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585章 清理门户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585章 清理门户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585章 清理门户

第585章 清理门户

直到最后一刻,尼古拉也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这一次的动员虽然不再局限于罗夫诺地区,依然不是全国总动员,只有适龄预备役接到命令,在一个星期内就近向征兵处报到。

之所以强调适龄的原因是,俄罗斯帝国的预备役规模太庞大了,退伍士兵一直到45岁之前都隶属于预备役,如果要求所有预备役都转为现役,那么俄罗斯帝国的兵力将迅速膨胀到450万人。

真要这样的话,其他方面先不说,帝国甚至没有足够的武器武装他们。

所以俄罗斯帝国的一期动员,只要求30岁之前的预备役返回部队。

即便如此,在一期动员后,军队的规模也将扩充到260万人。

当然这也不一定。

经过米柳京和乔治的多次军改后,俄罗斯征兵制度现在已经很人性化了,家庭唯一劳动力是不需要服兵役的。

米柳京改制之前,士兵从军就是出家,所以很多士兵在接到征兵信之后突击结婚,希望给自己留个后。

米柳京改制后,这一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士兵在服役7年之后就可以回家,不再是终身制,突击结婚情况有所减少。

乔治军改进一步优化,家庭唯一劳动力无须服兵役,于是事情又回到原点,为了逃避兵役,很多俄罗斯人突击结婚。

帝国内务部统计,在动员开始的第一个星期,俄罗斯国内突击结婚的适龄兵役人口达到50万人,这对动员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内务部不得不将年龄限制放宽到35岁。

这只是二级动员而已。

如果是全国总动员,那么不仅会取消年龄限制,性别限制也会取消,到时候所有俄罗斯人都会进入预备役,服从帝国分配,要么去工厂,要么进入军队,要么去开发(发配)西伯利亚。

也并非所有人都逃避兵役,哥萨克应征的比例极高,几乎每一个收到征兵信的哥萨克,都在第一时间主动前往征兵处报到,很多人甚至自己携带武器装备。

8月2号上午十点,罗马尼亚王国响应俄罗斯帝国,宣布开始动员。

这天上午,奥匈帝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吉赛男爵以塞尔维亚并没有在奥匈帝国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动员为由,宣布断绝和塞尔维亚王国的外交关系。

随后,男爵大人带着他已经收拾好的行李登上火车,离开塞尔维亚回到奥匈帝国。

这让塞尔维亚王国措手不及。

在此前一天,吉赛男爵代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提出十项要求。

塞尔维亚王国同意了大部分,只在部分条款有模棱两可的表述。

这本来只是塞尔维亚王国讨价还价的方式,却被奥匈帝国当成第二次羞辱。

乔治接到命令,君士坦丁堡所在的加里波第军区,和阿穆尔军区一起,继喀山军区、基辅军区、莫斯科军区、以及敖德萨军区之后,进入戒备状态。

除上述军区之外,华沙军区、维尔纳军区和彼得堡军区的部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进入作战状态。

这個情况对德国很重要,因为这三个军区可以对德国构成直接威胁。

德国人明显注意到这一点,威廉二世向尼古拉发送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俄罗斯帝国立即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将进行回应。

动员这种事,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

尤其是在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开始向奥塞边境移动的情况下。

康拉德的25个计划,现在只剩下3个,即主攻俄罗斯帝国的“R计划”,主攻黑山和塞尔维亚的“B计划”,以及同时和三国开战的“R B计划”。

在经过第一次动员后,奥匈帝国一共有48个师,康拉德将这些部队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应对俄罗斯帝国的A梯队,和进攻塞尔维亚、黑山的巴尔干集群,以及用作总预备队的B梯队。

A梯队一共9个军,分别组成第一、第三、第四集团军。

巴尔干集群规模较小,只有4个军,组成第五、第六集团军。

组成B梯队的第二集团军同样由4个军组成,这是康拉德手中唯一的机动部队。

在得到德国的承诺后,康拉德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巴尔干,这个决定引发德国的强烈反对。

在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巴尔干之后,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就只剩下28个师,如果这时候战争爆发,奥匈帝国将无法为德军提供足够的帮助。

尽管毛奇承诺会在击败法国之后立即将主力调回东线,但是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总参谋长会议上,毛奇给出的时间是大约六个周。

根据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协议,如果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必须在15天内,向德军发起进攻。

威廉二世并不知道乔治制定的计划中,俄罗斯帝国会隔岸观火,所以即便俄罗斯帝国履行约定,向德国发起进攻,规模也会极其有限。

以威廉二世对尼古拉的了解,一旦俄罗斯帝国投入进攻,那么就会全力以赴。

为了攻击法国,德国将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线,东普鲁士只有普里特维茨将军率领的第8集团军。

第8集团军现在只有个名字,要等德国开始动员之后,才能得到兵力补充。以第8集团军的实力,肯定顶不住俄军的进攻,所以在战争开始阶段,德军非常需要奥匈帝国的帮助。

这时候康拉德居然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巴尔干,很明显是根本没有把俄罗斯帝国放在心上。

德国战争部长法金汉一方面疯狂给康拉德发电报,要求康拉德立即将第二集团军调往加利西亚,另一方面迫不及待宣布,德国开始总动员。

小尼古拉在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向圣彼得堡提议,赶在德国完成动员之前,向德国发动进攻,先下手为强。

苏霍姆利诺夫给小尼古拉回电,让小尼古拉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执行,不要主动向德国发动进攻。

小尼古拉很生气,向尼古拉告状,指责苏霍姆利诺夫浪费战机。

苏霍姆利诺夫很委屈,既然作战计划可以随意修改,那还要计划干啥,见招拆招不就得了。

乔治知道小尼古拉和苏霍姆利诺夫的嘴官司之后,也是真心无奈。

仗还没开打,战区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就有了矛盾,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乔治这边也有麻烦,康拉德将第二集团军调到巴尔干之后,在距离贝尔格莱德只有十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奥匈帝国的30万大军,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彼得在奥匈帝国断绝了和塞尔维亚王国的关系之后,就疯狂向乔治求救。

可是彼得又不愿意交出军队指挥权。

所以乔治就没有理会彼得的求救。

彼得无奈,一边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一边开始迁都,将首都从贝尔格莱德迁到远离边境的对方。

这基本上没什么卵用,塞尔维亚王国太小了,毫无战略纵深可言。

面对战争威胁,保加利亚王国紧随罗马尼亚王国之后开始动员。

希腊王国的反应却非常迟缓,不仅没有进行动员,也没有按照乔治的要求将军队调到边境附近加强防守。

乔治给格奥尔基发电报,询问是怎么回事。

格奥尔基给乔治回电,韦尼泽洛斯正在和军事联盟召开会议,讨论希腊王国是否有必要退出巴尔干联盟。

乔治记得圣彼得堡会议的时候,希腊王国可是很积极的。

怎么着,现在要承担义务了,想退出?早干嘛去了!乔治给拉基茨基发电报,命令地中海舰队前往希腊,对韦尼泽洛斯和军事联盟进行威慑。

同时命令刚刚抵达君士坦丁堡的安德烈率领第13集团军向希腊边境移动,随时准备进入希腊。

敢这时候退出联盟,乔治说不得先要清理门户。

第13集团军隶属于巴尔干战区,由4个师组成,主力是来自阿穆尔军区的哈巴罗夫斯克师,其他三个师都来自高日军团。

布鲁西诺夫率领的第11集团军由8个师组成,目前驻扎在保加利亚境内。

瓦西里则是率领第12集团军前往罗马尼亚,协助罗马尼亚军队,防御奥匈帝国的进攻。

得益于保加利亚王国这两年的休养生息,保加利亚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是非常支持的。

波利斯担任国王后,给保加利亚人分了地,又减了税,还在国内努力提高基础建设水平。

保加利亚人这才没过几天好日子,奥匈帝国就要打过来,保加利亚人绝不同意。

开始动员的第一天,保加利亚就有超过10万人到征兵处报道,这让奥古斯特喜出望外。

乔治将这10万人统统编入刚刚组建的第14集团军,全部配备俄军制式武器,按照山地步兵的要求开始训练。

巴尔干地区环境多山,地形复杂,山地步兵是俄军唯一的短板。

好在高日军团都比较擅长山地作战,这也算是歪打正着。

前线进行动员的同时,后方的生产工作也要抓紧。

马里奥在接到命令后,动员阿穆尔妇女进入工厂工作,将工业能力提升到极致,充分满足前线的需求。

意外还是发生了,8月4号夜间,叶尼塞河大桥发生事故,西伯利亚铁路中断。

这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