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588章 光脚上前线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588章 光脚上前线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588章 光脚上前线

第588章 光脚上前线

奥匈部队由于行动缓慢,给塞尔维亚王国的压力其实并不大。

奥匈帝国的情况很特殊,这个国家的情况复杂到,让人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康拉德虽然志大才疏,他对帝国有着深刻的认识,针对奥匈帝国的国情,康拉德曾表示:匈牙利人是蛀虫,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啃食帝国的根基。

普奥战争结束后,匈牙利向约瑟夫一世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奥匈帝国允许匈牙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加入奥匈帝国,那么匈牙利人将承认约瑟夫一世是匈牙利王国的皇帝。

约瑟夫一世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匈牙利王国就成为了奥匈帝国内部的国中之国。

1873年,匈牙利议会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从此奥匈帝国的内政和外交,乃至军事法案,都必须得到匈牙利议会的同意后,才能在匈牙利王国推行。

在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之后,匈牙利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野蛮推行他们的“马扎尔化”政策,行事越来越极端,最后居然严重到,在匈牙利境内称约瑟夫是皇帝违法,会因叛国罪受审。

这是判了谁的国?匈牙利王国以帝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占据着帝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从1889年开始,匈牙利政府就拒绝承担兵役,大量削减军费,这导致奥匈帝国的战争动员,只能在奥地利境内推行,匈牙利王国根本就无动于衷。

即便没有匈牙利王国掣肘,康拉德的麻烦也已经足够多。

康拉德为塞尔维亚战役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奥军直接强渡多瑙河,向贝尔格莱德发动攻击。

约瑟夫一世为了稳妥,任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总督奥斯卡·波蒂奥雷克担任南线奥军总指挥,于是自开战后,奥军就在波斯尼亚山区艰难跋涉,完美浪费了因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带来的优势。

所谓突然性,只存在于大国之间。

塞尔维亚王国进行战争动员的时间比奥匈帝国更早,准备的更充分。

在巴尔干战争中表现出色的王储亚历山大亲自担任塞尔维亚总司令,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则是在担任总参谋长的拉多米尔·普特尼克手中。

普特尼克能回到塞尔维亚,还要感谢约瑟夫一世的绅士风度。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时,普特尼克正在奥地利的波希米亚省度假。

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普特尼克就被逮捕。

约瑟夫一世却没有扣留他,反而安排列车将普特尼克松回贝尔格莱德。

这個行为或许有点迂腐,但是在这个被谎言和暴力充斥的世界,约瑟夫一世就像一股清流,为这个灰暗的世界带来一抹色彩。

不过也不用歌颂约瑟夫,因为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知道因为他的绅士风度,会给奥匈帝国带来多大的麻烦。

塞尔维亚军队的士气虽然高昂,但是缺少武器装备,很多士兵不得不自备服装,塞尔维亚政府甚至挨家挨户搜查被藏匿的武器和其他有用的任何物资。

普特尼克的身体很糟糕,只能待在火车上用地图指挥作战。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塞尔维亚军队终于在亚尔达河顶住了奥匈帝国的进攻。

接下来就是普特尼克的反击了。

奥匈帝国的人口是塞尔维亚王国的十倍以上,即便如此,没有德国的帮助,奥匈帝国也无法占领贝尔格莱德。

所以乔治一点也不急,他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整合巴尔干联盟,不说达到如指臂使的程度,至少也不能阳奉阴违。

开始动员后,塞尔维亚王国征召的军队大约在40万人左右,这对于一个总人口只有450万人的国家来说很不容易。

保加利亚王国征召的军队已经超过20万,大部分是参加过巴尔干战争的老兵,他们不需要接受太多训练就可以投入作战。

罗马尼亚王国同样征召了40万人,但是和塞尔维亚王国一样,罗马尼亚王国也面临着缺少武器装备的窘迫局面。

希腊还在僵持,格奥尔基要求军事联盟立即将军事指挥权移交给乔治,韦尼泽洛斯还在犹豫中,他担心在失去军队控制权之后,被卸磨杀驴。

不过情况也由不得韦尼泽洛斯犹豫了,安德烈率领的第13集团军已经抵达希保边境,地中海舰队也已经抵达塞萨洛尼基外海,韦尼泽洛斯如果继续犹豫不决,他的下场会很凄惨。

乔治整顿巴尔干的时候,“双重最后通牒”的截止时间终于走完。

威廉二世没等到尼古拉二世的回复,于是在下午一点签署宣战声明:由于俄罗斯帝国持续进行战争动员,自此刻起,德意志和俄罗斯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下午六点,战书通过德国驻俄罗斯大使弗莱德里克·普塔莱斯,送达俄罗斯外交大臣萨索诺夫。

还是在这天中午,驻巴黎大使给法国总理维维安尼打电话,询问法国的决定。

维维安尼冷漠回应:法兰西有自己的利益要考虑。

一个小时后,法国宣布战争总动员。

在法国宣布动员15分钟后,德国也正式开始总动员。

8月11号,圣彼得堡报纸刊登宣战消息,人们纷纷涌上街头,高唱“上帝保佑俄罗斯”,高呼“打到德意志”。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各大城市,纷纷成立类似“保皇协会”之类的组织,呼吁为帝国捐款,鼓励人们响应帝国号召,为沙皇和帝国而战。

中午10点,尼古拉在冬宫的阳台上发表战争宣言。

当尼古拉和阿列克丝在御前大臣们的簇拥下出现在冬宫阳台的时候,数万名聚集在冬宫前的人们纷纷跪倒在地。

尼古拉用略带情绪的声音高喊:不把最后一名敌人从俄罗斯的土地上赶出去,战争就不会停止!

数万人挥舞着旗帜,高呼“乌拉”。

广场一侧有人拉起横幅:援助我们的弟弟塞尔维亚人!

一家商业公司使用摄影机将这个场面录制下来,用于接下来的战争宣传。

尼古拉的讲话结束后,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哭了。

谢尔盖大公的遗孀伊丽莎白拥抱着阿列克丝,轻声细语安慰她,阿列克丝哭的尤其厉害。

德意志和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整个俄罗斯帝国最难过的人莫过于阿列克丝。

尼古拉没时间安慰阿列克丝,接下来这段时间,尼古拉都会很繁忙,有无数会议等着他。

尼古拉发表公开演讲的时候,小尼古拉和乔治都没有在尼古拉身边。

小尼古拉在华沙督战,他面临的情况,比乔治更险恶。

乔治虽然兵不多,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又有塞尔维亚王国顶在前面,乔治可以从容备战。

德国向俄罗斯宣战后,俄罗斯帝国同时向奥匈帝国宣战,战斗随之打响。

俄罗斯帝国部署在俄奥边境的部队分别是第3、4、5,和第8集团军。

由于康拉德在战争初期,错误的将第2集团军配备到南方军,所以此时俄军的兵力,是奥匈帝国A集群的两倍。

迫于德国的压力,康拉德不得不将第2集团军调往加利西亚。

俄罗斯的进展也出现问题,第8集团军在奔赴前线的时候,超过一半的军靴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近一半士兵只能光着脚赶路。

尼古拉火冒三丈,责问负责后勤工作的达尼洛夫将军。

达尼洛夫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俄罗斯军队的采购系统很复杂,一部分来自俄欧地区,另一部分来自阿穆尔,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外采购的。

无论如何,出现这种不该出现的问题,追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士兵弄到足够的靴子。

达尼洛夫建议加大从阿穆尔的采购力度,因为历史采购结果证明,阿穆尔生产的军备物资,质量是最好的。

“那就这样去做,我不能让我的士兵们光着脚去打仗。”

尼古拉暴跳如雷,自从战争爆发后,尼古拉的精神一直都处于极度亢奋状态。

宣战之后,尼古拉曾准备自任俄罗斯帝国最高统帅,统领俄罗斯帝国所有军队。

这个决定遭到所有御前大臣的强烈反对。

沙皇是神圣的,形象不能受损。

现在前线是由乔治和小尼古拉负责,如果打赢了,荣誉是沙皇的;如果战事不利,那么是乔治和小尼古拉无能。

一旦尼古拉亲自上阵,打赢了还好,如果打输,将会对尼古拉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虽然尼古拉收回成命,但是他的遗憾越来越大。

日俄战争后,尼古拉多次对身边人表示,深深为错过日俄战争感到懊悔。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看上去,似乎乔治什么都没做。

达尼洛夫很头疼,就算阿穆尔有足够的军靴,从阿穆尔装车发过来,最少需要半个月。

从圣彼得堡再发到华沙,又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所以至少在一个月之内,第8集团军恐怕都要光着脚打仗了。

知足吧。

如果没有乔治帮忙,第8集团军的士兵不仅要光着脚上前线,恐怕还会空着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