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575章 不稀罕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575章 不稀罕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575章 不稀罕

第575章 不稀罕

乔治不仅不想给援助,反而想让巴尔干国家交保护费。

不想交保护费也行,学保加利亚王国,向俄罗斯帝国全面开放,允许俄罗斯帝国驻军,帝国自然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人既要又要,明明没有公主的命,偏偏染上公主的病,这就让乔治很为难。

站在乔治的立场上,俄罗斯帝国已经帮助塞尔维亚王国获得独立地位,塞尔维亚不说对俄罗斯充满感激,至少不该苛求太多。

彼得却觉得,既然俄罗斯帝国已经帮助塞尔维亚王国独立,那为什么不继续帮助塞尔维亚实现“大塞尔维亚”的梦想呢。

巴尔干联盟成立的时候,乔治曾就这个问题,和塞尔维亚王国陆军大臣普特尼克有过深入交流。

彼得一世毕竟是国王,乔治肯定要更委婉一些。

不过遗憾的是,也不知道彼得一世是理解能力不行,还是故意装傻,他居然将乔治的拒绝,理解成默许。

乔治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彼得身上,几个月不在圣彼得堡,堆积的事务有点多,刚送走这个彼得,另一个彼得就在门口排队,无缝衔接。

巴尔干战争中,黑海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刚刚过去的这個冬天,波罗的海舰队也组建了海军陆战队,一共两个师。

彼得盯上了陆军的装甲战车。

海军陆战队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重型武器,几乎没有攻坚能力。

前几年海参崴技术人员就提出一个设想,既然钢铁制造的军舰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同样的思路能否移植到装甲战车上?

由于当时西伯利亚舰队没有需求,所以这个设想只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进行相关验证。

去年冬天,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终于成功制造出水陆两栖装甲战车。

彼得希望为海军陆战队配发水陆两栖装甲战车,增强海军陆战队的攻坚能力。

现在俄罗斯帝国的装甲战车,武器已经很丰富了,除了机枪之外,还可以安装火炮和榴弹发射器,以及火焰喷射器。

装甲战车确实是可以有效提高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

唯一的问题是经费。

今年的经费已经确定,每一个戈比的去向都已经明确,采购装甲战车的话,只能追加预算。

近卫军还没有完成摩托化改造呢,让乔治从哪儿挤出经费采购装甲车?对这个彼得,乔治就不客气了,两手一摊彻底摆烂:“没钱!”

“你可是帝国最有权势的尤里耶夫大公,怎么能没钱呢——”

日俄战争结束后,彼得和乔治二妹小叶卡捷琳娜完婚,现在在乔治面前,也经常没大没小。

乔治只能说造孽,这个局面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上辈子乔治看史书的时候,对外戚深恶痛绝。

现在乔治才知道,联姻是组建利益联盟的最佳方式,彼得和瓦西里、安德烈要么娶了乔治的妹妹,要么娶了堂妹,他们之间的利益已经牢不可破。

“一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至少可以采购200辆装甲战车,足够装备两个师。”

彼得要求不高,近卫军一个师可是配备了120辆装甲战车呢。

不过海军陆战队的规模也不如近卫军,一个师只有1.2万人。

近卫军一个师可是1.6万人。

乔治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年底的预算编制,我会将其列入其中,明年开始列装。”

今年如果世界大战不开打,那明年列装也没问题。

“现在的局面这么紧张,我们怎么能等到明年呢?”

彼得提醒乔治,时不我待。

“波罗的海舰队能击败德国公海舰队吗?”

乔治主动转移话题。

彼得的表情马上尴尬起来。

如果乔治问的是德国波罗的海舰队,那彼得确实有信心。

公海舰队是德军主力,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加起来一共17艘,德国去年底刚刚通过《1914海军法案》,准备在“国王”级之后开工超无畏,和“国王”级一样要造5艘。

说实话,如果乔治不是重生到俄罗斯帝国,而是重生到德意志,那乔治没准还真能掀翻大英帝国。

“你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先做好份内工作。”

乔治对波罗的海舰队的要求不高,只要不让德军从波罗的海登陆就行。

公海舰队是皇家海军的任务。

骂走这个彼得,乔治办公室门外排队等待乔治接见的各路人马还有十几个,克里斯蒂给每个人分配的时间只有15分钟。

乔治忙的不可开交,尼古拉这边也不消停。

俄罗斯帝国是否针对奥匈帝国进行威慑性动员,这是各国最关注的焦点。

这两天又有一个来自东亚的仆从师抵达保加利亚,驻扎在保加利亚的部队增加到7个师,总兵力超过10万人。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大裁军,保留的兵力都在10万人左右。

塞尔维亚王国动员后,总兵力增加到30万人。加上黑山和阿尔巴尼亚,巴尔干联盟的总兵力再次突破50万人,这让奥匈帝国感受到巨大威胁。

乔治口口声声不动员,却在不停地向巴尔干半岛增兵,囤积在君士坦丁堡的军用物资已经堆满码头和仓库,你到底想干嘛?乔治是野蛮人,不好沟通。

所以这几天冬宫就门庭若市,来试探尼古拉口风的各国使节络绎不绝。

格雷很无奈,这是他最近一年内,第三次来到圣彼得堡。

和格雷一起抵达圣彼得堡的,还有陆军元帅约翰·弗伦奇。

约翰·弗伦奇生于1852,1866年开始从军,迄今已经48年。

去年11月,爱尔兰民族自愿军成立,武力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时任英军总参谋长的约翰·弗伦奇调派卡勒骑兵旅前往镇压,但包括旅长在内的60位军官,宁愿退役也不愿前往,约翰·弗伦奇因此辞职。

约翰·弗伦奇此行,是为考察俄罗斯帝国的动员能力。

协约国内部,海军以英国为主,陆军方面,俄军才是主力。

别看法国人对“天下第一陆军”念念不忘,法国人在法德边境修建防线,充分证明法国人的心虚。

日俄战争中俄军表现的还很狼狈。

到了巴尔干战争,俄军的表现堪称惊艳,干脆利落拿下君士坦丁堡,其他国家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动员。

约翰·弗伦奇对乔治充满好奇。

所以约翰·弗伦奇抵达圣彼得堡之后,没有去找小尼古拉,而是打着考察仆从军的旗号,来海军部找乔治。

这算是找对人了。

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英军,是以英国人为主,以殖民地士兵为主组建的仆从军,几乎没有参战,只承担了一些后勤工作。

战争过程让全世界都充分认识到英军的战斗力是多么费拉不堪,英国人也开始反思。

乔治调往保加利亚的,全部都是高日仆从军。

这让约翰·弗伦奇心存疑惑,难道乔治就不担心仆从军的战斗力吗?

英国之所以死死赖在印度不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的人力资源。

英国也考虑过征召印度人组建仆从军,但是基于某些原因,一直没能付诸实施。

所以约翰·弗伦奇是来找乔治取经的。

“印度人么——”

乔治真的是多一个字都不敢说。

英军在布尔战争中表现的虽然差,但是符合英军的真实水平,没有击穿底线。

组建印度仆从军之后,英国人才会真正认识到什么叫烂泥巴糊不上墙。

乔治无所畏惧,是因为俄罗斯帝国有500万能征善战的哥萨克。

把乔治扔到印度,乔治能指望的恐怕就只剩廓尔喀了。

但问题是,廓尔喀并不是英国人。

所以英国人不可能给与廓尔喀真正的信任,对于英国人来说廓尔喀只是消耗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指望印度人还不如指望澳洲人。”

乔治真诚建议。

澳洲——

尤其澳大利亚,对英国爸爸真的是掏心掏肺,550万的总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征召50万人组建澳新军团赴欧参战,不愧为大英帝国好大儿——

好二儿。

英国好大儿是加拿大。

“澳洲人口太少,潜力有限。”

约翰·弗伦奇还不知道澳大利亚能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那乔治就没办法了。

日本现在还处于英俄共管状态下,伦敦也曾学习俄罗斯帝国,征召日本人组建仆从军。

问题是现在所有日本人都认为,如果不是英国拱火,日本根本就不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所以日本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英国的错。

日本人一旦形成共识,几乎就是根深蒂固,不可改变的。

所以日本人对英国的征召,反应并不积极,甚至有强烈抵触,英国不得不放弃。

这种情况下真要把枪给了日本人,日本人会把枪口对准谁真不好说。

约翰·弗伦奇给乔治带来一个好消息,英王决定授予乔治陆军元帅荣誉。

乔治不要,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约翰·弗伦奇好奇,送上门的荣誉都不要?呵——

谁稀罕!(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