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21章 土木工程 还是给陈年老酱大佬的加

第421章 土木工程(还是给陈年老酱大佬的加

第421章 土木工程(还是给陈年老酱大佬的加更)

虽然没有了圣彼得堡的支援,但总算不用再看那些让人糟心的圣像,乔治觉得这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圣彼得堡,确实是乌烟瘴气,一部分原因固然是社会动荡,沙皇和皇后是主因。

阿列克谢罹患血友病之后,尼古拉和阿历克丝遍求名医,为阿列克谢治疗,却没有任何效果。

尼古拉和阿历克丝无奈,只能寄希望于上帝。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位来自黑山大公国的公主,一个叫斯塔娜,一个叫米丽萨。

斯塔娜和米丽萨是姐妹,他们分别嫁给了小尼古拉和彼得两兄弟。

斯塔娜和米丽萨是一对神婆,她们相信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能与死人沟通,还可以预言人的命运,于是她们就获得了阿历克丝的信任。

在斯塔娜和米丽萨的引荐下,各路稀奇古怪的大神频繁出入冬宫,他们中有法国医生,有传说中死而复活的修道士,有招摇撞骗的流浪汉。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拉斯普廷。

拉斯普廷原名格里高里,本是西伯利亚的一个农民,和一个同村的姑娘结婚,育有一子两女,和其他俄罗斯农民并没有什么区别。

乔治照单全收。

随后,圣彼得堡就开始流传关于皇后和神汉的邪恶传说。

乔治现在还担任关东俄军总司令,有权力调配物资供应。

这些传说是真是假先不说,严重动摇了沙皇一家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神性”。

在周围人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尼古拉和阿历克丝对神秘学越来越热衷,圣像也随之泛滥。

李涅维奇撤军后,乔治加大从阿穆尔调配物资的力度,前线的物资不仅没有短缺,反而变得充盈。

乔治对志愿留下继续作战的10万俄军再次进行整编,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由叶罗欣和布鲁西诺夫率领。

第一集团军撤离后,乔治盘点家底,关东除1150门火炮之外,重机枪足足有1900挺,其中过半尚未开箱。

布鲁西诺夫终于可以亲赴一线指挥作战,他兴奋到浑身战栗,彻夜不眠,乔治给布鲁西诺夫配备的医生博斯克不得不提醒布鲁西诺夫,如果他再不注意身体健康,博斯克将如实向总司令部汇报布鲁西诺夫的情况。

库罗帕特金别的不说,给乔治留下的“遗产”确实是丰厚。

原本供30万人使用的物资,现在只剩15万人,米柳京都忍不住感慨:俄军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乔治担任远东总督后,圣彼得堡送来的圣像都被赤塔截留,并没有被送往前线。

庞大军工能力一旦动员,不是那么容易就停止的。

开战之前,关东俄军一共只有28挺重机枪。

确实富裕。

尼师被乔治加强给叶罗欣率领的远东第一集团军,尤师去第二集团军,哈师依然是由司令部直辖。

拉斯普廷自称在15岁的时候蒙受神灵的感召,于是在30岁的时候抛家弃子,成为一名流浪汉。

拉斯普廷通过大祭司菲奥方,治好了小尼古拉的爱犬,以及小尼古拉妻子斯塔娜的病,于是拉斯普廷就被斯塔娜引荐给皇后阿历克丝。

圣彼得堡的物资供应,还是以30万俄军的标准向前线输送。

格里高里放荡不羁,人们都叫他“拉斯普廷”,意思是生活放荡的人。

圣彼得堡虽然决定议和,包括圣像在内的各种物资,还是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都说枪炮无眼。

日俄战争中的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一样,专门挑俄军的指挥官打,从亚瑟要塞沦陷到第二舰队被歼灭,都是因为失去指挥,俄军才全线崩溃。

乔治不希望悲剧重演,除了给布鲁西诺夫配备医疗团队之外,还为布鲁西诺夫配备最新式的装甲车,供布鲁西诺夫私人使用。

布鲁西诺夫不在乎身外之物,他面临的情况很严峻,飞艇的侦查表明,日军即将发起再一次大规模进攻。

日本和俄罗斯帝国的停战谈判,已经在华盛顿开启。

大山岩希望用日军的优异表现,为日本争取更多利益。

关东俄军几经变动,已经到了官不知兵,兵不识官的程度。

布鲁西诺夫连手下的军官都认不全,更不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能力,这对布鲁西诺夫的指挥造成严重影响。

不过这也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日军退回奉天后,俄军战线已经推进到清河附近,布鲁西诺夫以南满铁路为中心,沿清河一线布防,占据有利位置。

对于前线俄军来说,乔治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信心,还有充足的后勤供应。

南满铁路清河大桥,处于第二集团军防线的核心位置。

负责清河大桥段防御的,是罗斯科夫率领的远东第4新编步兵师。

罗斯科夫手下的俄军,主要是来自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哥萨克,这一地区的哥萨克以骁勇善战闻名,历来是近卫军最主要的兵源地之一。

自愿留下的哥萨克,并不全是一腔热血。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部队在回到原籍之后,很大概率会被裁撤,他们也将失业。

所以很多哥萨克留下不是为了帝国,而是为了生活。

乔治不会任由重机枪放在仓库里吃灰,清河大桥附近的俄军防线,重机枪密度达到50米一挺,火力强度和之前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连米柳京都感叹俄军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罗斯科夫给布鲁西诺夫立军令状,如果他的防线被突破,不需要布鲁西诺夫动手,他会自己跳清河。

第4师的防线,是在尤师军官指导下进行的。

传统俄军不重视土木工程,日俄战争爆发前,扎苏利奇率东满支队沿阿穆尔河布防,虽然同样拥有地理优势,还是让日军轻易突破阵地。

第4师的防线,原本只有一道粗糙的战壕,身材高大的哥萨克在交通壕中行动,甚至要猫着腰。

尤师工兵营副营长布拉克检查第4师防线之后,建议罗斯科夫对防线进行大幅改进。

第4师的重机枪,正面几乎没有任何遮掩,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射界中,这对机枪射手很不利。

培养机枪射手成本很高,优秀重机枪射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每一个都很宝贵,所以要给与他们更多保护。

“机枪阵地正面和顶部必须有保护,封堵正面侧向开口,形成交叉火力;阵地之间注意相互保护,相信我们的战友;日军缺乏重火力,沙包可以为重机枪提供有效保护,两层不够就三层,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布拉克悉心传授,这是阿穆尔军区经过多次演习得出的经验。

“这样太麻烦了吧——”

罗斯科夫担心哥萨克有抵触思想。

哥萨克作战,从来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挖什么战壕啊,日军冲过来,端着刺刀冲入敌群,左一个,右一个,将敌人彻底消灭,胜利自然唾手可得。

不得不说,苏沃洛夫为哥萨克精心设计的战术,确实是无比贴合哥萨克的性格。

可是大人,时代变了!

“您可以去参观一下哈师的阵地。”

布拉克不抬杠,这才哪到哪,哈师的土木能力才是真的强。

哈师布置的阵地,散兵坑、机枪阵地、交通壕、防炮洞、藏兵洞、战地医院、指挥部、弹药库、通讯处、伙房一应俱全,甚至连排水沟都有。

这样精心构筑的阵地确实是麻烦。

可是一旦战斗爆发,好处也显而易见。

哈师是以军事堡垒的标准在修战壕。

考虑到第4师的实际情况,布拉克给罗斯科夫的建议,已经是简化版战壕。

哈师师长安德烈是尤里耶夫大公的姐夫。

大公姐夫都在老老实实挖战壕,罗斯科夫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挖吧。

很快,罗斯科夫就知道了土木工程的好处。

7月17号,日军向4师驻防的清河防线发动进攻。

和俄罗斯人打了这么久,日本人也学聪明了,不再使用乃木希典发明的“猪突进攻”。

在奉天,日军缴获了很多战略物资,所以现在对于日军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富裕。

最直观的表现是,日军在进攻之前,居然知道使用火炮进行火力打击了。

以前不是不知道,而是打不起。

俄军阵地天上有飞艇,日军的行动,俄军了如指掌。

在布拉克的严格要求下,4师用了整整半个月,布置了两道防线。

罗斯科夫的指挥部位于第二道防线。

战斗刚开始,前线战报雪片一样送到指挥部。

“我们连续击退了日军的两次进攻,击毙日军数量超过1000,我军的损失不超过50——”

副官的汇报让罗斯科夫大惊失色,这特么是写错了吧。

在乔治这儿,谎报军情可是要杀头的。

“我去看看——”

参谋长卢卡坐不住,主动请缨。

4师构筑的阵地还是不够完善,一个藏兵洞被日军的炮击击垮,藏兵洞内的士兵全部阵亡。

否则俄军的损失还会更低。

卢卡拿着一个炮弹的弹片,心情复杂。

弹片上的俄语能证明,这些炮弹都是日军从奉天缴获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