻,经过一天的血战,终于拿下这个亚瑟要塞外围最重要的高地。

占领203高地之后,日军就可以将火炮架到高地上,直接攻击亚瑟要塞。

12月15日,亚瑟要塞俄军防御“灵魂”康得拉钦科中炮身亡。

康得拉钦科在世时,亚瑟要塞陆军总司令斯捷塞尔多次建议投降,遭到康得拉钦科的强烈反对,亚瑟要塞才坚持到现在。

康得拉钦科阵亡时,亚瑟要塞尚有可以作战的俄军3.24万人,火炮610门,炮弹20.3万发。

16号,就在康得拉钦科阵亡短短一天后,斯捷塞尔打出白旗,亚瑟要塞陷落。

亚瑟要塞的陷落,是日俄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亚瑟要塞陷落前,大山岩就不得不重兵包围亚瑟要塞,无法集中所有兵力对抗北线俄军,联合舰队也因太平洋舰队的存在,无法集中兵力对付西伯利亚舰队。

亚瑟要塞失陷后,日军不仅得到了俄军囤积在亚瑟要塞的大量军用物资,而且释放了大量兵力,联合舰队也得知太平洋舰队已经将舰炮拆掉这个事实。

更重要的是,失去亚瑟要塞,对关东俄军的士气是一个巨大打击,失败思想开始在关东俄军蔓延。

1月2号,亚瑟要塞俄军正式在投降文书上签字,亚瑟要塞内囤积的大量军事物资,和停靠在亚瑟军港内的战列舰,全部被日军俘获。

历时222天的亚瑟要塞争夺战,日军1.54万人阵亡,4.4万人负伤;俄军阵亡1.08万人,伤1.96万人。

当日军打开亚瑟要塞的弹药库时,看到堆积如山的弹药,日军欣喜若狂。

斯捷塞尔为保活命,投降时并没有销毁亚瑟要塞储存的弹药,更没有破坏太平洋舰队的军舰。

消息传到圣彼得堡,1月22日清晨,圣彼得堡工人在冬宫门前集会,请求尼古拉进行改革,并且终止日俄战争。

尼古拉此时并不在冬宫,而是在圣彼得堡郊外的皇村。

至中午,冬宫门前的人群增加到20万人,人们手持圣像和尼古拉图像,高唱《上帝保佑沙皇》,要求和尼古拉见面。

下午1点,由于人们的要求迟迟没有得到回应,人群逐渐向冬宫靠近,有人开始向近卫军投掷杂物,近卫军有人受伤。

近卫军鸣枪示警。

这一行为造成更大范围的混乱,民众惊慌失措,踩踏拥挤,共造成99人死亡(一说4000人死亡),333人受伤,史称“流血星期日”。

这个“血”,流的都是平民的。

2月17号,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乘坐马车通过克里姆林宫时,马车被炸弹击中,谢尔盖当场身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