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59章 回旋镖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659章 回旋镖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659章 回旋镖

第659章 回旋镖

临时政府这帮人确实是没经验,他们急于夺取权力,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乔治还没有通电向临时政府效忠呢,这就急着夺权,难道就不怕把乔治逼反?

乔治可不是小尼古拉那种废柴。

小尼古拉在高加索,一个心腹都没有,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走,主打一个凄凉。

乔治将巴尔干战区经营的水泼不进,阿穆尔更是铁板一块,这可是尤里耶夫大公的老巢,不是蝇营狗苟的圣彼得堡。

彼得没能继续前往海参崴,暂时被扣押在伊尔库斯克。

乔治顾不上彼得,随着春天的到来,战争还在继续。

德国在今年1月31号,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

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为削弱英国的海上优势,出动潜艇袭击英国船只,严重影响北海航道安全。

1915年5月,英国商船“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1198人死亡,其中有128个美国人。

8月19号,“阿拉伯人”号被击沉,又有美国人死亡。

迫于美国的压力,德国在1915年9月停止了无限制潜艇战。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结束后,无限制潜艇战再次被提上日程。

新任德国首相贝特曼反对无限制潜艇战,认为无限制潜艇战将导致美国参战。

海军总参谋长亨利·霍尔岑多夫向威廉二世保证:作为一个军官,我想告诉陛下,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会在欧洲登陆。

无限制潜艇战的效果确实好,一月份,在不攻击美国商船的前提下,德军潜艇击沉的英国商船,总吨位只有30万吨。

2月份,这个数字翻了一倍,达到59万吨,到3月更是飙升到88万吨。

美国的反应极其强烈,在德军恢复无限制潜艇战的第四天,主动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4月2号,美国籍商船“自由人”号被击沉,消息传到华盛顿,4月6号,美国向德国宣战。

美国参战还有一个原因是“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海军第一时间切断了德国垮大西洋海底通讯电缆。

随后,德国和美国的通讯,只能借助瑞典和美国的海底电缆进行。

前文说过,英国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对海底电缆的监听,并且破译了德国海军通讯密码,这就是“日德兰”海战中,德军一举一动都尽被英国掌握的原因。

话说提前得知德军的作战计划,英国人还是打成这个结果,皇家海军多少有些傲慢自大。

1月16日,威廉二世的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冯·厄卡德特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美国如果参战,德国将联合墨西哥进攻美国。

这封电报的内容是如此重要,齐默尔曼为保证通讯效果,将这封电报分别通过美国和瑞典的电缆发出。

于是这封电报就引起英国的强烈注意。

3月1号,“齐默尔曼电报”的内容被公之于众,美国开始动员。

美国的参战,并没有立刻带来实质上的助力,因为美军至少需要18个月才能抵达欧洲。

这个情况遭到英、法、俄的强烈反对。

尼古拉退位后,临时政府决定继续参与世界大战,现在代表俄罗斯的是临时政府。

法国和俄罗斯反对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动员根本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英国也反对,属实让美国人没想到。

因为英军的训练周期同样是18个月。

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美国政府此前并没有做好参战准备,所以美国动员的士兵,要在英国接受训练,由英国提供训练所需的一切物资。

包括武器弹药在内。

消息传到欧洲,所有人都再次见识了美国人的无耻。

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是债务国。

到去年,美国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还成为债权国。

英、法两国所需的战略物资,近一半都来自美国。

所以美国人的意思是,应该由英国出钱从美国企业购买武器,装备美军部队,为拯救欧洲大陆作战。

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乔治对美国人没有任何期待,所谓“拯救欧洲大陆”,是英国人忽悠美国的借口。

美国人为榨取最后一个铜板,顺水推舟。

所以“不榨取最后一个铜板”之类的话听听就算,真正的描述应该是敲骨吸髓,骨头都要榨出油。

鲁兹斯基回到北方面军之后,按照圣彼得堡的指示积极备战,准备开启新一轮攻势。

这是英国和法国承认临时政府的条件之一。

俄罗斯为世界大战复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临时政府有足够的理由继承俄罗斯帝国的遗产。

英国和法国却不认可。想继承帝国的遗产可以,先证明自己的实力。

阿列克谢耶夫无奈,拖着病体继续工作。

鲁兹斯基提醒克伦斯基,俄军已经不具备攻击能力。

克伦斯基为坚定俄军作战意志,决定恢复死刑。

临时政府的第一个回旋镖出现了。

当初亚努什凯维奇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正是克伦斯基这帮人,天天念叨着死刑不人道,应该废除,给与士兵们更好的待遇等等等等,迫使亚努什凯维奇废除死刑。

现在临时政府当政,却又要恢复死刑,难道临时政府要效仿沙皇,继续压榨俄罗斯人?这才只是开始。

尼古拉退位后,帝国陷入混乱,各地向圣彼得堡的铁路运输陷入停滞。

这一次圣彼得堡真的没粮食了。

临时政府惊慌失措,派人前往各地征购粮食,引发农民的强烈反对。

沙皇当年再残暴,也没有强行征粮啊。

农民还是天真。

至少临时政府征粮有补偿。

圣彼得堡2月份,最高峰时期,有超过70万工人参加散步,工业生产彻底停滞,前线的需求却没有停止。

于是第二个回旋镖很快出现。

临时政府成立后,要求工人尽快回到工厂继续生产。

工人们很不满,他们推翻沙皇是为了当家做主,谁家主人亲自干活?只是工作,也不是不能接受。

尼古拉执政时,还是克伦斯基这帮人天天念叨,工人的薪水太低,不足以养家糊口,给工人的福利也不够,辛辛苦苦工作一天连口伏特加都喝不上,这还是俄罗斯人的小爸爸吗?临时政府上台后财政枯竭,维特欲哭无泪,账面上没有一分钱,每个月还要偿还英、法贷款的利息,工资都要发不起了。

临时政府上台后,有些人确实是涨了工资,比如临时政府的部长们。

尼古拉执政时期,部长们的薪水大概是每年2万卢布左右。

临时部长的薪水是每年5万卢布。

这还不包括福利在内呢。

废除死刑这段时间,大量士兵逃亡,如果要恢复进攻,需要新的补充部队。

于是在临时政府成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士兵,要分批开赴前线。

士兵们反对沙皇,目的是不去前线送死。

当时至少不想吃皇粮还可以逃走,不会被判处死刑。

现在倒好,死刑被恢复,后路被堵死,摆在士兵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去前线,要么去刑场。

北线俄军打多惨,经过这两年克伦斯基们孜孜不怠的宣传,已经人尽皆知。

上前线和上刑场属实没什么分别。

区别在于死在前线至少有抚恤金——

等等,现在临时政府这个鬼样子,有没有抚恤金还得两说。

克伦斯基的口才确实是了得,他亲自来到大本营召开会议,给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讲道理。

“以前俄罗斯人是为沙皇作战,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维护沙皇的腐朽统治,帝国给他们的回报少而又少;现在俄罗斯人是为自己作战,如果我们赢得最终胜利,我们就会成为国家的主人,只要能认识到这一点,士兵们一定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将对面的德国人彻底击败!”

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面面相觑。

克伦斯基说的对吗?

对!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是军人,口才跟克伦斯基这个律师出身的总检察长不能比。

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并不傻,他们知道克伦斯基说的不对,但是不对在哪里,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说不出来。

“你要明白,如果我们这一次的攻击失利,那么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阿列克谢耶夫还是希望克伦斯基能慎重。

“我知道,我完全明白,所以我们不仅要尽最大努力,还需要尤里耶夫大公的协助!”

克伦斯基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

如果能打赢,那自然好,功劳都是克伦斯基的,不仅对内有了交代,对盟友也能耀武扬威。

如果打不赢,那肯定是阿列克谢耶夫和鲁兹斯基,以及乔治这些前线指挥官的责任。

现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尼古拉任命的,军队自成体系,临时政府的手,暂时伸不进来。

如果进攻失利,临时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军队体系进行改革,控制军队,进而彻底控制俄罗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