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23章 为帝国而战!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423章 为帝国而战!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423章 为帝国而战!

第423章 为帝国而战!

俄罗斯帝国的情况很特殊,不打到千钧一发命悬一线,就打不出真正的战斗力。

俄法战争中拿破仑一度攻占莫斯科,参考欧洲标准,首都被占领,标志着俄罗斯已经战败。

俄罗斯人不认输,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玩坚壁清野,和法国人血战到底,60万法军退出俄罗斯时,只剩3万人。

输掉第九次俄土战争对俄罗斯帝国来说并不是末日,尼古拉一世完全可以卧薪尝胆一雪前耻,可是他却以自杀,证明了俄罗斯人的刚烈。

尼古拉一世的血性,在尼古拉二世身上已经荡然无存。

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他们宁愿要一个祸国殃民的尼一,也不愿要一个爱好和平的亚三。

更何况是志大才疏的尼二。

连遭重创的俄罗斯帝国,看上去已经山穷水尽,连沙皇都已经投降。

俄罗斯人却不接受这个结果,圣彼得堡虽然停止了对远东的增援,西伯利亚铁路沿途的所有火车站,都挤满了自愿到远东参战的俄罗斯人。

所谓工人进入管理层,指的肯定不是一线纺织工人,而是代表委员会成员。

罢工最开始的时候,纺织工人们的诉求只是提高工资待遇,减少工作时间。

然而接下来,事态的走向让安东·米尔丘克始料未及。

作为委员会中唯一一位真正来自纺织厂的成员,安东·米尔丘克在沃兹涅先斯克纺织工人中拥有巨大声望。

工厂管理人员是工厂主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大多拥有高学历以及深厚背景,他们不可能和一线纺织工人拿同样的薪水,否则整个俄罗斯帝国的社会秩序就要被颠覆了。

同工同酬更让伊万诺沃市官方无法接受。

提高工资待遇的原因是,纺织工人们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简单说就是希望尼古拉效仿尼一,自杀谢罪。

伊万诺沃州的沃兹涅先斯克是俄罗斯帝国最大的纺织中心,5月份在沃兹涅先斯克爆发了超过7万人参与的大罢工,整个城市都陷入瘫痪。

安东·米尔丘克开始迷茫。

只要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那就继续罢工。

帝国战败总要有人负责。

减少工作时间是因为纺织工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苦不堪言。

在沃兹涅先斯克的罢工中,成立了全俄第一個工人代表委员会。

7月初,俄罗斯帝国和日本开始谈判的消息传到沃兹涅先斯克,代表委员会的诉求再次升级,要求沙皇为战败负责。

战争爆发后,圣彼得堡进行了4次动员。

日俄在华盛顿开始谈判的消息,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自开战以来信号最强烈的全国总动员。

代表委员会的态度很简单。

更高的工资和带薪休假先不说。

这些诉求都是正当的,所以安东·米尔丘克主动代表工人和伊万诺沃市官方,以及工厂管理层沟通,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伊万诺沃市政府和工厂管理层同意工人的要求后,工人委员会并没有复工,而是要求得到更高的工资,带薪休假,工人进入管理层,同工同酬等等。

行吧,沙皇自杀谢罪。

可是沙皇自杀之后怎么办?

王储——

王储还小,不到一岁,不可能像亚二那样奋发图强,带领俄罗斯帝国一雪前耻。

“俄罗斯是俄罗斯人的俄罗斯,应该把权力交给所有俄罗斯人掌控!”

委员会第一委员穆里洛的话音掷地有声,不愧为在英国工作过的报社主编。

可你一英国的报社主编,不应该去组织英国的记者和编辑去罢工吗,至不济也应该组织英国纺织工人罢工,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沃兹涅先斯克为纺织工人谋福利呢。

沃兹涅先斯克纺织工人是你爹啊?

穆里洛已经加入英国国籍,按照他的理论,俄罗斯帝国的权力怎么转移,都没他这个英国人的事。

5月份爆发的罢工,到7月份已经持续了两个月。

罢工之后整个城市都陷入瘫痪,沃兹涅先斯克人之所以没饿死,是来自圣彼得堡的阳光基金会在发放免费食物。

作为委员会委员,安东·米尔丘克虽然不缺食物,但他对阳光基金会也充满感激。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安东·米尔丘克回到家,意外发现为阳光基金会工作的莱金斯基正在家中做客。

这段时间,安东·米尔丘克因为工作原因,和莱金斯基有过很多接触,两人关系很好,真正把对方当做朋友。

“安东,我的朋友,我是来和你告别的。”

莱金斯基情绪低落。

“你要去哪儿?”

米尔丘克惊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要去阿穆尔参战——不,应该说,我要回阿穆尔参战!”

“回?你不是圣彼得堡人吗?”

米尔丘克这时候才发现,他对自己的朋友一点都不了解。

“我在圣彼得堡出生,不过阿穆尔才是我的家,我的归宿!”

莱金斯基提起阿穆尔,眼神大亮。

“谈判已经开启,战争已经结束了——”

米尔丘克眉头大皱,莱金斯基是圣彼得堡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战争,对于莱金斯基这样的人来说太遥远了。

“不!尤里耶夫大公还没有放弃!阿穆尔没有放弃!战争还在继续!胜利终将属于帝国!”

莱金斯基虽然在微笑,米尔丘克却感觉莱金斯基整个人都在燃烧。

米尔丘克只在最虔诚的苦修士身上,见到过这种坚定的,狂热的信仰。

“圣彼得堡都已经开始谈判了——”

米尔丘克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坚持。

而且不止一个人,是成千上万,几十上百万人。

“阿穆尔军人还在前线作战,工人和农民在努力工作,支援前线——”

莱金斯基的话,无意刺痛米尔丘克。

阿穆尔工人在努力工作——

沃兹涅先斯克工人在干吗?

“——尤里耶夫斯卡娅女公爵和尤里耶夫大公夫人在为前线军人募捐,连没有毕业的学生都提前离校参军,所有在外工作的阿穆尔人,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都必须主动返回阿穆尔,和尤里耶夫大公并肩作战!”

“必须——尤里耶夫大公强迫你吗?”

米尔丘克希望莱金斯基要有自己的态度。

“没有,没有任何人强迫我——”

莱金斯基整个人都在发光。

“——我是俄罗斯人,在俄罗斯遭到外敌入侵的时候,我应该为俄罗斯贡献我的一切!”

米尔丘克眉头紧皱,关东啥时候是俄罗斯帝国的了?

西伯利亚舰队强租亚瑟港之后,圣彼得堡单方面宣布成立关东州,除了俄罗斯帝国,所有国家都不承认关东州的合法性。

可是作为一个俄罗斯人,站在俄罗斯帝国的立场上,反对的话,米尔丘克却说不出来。

“这一仗打到现在,已经不局限于远东,而是关乎到帝国的荣誉,关系到每一个俄罗斯人的利益,抱歉我的朋友,我无法坐视旁观。”

莱金斯基已经下定决心。

“可是你走了,阳光基金会的工作怎么办呢?”

米尔丘克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莱金斯基是阳光基金会在沃兹涅先斯克的负责人。

“你可能不知道,阳光基金会本来就是尤里耶夫大公成立的——”

“怎么可能?!”

米尔丘克彻底被震惊。

关于阳光基金会的传说,在沃兹涅先斯克众说纷纭。

有人说阳光基金会是小爸爸沙皇成立的,有人说是皇太后玛丽亚成立的,甚至有人说是英国慈善家成立的。

米尔丘克从未想过,远在阿穆尔的尤里耶夫大公,居然会关心沃兹涅先斯克的纺织工人。

这——

也不是很难解释啊。

英国报社主编都可以关心沃兹涅先斯克纺织工人,尤里耶夫大公为什么不能呢。

米尔丘克突然感觉,沃兹涅先斯克上空有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所有人都牢牢吸入其中。

“这有什么不可能呢,阳光基金会的总部本来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啊——”

莱金斯基向米尔丘克张开双手。

“我的朋友,我是来向伱告别的,如果在战场上战死,请不要为我悲伤,作为一个俄罗斯人,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宿命!”

米尔丘克还没有来得及张开双手,他只有12岁的儿子安东诺维奇突然喊道。

“莱金叔叔,请你带上我,我也要为帝国而战!”

米尔丘克回头,这才妻子斯尼洛娃带着四个孩子,都站在楼梯口。

“胡闹!你还没有成年,你应该在学校读书——”

米尔丘克话说一半才想起来,沃兹涅先斯克的学校已经停课。

而且学校停课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工人委员会的命令。

“一点也不胡闹,你们才是胡闹,现在沃兹涅先斯克被你们搞得一团糟,工人不工作,学生不上课,农民不种地,没有莱金送来的食物,我们早就饿死了,虽然我是个女人,可我也知道,没有帝国,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如果尤里耶夫大公要女人,我也愿意为帝国而战!”

斯尼洛娃血脉中,俄罗斯女性传统的坚强和彪悍在觉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