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93章 万能钥匙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493章 万能钥匙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493章 万能钥匙

第493章 万能钥匙

冬宫的舞会要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阿历克丝在和尼古拉跳了开场舞之后就离开,她要去照顾阿列克谢。

乔治没有舞伴,安妮并没有和乔治一起回圣彼得堡。

参加舞会的夫人和小姐们,也不敢邀请乔治跳舞,这或许是因为乔治现在的名气太大了,让她们敬而远之。

大公主奥尔加在妹妹们的怂恿下来到乔治面前,鼓足勇气向乔治发出邀请。

如果是其他人就算了,大公主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乔治和奥尔加跳了一支华尔兹,奥尔加全程用仰慕的目光看乔治,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快乐的像个精灵。

斯托雷平首先告退,他是整个帝国最忙的人。

乔治也告退,理由是长途跋涉需要休息。

乔治确实感觉有点累,主要是精神上的疲惫。

圣彼得堡还在执行宵禁,街上一个行人都没有。

夜巡的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列队前行,沉闷的脚步声响彻整条街道,偶尔有口令穿插其中。

街角有两个人搓着手跺着脚,手里还拿着烟,这是正在执行任务的秘密警察。

旁边民居有孩子在哭泣,随着严厉的呵斥声,一切又归于平静。

海参崴和圣彼得堡的时差是7個小时,现在应该是早晨了吧。

乔治抬手看时间,晚上11点。

第二天一早,乔治正式开始工作。

乔治的办公室在冬宫对面的彼得保罗要塞,这里原本是一座军营,后来被改为关押犯人的监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弗拉基米尔的哥哥乌里扬诺夫都曾被关押在这里。

尼古拉为乔治安排的副官是曾在冬宫工作,并且参加了日俄战争的卡尔·曼纳海姆。

奉天战役后,曼纳海姆因表现勇敢被提升为上校,随后被调往中亚加入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率领的考察队,前往清帝国西部工作。

在抵达喀什噶尔时,道台袁鸿佑为他签发通行护照,并根据曼纳海姆姓氏第一个音节,为他取了个汉语名字“马达汉”,意为“天马行空、直达霄汉”。

乔治一到办公室,就让曼纳海姆给小尼古拉和阿列克谢打电话,准备三人先碰个头,沟通一下。

阿列克谢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克里米亚。

帝国新造的四艘战列舰,全部配备给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就有流言,说海军部要将黑海舰队整体裁掉,阿列克谢是去安抚黑海舰队将领。

小尼古拉昨天晚上连夜去了波兰,当地又有暴乱。

“情况不妙,我们好像不太受欢迎。”

米柳京对这个情况似乎早有预料,一点也不惊讶。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大展拳脚?”

布鲁希诺夫跃跃欲试。

乔治不急,让布鲁希诺夫整理相关资料,自己带着曼娜哈姆去找斯托雷平。

乔治没有给米柳京安排工作,90多岁的人了,爱干什么干什么,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斯托雷平忙得很,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站满了排队等待斯托雷平接见的官员。

乔治不需要预约,也不需要排队,斯托雷平主动出来迎接乔治。

“抱歉,我这里实在是太忙了,我本来想下午再去彼得保罗——”

斯托雷平没想到乔治这么早就开始工作,也没想到乔治会主动来找他。

乔治不废话,来都来了,开始干活。

斯托雷平让秘书拿来一大摞资料,大倒苦水。

“正常情况下,每年有10万名士兵退役,去年裁军后,一年内增加了60万人,这些人如果不得到妥善安置,会出大乱子的。”

斯托雷平愁眉苦脸,过去一年里,为了安置退伍军人愁白了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斯托雷平加大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力度,让这些退伍军人去西伯利亚种地。

俄罗斯从英国借的9亿卢布,很大一部分都用来安置退伍军人了。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工作。”

乔治一点也不发愁。

在斯托雷平眼里,60万退伍军人,是60万个定时炸弹,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迟早会爆炸。

在乔治眼里,这可是60万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让他们去西伯利亚种地,简直就是浪费。

“每年冬天,圣彼得堡都会有很多人失业,无所事事的失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只需要一个火星,砰,就会彻底引爆。”

斯托雷平变不出那么多工作岗位。

乔治想想还真是,貌似灭亡帝国的几次大事件,都是发生在冬天。

“解决工作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启动类似西伯利亚铁路之类的国家工程。”

这就是乔治需要斯托雷平配合的原因。

“阿穆尔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时候,使用了大量日本和高丽工人,每到歇工期,就把那些高丽工人和日本工人送走,圣彼得堡往哪送?”

斯托雷平也曾在西伯利亚铁路局工作,很了解情况。

“东印度!”

乔治微笑,你不要我要啊。

斯托雷平的担心很正常,他并不具备乔治所拥有的资源。

启动国家工程固然能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但是到了冬歇期,几乎所有室外工作全部都要停工,那简直是社会活动家的温床。

乔治建设东印度需要大量工人,人数越多越好,每年十万人撒到东印度,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东印度每年能吸收多少人?”

斯托雷平眼睛都在发光,这就是他建议乔治担任委员会负责人的原因。

帝国首富早就不是尤素波夫家族,跟尤里耶夫大公相比,第一贵女名不副实。

斯托雷平之前还不知道乔治到底有多少产业。

借助核税,斯托雷平虽然没能从阿穆尔得到更多的税收,却也对乔治的产业规模有了大概的了解。

阿穆尔几乎所有产业,都和乔治密切相关,仅一个小小的化妆品,每年就能为尤里耶夫大公提供上亿卢布的利润。

乔治的几乎所有产业,都是成本低利润高的朝阳产业,化妆品保健品,乃至兵工厂造船厂,所需要的几乎全部原料,阿穆尔本土就可以提供,不需要对外采购。

乔治的产业里大量使用高丽工人和日本工人,人力成本上又降了一大块,所以阿穆尔企业才有能力为俄罗斯籍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待遇。

人们有了钱,才有能力消费,促使阿穆尔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产生的税收也越来越多,阿穆尔官方才有能力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

这里还没说阿穆尔还有东印度这个大后方呢,只要乔治愿意出手,圣彼得堡每年这10万退伍军人,对于乔治来说真不算个事。

“越多越好——”

乔治大包大揽,这同样是他愿意掺和圣彼得堡这堆破事的原因。

如果可以的话,乔治真不想回圣彼得堡,就远远待在阿穆尔看圣彼得堡这帮人作死,最多在大厦将倾的时候,派人把尼古拉一家人弄到阿穆尔,其他人爱死爱活,跟乔治都没关系。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通过甲午和辛丑积累的那点心气儿,被乔治打的一干二净。

现在日本人和高丽人一样,拼命为阿穆尔工作,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加入俄罗斯国籍。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

随着时间推移,阿穆尔和东印度的日裔和高裔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俄罗斯人的增长速度缓慢,那再过几十年,这两个地方的人口都可能失衡。

如果每年有10万退伍军人补充,那么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退伍军人虽然只有10万,但加上他们的家人可不止10万,阿穆尔有统计,平均一名哥萨克,至少可以带来6个新移民。

这10万人到了东印度,乔治也不安排他们做别的,就修路盖房子,10万人都不够用。

“太棒了!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斯托雷平很兴奋,尤里耶夫大公果然是万能钥匙。

这个万能钥匙不是乔治自封的,而是宫廷侍卫大臣阿尔弗雷德给乔治取的绰号。

对,就是那个和乔治一起去科学院撒钱的阿尔弗雷德。

“不仅仅是这些退伍军人,那些冬天失业的失业工人,东印度同样需要。”

乔治胃口大,希望把圣彼得堡这些年积累的剩余劳动力,全部一口吞掉。

乔治以前在圣彼得堡,经常跟第一贵婿念叨,希望圣彼得堡的这些资本家,能对工人好一点。

培养一个熟练工人多难的,这些熟练工人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尤素波夫家族还算听劝,所以这几年,关于第一贵女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少。

更多人充耳不闻,反正每年都有那么多退伍军人,开春再招呗——

乔治现在想直接把锅端走,没有了这些年积攒的廉价劳动力,也不知道圣彼得堡会不会爆发用工荒。

到时候就搞笑了。

“乔治,你简直就是我的天使!”

斯托雷平眼睛里都有泪光了,这一次肯定不是表演。

斯托雷平上任后,平均每4个月,就遭到一次刺杀。

这就能充分证明,斯托雷平的压力有多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